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電動車商業模式及技術節點對商業化影響重大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電動乘用車的商業化標志著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成功發展。如果沒有電動乘用車商業化的蓬勃發展,就不可能按照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要求,有效實現“2015年50萬輛”和“2020年500萬輛”的任務。

    集中思想、匯聚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創新,推動中國電動乘用車商業化示范進程,是中國電動汽車集團公司的主要任務。

    示范階段的工作重點和三項核心任務

    當中國電動汽車總公司進入“商業示范階段”時,其工作重點是如何從整車、動力電池和電源等單一環節的產品和設備的技術研發轉向,根據產業鏈的現有條件,開展全行業的“系統技術集成”和“商業應用”工作。

    要完成這項工作的重點轉移,不是簡單的系統技術串聯,而是需要根據市場規則創新行業的商業模式,制定統一的系統技術標準,形成協調的系統技術方案,探索新的政府推廣策略。這是任何企業都無法獨自完成的。沒有現成的國內外“成功模式”可以復制,就需要依靠中國電動車人的集體智慧和創新。

    因此,有必要通過示范城市車輛的實際運行情況和數據,論證所選擇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滿足“產品市場最大化、技術集成便利化和可持續利潤優化”三大要素。即在現有全產業鏈系統技術集成的條件下,需要測試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第二,有必要測試系統容量和產品質量是否得到保證;

    第三,有必要檢驗產業鏈中每個環節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續。只有這三個方面同時得到驗證,才能為我國電動乘用車的大規模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商業模式的論證和評估標準的制定

    借鑒西方國家采用的充電模式,在車庫充電和不缺乏政府補貼的情況下,仍然無法突破市場瓶頸。中國有必要分析盡管中國電動汽車大軍努力了幾年,但乘用車市場仍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進入商業示范階段之前仔細論證電動乘用車發展的商業模式。

    企業商業模式是調整產品“成本效益關系”的工具,不受現有技術水平的影響。一個好的企業商業模式具有非凡的利潤創造能力,可以使短板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使功能較弱的產品獲得巨大利潤,并為商業利潤中孵化技術進步搭建平臺。

    一個好的產業商業模式不僅具有上述優勢,還可以通過拆分產品成本和新利潤平臺的杠桿功能,調整產業體系的技術節點,降低產品銷售價格,確保產業鏈的整體盈利能力,根據產品技術狀況和市場競爭情況,重新分配各環節的成本結構,建立新的利潤平臺。

    沒有市場的產品是沒有價值的,不能幫助產品贏得市場的技術是沒有意義的。論證產業鏈各環節的財務盈利模式,是電動乘用車示范城市項目啟動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當新興產業構建的商業模式導致產品成本過高而無法形成市場競爭力時,最好的方法是探索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將原本由環節企業承擔的高產品成本分解為兩部分:產品制造成本和產品服務成本,使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能夠分擔不同的特色成本,有效降低產品的制造和銷售成本,形成產品價格的市場競爭力。這種創新的產業商業模式使企業能夠以實惠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共享產品,同時分別通過產品銷售收入和服務收入贏得利潤。

    本文所提到的電動乘用車裸車銷售+電池租賃+充換電服務的商業模式(以下簡稱“汽車銷售和充換電模式”)是指現有“汽車捆綁電池銷售+充電網絡”商業模式(下稱“汽車銷售充電模式”)形成的系統技術存在短板按照“產品市場最大化、技術集成便利化、利潤持續優化”的評價標準。

    最大的優勢在于將動力電池的技術節點從充電端口移植到放電端口,將動力電池與整車系統分離,通過銷售裸車有效降低整車價格,并利用電池租賃和充換電服務的運營建立新的服務平臺,一方面解決了電池循環壽命低、續航里程短、維修難等技術缺陷,另一方面獲得了新的效益。

    產品市場競爭力比較

    眾所周知,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對手是燃油車。在汽車產品技術創新無法發揮主導作用的情況下,“價格促進服務競爭”戰略已成為電動乘用車唯一的競爭手段。

    目前,電動汽車行業選擇的車電銷售收費模式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幫助產品形成競爭力:1。汽車捆綁電池的銷售模式使得價格遠高于燃油車;2.蓄電池的充電時間比燃油車的充電時間長;2.車載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比油箱低三到四倍,巡航續航里程短,使用起來令人擔憂;

    4.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比油箱和整車的使用壽命短得多。三到五年后,購買一塊新電池將花費數萬元,這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賣車、租電、充換電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該車不帶電池銷售,在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產品價格與燃油車相當,加上政府補貼,價格有很大優勢;2.采用換電模式,通電和加油時間基本相同,解決了補給不方便的問題;3.建設覆蓋城市的換電站網絡,讓用戶在5公里內得到補充,彌補了初期電池壽命短的問題;4.電池租賃運營模式可以解決用戶對電池價格、維護和壽命的擔憂,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降低整車成本的好方法

    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技術節點是劃分為“充電港”還是“放電港”,對整個產業鏈的商業運營有很大影響。在車電銷售的充電模式中,以電池的“充電口”為基礎,劃分了汽車、電池和電源三個重要環節的技術節點,形成了電池是汽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格局,導致車企的制造成本較高。

