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技術發展正在滲透到各個領域,推動各個行業的技術升級,甚至直接推動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而最深刻的事情將導致一個行業的消失或崛起。
根據Booz公司的分析,在世界上所有類型的行業中(概括為大約十五種行業類型),汽車行業在互聯網技術或“數字化”的滲透程度上排名第四。僅次于金融和保險業、計算機和電子產品業、媒體和通信業。
因此,我們可以在各種車展和媒體報道中看到很多專有名詞,比如豐田的Entune(一種汽車導航、娛樂和信息體驗的集成系統)、SYNC(一種專門為手機和數字媒體播放器配備的福特汽車多媒體通信和娛樂系統)、梅賽德斯-奔馳的COMAND(駕駛艙管理和導航設備),以及奧迪的NVIDIA(奧迪采用的一種信息娛樂系統)。這些都是汽車公司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增強產品體驗而開發的創新功能。
一般來說,數字化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與駕駛有關,包括駕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另一個與娛樂互動有關,包括視聽享受、交流和生活便利。除了汽車制造商,還有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IT和消費電子行業以及互聯網內容提供商。
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數字汽車時代的行業會發生什么變化呢?通過最近的研究,BOSS總結了八大發展趨勢的預測。
首先,與汽車駕駛相關的數字化創新將主要由汽車制造商和一流零部件供應商主導。
與娛樂互動的創新不同,與汽車駕駛相關的數字創新,如汽車安全信息顯示/報警、巡航控制、停車輔助、夜視輔助等,主要涉及汽車的核心性能,需要與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連接,并且需要在汽車產品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此外,這種創新與安全密切相關,并將直接涉及法律責任。因此,汽車制造商或一流的零部件供應商往往會在這種創新中保持主導地位。
第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在未來5-8年內將難以大規模普及和應用。
盡管谷歌的無人駕駛系統正在不斷進步,但可靠性和法律法規將成為這項技術的重要障礙。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還需要很長時間來驗證,比如如何確保軟件系統在大規模應用時不被病感染,從而避免引發重大交通事故。從法律上講,全球法律體系無法跟上技術的發展。例如,美國仍然要求車輛在駕駛時必須完全由駕駛員控制。同時,如果這類車輛發生事故,如何認定責任?這是駕駛員的責任,還是汽車制造商和軟件供應商的責任?在相關法律問題得到解決之前,將無法實現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第三,汽車制造商將對車載應用軟件保持謹慎。
汽車娛樂應用程序,如汽車推特/微博、臉書更新等,可能會影響駕駛員的注意力并導致車禍,因此汽車制造商會對此類應用程序更加謹慎。美國交通部發布了指導意見和建議,希望汽車制造商能夠設置自動功能,在汽車行駛時自動停止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短信、撥打十位數電話等。目前,各大制造商也在加強聲控應用程序的開發,這將使駕駛員的注意力保持在路上。可以預見的是,語音控制技術在汽車領域將有廣闊的應用空間。目前,中國上汽榮威的InkaNet(車載智能系統)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成功嘗試。
第四,IT和消費電子制造商將進一步改進人機交互技術,這將提高消費者對汽車人機交互的期望。
奧迪汽車首席執行官Rupert Stadler,2012年表示:“汽車的發展速度跟不上娛樂電子產品。我們的整車開發和上市大約需要60個月,在此期間,蘋果可以推出五代iPhone。例如,寶馬自2001年推出iDrive以來,只更新了兩次系統,現在是第三代iDrive語音識別、文本信息讀取、直接操作、手勢轉換、眼動識別和跟蹤等電子產品的智能設備將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再比如,增強型顯示器、平視顯示器、三維顯示器和頭盔顯示器的解決方案也有望用于汽車顯示器。
5.汽車行業不到IT消費品行業的5%,在娛樂和互動技術創新方面相對較弱,但汽車企業仍有較強的談判能力。
汽車在數字時代的另一個重要應用是娛樂互動。因為IT電子企業對消費者有更準確的把握,而且由于電子產品數量龐大,他們可以通過更大的規模來分擔巨大的研發費用。例如,2011年,約有5億部智能手機被出貨……
在全球范圍內,只有不到2500萬輛汽車配備了交互式汽車娛樂設備。因此,IT消費品行業在娛樂互動軟硬件產品方面的創新能力領先于汽車和零部件行業。
6.消費者將不愿意為車內的數據和應用程序支付額外費用。
未來,制造商將更難通過提供更多信息和應用程序來收費。例如,OnStar在北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別支付了不到60%和不到50%的費用。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消費者認為可以通過手機等其他智能設備獲得相關信息和功能,而且成本要便宜得多。另一方面,消費者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各種應用程序的價值,月費制度使消費者可以隨時停止使用,而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7.未來只有豪華品牌才能支持完全獨立的娛樂互動系統(飛行駕駛艙模式),但通常客戶體驗不是很好;采用獨立的第三方軟硬件商業模式是非豪華品牌的主要戰略。
