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李書福:新勢力不是蘋果,傳統車企不是諾基亞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作為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最大的車企,吉利在戰略思維和企業動態上的一舉一動都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甚至可以說,吉利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風向標,無論是對于汽車行業,制造業,甚至是民營企業。

    過去一段時間,吉利確實做了不少動作。從汽車產品本身來看,CMA架構上的產品越來越多,實力也越來越強。比如星銳、領克03相繼過萬輛,而CMA上的另一款產品星月L、SPA架構上的領克07、海上的領克ZERO也即將上市,確實給市場和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驚喜。

    從企業經營來看,去年年底開始內部結構的調整。最明顯的是原吉利控股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FO李東輝升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兼法人代表,安聰慧任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此外,吉利控股集團董事會也有所擴大,成立了“經濟管理委員會”這一新的管理層級。而其負責汽車銷售的銷售公司最近也迎來了人事調整,同時成立了營銷一分公司和營銷二分公司。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觀察吉利控股集團近期的動作可謂引人注目,包括計劃成立新的實體公司,探索電動車產品策劃、營銷、銷售的新途徑;與區塊鏈科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吉利首家年產500顆衛星的衛星工廠獲批;與FF合作,探索代工的可能性,進行投資;獲得首個飛行汽車適航證;發布全新星空灰logo;與騰訊合作,攜手數字化轉型和低碳發展;與百度、富士康等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新業態;力帆與華菱星馬的并購,獵豹工廠的接管,并購重組的大幕...當然,這并不是吉利神秘行動的全部。入股戴姆勒和合資企業smart已經讓整個行業刮目相看。

    在造車新勢力股價飆升、備受矚目,傳統車企話語權微弱的當下,吉利作為一家已經過了30歲的車企,不斷打破汽車行業的界限,在從汽車制造公司向智能電動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道路上,確實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讓一些專業人士和行業內外人士大呼“不懂吉利的路子”,甚至擔心“吉利的盤子玩得太大了”。但僅從吉利和李書福的個人理解,吉利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所以上面說的很多動作,一定有吉利自己的思考,甚至更長遠更好的思考。

    所以,要了解或者說明白吉利到底想做什么,怎么玩,還得從其舵手李書福的睿智大腦中得到答案。新年工作伊始,李書福召開了主題為“實話實說,實事求是”的內部分享會,從人類面臨的挑戰、國內外雙循環的前因后果、科技行業帶給未來的可能性、汽車行業的改革、公司治理、吉利的內心真實等六個方面,探討了自己對這些問題的認知和理解。

    只有裝天下,才能贏天下。

    吉利應該是最早提出全球化思想的民營汽車公司之一,而吉利的愿景是成為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讓吉利走遍世界。這就是為什么吉利買了沃爾沃,英國,寶騰,路特斯,國產車出口歐洲,工廠,技術研發,產業分布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吉利汽車總裁兼CEO安聰慧經常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汽車產業一定是全球化的,吉利是全球化道路的堅定執行者。

    全球化執念在吉利根深蒂固。全球化背后的思考和解讀是什么?我相信這不僅是企業領導需要理解的思維,也是每一個吉利人,甚至是整個工業和商業社會需要深刻理解的地方。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在《人類和平與世界穩定面臨巨大挑戰》的論文中,李書福用“斜拉橋”理論說明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相互牽制,形成穩定的局面。當前,貿易戰、科技戰、人才戰、價值戰等各種摩擦不斷疊加,世界局勢不穩定,但人們對和平與發展的渴望不會改變。既然有這樣的共同愿望,整個社會和世界就會繼續朝著和平與繁榮的方向發展。

    這是宏觀環境的背景。對于企業和社會來說,只有良好的宏觀環境才能帶來更好的發展。李書福認為,當前中國應著眼于國內宏觀周期,國內和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在這篇真知灼見中,李書福分析了原因和理由,主要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全球戰略平衡,改變了原有的世界經濟格局,特別是人們原有的心理平衡,直接導致中國企業融入西方世界的難度越來越大,中國的外向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龐大的人口帶來巨大的市場紅利,這是其他國家包括西方發達國家所不具備的優越條件。因此,這是中國企業在上述背景下生存的重要選擇和必要條件。但這還不是全部。自從中國快速發展并打破了……世界平衡,它還必須做國際生意,照顧彼此關切,放大全球經濟總量,促進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實現互利共贏,為全球經濟再平衡注入新的活力。

