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昨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了解到,近日,通用汽車向生態城合資公司提供了首款最新的沃蘭達增程電動汽車,并開始在天津生態城試用。根據該計劃,以電力和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將在未來的生態城市中廣泛使用。其中,生態城市地區的所有公交車都將使用電動汽車。
2011年4月18日,生態城合資公司與通用汽車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將通用汽車電動聯網概念車系列引入天津生態城,倡導綠色交通和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試用版Volanda增程電動汽車只需一次充電,在純電動模式下無需汽油即可行駛80公里。當電池耗盡時,發動機將開始發電,使汽車繼續行駛490公里,符合未來的生態城市綠色出行標準。
據介紹,未來生態城區域的公交車將全部使用電動汽車,居民區停車場也有充電設施。目前,生態城已結合16個公共交通站點建設了首批電動汽車充電樁,其中包括3個公交末站、5個公交換乘站和8個規劃中的輕軌交通樞紐站。生態城合資公司已與通用汽車、奇瑞、比亞迪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將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公交車應用于生態城及其周邊地區。
據了解,根據總體規劃,生態城市將構建以綠色交通系統為主導的交通發展模式。在生態城市內,規劃了機動車輛道路系統和慢速道路系統。其中,高密度慢行道路系統串聯了大多數住宅、工業和公共設施,并結合綠地系統創造了一個宜人的慢行空間,使步行和騎自行車逐漸成為居民出行的首選,實現了人車友好分離,機器的不友好分離以及靜態和動態的友好分離。
此外,生態城正在積極構建由“軌道交通、城市公交骨干線和公交接駁線”組成的三級公交服務體系。不同級別的公交線路、公交線路和慢行系統將被劃分和連接,以滿足地區和鄰近地區之間的公交連接。結合各級中心和生態社區設置公交站點,居民步行可達兩三百米。輕軌還將在生態城設立幾個車站,居民可以步行500至800米到達輕軌站。
(編輯/李燕郊)筆者昨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了解到,近日,通用汽車向生態城合資公司提供了首款最新的沃蘭達增程電動汽車,并開始在天津生態城試用。根據該計劃,以電力和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將在未來的生態城市中廣泛使用。其中,生態城市地區的所有公交車都將使用電動汽車。
2011年4月18日,生態城合資公司與通用汽車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將通用汽車電動聯網概念車系列引入天津生態城,倡導綠色交通和新能源汽車的應用。試用版Volanda增程電動汽車只需一次充電,在純電動模式下無需汽油即可行駛80公里。當電池耗盡時,發動機將開始發電,使汽車繼續行駛490公里,符合未來的生態城市綠色出行標準。
據介紹,未來生態城區域的公交車將全部使用電動汽車,居民區停車場也有充電設施。目前,生態城已結合16個公共交通站點建設了首批電動汽車充電樁,其中包括3個公交末站、5個公交換乘站和8個規劃中的輕軌交通樞紐站。生態城合資公司已與通用汽車、奇瑞、比亞迪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將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公交車應用于生態城及其周邊地區。
據了解,根據總體規劃,生態城市將建立以gr為主導的交通發展模式……
n運輸系統。在生態城市內,規劃了機動車輛道路系統和慢速道路系統。其中,高密度慢行道路系統串聯了大多數住宅、工業和公共設施,并結合綠地系統創造了一個宜人的慢行空間,使步行和騎自行車逐漸成為居民出行的首選,實現了人車友好分離,機器的不友好分離以及靜態和動態的友好分離。
此外,生態城正在積極構建由“軌道交通、城市公交骨干線和公交接駁線”組成的三級公交服務體系。不同級別的公交線路、公交線路和慢行系統將被劃分和連接,以滿足地區和鄰近地區之間的公交連接。結合各級中心和生態社區設置公交站點,居民步行可達兩三百米。輕軌還將在生態城設立幾個車站,居民可以步行500至800米到達輕軌站。
(編輯/李燕郊)
德國能源供應商萊茵集團和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集團之間就把電動交通工具引入歐洲一事宜進行的合作以失敗告終。萊茵集團在雙方簽訂諒解備忘錄數月之后從合作中退出。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6月12日下午,香港國能生物發電集團董事長蔣大龍向媒體發出消息,稱已經正式收購薩博平臺。”我們已經正式把它薩博汽車買下來了。”蔣大龍告訴作者,但并沒有透露更多的詳細信息。
1900/1/1 0:00:00比亞迪002594e6純電動汽車的”526事故”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還沒有鑒定出結果。
1900/1/1 0:00:00自去年10月份雷克薩斯CT200h在中國市場上市開始,以日系品牌領銜的諸多混合動力車型就有如勢如破竹之勢紛紛在國內陸續上市,先是豐田點兵遣將,在今年年初由一汽豐田國產的新一代普銳斯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美國鋰離子電池生產商A123系統公司A123Sytstem將于當地時間6月12日宣布該公司一項電池技術研究成果。
1900/1/1 0:00:0012日7時50分,中國首座330千伏等級智能變電站新盛變電站在陜西西安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中國依靠自主創新成功地在智能電網科研、設計、設備制造、施工、運行維護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