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北汽藍谷如何上演最后的“瘋狂”?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從“火熱”到“冰谷”,再到“快速復蘇”,中國新能源市場似乎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洗禮。2019年以來,中國新能源市場遭遇補貼衰退、銷量下滑、產能攀升等寒流沖擊,讓此前火熱的“產業東風”戛然而止。但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新能源市場在疫情背景下逆勢反彈,銷量和音量都在上升。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9.8%;批發銷售117萬輛,同比增長12%,成功跑贏市場。其中,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表現突出,不僅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終端銷量也逐月增長。誠然,與蓬勃發展的市場相比,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的BAIC藍谷(SH:600733)正遭遇業績大幅下滑、銷量減半等諸多困擾。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BAIC新能源官網“2020年對于BAIC新能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一年,但是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北汽藍谷董事長劉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或受不利因素影響,北汽藍谷一度受到資本市場質疑。1月22日收于10.68元/股后開始一路下跌,之后連續5個交易日跌幅超過20%。2月23日,北汽藍谷報收8.16元/股,總市值284.38億元,與創立不到兩年、總市值約5000億港元的恒大相去甚遠。“去年銷量也不好。主要客戶是To B/網約車客戶,所以估值自然不好。”證券分析師告訴加斯帕。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雪球進入2021年,北汽藍谷接連向外界傳遞好消息。一方面,與華為合作的“華為版”機型將于4月發布,11月上市;另一方面,肩負北汽藍谷復興重任的新品牌ARCFOX將推出α T和α S兩款車型進入市場。消息一出,外界對這家老牌新能源車企重燃一線希望。那么,BAIC藍谷今年能走出低谷嗎?失去“王冠”后,你還是一個強有力的玩家嗎?銷量下滑超八成,預虧超60億元。2019年,北汽藍谷銷售純電動汽車15.06萬輛,同比下降4.7%。連續七年位居國內純電動汽車細分市場第一,并一度擊敗特斯拉和比亞迪。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曾經的“七冠王”終于沒能度過“七年之癢”,讓北汽藍谷這輛高速行駛的“列車”,猛踩剎車,幾乎停止運行。1月8日,北汽藍谷發布產銷報告顯示,2020年,北汽藍谷產量1.32萬輛,同比下降70.17%;累計銷量2.59萬輛,同比下降82.79%。提前公布的銷售數據其實已經影射了其慘淡的業績。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1月30日,BAIC藍谷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億至-65億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62億元至-67億元。一串數字對于BAIC藍谷乃至北汽集團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對于業績大幅虧損的原因,北汽藍谷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產銷量未達到預期。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北汽藍谷公告當然,北汽藍谷向外界傳遞的虧損原因也不無道理。畢竟2020年,車市是在疫情和車市下行的雙重夾擊下度過的。然而,另一方面,比亞迪、長城汽車等新能源品牌和一批造車新勢力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因此BAIC藍谷的上述解釋難以令人信服。事實上,盡管受疫情影響,北汽藍谷業績下滑有幾個原因:一方面,北汽藍谷前幾年過于依賴政府補貼。根據蓋世汽車的統計,BAIC新能源獲得的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占了大部分。以2015年和2016年為例,北汽新能源分別收到政府補助5796.28萬元和1.48億元,占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77.48%和57.59%。北汽藍谷財報顯示,2018年和2019年,北汽藍谷分別獲得高達44.52億元和41.83億元的政府補貼,占純電動乘用車收入的34.34%和17.73%。如今,面對巨額補貼,北汽藍谷只能在自身“造血”不足的情況下“裸奔”。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北汽藍谷公告另一方面,嚴重依賴B端市場,錯失C端市場。眾所周知,2020年疫情來襲,網約車市場遭遇沖擊。對于嚴重依賴這一市場的BAIC新能源來說,它必然會受到牽連,銷售低迷是不可避免的。據BAIC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介紹,2018年,BAIC新能源在網約車項目上投入約3萬輛新車,約占全年總銷量的五分之一。2019年,BAIC新能源在網上汽車市場推出的車型再次擴大。據悉,僅在同年3月2日,北汽新能源祥景橙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就交付了1萬輛EU5網約車。