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不斷擴大CARIAD(汽車。我是Digital)在中國的R&D能力,同時考慮收購中國優秀的軟件公司。”
CARIAD是大眾集團的軟件部門。7月22日,當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還在思考CARIAD如何發力時,僅僅幾個小時后,大眾監事會就發出了最后通牒:“你即將下臺,公司留給你24小時,所以盡快做出回應。”這比原定出發時間提前了三年。
激進改革的負責人一直是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的堅定支持者。
迪斯在擔任奧迪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期間,揮舞著“軟件定義汽車”的大旗,對大眾集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希望能趕上特斯拉。同時,他還經常和馬斯克同臺亮相,甚至請馬斯克給200名大眾管理層講課。
卡里德是迪斯手中的改革“武器”,但也改變了迪斯本人。業內人士評論,未能讓卡里德走上正軌是迫使宮迪斯離開的主要原因。
目前,CARIAD監事會主席一職(此前由Diss本人擔任)仍然空缺。提出“大眾將徹底改變,這艘超級巨輪正在加速轉型”的掌舵者離職后,CARIAD還能繼續晉升到什么程度?繼任者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能否成功繼承迪斯的“遺產”?在中國市場剛剛起步的CARIAD,如何應戰?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層迷霧。
■平行發展,殊途同歸?
大眾是傳統車企中最早投資軟件的公司之一。
2019年3月,當時上任不到一年的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CEO迪斯拉開了大眾正式轉型為軟件驅動型公司的大幕。在2021年的一次人事變動中,伊迪絲甚至直接親自掌管CARIAD,負責E2.0軟件的研發。
迪斯卸任CEO后,CARIAD的未來走向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里(Arno Antri)表示,“CARIAD的戰略方向是兩年前確定的,大方向不會調整。但基于目前正在開發的E1.1、E1.2、E2.0版本,集團準備單獨開發。”
據了解,E1.1軟件版本適用于MEB平臺下的ID.3、ID.4、奧迪Q4 e-tron等車型,E1.2版本服務于奧迪Q6 e-tron(參數|詢價)、保時捷E-Macan等高端車型,E2.0版本是全新統一的軟件平臺,由VW組成。操作系統,大眾。AC和一個可擴展的。
這也意味著三個軟件平臺將并行開發,不兼容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和保時捷品牌。此前,Diss堅持在大眾內部構建單一運營體系,以實現效率和規模的最大化,并拒絕了品牌定制的要求。
集團稱,CARIAD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后,未能按時完成研發工作。因此,奧迪股份公司旗下品牌奧迪、保時捷和賓利將比預期晚推出一些新車型,包括奧迪的Project Artemis,其推出時間將比預期晚很多。
“奧迪的Artemis project概念車”
大眾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并行,其超豪華品牌賓利可能無法按計劃在2030年實現完全電動化,這對于以獨立上市為目標的保時捷來說尤為致命。缺少電動版Macan的保時捷依然只是Taycan的老量產車型。目前,保時捷的估值已經從2022年2月的800億歐元降至600億歐元。
在該集團看來,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Diss完成其代價高昂、前景看好的五年轉型計劃。不過,最理想的情況是,E1.2最早在2023年交付,E2.0在2025年交付,所有軟件最終都屬于E2.0..
