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調查:電動汽車在美遇冷 中方收購需謹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美國鋰電池制造商A123被中國萬向集團收購后不久,外媒報道稱,東風汽車正在競購美國豪華電動汽車制造商Fisco。這反映出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遇冷,而中國的投資熱潮方興未艾。美國計劃在2012年銷售20萬輛電動汽車,但實際銷量只有5萬輛。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美國能源部長暗示,奧巴馬之前在2015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可能會失敗。

    然而,在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遇冷的背景下,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投資熱情不減反增。菲斯克尋求合作伙伴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包括東風、吉利、北汽在內的多家國內車企的關注。面對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的低迷,國內企業收購或控制海外電動汽車資產是機遇還是冒險?圍繞這一話題,蓋世汽車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行業調查(調查時間為2013年2月18日至24日,參與人數為1893人)。調查共有四個問題,將結合調查結果和專家訪談逐一解釋。

    在調查1中,我們調查了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結果顯示,盡管大多數業內人士對美國電動汽車的短期發展并不樂觀,但他們對長期發展預期持樂觀態度。在調查中,40%的參與者選擇了“短期悲觀,長期樂觀”。其次,20%的人選擇“在五年內看跌”。然而,15%的人選擇了“長期悲觀”,約25%的人選擇“不清楚”。

    2011年,奧巴馬總統提出,到2015年,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并推出了一系列補貼和支持政策。政府不僅撥款支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還為電動汽車消費者提供稅收減免和現金返還。盡管如此,純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售形式仍然不容樂觀。據彭博社報道,2012年6月,通用汽車宣布將插電式Volanda的年銷量降至4萬輛,而其預計年銷量為6萬輛。日產聆風還宣布,與2011年相比,其前9個月的銷售額下降了128%。數據顯示,2012年,純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量為14687輛,僅占美國汽車年銷量的0.1%。

    定價過高是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美國一些經銷商的說法,盡管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感興趣,但他們在購買時仍然選擇價格低得多的汽油發動機傳統汽車。此外,近年來,電動汽車行業的許多企業因電池、軟件、冷卻等問題經歷了一系列召回,這使得對電動汽車了解不夠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抵抗力更強。此外,電動汽車行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包括配套設施覆蓋不足、電池消耗過大。

    然而,從長遠來看,大多數業內人士仍然看好電動汽車在美國的發展前景。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對媒體表示,美國何時實現銷售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并不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將進一步支持電動汽車行業,并在未來逐步實現這一目標。雖然現階段電池技術還不夠成熟,但隨著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最終會找到最佳解決方案。目前,制約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尚未實現大規模生產。一旦實現大規模生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消費者的接受度更高,配套設施的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電動汽車在美國的春天也就不遠了。因此,約40%的受訪者選擇了“短期看跌,長期樂觀”

    此外,約15%的人對電動汽車的長期發展持悲觀態度,可能……

    y,因為電池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仍然是不可預測的。此外,美國頁巖氣和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也可能取代電力來解決石油能源危機。

    然而,無論未來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走向何方,現階段企業在寒冷的市場中經營困難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資產會因為受挫而被出售。從我們的調查2的結果來看,大多數人(53%)將這種現象歸因于電動汽車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長期悲觀情緒。

    目前,美國的電動汽車行業陷入了“雞生蛋還是雞生蛋”的怪圈。一方面,政府鼓勵消費者接受純電動汽車,這需要建設更多的充電站。然而,一旦啟動了足夠多的充電站,就有必要擁有一個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消費群體。然而,從美國電動汽車的銷售情況來看,消費者并不購買新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的擴建是不可能的。此外,與以汽油為動力的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不僅在配套設施上覆蓋不足,而且在價格、成本、里程等許多方面都不如傳統汽車,尤其是電池技術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這意味著,如果美國的電動汽車行業要達到相對成熟的水平,需要很長的過渡時間。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顯然很少有投資者愿意把注押在充滿變數的長期投資上。

    然而,約17%的專家表示,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出售離不開一系列外部原因。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中,政府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政府的高額補貼促使電動汽車行業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大規模生產。然而,急于取得成功也帶來了各種不利因素。A123在積極擴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過程中,由于產品存在缺陷,不得不發起召回。菲斯克,其主要的支持汽車公司,不得不接受這一暗示,并啟動了車型召回。對于受到質疑的電動汽車來說,此舉也沒什么不同。因此,在A123陷入破產危機后,失去核心電池技術供應商后,菲斯克的處境自然岌岌可危。

