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21,新能源賽道“人滿為患”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小米真的要造車?”

    上周,汽車圈關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再次如火如荼。原因很簡單。從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的份額來看,面對蘋果、華為、三星的進攻,小米雖然表現不錯,但還是很快飽和了。因此,尋找新的“出口”分擔壓力成為大勢所趨,“造車入市”成為雷軍給出的新答案。

    北京時間2月19日,據LatePost報道,從多方信息渠道獲悉,前者已決定造車,并將其視為戰略決策,但具體形式和路徑尚未確定,可能仍存在變數。并且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的汽車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領導。

    消息一出,其股價迅速由跌轉漲,盤中最高漲幅一度達到12%。隨后,小米官方回復相關事宜,“等等看,還沒有。”沒有否認,沒有承認,含糊卻又略顯曖昧的態度背后,似乎這件事最終落地的可能性已經被推到了最高級。

    Beijing

    但是,就像大多數人認為選擇在此刻進軍汽車極有可能推動小米更快實現質變一樣,作為旁觀者,我是反對的。因為以往的經驗總是告訴我們,越是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越是充滿危機和挑戰。

    目前容量有限的新能源軌道已經人滿為患。事實上,就在小米被爆造車的幾個小時前,Enterprise Check發布了一份《2020年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情況》的調研報告。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3.2萬戶,2020年新登記企業7.86萬戶,同比增長70.8%,其中第四季度新增企業2.7萬戶。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2.6萬家企業位居第一,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此外,全行業45%的企業注冊資本高于500萬。

    Beijing

    從過去十年的行業發展來看,2014年新能源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企業注冊數量同比增長105.0%。2016年新注冊企業2萬多家,之后幾年進步很快。2018年報名人數首次突破4萬,2020年報名人數再創新高,達到7.86萬,同比增長70.8%。

    換句話說,在過去的一年里,雖然我們經歷了新能源細分市場的“洗牌”,但隨著市場的整體下滑、復蘇和上行,越來越多的新玩家涌入。作為參考,Q1 2020年單季度注冊企業數為80萬。

    Beijing

    隨著時間的推移,Q2的注冊量為2萬,環比增長122.2%,第三季度為2.3萬,環比增長15%,第四季度為2.7萬,環比增長17.4%。總體來看,除Q1外,其他三個季度的數據均呈上升趨勢。

    “小米產品毛利大多不高于5%。”多年前,正是在剛剛起步的智能手機行業,雷軍才得以帶領小米從眾多國外品牌中突圍。但現在,即使前者真的下定決心造車,它需要面對的形勢和競爭壓力也一定是以前的幾十倍。

    整車R&D、制造、渠道建設、融資能力、品牌營銷,就像是把他們擋在行業之外的“硬門檻”。同樣,也有早已入局的“局外人”,比如蘋果、百度、富士康。

    文/崔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小米真的要造車?”

    上周,汽車圈關于這個話題的討論再次如火如荼。原因很簡單。從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的份額來看,面對at……蘋果、華為、三星的ck,小米雖然表現不錯,但還是很快飽和了。因此,尋找新的“出口”分擔壓力成為大勢所趨,“造車入市”成為雷軍給出的新答案。

    北京時間2月19日,據LatePost報道,從多方信息渠道獲悉,前者已決定造車,并將其視為戰略決策,但具體形式和路徑尚未確定,可能仍存在變數。并且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的汽車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領導。

    消息一出,其股價迅速由跌轉漲,盤中最高漲幅一度達到12%。隨后,小米官方回復相關事宜,“等等看,還沒有。”沒有否認,沒有承認,含糊卻又略顯曖昧的態度背后,似乎這件事最終落地的可能性已經被推到了最高級。

    Beijing

    但是,就像大多數人認為選擇在此刻進軍汽車極有可能推動小米更快實現質變一樣,作為旁觀者,我是反對的。因為以往的經驗總是告訴我們,越是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越是充滿危機和挑戰。

    目前容量有限的新能源軌道已經人滿為患。事實上,就在小米被爆造車的幾個小時前,Enterprise Check發布了一份《2020年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情況》的調研報告。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23.2萬戶,2020年新登記企業7.86萬戶,同比增長70.8%,其中第四季度新增企業2.7萬戶。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廣東省以2.6萬家企業位居第一,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此外,全行業45%的企業注冊資本高于500萬。

    Beijing

    從過去十年的行業發展來看,2014年新能源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企業注冊數量同比增長105.0%。2016年新注冊企業2萬多家,之后幾年進步很快。2018年報名人數首次突破4萬,2020年報名人數再創新高,達到7.86萬,同比增長70.8%。

    換句話說,在過去的一年里,雖然我們經歷了新能源細分市場的“洗牌”,但隨著市場的整體下滑、復蘇和上行,越來越多的新玩家涌入。作為參考,Q1 2020年單季度注冊企業數為80萬。

    Beijing

    隨著時間的推移,Q2的注冊量為2萬,環比增長122.2%,第三季度為2.3萬,環比增長15%,第四季度為2.7萬,環比增長17.4%。總體來看,除Q1外,其他三個季度的數據均呈上升趨勢。

    “小米產品毛利大多不高于5%。”多年前,正是在剛剛起步的智能手機行業,雷軍才得以帶領小米從眾多國外品牌中突圍。但現在,即使前者真的下定決心造車,它需要面對的形勢和競爭壓力也一定是以前的幾十倍。

    整車R&D、制造、渠道建設、融資能力、品牌營銷,就像是把他們擋在行業之外的“硬門檻”。同樣,也有早已入局的“局外人”,比如蘋果、百度、富士康。

    文/崔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遠景維珍車隊宣布與WATERBEAR達成獨家合作關系,激勵全球氣候行動

    近日,“電動方程式賽場環保領先車隊”遠景維珍車隊與WaterBear網絡平臺達成獨家合作關系,共同激勵人們應對氣候變化。

    1900/1/1 0:00:00
    2026年前應用 賓利將打造“環保”電機

    日前,我們從官方獲悉,賓利汽車將開展一項名為“RaRE”(RareearthRecyclingforEmachines)的研究,該項目主要是從廢棄電子器件中回收提取磁鐵材質,

    1900/1/1 0:00:00
    【一周車話】特斯拉“封神”在即,小米豈能無動于衷?

    好像從未有過如此意味深長的春節。不僅是因疫情造成有家難回的無奈,更是出于各行各業在這短暫的一周內,就不曾停止過折騰的緣故。金融版本尤甚,汽車行業亦是如此。

    1900/1/1 0:00:00
    上汽牽手AI獨角獸地平線,上汽集團已大舉進軍芯片產業

    牛年開工伊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以下簡稱“上汽乘用車”)宣布,已于2月10日與智能芯片獨角獸企業地平線(HorizonRobotics)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1900/1/1 0:00:00
    李書福:新勢力不是蘋果,傳統車企不是諾基亞

    作為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的車企,吉利在戰略思路、企業動態等方面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業內外關注,甚至可以說吉利的動向,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風向標,無論是對汽車行業、制造業甚至民營企業來說,都是如此。

    1900/1/1 0:00:00
    思密達的電動宣言 現代IONIQ 5技術揭秘

    汽車行業的未來在于電氣化,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這一點。

    1900/1/1 0:00:00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