申復[2009]239號
各區人民政府和市直單位:
《深圳市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已獲市政府批準,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30日
深圳市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
(2009-2015)
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高強度消耗和價格上漲,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能源產業日益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競爭焦點和戰略制高點。抓住機遇,主動謀劃、快速實施,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是我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低碳經濟、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加快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深圳市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2008-2015年)》《深圳市綜合改革總體規劃》和《深圳市現代產業體系總體規劃(2009-2015年)。
《深圳市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是指導和促進深圳市新能量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通過實施這一振興計劃,我們將努力將深圳建設成為國家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和低碳經濟的先行城市。
一、基礎與現狀
(1) 發展基礎。
新世紀以來,以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深圳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在科技研發、裝備制造、應用推廣和產業服務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礎,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規模位居中國大中城市前列。2008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約300億元,其中新能源開發利用產值超過140億元,新能源服務業產值超過50億元,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規模居國內領先。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第一座現代垃圾焚燒發電廠、第一輛插電式雙模電動汽車、第一座兆瓦級太陽能并網發電站、第一座太陽能光伏發電玻璃幕墻、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半直驅開關磁阻發電機誕生。中廣核、比亞迪等產值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以及拓日、創易、嘉威、嘉普、艾默生、能源環保、南玻等一批產值過億元的知名新能源企業相繼涌現,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新能源供應比例居全國首位。核能、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開發規模逐步擴大,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核電裝機容量約為400萬千瓦,在建200萬千瓦。垃圾發電裝機容量約為70000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已累計超過400萬千瓦時。風電資源實測容量為6萬千瓦,景觀風電發電裝機容量為2000千瓦。2008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407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38%。
新能源技術研發的優勢顯而易見。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新能源技術研發水平不斷提高,部分領域關鍵技術研發優勢明顯。在太陽能領域,新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技術在全國領先,掌握了單晶硅、多晶硅等關鍵技術……
種馬硅和薄膜太陽能電池,承擔了“高效低成本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技術和產業化技術”、“低成本光伏玻璃幕墻”等多項國家重點項目,擁有20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在核能領域,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掌握了“二代加”(CPR1000+)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技術,搭建了國內首個核級設備國產化技術研發平臺。在生物質能領域,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設備技術領先全國,沼氣發電、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技術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在風能領域,擁有多項風電控制技術和新型風電設備研發的發明專利。
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具有發展潛力。深圳發達的電子信息產業和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垃圾焚燒設備制造系統集成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風力發電和風電控制設備制造業已初具規模。核電配套設備制造業潛力巨大。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成套設備制造和系統集成已實現產業化。新能源汽車制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快速成長。
新能源產品的應用發展迅速。深圳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建筑大規模應用示范城市,11個項目入選中國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項目。已建和在建光熱建筑的應用面積為800萬平方米,年均增長率超過37%。已建成和在建太陽能光伏建筑裝機容量4.5MW,已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確定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多項重點項目。目前,已經有100多輛混合動力汽車進行了演示和運營。
新能源服務業蓬勃發展。新能源服務業從生產服務、應用服務和綜合服務領域起步,初步形成了包括工程建設、運營管理、設備維護、技術咨詢、人員培訓、核燃料管理和節能服務在內的新能源服務體系。其中,核能服務業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太陽能等新能源推廣應用和節能服務業發展迅速,相關企業近百家。
(2) 面對形勢。
新能源產業將迅速發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世界能源領域的革命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以核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正在成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新能源產業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產業融合度高,對技術突破和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新能源產業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新能源產業將成為引領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新途徑。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重點發展新能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進程將決定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e未來。2009年,美國提出了新能源戰略,這是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標志。一方面,新能源將逐漸取代傳統化石能源成為主導能源開發和利用,同時也將推動經濟增長模式的重大轉變,這必將對世界能源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產業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促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正在組織編制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作為指導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在新形勢下,全國各地,特別是沿海發達城市,都把新能源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相繼出臺了各種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和扶持政策,大幅增加了對新能源產業的投資,積極引導社會資源向新能源產業傾斜。