汽車制造商的娛樂信息系統有三種商業策略。第一種是我們所說的飛行座艙模式,即汽車制造商在研發方面完全獨立,不依賴第三方供應商。例如寶馬的iDrive、奧迪的MMI等等。第二種是共建平臺模式,即汽車制造商在系統平臺上依賴其他軟件供應商。例如,微軟為福特提供的SYNC和豐田提供的Entune技術。三是常見的零散產品功能植入,如常見的藍牙技術和MP3應用。一般來說,豪華品牌愿意采用第一種車型,主要是因為它們具有獨特的技術特征,以便與其他品牌區分開來。但問題是,這些奢侈品牌在提供客戶體驗方面的聲譽并不是很令人滿意。例如,寶馬的iDrive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如何使用,駕駛員有時需要將視線從屏幕上移開才能操作。奧迪的多媒體交互系統也有類似的問題,操作菜單太復雜了。福特、豐田和日產等制造商采用第二種車型,并與專業公司合作。人機交互相對較好,但目前語音識別的效果還有待提高。
八是汽車制造商將繼續創新數字價值鏈上下游的商業模式和業態。
不久前,寶馬成立了iVentures,主要從事風險投資業務。投資標的是汽車移動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將觸角進一步延伸到價值鏈上游;通用汽車正在與以色列Bezalel公司合作,專注于如何為后排乘客,尤其是兒童的娛樂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福特與WellDoc合作推出電子健康監測服務;
豐田和銷售人員。Com,為豐田車主推出了“ToyotaFriend”社交網絡,向價值鏈下游邁出了新的一步。有理由相信,汽車品牌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汽車企業將進一步挖掘這些客戶的商業價值,新的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從技術角度來看,汽車網絡、手機和汽車云鏈接等創新應用也可以期待。
(編輯/李燕郊)互聯網的技術發展正在滲透到各個領域,推動各個行業的技術升級,甚至直接推動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而最深刻的事情將導致一個行業的消失或崛起。
根據Booz公司的分析,在世界上所有類型的行業中(概括為大約十五種行業類型),汽車行業在互聯網技術或“數字化”的滲透程度上排名第四。僅次于金融和保險業、計算機和電子產品業、媒體和通信業。
因此,我們可以在各種車展和媒體報道中看到很多專有名詞,比如豐田的Entune(一種汽車導航、娛樂和信息體驗的集成系統)、SYNC(一種專門為手機和數字媒體播放器配備的福特汽車多媒體通信和娛樂系統)、梅賽德斯-奔馳的COMAND(駕駛艙管理和導航設備),以及奧迪的NVIDIA(奧迪采用的一種信息娛樂系統)。這些都是汽車公司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增強產品體驗而開發的創新功能。
一般來說,數字化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與駕駛有關,包括駕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另一個與娛樂互動有關,包括視聽享受、交流和生活便利。除了汽車制造商,還有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IT和消費電子行業以及互聯網內容提供商。
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數字汽車時代的行業會發生什么變化呢?通過最近的研究,BOSS總結了八大發展趨勢的預測。
首先,與汽車駕駛相關的數字化創新將主要由汽車制造商和一流零部件供應商主導。
與娛樂互動的創新不同,與汽車駕駛相關的數字創新,如汽車安全信息顯示/報警、巡航控制、停車輔助、夜視輔助等,主要涉及汽車的核心性能,需要與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連接,并且需要在汽車產品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此外,這種創新與安全密切相關,并將直接涉及法律責任。因此,汽車制造商或一流的零部件供應商往往會在這種創新中保持主導地位。
第二,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在未來5-8年內將難以大規模普及和應用。
盡管谷歌的無人駕駛系統正在不斷進步,但可靠性和法律法規將成為這項技術的重要障礙。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還需要很長時間來驗證,比如如何確保軟件系統在大規模應用時不被病感染,從而避免引發重大交通事故。從法律上講,全球法律體系無法跟上技術的發展。例如,美國仍然要求車輛在駕駛時必須完全由駕駛員控制。同時,如果這類車輛發生事故,如何認定責任?這是駕駛員的責任,還是汽車制造商和軟件供應商的責任?在相關法律問題得到解決之前,將無法實現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第三,汽車制造商將對車載應用軟件保持謹慎。
汽車娛樂應用程序,如汽車推特/微博、臉書更新等,可能會影響駕駛員的注意力并導致車禍,因此汽車制造商會對此類應用程序更加謹慎。美國交通部發布了指導意見和建議,希望汽車制造商能夠設置自動功能,在汽車行駛時自動停止社交媒體應用程序、短信、撥打十位數電話等。目前,各大制造商也在加強聲控應用程序的開發,這將使駕駛員的注意力保持在路上。可以預見的是,語音控制技術在汽車領域將有廣闊的應用空間。目前,中國上汽榮威的InkaNet(車載智能系統)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成功嘗試。
