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普華永道發布的一份汽車行業分析報告指出,在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市場贏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代工合同,客觀上造成了中國汽車行業產能過剩,成為威脅行業健康發展的嚴重問題。
2011年,中國輕型汽車產量為1540萬輛,全球產量為7470萬輛,中國產量占全球產量的20.6%。普華永道預測,2018年全球輕型汽車產量將達到1.06億輛,而中國將達到2730萬輛,占比25.7%。
普華永道表示,事實上,產能過剩并非中國獨有。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比例為21.9%,五年后將保持在20%以上。
普華永道的報告稱,“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全球產業,主要國家的經濟和不確定性給中國汽車行業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
就中國而言,從2011年到2018年,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比例將在2012年達到最高點,占28.5%,此后一直在逐年下降。2018年,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比例為15%。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產能利用率可以達到75%-80%實現盈虧平衡,85%是大型車企實現盈利的門檻。
普華永道亞太汽車行業管理合伙人Thomas McGuckin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當一系列擴張計劃最終使產能過剩水平過高時,最終將迫使行業整合。”
然而,盡管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從2012年到2018年,輕型汽車制造商的產能利用率將逐漸回升。2015年,合資制造商的產能利用率將超過85%,其回收率將始終高于國內制造商。
普華永道表示,盡管大城市的限牌政策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但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中產階級消費者的換車需求、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的汽車需求,以及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的大力推動,都是導致產能利用率持續上升的可能因素。
“從市場角度來看,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不會影響整個中國市場,而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有150個。”麥金利說。
(編輯/李燕郊)12月14日,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一份汽車行業分析報告指出,在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市場贏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代工合同,客觀上造成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成為威脅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嚴重問題。
2011年,中國輕型汽車產量為1540萬輛,全球產量為7470萬輛,中國產量占全球產量的20.6%。普華永道預測,2018年全球輕型汽車產量將達到1.06億輛,而中國將達到2730萬輛,占比25.7%。
普華永道表示,事實上,產能過剩并非中國獨有。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比例為21.9%,五年后將保持在20%以上。
普華永道的報告稱,“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全球產業,主要國家的經濟和不確定性給中國汽車行業的前景蒙上了陰影,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
就中國而言,從2011年到2018年,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比例將在2012年達到最高點,占28.5%,此后一直在逐年下降。2018年,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比例為15%。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產能利用率可以達到75%-80%實現盈虧平衡,85%是大型車企實現盈利的門檻。
普華永道亞太汽車行業管理合伙人Thomas McGuckin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當一系列擴張計劃最終也使產能過剩達到一定水平時……
gh,它最終將迫使行業整合。"
然而,盡管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從2012年到2018年,輕型汽車制造商的產能利用率將逐漸回升。2015年,合資制造商的產能利用率將超過85%,其回收率將始終高于國內制造商。
普華永道表示,盡管大城市的限牌政策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但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中產階級消費者的換車需求、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的汽車需求,以及中國政府對新能源產業的大力推動,都是導致產能利用率持續上升的可能因素。
“從市場角度來看,一線城市的限購政策不會影響整個中國市場,而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有150個。”麥金利說。
(編輯/李燕郊)
標簽:
歐洲版日產聆風將在即將開展的日內瓦車展上亮相,與之前發布的聆風相比,歐版聆風的續駛里程和充電銷量都有較大提升。
1900/1/1 0:00:003月4日,五臺造型別致、藍白相接的”聆風”東風日產純電動出租車開上大連街頭,吸引許多市民駐足觀望。
1900/1/1 0:00:00據彭博社報道,在休斯敦舉行的IHSCeraweek大會上,通用CEODanAkerson先生證實了公司將打造里程達200英里322公里的電動車。
1900/1/1 0:00:00投資研究公司斯坦福C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CBernsteinampCo日前宣稱,如要在全球范圍內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中國車企仍有十年左右的距離。
1900/1/1 0:00:00天津市發改委日前全文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及產業發展規劃2013年2020年》,提出一系列舉措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天津出臺新能源汽車規劃一汽夏利被寄予厚望。
1900/1/1 0:00:00時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然而,節能、環保等問題卻逐漸成為制約其快速發展的瓶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