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北汽新能源官網因此,改變經營思路和產品玩法勢在必行。或許ARCFOX品牌的推出也是BAIC新能源對品牌和產品進行優化升級的戰略舉措,也是其新能源汽車的最后一張牌。握一手好牌對于北汽藍谷來說尤為重要。雖然北汽藍谷在2020年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但是在嚴峻的環境下,產業調整和企業改革無疑是痛苦的、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場格局不穩定之前,為時不晚。正如新上任的董事長劉玉對媒體坦言,面對2020年產銷數據下滑、業績虧損、業績不佳,公司不得不接受債務,承認差距,為過去犯下的錯誤買單,這是客觀事實。那么,BAIC藍谷有什么牌?首先,北汽藍谷積極梳理品牌規劃,努力完成品牌突破。自2019年10月以來,BAIC藍谷的母公司北汽集團推出了全新的北京品牌integral……將BAIC新能源的部分產品與BAIC燃油車進行對接,促進自主品牌的持續發展。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ARCFOX Extreme Fox 2020年10月底,arc Fox品牌旗下首款量產車型ARCFOX Extreme Fox αT正式上市,首次進入20萬元市場,與廣汽新能源Aion LX、比亞迪唐EV、威馬EX6 Plus形成競爭關系。如上所述,BAIC新能源今年將推出更多產品,ARCFOX將擴展到60家全國銷售店,采用直銷和分銷的模式,年計劃12,000輛。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ARCFOX極狐其次,北汽藍谷的“朋友圈”越來越壯大。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企業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力的層面上升到系統力的層面,一家公司的統治力還不如系統強。除了支持北汽集團,BAIC藍谷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早在2018年,戴姆勒大中華區就收購了BAIC新能源3.93%的股份,成為BAIC新能源的股東之一。BAIC新能源還與戴姆勒聯合建立了電池組實驗室,為BAIC新能源與戴姆勒的進一步合作提供助力。2019年,BAIC新能源與知名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相繼成立科技合資公司和高端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目的是為ARCFOX的產品品質提供有力背書。持股49%的麥格納將主要控制產品的生產和制造,而持股51%的衛蘭新能源將負責產品品牌營銷、渠道建設和零部件采購。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企業查事實上,北汽藍谷的核心“朋友圈”里有華為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是第一批應用華為所有新技術的品牌。”劉玉曾向媒體透露,ARCFOX αT不僅采用華為新一代MH5000 5G芯片T-BOX,未來還將率先進入鴻蒙系統生態圈。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0

    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圖片來源:ARCFOX極狐作為純電動乘用車的制造商,肯定離不開鋰離子電池巨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事實上,BAIC新能源與當代安培科技已經合作了十年,雙方共同攻克了動力電池的關鍵核心技術。例如,ARCFOX自主研發的L4自動駕駛智能純電動BE21平臺,不僅可以容納來自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個電動系統,還可以全面開放底層電子架構。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1

    圖片來源:ARCFOX極狐此外,BAIC新能源在網約車、出租車等出行領域呈現出獨特優勢。早在2018年,BAIC新能源就與滴滴深度合作,與滴滴的小橙專車服務共同出資成立京橙新能源,開發專用于共享出行的定制化網約車。目前,EU5網約車已經覆蓋長沙、北京、廣州、杭州等十幾個城市。短短幾年間,BAIC藍谷先后將上述數十家產業鏈巨頭納入“朋友圈”,為其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技術儲備和R&D投資逐年增加。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企業的未來,除了從整體環境來看,你一般可以通過他們在R&D的投資來判斷。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2

    北汽藍谷麥格納智能制造基地,圖片來源:ARCFOX極狐據北汽藍谷財報顯示,2019年,北汽藍谷R&D總投資15.4億元,同比增長36%……R&D總投資占營業收入的6.55%,高于國內汽車行業的平均水平。2020年上半年,北汽藍谷在R&D上花費2.62億元,同比增長64.91%。可見,北汽藍谷在業績大幅下滑的前提下,研發費用并沒有減少。同時,據蓋世汽車介紹,北汽藍谷近兩年多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高端整車開發及網絡建設、5G智能網聯系統升級、換電業務系統開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2020年8月3日,BAIC藍谷募集不超過55億元,主要用于ARCFOX品牌相關項目,擬投入該項目的募集資金總額達到29.86億元,占募集資金總額的54.3%。