    做生意就是要正視歷史,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了解背后的根本要素,然后坦然面對,主動出擊。所以此時此刻,讓我們回想一下李書福的戰略方針,他為什么能牽手戴姆勒,為什么能和那么多企業、公司合作,為什么他的帝國之手能伸向全世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上。也許在李書福的心里,他早就關注這個世界了。畢竟,只有把世界放下,他才能贏得世界。

    新勢力不是蘋果,傳統汽車公司也不是諾基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和很多企業真正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紅利。很多企業都是靠運氣成功的。他們買幾套房子就能盈利,買一塊地就能升值,只要敢集資敢投資就能成功。包括2020年的疫情,出現了一些荒誕的現象,一些企業估值飆升,融資很多。

    但李書福認為,潮起潮落總是有的,天時、地利、人和也是適時的。比如在現在的倒閉潮中,有多少所謂的首富從天而降,從高位解體,走下神壇。完全靠運氣是不可持續的。只有隨時了解行業變化,及時研究應對方案,更快適應趨勢規律,不斷修正發展策略,時刻不忘打基礎練內功,研發才會更貼近市場。這也是吉利能成為中國乘用車銷量第一品牌的重要因素。

    但是,吉利目前面臨的壓力很大。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科技自由探索、產業跨界融合的時代。傳統思維、單領域思維、單向思維已經不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汽車工業革命已經開始“暴動”,新的馬拉松已經開啟。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尤其是目前,新生力量很瘋狂。融資、上市、股價、市值,造成了汽車行業的混亂,讓很多傳統汽車企業羨慕不已。甚至有言論稱,傳統汽車的未來是諾基亞的昨天,但李書福并不認為新勢力是蘋果,傳統汽車公司是諾基亞。他認為汽車行業的轉型和當年手機行業的轉型有本質區別。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標準軟件。

    面對轉型,李書福并不慌張。他總是認為車就是車。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汽車,安全、健康、可再生都是永恒的主題,而主/被動安全技術、耐用性、舒適性、可靠性等各項性能指標的形成都需要時間沉淀,非一日之功,需要時間檢驗誰會勝出。

    李書福也表示,這部百年汽車革命大戲還在后面,需要更多的耐心。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表面的宣傳和熱鬧,而是積累和核心能力。他也堅信,最終全球汽車行業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大的企業才能生存,這個規律不會改變。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在電動汽車如火如荼的當下,李書福堅信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可以共存相當長一段時間,能源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時間,存在一個“度”的拐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為質變,這個拐點可能會反復出現。因此,在從傳統ca過渡的過程中……對電動汽車來說,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動態調整期,這也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面對汽車行業的巨變,吉利的應對方式不僅是自我革命,更是聯合革命。通過開放包容,連橫將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造產業鏈新優勢,拓展生態圈新朋友。畢竟單獨打贏這場戰爭很難。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吉利能在短短幾年內與圈內圈外的大公司合作,甚至將產業延伸到看似與汽車聯系不大的領域。“事實上,所有的新思想都有這些問題。如果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那就不是新車型了。既然是創新的想法,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只是在探索。”李書福說。

    藍色吉利行動沒有完成是因為時機不成熟。

    目前吉利是國內排名第一的品牌乘用車公司,但在新能源轉型上,吉利落后了一步。2020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吉利新能源汽車(含48V)年銷量僅為7萬多輛,與吉利2015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90%相差甚遠。

    李書福認為這并不奇怪。不是戰略方向的失誤,也不是戰略實施的失敗,而是不成熟的歷史機遇。“外部戰略條件尚未形成。這種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中國、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我們不必為此感到沮喪。”李書福說。

    在這次內部講話中,李書福透露,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其中第一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小排量節能汽車,其中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聚焦純電動汽車,將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目前吉利推出的浩瀚大海架構是吉利純電動智能汽車的重要基礎。不僅吉利各大品牌使用,科技公司和其他汽車公司也可以使用。目前正在和7個品牌合作,同時開發超過16款車型,包括吉利和百度、富士康的合作。浩瀚的SEA架構將發揮重要作用,是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重要硬件支撐。

    李書福表示,正在制定的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是基于全球汽車產業的變化和應用環境的變化而制定的新計劃。這兩項計劃既保持了吉利在傳統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又開辟了純電動智能汽車的新局面。“兩個計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藍色吉利行動總體規劃,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總體方案,充分吸收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平衡時間表,為全球碳平衡行動做出了貢獻。