新能源產業發展速度明顯提高,產業規模明顯擴大。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能源產業是深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深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1萬美元,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的發展階段對能源供應、環境保護、民生改善和產業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產業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新興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低碳經濟、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歷史機遇,加快制定出臺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率先發展新能源產業,不僅是順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創新發展模式的迫切需要,搶占產業制高點,也是進一步引領珠三角乃至全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繼續當好排頭兵的必然選擇。
深圳新能源產業雖然有一定基礎,但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存在產業規模小、產業支撐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到位、推廣應用不足等問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必須抓住機遇,科學規劃,務實推進,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二是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 指導思想。
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契機,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以創新體制機制為保障,聚焦產業發展,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目標,優化發展環境,完善政策體系,創新發展能力,突破應用瓶頸,擴大產業規模,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建設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努力將深圳建設成為低碳經濟先行城市。
(2) 主要原則。
政府激勵和市場驅動相結合。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投資新能源產業。形成政策推動、需求拉動、市場驅動的合力,推動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
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相結合。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加強自主創新,堅持開放互動,以企業為創新主體……
n、 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克服技術瓶頸,提升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示范試點與整體推廣相結合。注重整體提升行業規模和水平,聚焦示范試點,發揮引領作用,帶動新能源產品應用和產業發展,實現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將整體規劃與重點突出相結合。緊跟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統籌新能源發展和產業發展,突出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和產品應用。協調特區內外協調發展,優化產業布局,集中安排資金、土地和人力資源,聚焦新能源產業,促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著眼于當下,著眼于長遠。以技術成熟、市場前景良好的新能源項目建設為突破口,迅速拓展應用領域,積極規劃新能源產業長遠發展藍圖,建立長效機制,正確把握當前發展重點與長期發展戰略的關系,鞏固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后勁,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3) 發展目標。
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將成為全市新的支柱產業、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和低碳經濟先行城市,具有優越的政策環境、領先的創新實力、不斷擴大的產業規模、完善的服務體系、全面拓展的應用和優化的能源結構。
-新能源產業的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設一批新能源國家工程實驗室和技術研發平臺,突破一批關鍵產業技術,新增一批發明專利,研究制定一批新能量產業技術規范。
-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已達2500多億元,培育了一批重點企業,其中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3-5家,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5-10家,年產量過億元的企業3-50家。
-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已達840多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50%以上。儲能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100兆瓦,將建設多個風電示范項目。
薄膜太陽能電池年生產能力超過2000MW,太陽能熱利用建筑面積超過1600萬平方米。
--新能源汽車年產能20萬輛,累計應用新能源汽車10萬輛。
-每年替代傳統能源1500多萬噸標準煤,相應減少二氧化硫1.3萬噸、氮氧化物2.8萬噸、二氧化碳2500多萬噸。
(4) 發展優先事項。
太陽能。專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新型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并網發電、太陽能玻璃、太陽能光熱利用、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太陽能-LED光電產品等的開發。
核能。重點發展核電配套裝備制造、嶺澳核電三期工程、核電信息技術、核電廠建設與運營綜合服務系統、核電供應鏈服務平臺等。
風能。重點發展風電控制設備、風力發電設備、新型風機設備制造。
生物質能。重點發展垃圾焚燒發電、垃圾焚燒尾氣及煙氣處理設備等生物燃料。
儲能電站。重點發展儲能材料、儲能設備、儲能電站建設和應用。
新能源汽車。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天然氣汽車、動力電池……
ies、關鍵組件等。
三、 主要任務
通過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工業化進程、擴大新能源供應規模、普及新能源產品應用、創新產業發展體制機制,促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1) 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加強自主創新,深化深港合作,順應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鞏固核能開發、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設備、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等優勢技術,確保核心競爭力。建設新能源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開展共性、關鍵性和核心技術研究,獲得多項技術專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實行產學研結合,鼓勵高校發展新能源領域學科。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參與制定一批有影響力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加快構建新能源行業標準體系,引領行業發展,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2) 加快工業化進程。申復[2009]239號
各區人民政府和市直單位:
《深圳市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已獲市政府批準,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30日
深圳市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
(2009-2015)