汽車分析師雷樂(化名)在與汽車之家交流時表示,“軟件平臺的概念很大,定制化要求高,不太可能有一步到位給出具體軟件工程需求的可能。鑒于大眾集團低、中、高配車型的競爭策略不同,短時間內很難匹配同一軟件平臺的開發。”
從技術角度來看,tra……組建軟件公司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構建一個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從分布式架構到域功能集中,再到跨域集成,最后到中央計算平臺;在系統層面,需要構建從底層系統到上層應用的一系列軟件,同時需要集成很多車載系統的電控部分。
“這些,特斯拉都沒有完全做到,更何況半路出家的大眾。”雷樂說。據了解,大眾提出的E3架構包括三個智能域控制器(ICAS),分別是車輛控制域(ICAS1)、智能駕駛域(ICAS2)和智能駕駛艙域(ICAS3),屬于域功能集中,但ICAS2還沒有開發出來,這意味著高級輔助駕駛還需要等待。
不僅如此,Diss還多次指出大眾的軟件水平落后于特斯拉十年,警告該集團加強軟件開發能力,以便在未來保持領先地位。在伊迪絲的上一份支出計劃中,要求其在未來5年內向軟件和電動汽車投資910億美元。
“歐洲已經意識到電動汽車的需求,迪斯的電池計劃還會繼續,但軟件相對困難。”雷樂認為,由于用戶教育還處于早期階段,經歷過OTA升級并愿意為OTA升級付費的用戶還是少數。目前傳統車企都在評估軟件能否帶來可持續的收入模式,完全自主開發軟件的道路尤為艱難。
■研發之路陰云不斷。
Diss想摸著特斯拉過河,試圖在內部開發自己的軟件,讓大眾發布的幾乎每一條指令都能盡可能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事實證明,以Diss為首的領導團隊一直在為軟件問題絞盡腦汁。
時間回到兩年前,德國下薩克森州萊頓鎮一個5000平米的帳篷里,停著120輛大眾ID.3。這些即將交付的新車每輛都連接著一臺電腦,正在被“刷機”。
在原計劃中,ID.3會在離線后以OTA的形式遠程實時更新系統軟件。在交付的關鍵時刻,ID.3最后不得不緊急升級為有線。
隨后,ID.3在兩個月后帶著未開發的軟件匆忙交付。大眾在軟件部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仍未能保證ID.3上市時軟件準備就緒。對于一個頂級汽車品牌來說,這恐怕是一輩子都抹不掉的污點。
“這些問題源于軟件的基本架構。由于架構開發倉促,很多系統組件互不兼容,導致系統退出。”一位熟悉ID.3軟件開發流程的業內人士說。
不兼容的發生是因為大眾將太多的軟件開發工作外包給了第三方。但由于缺乏在系統層面滲透和整合所有模塊的軟件設計大師,ID.3最終在軟件開發的進度上經歷了波折。
"即使在今天,幾乎沒有一行軟件代碼是我們寫的."2020年6月,伊迪絲在一次內部分享活動上說的話,后來流傳開來。
直到今年3月,近20萬輛ID.3汽車主要希望OTA無線升級,他們必須將車輛開到4S商店進行有線升級。
事實上,大眾整個軟件部門一直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在Car成立之初。軟件,原計劃2020年底在全球集結5000名員工,但直到2021年才召集了1000名軟件技術專家。
所以從目前的策略來看,Diss希望獨立的CARIAD架構體系能夠更容易吸引高級軟件人才。根據計劃,到2025年,CARIAD的軟件開發比例將從現有的10%提高到60%,部門員工目標人數為1萬人。
另一方面,Diss希望繼續押注中國市場,讓CARIAD成立中國子公司,讓中國成為其軟件的新出口。
當地團隊將推動面向中國消費者的軟件產品開發,包括與CARIAD總部共同開發統一、可擴展的全新軟件平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以及下一代智能互聯功能。
然而,目前還不清楚中國CARIAD軟件團隊能在多大程度上參與其中。“目前,ID系列的軟件在C……北美仍然不能通過OTA升級。”一位負責國內MEB項目的工程師告訴汽車之家。根據官方說法,第一次OTA更新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合資公司在軟件層面能開發的,主要是智能駕駛艙、數據地圖、數據合規等應用軟件。至于系統軟件和功能軟件,基本上是德國人說了算。”
事實上,CARIAD的軟件架構開發一直受到集團內訌的困擾。CARIAD首席執行官Dirk Hilgenberg也坦言,“CARIAD作為一個龐大的大眾帝國的一部分,在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很多動蕩和摩擦。甚至可以說,我們面臨的轉型,20%是技術上的挑戰,80%是創業精神的改變和文化的改變。”
在西方國家,工會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例如,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被馬斯克描述為“凌駕于白宮之上的力量”。
因為裁員,大眾集團工會的兩位主席與迪斯發生了爭執,其中“為什么ID.3不在沃爾夫斯堡生產”的問題鬧得面紅耳赤。會不會有第二個決策者,把軟件研發的主要職能放在Diss這個“班”之后的中國市場?