    公司治理現代化,所有權/經營權分離

    要實現長期、持續、健康的發展,除了利潤支撐,一系列好的制度必不可少。正確合規的治理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少走很多彎路,是迎接未來挑戰的有效法寶。

    40年來,很多企業在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效率和公平難以兼顧,導致企業野蠻生長。在一些企業中,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治理結構模糊,缺乏獨立性,職責劃分不清,跨企業交易不公平,跨境交易不規范,企業經營不透明,這些都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埋下禍根。

    尤其是在跨國經營中,合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試想一下,為什么SAIC收購雙龍以失敗告終,而BAIC收購實力雄厚的薩博卻沒有取得多大的成績……結束。這背后,合規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作為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最大的車企,吉利在戰略思維和企業動態上的一舉一動都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甚至可以說,吉利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風向標,無論是對于汽車行業,制造業,甚至是民營企業。

    過去一段時間,吉利確實做了不少動作。從汽車產品本身來看,CMA架構上的產品越來越多,實力也越來越強。比如星銳、領克03相繼過萬輛,而CMA上的另一款產品星月L、SPA架構上的領克07、海上的領克ZERO也即將上市,確實給市場和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驚喜。

    從企業經營來看,去年年底開始內部結構的調整。最明顯的是原吉利控股集團執行副總裁兼CFO李東輝升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兼法人代表,安聰慧任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此外,吉利控股集團董事會也有所擴大,成立了“經濟管理委員會”這一新的管理層級。而其負責汽車銷售的銷售公司最近也迎來了人事調整,同時成立了營銷一分公司和營銷二分公司。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觀察吉利控股集團近期的動作可謂引人注目,包括計劃成立新的實體公司,探索電動車產品策劃、營銷、銷售的新途徑;與區塊鏈科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吉利首家年產500顆衛星的衛星工廠獲批;與FF合作,探索代工的可能性,進行投資;獲得首個飛行汽車適航證;發布全新星空灰logo;與騰訊合作,攜手數字化轉型和低碳發展;與百度、富士康等企業成立合資公司,構建汽車產業新生態、新業態;力帆與華菱星馬的并購,獵豹工廠的接管,并購重組的大幕...當然,這并不是吉利神秘行動的全部。入股戴姆勒和合資企業smart已經讓整個行業刮目相看。

    在造車新勢力股價飆升、備受矚目,傳統車企話語權微弱的當下,吉利作為一家已經過了30歲的車企,不斷打破汽車行業的界限,在從汽車制造公司向智能電動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道路上,確實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讓一些專業人士和行業內外人士大呼“不懂吉利的路子”,甚至擔心“吉利的盤子玩得太大了”。但僅從吉利和李書福的個人理解,吉利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所以上面說的很多動作,一定有吉利自己的思考,甚至更長遠更好的思考。

    所以,要了解或者說明白吉利到底想做什么,怎么玩,還得從其舵手李書福的睿智大腦中得到答案。新年工作伊始,李書福召開了主題為“實話實說,實事求是”的內部分享會,從人類面臨的挑戰、國內外雙循環的前因后果、科技行業帶給未來的可能性、汽車行業的改革、公司治理、吉利的內心真實等六個方面,探討了自己對這些問題的認知和理解。

    只有裝天下,才能贏天下。

    吉利應該是最早提出全球化思想的民營汽車公司之一,而吉利的愿景是成為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讓吉利走遍世界。這就是為什么吉利買了沃爾沃,英國,寶騰,路特斯,國產車出口歐洲,工廠,技術研發,產業分布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吉利汽車總裁兼CEO安聰慧經常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到,汽車產業一定是全球化的,吉利是全球化道路的堅定執行者。

    全球化執念在吉利根深蒂固。全球化背后的思考和解讀是什么?我相信這不僅是企業領導需要理解的思維,也是每一個吉利人,甚至是整個工業和商業社會需要深刻理解的地方。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在《人類和平與世界穩定面臨巨大挑戰》的論文中,李書福用“斜拉橋”理論說明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相互牽制,形成穩定的局面。當前,貿易戰、科技戰、人才戰、價值戰等各種摩擦不斷疊加,世界局勢不穩定,但人們對和平與發展的渴望不會改變。既然有這樣的共同愿望,整個社會和世界就會繼續朝著和平與繁榮的方向發展。