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的高強度消耗和價格上漲,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能源產業日益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競爭焦點和戰略制高點。抓住機遇,主動謀劃、快速實施,進一步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是我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低碳經濟、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加快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深圳市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2008-2015年)》《深圳市綜合改革總體規劃》和《深圳市現代產業體系總體規劃(2009-2015年)。
《深圳市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是指導和促進深圳市新能量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通過實施這一振興計劃,我們將努力將深圳建設成為國家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和低碳經濟的先行城市。
一、基礎與現狀
(1) 發展基礎。
新世紀以來,以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深圳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在科技研發、裝備制造、應用推廣和產業服務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礎,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規模位居中國大中城市前列。2008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約300億元,其中新能源開發利用產值超過140億元,新能源服務業產值超過50億元,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規模居國內領先。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第一座現代垃圾焚燒發電廠、第一輛插電式雙模電動汽車、第一座兆瓦級太陽能并網發電站、第一座太陽能光伏發電玻璃幕墻、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半直驅開關磁阻發電機誕生。產值超過……的龍頭企業……
中廣核、比亞迪等100億元,托日、創易、嘉維、嘉普、艾默生、能源環保、南玻等一批產值過億的知名新能源企業相繼涌現,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新能源供應比例居全國首位。核能、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開發規模逐步擴大,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核電裝機容量約為400萬千瓦,在建200萬千瓦。垃圾發電裝機容量約為70000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已累計超過400萬千瓦時。風電資源實測容量為6萬千瓦,景觀風電發電裝機容量為2000千瓦。2008年,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407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38%。
新能源技術研發的優勢顯而易見。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新能源技術研發水平不斷提高,部分領域關鍵技術研發優勢明顯。在太陽能領域,新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技術在全國領先,掌握了單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技術,承擔了“高效低成本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技術及產業化技術”、“低成本光伏玻璃幕墻”等多項國家重點項目,擁有20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在核能領域,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掌握了“二代加”(CPR1000+)百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技術,搭建了國內首個核級設備國產化技術研發平臺。在生物質能領域,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設備技術領先全國,沼氣發電、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技術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在風能領域,擁有多項風電控制技術和新型風電設備研發的發明專利。
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具有發展潛力。深圳發達的電子信息產業和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為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垃圾焚燒設備制造系統集成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風力發電和風電控制設備制造業已初具規模。核電配套設備制造業潛力巨大。非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成套設備制造和系統集成已實現產業化。新能源汽車制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快速成長。
新能源產品的應用發展迅速。深圳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建筑大規模應用示范城市,11個項目入選中國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項目。已建和在建光熱建筑的應用面積為800萬平方米,年均增長率超過37%。已建成和在建太陽能光伏建筑裝機容量4.5MW,已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確定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多項重點項目。目前,已經有100多輛混合動力汽車進行了演示和運營。
新能源服務業蓬勃發展。新能源服務業起步于生產服務、應用服務和綜合服務領域,初步形成了包括工程建設在內的新能源服務體系……
運營管理、設備維護、技術咨詢、人員培訓、核燃料管理和節能服務。其中,核能服務業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太陽能等新能源推廣應用和節能服務業發展迅速,相關企業近百家。
(2) 面對形勢。
新能源產業將迅速發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世界能源領域的革命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以核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正在成為最具活力和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新能源產業技術含量高、資金投入大、產業融合度高,對技術突破和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新能源產業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新能源產業將成為引領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新途徑。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重點發展新能源,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進程將決定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2009年,美國提出了新能源戰略,這是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標志。一方面,新能源將逐漸取代傳統化石能源成為主導能源開發和利用,同時也將推動經濟增長模式的重大轉變,這必將對世界能源和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產業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促進中國新能源產業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正在組織編制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作為指導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在新形勢下,全國各地,特別是沿海發達城市,都把新能源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相繼出臺了各種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和扶持政策,大幅增加了對新能源產業的投資,積極引導社會資源向新能源產業傾斜。新能源產業發展速度明顯提高,產業規模明顯擴大。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新能源產業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新能源產業是深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深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1萬美元,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新的發展階段對能源供應、環境保護、民生改善和產業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產業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新興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低碳經濟、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歷史機遇,加快制定出臺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率先發展新能源產業,不僅是順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創新發展模式的迫切需要,搶占產業制高點,也是進一步引領珠三角乃至全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繼續當好排頭兵的必然選擇。