    車電銷售的充電模式不僅給車企帶來了高昂的制造成本,使汽車產品失去了市場競爭力,也給用戶帶來了充電時間長、使用不便等困擾,最終導致產品沒有市場的局面。

    解決成本問題有三種方法:通過大規模批量生產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根據商品銷售和使用的特點,創新商業模式,將不同財產的原產品功能部分進行拆分,分別建立產品銷售和產品使用服務兩個盈利平臺,以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降低產品成本。

    正是根據這一理念,創新了汽車銷售和電力租賃的充換電模式。其基礎是,將燃油車和發動機的技術節點劃分為“出油口”的成功經驗和現有的“充電口”技術節點劃分方法都無法避免電池本身的技術特性和成本問題,并利用“分解產品成本”和“建立新的利潤平臺”的功能對整車的電機和電池進行放電。

    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動力電池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運營服務環節,許多阻礙商業化發展的問題,如初始采購成本、維護和回收,都交給獨立的專業經營企業處理。這樣,成本降低的整車產品就可以在政策的支持下大規模銷售。同時,運營企業還可以通過大規模運營和調整國家補貼,分階段實現可持續盈利。

    在汽車銷售和電動租賃的創新充換電模式中,技術節點在整車電機和動力電池的“排放口”進行劃分和選擇,不僅有效解決了用戶購買電動汽車價格高、續航里程短等市場問題,同時也徹底解決了車企承擔高昂電池成本的問題,為降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該模型所建立的“產品成本分割”財務模型,也可以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完善電動汽車進城示范推廣前補貼資金的詳細方案提供科學的財務分析依據。

    本文作者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會新能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楊曉紅)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電動乘用車的商業化標志著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成功發展。如果沒有電動乘用車商業化的蓬勃發展,就不可能按照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要求,有效實現“2015年50萬輛”和“2020年500萬輛”的任務。

    集中思想、匯聚資源、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創新,推動中國電動乘用車商業化示范進程,是中國電動汽車集團公司的主要任務。

    示范階段的工作重點和三項核心任務

    當中國電動汽車總公司進入“商業示范階段”時,其工作重點是如何從整車、動力電池和電源等單一環節的產品和設備的技術研發轉向,根據產業鏈的現有條件,開展全行業的“系統技術集成”和“商業應用”工作。

    要完成這項工作的重點轉移,不是簡單的系統技術串聯,而是需要根據市場規則創新行業的商業模式,制定統一的系統技術標準,形成協調的系統技術方案,探索新的政府推廣策略。這是任何企業都無法獨自完成的。沒有現成的國內外“成功模式”可以復制,就需要依靠中國電動車人的集體智慧和創新。

    因此,有必要通過示范城市車輛的實際運行情況和數據,論證所選擇的商業模式是否能夠滿足“產品市場最大化、技術集成便利化和可持續利潤優化”三大要素。即在現有全產業鏈系統技術集成的條件下,需要測試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第二,有必要測試系統容量和產品質量是否得到保證;

    第三,有必要檢驗產業鏈中每個環節的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續。只有這三個方面同時得到驗證,才能為我國電動乘用車的大規模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商業模式的論證和評估標準的制定

    借鑒西方國家采用的充電模式,在車庫充電和不缺乏政府補貼的情況下,仍然無法突破市場瓶頸。中國有必要分析盡管中國電動汽車大軍努力了幾年,但乘用車市場仍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進入商業示范階段之前仔細論證電動乘用車發展的商業模式。

    企業商業模式是調整產品“成本效益關系”的工具,不受現有技術水平的影響。一個好的企業商業模式具有非凡的利潤創造能力,可以使短板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使功能較弱的產品獲得巨大利潤,并為商業利潤中孵化技術進步搭建平臺。

    一個好的產業商業模式不僅具有上述優勢,還可以通過拆分產品成本和新利潤平臺的杠桿功能,調整產業體系的技術節點,降低產品銷售價格,確保產業鏈的整體盈利能力,根據產品技術狀況和市場競爭情況,重新分配各環節的成本結構,建立新的利潤平臺。

    沒有市場的產品是沒有價值的,不能幫助產品贏得市場的技術是沒有意義的。論證產業鏈各環節的財務盈利模式,是電動乘用車示范城市項目啟動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當新興產業構建的商業模式導致產品成本過高而無法形成市場競爭力時,最好的方法是探索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將原本由環節企業承擔的高產品成本分解為兩部分:產品制造成本和產品服務成本,使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能夠分擔不同的特色成本,有效降低產品的制造和銷售成本,形成產品價格的市場競爭力。這種創新的產業商業模式使企業能夠以實惠的價格和優質的服務共享產品,同時分別通過產品銷售收入和服務收入贏得利潤。

    本文所提到的電動乘用車裸車銷售+電池租賃+充換電服務的商業模式(以下簡稱“汽車銷售和充換電模式”)是指現有“汽車捆綁電池銷售+充電網絡”商業模式(下稱“汽車銷售充電模式”)形成的系統技術存在短板按照“產品市場最大化、技術集成便利化、利潤持續優化”的評價標準。