    這是宏觀環境的背景。對于企業和社會來說,只有良好的宏觀環境才能帶來更好的發展。李書福認為,當前中國應著眼于國內宏觀周期,國內和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在這篇真知灼見中,李書福分析了原因和理由,主要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全球戰略平衡,改變了原有的世界經濟格局,特別是人們原有的心理平衡,直接導致中國企業融入西方世界的難度越來越大,中國的外向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龐大的人口帶來巨大的市場紅利,這是其他國家包括西方發達國家所不具備的優越條件。因此,這是中國企業在上述背景下生存的重要選擇和必要條件。但這還不是全部。自從中國快速發展并打破了……世界平衡,它還必須做國際生意,照顧彼此關切,放大全球經濟總量,促進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實現互利共贏,為全球經濟再平衡注入新的活力。

    做生意就是要正視歷史,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了解背后的根本要素,然后坦然面對,主動出擊。所以此時此刻,讓我們回想一下李書福的戰略方針,他為什么能牽手戴姆勒,為什么能和那么多企業、公司合作,為什么他的帝國之手能伸向全世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上。也許在李書福的心里,他早就關注這個世界了。畢竟,只有把世界放下,他才能贏得世界。

    新勢力不是蘋果,傳統汽車公司也不是諾基亞。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和很多企業真正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紅利。很多企業都是靠運氣成功的。他們買幾套房子就能盈利,買一塊地就能升值,只要敢集資敢投資就能成功。包括2020年的疫情,出現了一些荒誕的現象,一些企業估值飆升,融資很多。

    但李書福認為,潮起潮落總是有的,天時、地利、人和也是適時的。比如在現在的倒閉潮中,有多少所謂的首富從天而降,從高位解體,走下神壇。完全靠運氣是不可持續的。只有隨時了解行業變化,及時研究應對方案,更快適應趨勢規律,不斷修正發展策略,時刻不忘打基礎練內功,研發才會更貼近市場。這也是吉利能成為中國乘用車銷量第一品牌的重要因素。

    但是,吉利目前面臨的壓力很大。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一個科技自由探索、產業跨界融合的時代。傳統思維、單領域思維、單向思維已經不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汽車工業革命已經開始“暴動”,新的馬拉松已經開啟。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尤其是目前,新生力量很瘋狂。融資、上市、股價、市值,造成了汽車行業的混亂,讓很多傳統汽車企業羨慕不已。甚至有言論稱,傳統汽車的未來是諾基亞的昨天,但李書福并不認為新勢力是蘋果,傳統汽車公司是諾基亞。他認為汽車行業的轉型和當年手機行業的轉型有本質區別。汽車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標準軟件。

    面對轉型,李書福并不慌張。他總是認為車就是車。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汽車,安全、健康、可再生都是永恒的主題,而主/被動安全技術、耐用性、舒適性、可靠性等各項性能指標的形成都需要時間沉淀,非一日之功,需要時間檢驗誰會勝出。

    李書福也表示,這部百年汽車革命大戲還在后面,需要更多的耐心。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表面的宣傳和熱鬧,而是積累和核心能力。他也堅信,最終全球汽車行業企業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大的企業才能生存,這個規律不會改變。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在電動汽車如火如荼的當下,李書福堅信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可以共存相當長一段時間,能源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時間,存在一個“度”的拐點。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轉為質變,這個拐點可能會反復出現。因此,在從傳統ca過渡的過程中……對電動汽車來說,有一個不可逾越的動態調整期,這也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面對汽車行業的巨變,吉利的應對方式不僅是自我革命,更是聯合革命。通過開放包容,連橫將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造產業鏈新優勢,拓展生態圈新朋友。畢竟單獨打贏這場戰爭很難。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吉利能在短短幾年內與圈內圈外的大公司合作,甚至將產業延伸到看似與汽車聯系不大的領域。“事實上,所有的新思想都有這些問題。如果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那就不是新車型了。既然是創新的想法,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只是在探索。”李書福說。

    藍色吉利行動沒有完成是因為時機不成熟。

    目前吉利是國內排名第一的品牌乘用車公司,但在新能源轉型上,吉利落后了一步。2020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吉利新能源汽車(含48V)年銷量僅為7萬多輛,與吉利2015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90%相差甚遠。

    李書福認為這并不奇怪。不是戰略方向的失誤,也不是戰略實施的失敗,而是不成熟的歷史機遇。“外部戰略條件尚未形成。這種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包括中國、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我們不必為此感到沮喪。”李書福說。

    在這次內部講話中,李書福透露,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其中第一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為主,包括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小排量節能汽車,其中90%為新能源混合動力汽車,10%左右為傳統節能小排量汽車。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二聚焦純電動汽車,將成立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積極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