■繼續前進還是回歸傳統?
接替迪斯的是保時捷CEO奧博姆。由于接班人是大眾集團培養出來的“自己”,因此也被業界解讀為這位崇尚“團隊合作”、充滿“大眾血統”的掌門人似乎在帶領大眾回歸傳統。
“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伯穆”
與Diss大力推廣純電動汽車不同,一方面,Obermou致力于推動大眾向純電動汽車轉型。另一方面,他還對其他低碳技術(電力燃料)表現出興趣,并在巴塔哥尼亞投資了一家風力發電電力燃料生產廠。
電燃料是一種合成燃料,可以像汽油、柴油一樣產生能量。作為傳統動力驅動的一部分,電燃料參與燃燒,由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制成,是一種低碳燃料,可替代柴油或汽油發動機。目前,它們太貴了,不經濟。
在迪斯的轉型計劃中,除了純電動車,他留給其他方式的空間很小。而Obomu則是改革的“溫和派”。他認為雙軌制的電池/電動燃料更符合工會的利益,內燃機的長期存在可以保持相對較高的工作機會。
此外,Diss希望CARIAD能夠承擔所有的軟件開發工作,但Obomu似乎更愿意尋求硅谷科技公司的幫助。例如,Obermu與蘋果CEO庫克就CarPlay進入保時捷智能駕駛艙進行了談判。軟件完全自研的決定也可能隨著Obomu的接手而改變。
根據大眾集團的說法,大眾要實現100%的軟件自研,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為了縮短研發時間,大眾已經開始從多個維度尋求外援,提升CARIAD的競爭力。
例如,大眾汽車今年1月與博世在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加快L2和L3的部署;在CARIAD登陸中國的同時,海外媒體也報道了“大眾欲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當然,最后只是大眾的一廂情愿。華為的回應只是“消息不實”。
這些也說明大眾集團在軟件開發方面進展并不順利。在誰將繼承迪斯“遺產”的問題上,獨立汽車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眾應該從硅谷挖掘最優秀的人才,而不是用汽車行業的人來領導軟件。”
迪斯的隕落也清晰地提醒了傳統汽車巨頭,轉型過程中的規模有多大、速度有多快,以及從過去繼承多少、繼承什么,都是決策中的難題。
“大眾屬于向軟件轉型最激進的傳統車企,所以會更早暴露出更多問題。其他傳統車企要么慢,要么還沒開始做,所以沒看到有什么失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即將離任的奧迪公司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
2021年11月,Diss在LinkedIn發表長文《我們如何改變大眾》,講述了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大眾如何應對諸多挑戰。他堅信未來最有價值的公司一定是出行公司,大眾一定能轉型成功。
不幸的是,64歲的伊迪絲再也無法在公眾面前證明自己。即使迪斯離開,大眾的基因也注定了集團還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通往CARIAD的道路依然荊棘密布。繼任者奧博穆會帶領這艘“巨輪”走多遠?(文/汽車之家彭飛)“我們正在不斷擴大CARIAD(汽車。我是Digital)在中國的R&D能力,同時考慮收購中國優秀的軟件公司。”
CARIAD是大眾集團的軟件部門。7月22日,當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還在思考CARIAD如何發力時,僅僅幾個小時后,大眾監事會就發出了最后通牒:“你即將下臺,公司留給你24小時,所以盡快做出回應。”這比原定出發時間提前了三年。
激進改革的負責人一直是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的堅定支持者。
迪斯在擔任奧迪股份公司首席執行官期間,揮舞著“軟件定義汽車”的大旗,對大眾集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希望能趕上特斯拉。同時,他還經常和馬斯克同臺亮相,甚至請馬斯克給200名大眾管理層講課。
卡里德是迪斯手中的改革“武器”,但也改變了迪斯本人。業內人士評論,未能讓卡里德走上正軌是迫使宮迪斯離開的主要原因。
目前,CARIAD監事會主席一職(此前由Diss本人擔任)仍然空缺。提出“大眾將徹底改變,這艘超級巨輪正在加速轉型”的掌舵者離職后,CARIAD還能繼續晉升到什么程度?繼任者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能否成功繼承迪斯的“遺產”?在中國市場剛剛起步的CARIAD,如何應戰?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層迷霧。
■平行發展,殊途同歸?
