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從25日午夜開始,國內汽油和柴油零售價格每噸分別上漲300元和290元。這意味著90#汽油和0#柴油每升分別上漲0.22元和0.25元(全國平均水平)。這是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的首次調整,廣州等部分執行國四及以上標準的地區將重回93號汽油8元時代。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峰表示,雖然成品油價格上漲對CPI增長的直接貢獻為0.01%。但油價上漲將直接推高其2.4%的運輸成本,這意味著物流成本將增加1.7%。私家車車主每月的油耗成本將增加50至100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油價仍有上漲的趨勢。那么,油價上漲會對電動汽車行業產生什么影響呢?
市場狀況
根據同一城市的電價和油價,電動汽車的駕駛成本僅為汽油車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二左右,這是一個顯著的優勢。
油價上漲可以說是電動汽車行業的一大利好,這意味著消費者將更加關注電動汽車,并更傾向于購買電動汽車。但實際的市場情況是什么?
電動汽車在全國的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以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為例,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并非一帆風順。
2009年1月,中國正式啟動“十城千車”工程,啟動節能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業示范運營。將連續三年在10個以上符合條件的大中城市開展數千輛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能源供應基礎設施的大規模示范。到2010年,示范車數量達到1萬輛,2012年示范車總數超過3萬輛。
2009年2月,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發放財政補貼,對公共服務乘用車和輕型商用混合動力汽車補貼4000元至25萬元不等。2010年6月1日,深圳、上海、長春、杭州、合肥五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
盡管有財政補貼,但即使是示范項目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推廣速度。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甄子健透露,截至2011年10月,全國25個示范城市共推廣節能新能源汽車13085輛,其中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汽車6142輛,6943輛混合動力節能汽車。事實上,如果細分來看,每個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并不高。
山東、河南電動四輪摩托車悄然崛起
盡管電動汽車在全國范圍內的發展似乎有點緩慢,但一種流行的電動汽車——電動四輪踏板車——已經在山東和河南地區悄然出現。據筆者了解,山東、河南已有多家企業開始批量生產該型電動汽車,為老年人和普通家庭提供了便捷的低速交通工具。由于行業定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適銷對路,發展相對較快。目前,這種俗稱“小四輪”的電動汽車分布在全國各地,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被中老年消費者廣泛接受。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電動汽車的發展有兩個方向,這也是基于消費者群體進行細分的必然方向。一個方向是面向非老年人的電動汽車,它可以用汽車的標準來衡量,速度快、續航里程長、舒適性好,當然價格也高。另一個方向是針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低速微型全封閉踏板車,它……
低速、緊湊、靈活、出行方便。它取代了刮風下雨的兩輪電動車,價格也很實惠,在2萬元以內。適合在城市道路上行駛,甚至適合上班族。
發展前景
國家支持
盡管市場形勢不容樂觀,但國家對電動汽車行業一直非常積極,也出臺了許多支持企業生產電動汽車和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政策。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在實施“十城千車”補貼政策的同時,其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也在逐一制定中。在此之前,科技部等四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試點城市積極研究實施免車牌拍賣、搖號、,在實施中央試點政策的同時,出臺停車費、電價、道路通行費等扶持政策。多年來,在持續穩定的政策支持下,自主汽車品牌的電動汽車產品逐步推向市場,配套的充電站和充電樁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2011年底,中國已建成投產充換電站243座,交流充電站13283座。
除了國家的扶持政策外,各地也在積極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據了解,2012年至2014年,沈陽、北京、昆明、西安等16個城市將開展第二批低碳交通體系建設試點。將部分資金納入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對試點項目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支持;邢臺市出臺了低速電動車管理辦法,宣布電動車可以上市上路;在佛山市購買電動汽車可獲得30%的補貼;合肥市將2012年定為新能源汽車三年示范推廣的最后一年;武漢市已投資2000萬元,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給予重獎。
面臨挑戰
目前,電動汽車路線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流路徑。科技部日前發布《“十二五”電動汽車技術發展規劃》,明確“純電動驅動”汽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間,純電動驅動汽車的銷量將達到同類車型總銷量的1%左右的目標。
但目前的情況是,電動汽車的推廣一直停滯不前,很難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在推廣純電動汽車方面仍有許多挑戰需要解決。