    目前吉利推出的浩瀚大海架構是吉利純電動智能汽車的重要基礎。不僅吉利各大品牌使用,科技公司和其他汽車公司也可以使用。目前正在和7個品牌合作,同時開發超過16款車型,包括吉利和百度、富士康的合作。浩瀚的SEA架構將發揮重要作用,是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重要硬件支撐。

    李書福表示,正在制定的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是基于全球汽車產業的變化和應用環境的變化而制定的新計劃。這兩項計劃既保持了吉利在傳統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又開辟了純電動智能汽車的新局面。“兩個計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藍色吉利行動總體規劃,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總體方案,充分吸收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平衡時間表,為全球碳平衡行動做出了貢獻。

    公司治理現代化,所有權/經營權分離

    要實現長期、持續、健康的發展,除了利潤支撐,一系列好的制度必不可少。正確合規的治理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少走很多彎路,是迎接未來挑戰的有效法寶。

    40年來,很多企業在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效率和公平難以兼顧,導致企業野蠻生長。在一些企業中,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三層治理結構模糊,缺乏獨立性,職責劃分不清,跨企業交易不公平,跨境交易不規范,企業經營不透明,這些都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埋下禍根。

    尤其是在跨國經營中,合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試想一下,為什么SAIC收購雙龍以失敗告終,而BAIC收購實力雄厚的薩博卻沒有取得多大的成績……結束。這背后,合規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合規是一項非常復雜而重要的任務。既要遵守各國的法律和文化,遵守各國的政策和部門規定,又要尊重市場規律,公正透明,誠實守信。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2

    文章開頭提到去年年底吉利的組織架構調整,新CEO上任。作為吉利的創始人,李書福從后臺退下來,不再擔任法人代表,其實是吉利合規文化的重要體現。“這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符合國家法律和國際慣例。這樣做的目的是以更加合法合規的方式構建現代公司治理制度,讓現代企業制度在吉利控股集團和各業務集團落地生根,發揮關鍵作用。”李書福說“公司治理必須現代化,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離”。

    事實上,吉利從浙江一隅的民營企業發展成為大型跨國集團,在公司治理上肯定經歷了太多的轉折和變化。吉利敢于在公司治理上打破常規,沃爾沃也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很多人認為吉利收購沃爾沃以來,在學習沃爾沃技術方面成長了很多,卻不知道吉利在沃爾沃百年公司治理方面學到了更多。在談到公司治理時,李書福強烈要求吉利控股和各業務集團在公司治理方面向沃爾沃汽車集團學習。

    李書福的哲學思辨

    在李書福內部演講《洞見六》中,他提到,正則出奇,魔則遠矣。背后的含義是堅定不移走正道,義無反顧追求發展,發自內心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專注產品,專注用戶體驗,時刻把用戶放在心上,不急功近利,不走捷徑,不偷工減料,不耍花招,堅持公平正義,堅守道德底線,不忘法律高壓線。注重人才培養,敢于投入研發,尊重事物規律。只要我們長期堅持正確路線,不主動站在真理一邊,奇跡一定會出現在我們面前。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死與共、合作共贏的文明史,商業的樂趣在于交友和交易。商業的最高境界是利潤和信譽并重;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需要精誠合作,讓每一筆交易都達到雙贏多贏并留下美好回憶,用誠信鋪就前進的道路。"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3

    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勝負。這些言論用白話文看起來很好理解,道理很簡單。事實上,它們在世界、人民、斗爭、商業和合作等各個層面都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價值觀和正確的方向。它們體現了李書福面對世界、面對企業、面對競爭的格局和胸懷,尤其是“各有各的美,美美與共”這句話,蘊含著商業合作中的無限智慧。

    事實上,企業的內部發言是眾所周知的,也更受外界關注。華為的任鄭飛就是其中之一。他輸出的內容和觀點,既是華為的價值觀和戰略導向,也是企業管理和思想的定心丸。而且任的內部講話廣為流傳和學習,也是一個民族企業做大做強后,在思想上體現出來的更高的價值。

    在吉利,李書福的內部發言并不多。這一次,站在后2020時代的新起點,站在汽車行業大刀闊斧轉型的新起點,李書福的真知灼見,確實為吉利的堅定轉型和整個汽車行業的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更加深入和有價值的思考和方向。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合規是一項非常復雜而重要的工作。既要遵守各國的法律和文化,遵守各國的政策和部門規定,又要尊重市場規律,公正透明,誠實守信。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2