大眾是傳統車企中最早投資軟件的公司之一。
2019年3月,當時上任不到一年的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CEO迪斯拉開了大眾正式轉型為軟件驅動型公司的大幕。在2021年的一次人事變動中,伊迪絲甚至直接親自掌管CARIAD,負責E2.0軟件的研發。
迪斯卸任CEO后,CARIAD的未來走向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里(Arno Antri)表示,“CARIAD的戰略方向是兩年前確定的,大方向不會調整。但基于目前正在開發的E1.1、E1.2、E2.0版本,集團準備單獨開發。”
據了解,E1.1軟件版本適用于MEB平臺下的ID.3、ID.4、奧迪Q4 e-tron等車型,E1.2版本服務于奧迪Q6 e-tron(參數|詢價)、保時捷E-Macan等高端車型,E2.0版本是全新統一的軟件平臺,由VW組成。操作系統,大眾。AC和一個可擴展的。
這也意味著這三個軟件平臺將被開發出來……d平行與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和保時捷品牌不兼容。此前Diss堅持在大眾內部構建單一運營體系,以實現效率和規模的最大化,并拒絕了品牌定制的要求。
集團稱,CARIAD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后,未能按時完成研發工作。因此,奧迪股份公司旗下品牌奧迪、保時捷和賓利將比預期晚推出一些新車型,包括奧迪的Project Artemis,其推出時間將比預期晚很多。
“奧迪的Artemis project概念車”
大眾的電動化和智能化并行,其超豪華品牌賓利可能無法按計劃在2030年實現完全電動化,這對于以獨立上市為目標的保時捷來說尤為致命。缺少電動版Macan的保時捷依然只是Taycan的老量產車型。目前,保時捷的估值已經從2022年2月的800億歐元降至600億歐元。
在該集團看來,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Diss完成其代價高昂、前景看好的五年轉型計劃。不過,最理想的情況是,E1.2最早在2023年交付,E2.0在2025年交付,所有軟件最終都屬于E2.0..
汽車分析師雷樂(化名)在與汽車之家交流時表示,“軟件平臺的概念很大,定制化要求高,不太可能有一步到位給出具體軟件工程需求的可能。鑒于大眾集團低、中、高配車型的競爭策略不同,短時間內很難匹配同一軟件平臺的開發。”
從技術角度來說,改造一家軟件公司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構建一個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從分布式架構到域功能集中,再到跨域集成,最后到中央計算平臺;在系統層面,需要構建從底層系統到上層應用的一系列軟件,同時需要集成很多車載系統的電控部分。
“這些,特斯拉都沒有完全做到,更何況半路出家的大眾。”雷樂說。據了解,大眾提出的E3架構包括三個智能域控制器(ICAS),分別是車輛控制域(ICAS1)、智能駕駛域(ICAS2)和智能駕駛艙域(ICAS3),屬于域功能集中,但ICAS2還沒有開發出來,這意味著高級輔助駕駛還需要等待。
不僅如此,Diss還多次指出大眾的軟件水平落后于特斯拉十年,警告該集團加強軟件開發能力,以便在未來保持領先地位。在伊迪絲的上一份支出計劃中,要求其在未來5年內向軟件和電動汽車投資910億美元。
“歐洲已經意識到電動汽車的需求,迪斯的電池計劃還會繼續,但軟件相對困難。”雷樂認為,由于用戶教育還處于早期階段,經歷過OTA升級并愿意為OTA升級付費的用戶還是少數。目前傳統車企都在評估軟件能否帶來可持續的收入模式,完全自主開發軟件的道路尤為艱難。