    最大的優勢在于將動力電池的技術節點從充電端口移植到放電端口,將動力電池與整車系統分離,通過銷售裸車有效降低整車價格,并利用電池租賃和充換電服務的運營建立新的服務平臺,一方面解決了電池循環壽命低、續航里程短、維修難等技術缺陷,另一方面獲得了新的效益。

    產品市場競爭力比較

    眾所周知,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對手是燃油車。在汽車產品技術創新無法發揮主導作用的情況下,“價格促進服務競爭”戰略已成為電動乘用車唯一的競爭手段。

    目前,電動汽車行業選擇的車電銷售收費模式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幫助產品形成競爭力:1。汽車捆綁電池的銷售模式使得價格遠高于燃油車;2.蓄電池的充電時間比燃油車的充電時間長;2.車載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比油箱低三到四倍,巡航續航里程短,使用起來令人擔憂;

    4.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比油箱和整車的使用壽命短得多。三到五年后,購買一塊新電池將花費數萬元,這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賣車、租電、充換電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該車不帶電池銷售,在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產品價格與燃油車相當,加上政府補貼,價格有很大優勢;2.采用換電模式,通電和加油時間基本相同,解決了補給不方便的問題;3.建設覆蓋城市的換電站網絡,讓用戶在5公里內得到補充,彌補了初期電池壽命短的問題;4.電池租賃運營模式可以解決用戶對電池價格、維護和壽命的擔憂,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降低整車成本的好方法

    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技術節點是劃分為“充電港”還是“放電港”,對整個產業鏈的商業運營有很大影響。在車電銷售的充電模式中,以電池的“充電口”為基礎,劃分了汽車、電池和電源三個重要環節的技術節點,形成了電池是汽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格局,導致車企的制造成本較高。

    車電銷售的充電模式不僅給車企帶來了高昂的制造成本,使汽車產品失去了市場競爭力,也給用戶帶來了充電時間長、使用不便等困擾,最終導致產品沒有市場的局面。

    解決成本問題有三種方法:通過大規模批量生產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根據商品銷售和使用的特點,創新商業模式,將不同財產的原產品功能部分進行拆分,分別建立產品銷售和產品使用服務兩個盈利平臺,以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降低產品成本。

    正是根據這一理念,創新了汽車銷售和電力租賃的充換電模式。其基礎是,將燃油車和發動機的技術節點劃分為“出油口”的成功經驗和現有的“充電口”技術節點劃分方法都無法避免電池本身的技術特性和成本問題,并利用“分解產品成本”和“建立新的利潤平臺”的功能對整車的電機和電池進行放電。

    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動力電池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運營服務環節,許多阻礙商業化發展的問題,如初始采購成本、維護和回收,都交給獨立的專業經營企業處理。這樣,成本降低的整車產品就可以在政策的支持下大規模銷售。同時,運營企業還可以通過大規模運營和調整國家補貼,分階段實現可持續盈利。

    在汽車銷售和電動租賃的創新充換電模式中,技術節點在整車電機和動力電池的“排放口”進行劃分和選擇,不僅有效解決了用戶購買電動汽車價格高、續航里程短等市場問題,同時也徹底解決了車企承擔高昂電池成本的問題,為降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該模型所建立的“產品成本分割”財務模型,也可以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完善電動汽車進城示范推廣前補貼資金的詳細方案提供科學的財務分析依據。

    本文作者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會新能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編輯/楊曉紅)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天津新能源車上崗 年內將啟動建設三座充換電站

    位于海泰南路與海泰大道交匯處的海泰綜合充換電站運行一個月,為862、638兩條公交線供充換電服務2537車次,單日最多換電111車次,已正式上線運行的28輛純電動公交車累計行駛里程達14

    1900/1/1 0:00:00
    10臺電動車上路 北汽贊助頂級自行車賽事

    中國作為自行車數量的第一大國自行車運動深受人們的喜愛,將在北京舉辦的”環京賽”也得到人們的關注。

    1900/1/1 0:00:00
    2015年后投產 攬勝混合動力車型確認生產

    全新一代路虎攬勝在上個月正式發布,拋開其全鋁車身的革新不說。在動力方面,路虎也將順應潮流,將增加混合動力車型。目前,路虎官方已經確認,混動車型將在2015年后正式投產。

    1900/1/1 0:00:00
    河南省鋰離子動力電池重大科技專項通過驗收

    近日,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實施的省重大科技專項”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全自動生產線研發”順利通過驗收。

    1900/1/1 0:00:00
    博世結束與三星合作研發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

    博世Bosch近日宣布,該集團與三星Samsung共同開發先進鋰離子電池的合作行將結束,雙方4年前成立的合資公司SBLiMotive也將隨之解散。

    1900/1/1 0:00:00
    北京市電動汽車夜間充電擬享最低電價

    今后,北京市市民在夜間對電動車”錯峰”充電,或將享受低谷電價中的最低電價。年底前,全市電動車將破5000輛,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完整方案和鼓勵政策正在研究中。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