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媒體發布消息稱,由于廢氣排放量持續低于預估值,聯邦政府對環保項目的投資有所減少,電動汽車開發領域仍缺乏約4億歐元的研究資金。現在,德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世界領先地位”的重要目標可能已經“胎死腹中”。
無獨有偶,美國能源部的新能源貸款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資金削減。在這兩篇新聞報道之后,將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發展路線的中國,很可能會成為跨國電動汽車企業唯一的“取暖器”。
德國政府“資金短缺”
德國政府曾計劃,德國綠色氣候基金將在2013年之前在電動汽車領域投資10億歐元,但由于碳排放許可交易收入大幅減少,研發資金將減少約一半。不僅如此,德國業界還擔心,2011年10月德國多個部委聯合啟動的“電動汽車展”項目的1.8億歐元資金將無法到位。
根據德國機動車管理局去年給出的數據,在德國4230萬輛個人乘用車中,電動汽車只有2307輛,僅占0.03%。
從2011年的2307輛電動汽車到2020年的100萬輛,難度可想而知。
德國一直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最具優勢的國家,尤其是在技術方面。然而,當“技術”遇到“資金缺口”時,擁有最強技術的德國人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無奈。
美國不想肆意妄為地花錢。
與德國政府相比,美國政府必須有更多的財政信心,但美國政府似乎不愿意在電動汽車的研發上花錢。
3月9日,彭博社宣布,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弗雷德·厄普頓批評美國能源部的不當做法,因為美國能源部再次拒絕了一個新能源警車項目,該項目希望申請3.1億美元的貸款,用于開發新能源汽車技術。
消息傳出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明星沃藍達迅速成為關注的焦點。作為美國電動汽車的標志性車型,沃藍達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人們關注。從去年的“沃蘭達火災事件”到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埃克森為沃蘭達“辯護”,沃蘭達似乎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上周,通用汽車表示,由于市場需求低迷和銷售失敗,將暫時停止生產沃蘭達電動汽車,這可能會持續五周,并導致1300名員工被解雇。盡管通用汽車表示沃蘭達的停產完全正常,并對沃蘭達銷售感到滿意,但其前景已不再被大多數人看好。
中國市場已成為“大加熱器”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的電動汽車政策一直受到跨國汽車公司的青睞。許多汽車公司希望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項目,如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盡管這三家車企目前沒有實質性活動,但它們都發布了2013年的長期計劃,旨在發展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
與德國的“慢節奏”相比,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要活躍得多。ZAP公司于今年1月與中國杭州永元達成合作協議,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ITT公司也在中國啟動了電動汽車項目。未來,許多美國電動汽車品牌很可能會率先在中國誕生“新人”。
(編輯/董海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第一電氣網對本文中的陳述、意見和判斷持中立態度。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注明出處。近日,德國媒體發布消息稱,由于廢氣排放量持續低于預估值,聯邦政府對環保項目的投資有所減少,電動汽車開發領域仍缺乏約4億歐元的研究資金。現在德國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一個世界……
丁在電動汽車中的地位”可能是“胎死腹中”。
無獨有偶,美國能源部的新能源貸款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資金削減。在這兩篇新聞報道之后,將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發展路線的中國,很可能會成為跨國電動汽車企業唯一的“取暖器”。
德國政府“資金短缺”
德國政府曾計劃,德國綠色氣候基金將在2013年之前在電動汽車領域投資10億歐元,但由于碳排放許可交易收入大幅減少,研發資金將減少約一半。不僅如此,德國業界還擔心,2011年10月德國多個部委聯合啟動的“電動汽車展”項目的1.8億歐元資金將無法到位。
根據德國機動車管理局去年給出的數據,在德國4230萬輛個人乘用車中,電動汽車只有2307輛,僅占0.03%。
從2011年的2307輛電動汽車到2020年的100萬輛,難度可想而知。
德國一直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最具優勢的國家,尤其是在技術方面。然而,當“技術”遇到“資金缺口”時,擁有最強技術的德國人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無奈。
美國不想肆意妄為地花錢。
與德國政府相比,美國政府必須有更多的財政信心,但美國政府似乎不愿意在電動汽車的研發上花錢。
3月9日,彭博社宣布,美國眾議院能源與商業委員會主席弗雷德·厄普頓批評美國能源部的不當做法,因為美國能源部再次拒絕了一個新能源警車項目,該項目希望申請3.1億美元的貸款,用于開發新能源汽車技術。
消息傳出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明星沃藍達迅速成為關注的焦點。作為美國電動汽車的標志性車型,沃藍達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人們關注。從去年的“沃蘭達火災事件”到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埃克森為沃蘭達“辯護”,沃蘭達似乎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上周,通用汽車表示,由于市場需求低迷和銷售失敗,將暫時停止生產沃蘭達電動汽車,這可能會持續五周,并導致1300名員工被解雇。盡管通用汽車表示沃蘭達的停產完全正常,并對沃蘭達銷售感到滿意,但其前景已不再被大多數人看好。
中國市場已成為“大加熱器”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的電動汽車政策一直受到跨國汽車公司的青睞。許多汽車公司希望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項目,如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盡管這三家車企目前沒有實質性活動,但它們都發布了2013年的長期計劃,旨在發展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
與德國的“慢節奏”相比,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要活躍得多。ZAP公司于今年1月與中國杭州永元達成合作協議,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ITT公司也在中國啟動了電動汽車項目。未來,許多美國電動汽車品牌很可能會率先在中國誕生“新人”。
(編輯/董海榮)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第一電氣網對本文中的陳述、意見和判斷持中立態度。本文版權歸第一電氣網所有,請轉載,但請注明出處。
雖然此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徑上混合動力車的位置一直有所爭議,但最新的信息顯示,混合動力車在推進節能環保和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中的重要性正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1900/1/1 0:00:00不久前剛剛推出改款奔馳C級已開始了新一代車型的研發工作。就在日前,全新一代奔馳C級的路試照片在瑞典曝光。
1900/1/1 0:00:00日本汽車制造商英菲尼迪計劃于4月紐約車展102號展位推出新款電動概念車。只要提到英菲尼迪電動概念車,人們就會想到在2012年日內瓦車展上首發亮相的EmergE概念車。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在產業化和市場布局兩方面取得巨大發展,一些因素推動該市場快速前進。
1900/1/1 0:00:00我國化工行業的新興領域鋰電池材料產業,正面臨著投資熱、應用冷的局面:一方面,關鍵的鋰酸化合物的正極材料得到快速發展,產能已位居世界前列;
1900/1/1 0:00:00據外電報道,在2011年東京車展上,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宣布了新一代引擎技術EarthDreamsTechnology,新引擎系列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和混合動力傳動系統,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