    同時,由于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持續低迷,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現金流將失效,他們將無法進一步從事研發和生產,這意味著企業失去了產品升級的資金來源,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更是難言。在銷售增長無望之后,現金流將進一步陷入危機。因此,企業不得不采取出售的形式來結束其經營。在調查2中,多達30%的人在這個問題上選擇了“不清楚”。

    盡管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遇冷,但中國仍然堅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2012年7月,政府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預計經過幾年的醞釀,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新的價值增長點。各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也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項目也通過各種渠道陸續啟動。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困境為國內企業底部購買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然而,美國汽車市場遇冷的現實也讓業內人士對此次收購感到擔憂。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國內企業此時收購海外電動汽車資產的行為?調查3就是基于這個問題。

    結果顯示,約一半的參與者(51%)認為,國內車企購買外國電動汽車資產只是為了迎合政府,而這一波浪潮的興起是由于企業對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前景的盲目樂觀。中央政府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并計劃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將……

    ch 2015年50萬輛,2020年500萬輛,并計劃投入大量支持資金啟動這一市場,這使許多國內企業看到了發展和受益的機會。國外電動汽車行業由于財務原因而出現的經營困難,恰恰為它們提供了討價還價海外資產的機會。

    此外,20%的參與者認為,收購外國電動汽車資產是國內企業“基于電動汽車發展前景的理性投資行為”。中國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危機。實現節能減排將是政府部門的一項長期任務。毫無疑問,推廣電動汽車將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這一產業鏈在未來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部分人認為,面對廣闊的潛在市場,企業抓住機會收購國外電動汽車行業的優質資產,快速實現技術積累,是一種理性的投資行為。

    其余29%的參與者不同意上述兩種觀點,并選擇了“我不知道”。目前,中央政府鼓勵發展電動汽車,初衷是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隨著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一旦燃料汽車實現技術突破以滿足政府部門節能減排的需求,或者其他可再生資源取代石油,政府部門開發電動汽車的緊迫性就會降低,而沒有政府的推動,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環境將更加不確定。

    在調查4中,我們詢問了中國電動汽車的累計生產和銷售何時可以達到100萬輛。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參與者對最終實現目標的時間節點并不樂觀。只有10%的人認為2015年后國產電動汽車能夠實現累計產銷100萬輛的目標;

    另有44%的參與者認為這一目標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實現,而其余46%的參與者則預測,基于目前電動汽車慘淡的表現,這一生產和銷售目標將難以實現。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2791輛,約占當年所有汽車銷量的0.7%。這與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預期相去甚遠。當涉及到電動汽車的銷售終端時,情況將更加嚴峻。中國電動汽車的主要買家是政府和公共事業部門,如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公司。盡管地方政府推出了高額補貼,但私人買家仍然很少。數據顯示,自中央多部門啟動“十城千車”電動汽車普及工程以來,兩年多來,中國示范電動汽車數量已達27432輛,其中23032輛進入公共領域,4400輛為私人購買,而且購買私家車的數量非常少。

    作為一家專門分析新能源和電池行業的研究機構,美國派克研究公司去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稱,未來五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以60%的速度增長。到2017年,插電式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年銷量將超過15.2萬輛,占中國輕型汽車總銷量的1%。本次調查的結論非常積極樂觀,但與累計產銷100萬輛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無論從電動汽車的實際銷量、技術開發進度和配套設施建設來看,中國在2020年之前生產和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的可能性都不大。

    (編輯/李燕郊)在美國鋰電池制造商A123被中國萬向集團收購后不久,外媒報道稱,東風汽車正在競購美國豪華電動汽車制造商Fisco。這反映出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遇冷,而中國的投資熱潮方興未艾。美國計劃在2012年銷售20萬輛電動汽車,但實際銷量只有5萬輛。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美國能源部長暗示,奧巴馬之前在2015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可能會失敗。

    然而,在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遇冷的背景下,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投資熱情不減反增。菲斯克尋求合作伙伴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包括東風、吉利、北汽在內的多家國內車企的關注。面對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的低迷,國內企業收購或控制海外電動汽車資產是機遇還是冒險?圍繞這一話題,蓋世汽車網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行業調查(調查時間為2013年2月18日至24日,參與人數為1893人)。調查共有四個問題,將結合調查結果和專家訪談逐一解釋。