第四,IT和消費電子制造商將進一步改進人機交互技術,這將提高消費者對汽車人機交互的期望。
奧迪汽車首席執行官Rupert Stadler,2012年表示:“汽車的發展速度跟不上娛樂電子產品。我們的整車開發和上市大約需要60個月,在此期間,蘋果可以推出五代iPhone。例如,寶馬自2001年推出iDrive以來,只更新了兩次系統,現在是第三代iDrive語音識別、文本信息讀取、直接操作、手勢轉換、眼動識別和跟蹤等電子產品的智能設備將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再比如,增強型顯示器、平視顯示器、三維顯示器和頭盔顯示器的解決方案也有望用于汽車顯示器。
5.汽車行業不到IT消費品行業的5%,在娛樂和互動技術創新方面相對較弱,但汽車企業仍有較強的談判能力。
汽車在數字時代的另一個重要應用是娛樂互動。因為IT電子企業對消費者有更準確的把握,而且由于電子產品數量龐大,他們可以通過更大的規模來分擔巨大的研發費用。例如,2011年,約有5億部智能手機被出貨……
在全球范圍內,只有不到2500萬輛汽車配備了交互式汽車娛樂設備。因此,IT消費品行業在娛樂互動軟硬件產品方面的創新能力領先于汽車和零部件行業。
6.消費者將不愿意為車內的數據和應用程序支付額外費用。
未來,制造商將更難通過提供更多信息和應用程序來收費。例如,OnStar在北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別支付了不到60%和不到50%的費用。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消費者認為可以通過手機等其他智能設備獲得相關信息和功能,而且成本要便宜得多。另一方面,消費者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各種應用程序的價值,月費制度使消費者可以隨時停止使用,而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7.未來只有豪華品牌才能支持完全獨立的娛樂互動系統(飛行駕駛艙模式),但通常客戶體驗不是很好;采用獨立的第三方軟硬件商業模式是非豪華品牌的主要戰略。
汽車制造商的娛樂信息系統有三種商業策略。第一種是我們所說的飛行座艙模式,即汽車制造商在研發方面完全獨立,不依賴第三方供應商。例如寶馬的iDrive、奧迪的MMI等等。第二種是共建平臺模式,即汽車制造商在系統平臺上依賴其他軟件供應商。例如,微軟為福特提供的SYNC和豐田提供的Entune技術。三是常見的零散產品功能植入,如常見的藍牙技術和MP3應用。一般來說,豪華品牌愿意采用第一種車型,主要是因為它們具有獨特的技術特征,以便與其他品牌區分開來。但問題是,這些奢侈品牌在提供客戶體驗方面的聲譽并不是很令人滿意。例如,寶馬的iDrive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如何使用,駕駛員有時需要將視線從屏幕上移開才能操作。奧迪的多媒體交互系統也有類似的問題,操作菜單太復雜了。福特、豐田和日產等制造商采用第二種車型,并與專業公司合作。人機交互相對較好,但目前語音識別的效果還有待提高。
八是汽車制造商將繼續創新數字價值鏈上下游的商業模式和業態。
不久前,寶馬成立了iVentures,主要從事風險投資業務。投資標的是汽車移動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將觸角進一步延伸到價值鏈上游;通用汽車正在與以色列Bezalel公司合作,專注于如何為后排乘客,尤其是兒童的娛樂提供更多解決方案。福特與WellDoc合作推出電子健康監測服務;豐田和銷售人員。Com,為豐田車主推出了“ToyotaFriend”社交網絡,向價值鏈下游邁出了新的一步。有理由相信,汽車品牌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汽車企業將進一步挖掘這些客戶的商業價值,新的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從技術角度來看,汽車網絡、手機和汽車云鏈接等創新應用也可以期待。
(編輯/李燕郊)
針對日前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信部副部長蘇波昨日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還存在技術不夠成熟、充電設施待完善、價格較高三大難題,要實現2015年50萬輛目標有一定難度,
1900/1/1 0:00:00據《新聞晨報》報道,截至2月22日,上海已有16輛新能源汽車交付車主使用,目前新能源汽車上牌時間已有所縮減,手續齊全的情況下最快3天就可以拿到免費牌照。
1900/1/1 0:00:00日前,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每月例行座談會中,北京市環保局排放處處長李昆生透露,到2016年將率先實施第六階段尾氣排放標準,時間點已基本確定。
1900/1/1 0:00:00距寶馬i3電動汽車上市仍有一段時間,但外界對其的猜測早已展開,分析人士預計,這款車補貼前在美國的起售價約為4萬美元。
1900/1/1 0:00:002013年全國兩會3月3日起在北京拉開帷幕。部分汽車行業人大代表將提案相關內容予以公布。
1900/1/1 0:00:00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悅達集團董事局主席陳云華就新能源汽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前景廣闊,趨勢已定,但目前還有很多挑戰和瓶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