■研發之路陰云不斷。
Diss想摸著特斯拉過河,試圖在內部開發自己的軟件,讓大眾發布的幾乎每一條指令都能盡可能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事實證明,以Diss為首的領導團隊一直在為軟件問題絞盡腦汁。
時間回到兩年前,德國下薩克森州萊頓鎮一個5000平米的帳篷里,停著120輛大眾ID.3。這些即將交付的新車每輛都連接著一臺電腦,正在被“刷機”。
在原計劃中,ID.3會在離線后以OTA的形式遠程實時更新系統軟件。在交付的關鍵時刻,ID.3最后不得不緊急升級為有線。
隨后,ID.3在兩個月后帶著未開發的軟件匆忙交付。大眾在軟件部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仍未能保證ID.3上市時軟件準備就緒。對于一個頂級汽車品牌來說,這恐怕是一輩子都抹不掉的污點。
“這些問題源于軟件的基本架構。由于架構開發倉促,很多系統組件互不兼容,導致系統退出。”一位熟悉ID.3軟件開發流程的業內人士說。
不兼容的發生是因為大眾將太多的軟件開發工作外包給了第三方。但由于缺乏在系統層面滲透和整合所有模塊的軟件設計大師,ID.3最終在軟件開發的進度上經歷了波折。
"即使在今天,幾乎沒有一行軟件代碼是我們寫的."2020年6月,伊迪絲在一次內部分享活動上說的話,后來流傳開來。
直到今年3月,近20萬輛ID.3汽車主要希望OTA無線升級,他們必須將車輛開到4S商店進行有線升級。
事實上,大眾整個軟件部門一直面臨著人手不足的問題。在Car成立之初。軟件,原計劃2020年底在全球集結5000名員工,但直到2021年才召集了1000名軟件技術專家。
所以從目前的策略來看,Diss希望獨立的CARIAD架構體系能夠更容易吸引高級軟件人才。根據計劃,到2025年,CARIAD的軟件開發比例將從現有的10%提高到60%,部門員工目標人數為1萬人。
另一方面,Diss希望繼續押注中國市場,讓CARIAD成立中國子公司,讓中國成為其軟件的新出口。
當地團隊將推動面向中國消費者的軟件產品開發,包括與CARIAD總部共同開發統一、可擴展的全新軟件平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以及下一代智能互聯功能。
然而,目前還不清楚中國CARIAD軟件團隊能在多大程度上參與其中。“目前,ID系列的軟件在C……北美仍然不能通過OTA升級。”一位負責國內MEB項目的工程師告訴汽車之家。根據官方說法,第一次OTA更新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
“合資公司在軟件層面能開發的,主要是智能駕駛艙、數據地圖、數據合規等應用軟件。至于系統軟件和功能軟件,基本上是德國人說了算。”
事實上,CARIAD的軟件架構開發一直受到集團內訌的困擾。CARIAD首席執行官Dirk Hilgenberg也坦言,“CARIAD作為一個龐大的大眾帝國的一部分,在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很多動蕩和摩擦。甚至可以說,我們面臨的轉型,20%是技術上的挑戰,80%是創業精神的改變和文化的改變。”
在西方國家,工會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例如,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被馬斯克描述為“凌駕于白宮之上的力量”。
因為裁員,大眾集團工會的兩位主席與迪斯發生了爭執,其中“為什么ID.3不在沃爾夫斯堡生產”的問題鬧得面紅耳赤。會不會有第二個決策者,把軟件研發的主要職能放在Diss這個“班”之后的中國市場?
■繼續前進還是回歸傳統?