深圳新能源產業雖然有一定基礎,但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存在產業規模小、產業支撐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到位、推廣應用不足等問題。A……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必須抓住機遇,科學規劃,務實推進,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
二是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 指導思想。
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契機,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以創新體制機制為保障,聚焦產業發展,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目標,優化發展環境,完善政策體系,創新發展能力,突破應用瓶頸,擴大產業規模,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建設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努力將深圳建設成為低碳經濟先行城市。
(2) 主要原則。
政府激勵和市場驅動相結合。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政策體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投資新能源產業。形成政策推動、需求拉動、市場驅動的合力,推動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
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相結合。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加強自主創新,堅持開放互動,以企業為創新主體,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克服技術瓶頸,增強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示范試點與整體推廣相結合。注重整體提升行業規模和水平,聚焦示范試點,發揮引領作用,帶動新能源產品應用和產業發展,實現行業整體水平提升。
將整體規劃與重點突出相結合。緊跟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統籌新能源發展和產業發展,突出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和產品應用。協調特區內外協調發展,優化產業布局,集中安排資金、土地和人力資源,聚焦新能源產業,促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著眼于當下,著眼于長遠。以技術成熟、市場前景良好的新能源項目建設為突破口,迅速拓展應用領域,積極規劃新能源產業長遠發展藍圖,建立長效機制,正確把握當前發展重點與長期發展戰略的關系,鞏固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后勁,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3) 發展目標。
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將成為全市新的支柱產業、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和低碳經濟先行城市,具有優越的政策環境、領先的創新實力、不斷擴大的產業規模、完善的服務體系、全面拓展的應用和優化的能源結構。
-新能源產業的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設一批新能源國家工程實驗室和技術研發平臺,突破一批關鍵產業技術,新增一批發明專利,研究制定一批新能量產業技術規范。
-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已達2500多億元,培育了一批重點企業,其中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3-5家,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5-10家,年產量過億元的企業3-50家。
-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已達840多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50%以上。儲能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100兆瓦,將建設多個風電示范項目。
薄膜太陽能電池年生產能力超過2000MW,太陽能熱利用建筑面積更大……
超過1600萬平方米。
--新能源汽車年產能20萬輛,累計應用新能源汽車10萬輛。
-每年替代傳統能源1500多萬噸標準煤,相應減少二氧化硫1.3萬噸、氮氧化物2.8萬噸、二氧化碳2500多萬噸。
(4) 發展優先事項。
太陽能。專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新型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并網發電、太陽能玻璃、太陽能光熱利用、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太陽能-LED光電產品等的開發。
核能。重點發展核電配套裝備制造、嶺澳核電三期工程、核電信息技術、核電廠建設與運營綜合服務系統、核電供應鏈服務平臺等。
風能。重點發展風電控制設備、風力發電設備、新型風機設備制造。
生物質能。重點發展垃圾焚燒發電、垃圾焚燒尾氣及煙氣處理設備等生物燃料。
儲能電站。重點發展儲能材料、儲能設備、儲能電站建設和應用。
新能源汽車。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天然氣汽車、動力電池、關鍵零部件等。
三、 主要任務
通過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工業化進程、擴大新能源供應規模、普及新能源產品應用、創新產業發展體制機制,促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1) 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加強自主創新,深化深港合作,順應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鞏固核能開發、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設備、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等優勢技術,確保核心競爭力。建設新能源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開展共性、關鍵性和核心技術研究,獲得多項技術專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實行產學研結合,鼓勵高校發展新能源領域學科。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參與制定一批有影響力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加快構建新能源行業標準體系,引領行業發展,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2) 加快工業化進程。
9月12日,備受關注的大氣治理”國十條”正式發布。一時間各大媒體紛紛推出評論、分析、預測,網絡一片熱烈。而本周山東”深井排污”辟謠、浙江”局長下河”兩宗新聞事件也引發媒體更深的思考。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不僅是未來趨勢,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與節能環保的重要要求。近年來,隨著美國高端電動汽車特斯拉引起的轟動,業界對于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路徑再起爭論。
1900/1/1 0:00:00深府2009239號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1900/1/1 0:00:00根據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在全國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要求,結合深圳市的實際情況,
1900/1/1 0:00:00車聯網的發展前景其實十分明朗,在廣大汽車消費者中全面普及只是時間問題。
1900/1/1 0:00:00近日,在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一屆四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電動汽車非車載充放電裝置技術條件》等7項行業標準送審稿,研討了電動汽車充電、換電、放電標準體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