    在調查1中,我們調查了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結果顯示,盡管大多數業內人士對美國電動汽車的短期發展并不樂觀,但他們對長期發展預期持樂觀態度。在調查中,40%的參與者選擇了“短期悲觀,長期樂觀”。其次,20%的人選擇“在五年內看跌”。然而,15%的人選擇了“長期悲觀”,約25%的人選擇“不清楚”。

    2011年,奧巴馬總統提出,到2015年,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并推出了一系列補貼和支持政策。政府不僅撥款支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還為電動汽車消費者提供稅收減免和現金返還。盡管如此,純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銷售形式仍然不容樂觀。據彭博社報道,2012年6月,通用汽車宣布將插電式Volanda的年銷量降至4萬輛,而其預計年銷量為6萬輛。日產聆風還宣布,與2011年相比,其前9個月的銷售額下降了128%。數據顯示,2012年,純……

    electric汽車在美國銷售了14687輛汽車,僅占美國汽車年銷量的0.1%。

    定價過高是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美國一些經銷商的說法,盡管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感興趣,但他們在購買時仍然選擇價格低得多的汽油發動機傳統汽車。此外,近年來,電動汽車行業的許多企業因電池、軟件、冷卻等問題經歷了一系列召回,這使得對電動汽車了解不夠的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抵抗力更強。此外,電動汽車行業還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包括配套設施覆蓋不足、電池消耗過大。

    然而,從長遠來看,大多數業內人士仍然看好電動汽車在美國的發展前景。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對媒體表示,美國何時實現銷售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并不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將進一步支持電動汽車行業,并在未來逐步實現這一目標。雖然現階段電池技術還不夠成熟,但隨著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最終會找到最佳解決方案。目前,制約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尚未實現大規模生產。一旦實現大規模生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消費者的接受度更高,配套設施的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電動汽車在美國的春天也就不遠了。因此,約40%的受訪者選擇了“短期看跌,長期樂觀”

    此外,約15%的人對電動汽車的長期發展持悲觀態度,主要是因為電池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仍不可預測。此外,美國頁巖氣和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也可能取代電力來解決石油能源危機。

    然而,無論未來美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走向何方,現階段企業在寒冷的市場中經營困難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資產會因為受挫而被出售。從我們的調查2的結果來看,大多數人(53%)將這種現象歸因于電動汽車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長期悲觀情緒。

    目前,美國的電動汽車行業陷入了“雞生蛋還是雞生蛋”的怪圈。一方面,政府鼓勵消費者接受純電動汽車,這需要建設更多的充電站。然而,一旦啟動了足夠多的充電站,就有必要擁有一個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消費群體。然而,從美國電動汽車的銷售情況來看,消費者并不購買新的電動汽車,充電站的擴建是不可能的。此外,與以汽油為動力的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不僅在配套設施上覆蓋不足,而且在價格、成本、里程等許多方面都不如傳統汽車,尤其是電池技術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這意味著,如果美國的電動汽車行業要達到相對成熟的水平,需要很長的過渡時間。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顯然很少有投資者愿意把注押在充滿變數的長期投資上。

    然而,約17%的專家表示,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出售離不開一系列外部原因。在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中,政府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政府的高額補貼促使電動汽車行業在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大規模生產。然而,急于取得成功也帶來了各種不利因素。A123在積極擴大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過程中,由于產品存在缺陷,不得不發起召回。菲斯克,其主要的支持汽車公司,不得不接受這一暗示,并啟動了車型召回。對于受到質疑的電動汽車來說,此舉也沒什么不同。因此,在A123陷入破產危機后,Fis……

    在失去核心電池技術供應商后,其處境自然岌岌可危。

    同時,由于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持續低迷,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現金流將失效,他們將無法進一步從事研發和生產,這意味著企業失去了產品升級的資金來源,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更是難言。在銷售增長無望之后,現金流將進一步陷入危機。因此,企業不得不采取出售的形式來結束其經營。在調查2中,多達30%的人在這個問題上選擇了“不清楚”。

    盡管電動汽車在美國市場遇冷,但中國仍然堅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道路。2012年7月,政府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預計經過幾年的醞釀,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新的價值增長點。各家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也相繼出臺,新能源汽車項目也通過各種渠道陸續啟動。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困境為國內企業底部購買提供了絕佳的機會。然而,美國汽車市場遇冷的現實也讓業內人士對此次收購感到擔憂。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國內企業此時收購海外電動汽車資產的行為?調查3就是基于這個問題。

