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氣網](作者杜俊義)9月7日,在天津舉行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吉福明確表示,北京將征收擁堵費,新能源汽車可能單獨收費。
近日,北京發布了《清潔空氣規劃》,明確指出要征收擁堵費,但沒有提及何時征收。在會上談到這個問題時,郭吉福說:“目前正處于研究階段,具體時間還沒有確定。北京征收擁堵費,實際上是為了增加汽車的使用成本。實際上,它被稱為排污費,污水排放量大,所以收費高。這些可以進一步研究和設計。”
此外,關于未來新能源汽車是否會被納入限購范圍,郭吉福認為,一是從城市空間資源占用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對城市空間的消耗與傳統汽車相當;第二,新能源汽車對環境的貢獻與燃油汽車不同。
郭吉福
在各地實施機動車限購成為大勢所趨之后,率先采取相關措施的北京的治理效果和政策走向備受關注。在談到北京汽車限購后控制交通擁堵的效果時,郭吉福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觀點:北京的汽車限購并沒有達到減緩交通擁堵的作用。他用一組數據來說明北京目前的交通狀況。2010年,北京有近80萬輛汽車。限購措施實施后,車輛年增長控制在20萬輛左右,年增長率約為5%。然而,北京的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每年增長不到1%。郭吉福說:“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即使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交通狀況會得到改善嗎?這意味著北京的交通管理是復雜而困難的。
面對交通擁堵的現狀,郭吉福表示,交通問題與密度和汽車成本有關。他以香港為例。香港共有40萬輛汽車,遠低于北京的年增長率。原因是香港需要購買200萬香港元用于停車,而高昂的購車成本控制了汽車數量。郭吉福介紹了北京的情況,北京86%的汽車出行不收費,停車面積高于北京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對此,他表示,鼓勵每個人在城市中心區免費消費汽車對城市來說是一場災難。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第一電氣網](作者杜俊義)9月7日,在天津舉行的“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北京市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吉福明確表示,北京將征收擁堵費,新能源汽車可能單獨收費。
近日,北京發布了《清潔空氣規劃》,明確指出要征收擁堵費,但沒有提及何時征收。在會上談到這個問題時,郭吉福說:“目前正處于研究階段,具體時間還沒有確定。北京征收擁堵費,實際上是為了增加汽車的使用成本。實際上,它被稱為排污費,污水排放量大,所以收費高。這些可以進一步研究和設計。”
此外,關于未來新能源汽車是否會被納入限購范圍,郭吉福認為,一是從城市空間資源占用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對城市空間的消耗與傳統汽車相當;
第二,新能源汽車對環境的貢獻與燃油汽車不同。
郭吉福
在各地實施機動車限購成為大勢所趨之后,率先采取相關措施的北京的治理效果和政策走向備受關注。在談到北京汽車限購后控制交通擁堵的效果時,郭吉福給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觀點:北京的汽車限購并沒有達到減緩交通擁堵的作用。他用一組數據來說明北京目前的交通狀況。2010年,北京有近80萬輛汽車。限購措施實施后,車輛年增長控制在20萬輛左右,年增長率約為5%。然而,北京的道路長度和道路面積每年增長不到1%。郭吉福說:“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即使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交通狀況會得到改善嗎?這意味著北京的交通管理是復雜而困難的。
面對交通擁堵的現狀,郭吉福表示,交通問題與密度和汽車成本有關。他以香港為例。香港共有40萬輛汽車,遠低于北京的年增長率。原因是香港需要購買200萬香港元用于停車,而高昂的購車成本控制了汽車數量。郭吉福介紹了北京的情況,北京86%的汽車出行不收費,停車面積高于北京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對此,他表示,鼓勵每個人在城市中心區免費消費汽車對城市來說是一場災難。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
據業內消息稱,富士康已經進入了梅賽德斯奔馳、寶馬等汽車廠商的供應鏈,為其提供汽車配件、元件。同時,富士康還在接觸電動汽車廠商,爭取獲得更多更廣泛的訂單。
1900/1/1 0:00:00關于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夢想已經破滅,節能減排之路到底該怎么走答案其實早就不言自明,混合動力是一條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基礎科目。
1900/1/1 0:00:00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青海省大氣污染狀況日益嚴峻,特別是以西寧為重點的東部城市群,污染狀況尤為嚴重。其中,與居民疾病發病率相關的空氣顆粒物污染問題尤為突出。
1900/1/1 0:00:00能源和環境的壓力對汽車企業的影響正在逐日加深,全球汽車工業幾乎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焦點上新能源車。
1900/1/1 0:00:00歐亞經濟論壇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對外透露,2013歐亞經濟論壇通勤保障車輛將使用100輛比亞迪零排放純電動汽車,這種電動汽車充電2小時可行駛300公里,百公里耗電26度。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編譯李媛媛通用電氣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正在合作開發一種液態電池,這種電池成本僅為現有電池的14,但有望使電動汽車里程增加兩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