接替迪斯的是保時捷CEO奧博姆。由于接班人是大眾集團培養出來的“自己”,因此也被業界解讀為這位崇尚“團隊合作”、充滿“大眾血統”的掌門人似乎在帶領大眾回歸傳統。
“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伯穆”
與Diss大力推廣純電動汽車不同,一方面,Obermou致力于推動大眾向純電動汽車轉型。另一方面,他還對其他低碳技術(電力燃料)表現出興趣,并在巴塔哥尼亞投資了一家風力發電電力燃料生產廠。
電燃料是一種合成燃料,可以像汽油、柴油一樣產生能量。作為傳統動力驅動的一部分,電燃料參與燃燒,由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制成,是一種低碳燃料,可替代柴油或汽油發動機。目前,它們太貴了,不經濟。
在迪斯的轉型計劃中,除了純電動車,他留給其他方式的空間很小。而Obomu則是改革的“溫和派”。他認為雙軌制的電池/電動燃料更符合工會的利益,內燃機的長期存在可以保持相對較高的工作機會。
此外,Diss希望CARIAD能夠承擔所有的軟件開發工作,但Obomu似乎更愿意尋求硅谷科技公司的幫助。例如,Obermu與蘋果CEO庫克就CarPlay進入保時捷智能駕駛艙進行了談判。軟件完全自研的決定也可能隨著Obomu的接手而改變。
根據大眾集團的說法,大眾要實現100%的軟件自研,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為了縮短研發時間,大眾已經開始從多個維度尋求外援,提升CARIAD的競爭力。
例如,大眾汽車今年1月與博世在自動駕駛領域達成合作,加快L2和L3的部署;在CARIAD登陸中國的同時,海外媒體也報道了“大眾欲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當然,最后只是大眾的一廂情愿。華為的回應只是“消息不實”。
這些也說明大眾集團在軟件開發方面進展并不順利。在誰將繼承迪斯“遺產”的問題上,獨立汽車分析師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眾應該從硅谷挖掘最優秀的人才,而不是用汽車行業的人來領導軟件。”
迪斯的隕落也清晰地提醒了傳統汽車巨頭,轉型過程中的規模有多大、速度有多快,以及從過去繼承多少、繼承什么,都是決策中的難題。
“大眾屬于向軟件轉型最激進的傳統車企,所以會更早暴露出更多問題。其他傳統車企要么慢,要么還沒開始做,所以沒看到有什么失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即將離任的奧迪公司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
2021年11月,Diss在LinkedIn發表長文《我們如何改變大眾》,講述了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大眾如何應對諸多挑戰。他堅信未來最有價值的公司一定是出行公司,大眾一定能轉型成功。
不幸的是,64歲的伊迪絲再也無法在公眾面前證明自己。即使迪斯離開,大眾的基因也注定了集團還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通往CARIAD的道路依然荊棘密布。繼任者奧博穆會帶領這艘“巨輪”走多遠?(文/汽車之家彭飛)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豐田汽車警告英國政府,如果英國從2030年開始禁止混合動力汽車,該公司可能會停止在英國的生產。
1900/1/1 0:00:00近日,互聯網中有網友曝光一張小鵬P5參數詢價車型的維修清單,其中激光雷達一項中顯示,小鵬P5所使用的激光雷達單顆費用為8916元,如果算上工時費用,總費用將超過9000元。
1900/1/1 0:00:00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政策法規環境持續完善,技術加速迭代,產業應用快速普及。
1900/1/1 0:00:00比亞迪究竟有多強?上半年,比亞迪在國內共賣出了568263輛車,占到了上半年新能源市場的2718,銷量幾乎是二到五名五菱、特斯拉、奇瑞以及埃安的總和。
1900/1/1 0:00:00今天寫的不是牛創自游家NV,而是小牛電動發布預售的兩款電動車,SQi及全新UQi。
1900/1/1 0:00:00分享全新第三代榮威RX5是榮威旗下首款搭載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的燃油車型,官方稱之為“更懂中國路況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這套系統有什么亮點?榮威在一場直播課上進行了解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