    結果顯示,約一半的參與者(51%)認為,國內車企購買外國電動汽車資產只是為了迎合政府,而這一波浪潮的興起是由于企業對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前景的盲目樂觀。中央政府鼓勵電動汽車的發展,并計劃2015年電動汽車累計銷量達到50萬輛,2020年達到500萬輛,并計劃投入大量支持資金啟動這一市場,這使許多國內企業看到了發展和受益的機會。國外電動汽車行業由于財務原因而出現的經營困難,恰恰為它們提供了討價還價海外資產的機會。

    此外,20%的參與者認為,收購外國電動汽車資產是國內企業“基于電動汽車發展前景的理性投資行為”。中國目前正面臨嚴重的能源和環境危機。實現節能減排將是政府部門的一項長期任務。毫無疑問,推廣電動汽車將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這一產業鏈在未來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部分人認為,面對廣闊的潛在市場,企業抓住機會收購國外電動汽車行業的優質資產,快速實現技術積累,是一種理性的投資行為。

    其余29%的參與者不同意上述兩種觀點,并選擇了“我不知道”。目前,中央政府鼓勵發展電動汽車,初衷是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隨著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一旦燃料汽車實現技術突破以滿足政府部門節能減排的需求,或者其他可再生資源取代石油,政府部門開發電動汽車的緊迫性就會降低,而沒有政府的推動,國內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環境將更加不確定。

    在調查4中,我們詢問了中國電動汽車的累計生產和銷售何時可以達到100萬輛。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參與者對最終實現目標的時間節點并不樂觀。只有10%的人認為2015年后國產電動汽車能夠實現累計產銷100萬輛的目標;

    另有44%的參與者認為這一目標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實現,而其余46%的參與者則預測,基于目前電動汽車慘淡的表現,這一生產和銷售目標將難以實現。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2791輛,約占當年所有汽車銷量的0.7%。這與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市場的預期相去甚遠。當涉及到電動汽車的銷售終端時,情況將更加嚴峻。中國電動汽車的主要買家是政府和公共事業部門,如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公司。盡管地方政府推出了高額補貼,但私人買家仍然很少。數據顯示,自中央多部門啟動“十城千車”電動汽車普及工程以來,兩年多來,中國示范電動汽車數量已達27432輛,其中23032輛進入公共領域,4400輛為私人購買,而且購買私家車的數量非常少。

    作為一家專門分析新能源和電池行業的研究機構,美國派克研究公司去年發布的一項調查稱,未來五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以60%的速度增長。到2017年,插電式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年銷量將超過15.2萬輛,占中國輕型汽車總銷量的1%。本次調查的結論非常積極樂觀,但與累計產銷100萬輛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無論從電動汽車的實際銷量、技術開發進度和配套設施建設來看,中國在2020年之前生產和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的可能性都不大。

    (編輯/李燕郊)

    標簽:東風日產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張毅:電動汽車成了今年“兩會”的熱點

    與往年”兩會”一樣,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一直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代表委員感受北京霧霾今年與往年又有所不同,電動汽車格外受到關注。

    1900/1/1 0:00:00
    推廣新能源公交:既治霧霾又治堵何樂不為

    霧霾無疑是當下最熱點也是民眾吐槽最多的現象之一,今年以來,以北京為代表的國內多數城市遭遇的嚴重霧霾天氣使得治理PM25成為民眾最為迫切的訴求之一。

    1900/1/1 0:00:00
    寶馬i3明年初在華上市 在首批5S店銷售

    目前,豪華品牌越來越重視新能源車型的發展趨勢,寶馬早在2011年就發布了全新子品牌”i系列”,該品牌未來將主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和移動解決方案。

    1900/1/1 0:00:00
    純電動汽車銷售低迷 日本電池產業苦苦維持

    日本曾經引以為豪的車載電池產業正苦于純電動汽車的低迷。日本電池企業因預測市場將會擴大而進行了積極的設備投資,現在卻事與愿違。業界開始出現重組動向。

    1900/1/1 0:00:00
    美電動車企上訴Top Gear誹謗案被駁回

    據英國autoblog網站消息,美國電動跑車制造商特斯拉控告英國BBC旗下TopGear節目誹謗其電動車續航里程低于廠商標定值的努力再次付諸流水。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工研院落戶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作者從科技部獲悉,武漢市人民政府和武漢理工大學近日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合資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的武漢新能源汽車工業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