    文章開頭提到去年年底吉利的組織架構調整,新CEO上任。作為吉利的創始人,李書福從后臺退下來,不再擔任法人代表,其實是吉利合規文化的重要體現。“這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符合國家法律和國際慣例。這樣做的目的是以更加合法合規的方式構建現代公司治理制度,讓現代企業制度在吉利控股集團和各業務集團落地生根,發揮關鍵作用。”李書福說“公司治理必須現代化,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離”。

    事實上,吉利從浙江一隅的民營企業發展成為大型跨國集團,在公司治理上肯定經歷了太多的轉折和變化。吉利敢于在公司治理上打破常規,沃爾沃也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很多人認為吉利收購沃爾沃以來,在學習沃爾沃技術方面成長了很多,卻不知道吉利在沃爾沃百年公司治理方面學到了更多。在談到公司治理時,李書福強烈要求吉利控股和各業務集團在公司治理方面向沃爾沃汽車集團學習。

    李書福的哲學思辨

    在李書福內部演講《洞見六》中,他提到,正則出奇,魔則遠矣。背后的含義是堅定不移走正道,義無反顧追求發展,發自內心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專注產品,專注用戶體驗,時刻把用戶放在心上,不急功近利,不走捷徑,不偷工減料,不耍花招,堅持公平正義,堅守道德底線,不忘法律高壓線。注重人才培養,敢于投入研發,尊重事物規律。只要我們長期堅持正確的路線,不主動站在真理一邊,奇跡一定會出現……在我們前面。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死與共、合作共贏的文明史,商業的樂趣在于交友和交易。商業的最高境界是利潤和信譽并重;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需要精誠合作,讓每一筆交易都實現雙贏多贏并留下美好回憶,用誠信鋪就前進之路。”

    Volvo, Hyundai, Lectra, Geely Automobile, Xingyue L3

    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勝負。這些言論用白話文看起來很好理解,道理很簡單。事實上,它們在世界、人民、斗爭、商業和合作等各個層面都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價值觀和正確的方向。它們體現了李書福面對世界、面對企業、面對競爭的格局和胸懷,尤其是“各有各的美,美美與共”這句話,蘊含著商業合作中的無限智慧。

    事實上,企業的內部發言是眾所周知的,也更受外界關注。華為的任鄭飛就是其中之一。他輸出的內容和觀點,既是華為的價值觀和戰略導向,也是企業管理和思想的定心丸。而且任的內部講話廣為流傳和學習,也是一個民族企業做大做強后,在思想上體現出來的更高的價值。

    在吉利,李書福的內部發言并不多。這一次,站在后2020時代的新起點,站在汽車行業大刀闊斧轉型的新起點,李書福的真知灼見,確實為吉利的堅定轉型和整個汽車行業的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更加深入和有價值的思考和方向。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標簽:沃爾沃現代領克吉利汽車星越L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一周車話】特斯拉“封神”在即,小米豈能無動于衷?

    好像從未有過如此意味深長的春節。不僅是因疫情造成有家難回的無奈,更是出于各行各業在這短暫的一周內,就不曾停止過折騰的緣故。金融版本尤甚,汽車行業亦是如此。

    1900/1/1 0:00:00
    2021,新能源賽道“人滿為患”

    “小米真的要造車了?”上周,車圈中關于該話題的討論,再次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原因非常簡單,從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的份額占比來看,面對蘋果、華為、三星的夾擊,小米雖然表現優異,但仍快速趨于飽和。

    1900/1/1 0:00:00
    上汽牽手AI獨角獸地平線,上汽集團已大舉進軍芯片產業

    牛年開工伊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以下簡稱“上汽乘用車”)宣布,已于2月10日與智能芯片獨角獸企業地平線(HorizonRobotics)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1900/1/1 0:00:00
    思密達的電動宣言 現代IONIQ 5技術揭秘

    汽車行業的未來在于電氣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這一點。

    1900/1/1 0:00:00
    這次補全了,吉利將成立電動車公司

    日前,有消息稱,吉利將在2021年成立一家全新的電動車公司,并指出這一消息已經得到了吉利汽車的官方確認。最近幾年,屬于吉利汽車的高光時刻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1900/1/1 0:00:00
    特斯拉柏林工廠或將當地轉變為電池制造中心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選擇德國東部一個小鎮建設特斯拉首家歐洲工廠時震驚了汽車業巨頭。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