價格及配套設施
在價格和配套方面,電動汽車面臨三大困難:一是產品價格過高。盡管地方政府推出了購買補貼,但其購買成本仍遠高于傳統汽車。以比亞迪E6為例,即使扣除12萬元的政府補貼,其價格仍高達24.98萬元,比同級別燃油車的價格高出約10萬元;其次,電動汽車技術尚未實現預期突破,相應配套設施尚不完善,消費者使用不便,阻礙了電動汽車產品的普及;
第三,向個人開放的電動汽車類型相對較少。
目前,電動汽車仍主要用于公共交通、郵政服務和衛生等公共事業,私人購買非常有限。油價的持續上漲放大了電動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的優勢。
電池技術
電池技術是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面臨的最大挑戰,包括鎳氫和鋰電池的壽命、一致性和成本。目前,我國鋰電池技術的研究有很多需要改進的課題,首先是內阻問題,其次是電池一致性問題。鋰電池具有過充電和過放電都不好的特性。單片鋰電池,例如手機中使用的鋰電池,相對容易控制。然而,汽車中使用的鋰電池是幾個復雜的串聯并聯電池。如果一致性不好,很容易造成過度充電和充電不足,從而影響整個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和成本。此外,電動汽車電池的當前電壓約為100V至600V。在發生汽車溺水事故時,如何確保乘客不觸電身亡也是亟待克服的技術挑戰之一。
一些專家認為,電動汽車作為一項新技術,消費者對其性能、成本和其他潛在問題仍缺乏了解。為了刺激早期需求,除了直接的購車補貼外,政府的政策目標應該更多地關注解決早期購買者在續航里程、安全性和充電便利性方面的擔憂,與企業合作制定產品質量標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相結合,才能真正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實質性推廣。汽車和零部件制造商需要充分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潛在擔憂,與政府部門合作,開發出質量可靠、設計獨特、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解決方案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混合動力汽車是賣得更好的,而純電動汽車成本高,市場形勢仍然難以打開。許多制造商表示,純電動汽車有利于城市環境保護,但目前只有一些小型專業汽車有成熟的市場,大型汽車仍依賴政府采購支持。如果國家補貼政策不落實到位,企業很難有能力為長期銷售墊付資金。
根據當前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行業專家提出了六大注意事項:
一是要堅持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充分整合國家973、863計劃的優勢和技術支撐資源;其次,我們需要增加充電設施的建設;第三,要加快技術標準研究,完善標準體系;第四,要深化市場推廣,探索電池租賃、車輛租賃等商業推廣模式;五是完善公共平臺,加強人才培養;
第六,深化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
發達國家電動汽車的發展之路
為了更快地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減少汽車排放對環境的污染,世界各國政府出臺了惠民政策,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補貼和優惠政策,鼓勵公民購買和使用電動汽車。
在日本,不僅電動汽車技術處于世界前列,而且還采取免費為電動汽車充電的政策,努力促進電動汽車在日本的廣泛普及。據悉,政府在群馬縣等公共場所設置的電動汽車充電器屬于快速型,可在30分鐘至1小時內為電池充滿電。設置四個快速充電器的費用約為270萬日元,而普通酒店通常會放置一個8小時即可充電的常規充電器。政府為每個充電器提供40000日元的補貼,所有此類充電器都是免費使用的。政府還呼吁尚未安裝此類充電器的酒店今后盡快安裝此類充電器。
在韓國,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企劃財政部早在2009年就開始對混合動力汽車實施減稅。消費者在購買混合動力汽車時,將享受個人消費稅、注冊稅、購置稅和教育稅等領域的稅收減免。
在美國,奧巴馬總統支持新能源產業。實施總額47億美元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其中37億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免稅補貼,10億美元用于獎勵普及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研究。
在歐洲,生產技術、研發使用也處于世界新能源產業的前沿。英國向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提供5000英鎊的補貼。德國為新能源項目提供了投資補貼,愿意虧本做生意。2009年,首都柏林宣布將免費提供土地,用于在繁華的城市地區建立至少550個汽車充電站,并對主要汽車制造商提供的1000輛電動汽車進行全面測試。意大利是汽車新能源技術領域的領先國家之一。他們為購買環保新車的消費者提供一定的補貼。2010年,他們啟動了一項支持汽車行業的計劃,購買環保新型乘用車的消費者將獲得1500歐元至4000歐元不等的補貼。
如今,隨著油價的上漲,新能源再次被推到了公眾關注的前沿。我們希望電動汽車的普及能夠借此機會滲透市場,方便公共交通,緩解當前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據俄新社2月19日報道,俄石油公司新聞秘書秋林就該公司總裁謝欽訪華成果表示,該公司與中國合作伙伴就大幅提高對華石油供應達成一致。雙方簽署文件主要涵蓋石油開采和加工領域。
1900/1/1 0:00:00據巴西《圣保羅州報》日前消息,從今年8月開始,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將正式向巴西出口在烏拉圭生產的汽車。
1900/1/1 0:00:00整車出口和技術輸出正在成為中國新能源技術發展的另一條路徑。
1900/1/1 0:00:003月1日,低于京標準車型將不準在京銷售,為期一個月的緩沖時間所剩無幾。上周,記者走訪北京汽車市場發現,多數品牌4S店的國標準車型還未完全消化。
1900/1/1 0:00:00作為2012年汽車細分市場最大的贏家,豪華車市場的競爭卻絲毫沒有因為“蛋糕”整體做大而減弱。相反,競爭的激烈程度甚至高于其他細分市場,這從去年年初開始引燃的價格戰可見一斑。
1900/1/1 0:00:00據日本媒體消息,豐田、日產等汽車廠商為減小匯率波動來的影響,紛紛在各國擴大本地化生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