近日,企查大數據研究院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名單,其中BAIC新能源以4005件位列第三。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個榜單來看,BAIC新能源在前兩個榜單中分別以934件和2931件位列第三,外觀設計專利以680件位列第四。從“火熱”到“冰谷”,再到“快速復蘇”,中國新能源市場似乎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洗禮。2019年以來,中國新能源市場遭遇補貼衰退、銷量下滑、產能攀升等寒流沖擊,讓此前火熱的“產業東風”戛然而止。但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新能源市場在疫情背景下逆勢反彈,銷量和音量都在上升。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9.8%;批發銷售117萬輛,同比增長12%,成功跑贏市場。其中,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表現突出,不僅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終端銷量也逐月增長。誠然,與蓬勃發展的市場相比,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的BAIC藍谷(SH:600733)正遭遇業績大幅下滑、銷量減半等諸多困擾。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BAIC新能源官網“2020年對于BAIC新能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一年,但是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北汽藍谷董事長劉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或受不利因素影響,北汽藍谷一度受到資本市場質疑。1月22日收于10.68元/股后開始一路下跌,之后連續5個交易日跌幅超過20%。2月23日,北汽藍谷報收8.16元/股,總市值284.38億元,與創立不到兩年、總市值約5000億港元的恒大相去甚遠。“去年銷量也不好。主要客戶是To B/網約車客戶,所以估值自然不好。”證券分析師告訴加斯帕。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雪球進入2021年,北汽藍谷接連向外界傳遞好消息。一方面,與華為合作的“華為版”機型將于4月發布,11月上市;另一方面,肩負北汽藍谷復興重任的新品牌ARCFOX將推出α T和α S兩款車型進入市場。消息一出,外界對這家老牌新能源車企重燃一線希望。那么,BAIC藍谷今年能走出低谷嗎?失去“王冠”后,你還是一個強有力的玩家嗎?銷量下滑超八成,預虧超60億元。2019年,北汽藍谷銷售純電動汽車15.06萬輛,同比下降4.7%。連續七年位居國內純電動汽車細分市場第一,并一度擊敗特斯拉和比亞迪。然而,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曾經的“七冠王”終于沒能度過“七年之癢”,讓北汽藍谷這輛高速行駛的“列車”,猛踩剎車,幾乎停止運行。1月8日,北汽藍谷發布產銷報告顯示,2020年,北汽藍谷產量1.32萬輛,同比下降70.17%;累計銷量2.59萬輛,同比下降82.79%。提前公布的銷售數據其實已經影射了其慘淡的業績。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1月30日,BAIC藍谷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億至-65億元。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62億元至-67億元。一串數字對于BAIC藍谷乃至北汽集團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對于業績大幅虧損的原因,北汽藍谷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公司產銷量未達到預期。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北汽藍谷公告當然,北汽藍谷向外界傳遞的虧損原因也不無道理。畢竟2020年,車市是在疫情和車市下行的雙重夾擊下度過的。然而,另一方面,比亞迪、長城汽車等新能源品牌和一批造車新勢力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因此BAIC藍谷的上述解釋難以令人信服。事實上,盡管受疫情影響,北汽藍谷業績下滑有幾個原因:一方面,北汽藍谷前幾年過于依賴政府補貼。根據蓋世汽車的統計,BAIC新能源獲得的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占了大部分。以2015年和2016年為例,北汽新能源分別收到政府補助5796.28萬元和1.48億元,占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77.48%和57.59%。北汽藍谷財報顯示,2018年和2019年,北汽藍谷分別獲得高達44.52億元和41.83億元的政府補貼,占純電動乘用車收入的34.34%和17.73%。如今,面對巨額補貼,北汽藍谷只能在自身“造血”不足的情況下“裸奔”。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北汽藍谷公告另一方面,嚴重依賴B端市場,錯失C端市場。眾所周知,2020年疫情來襲,網約車市場遭遇沖擊。對于嚴重依賴這一市場的BAIC新能源來說,它必然會受到牽連,銷售低迷是不可避免的。據BAIC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介紹,2018年,BAIC新能源在網約車項目上投入約3萬輛新車,約占全年總銷量的五分之一。2019年,BAIC新能源在網上汽車市場推出的車型再次擴大。據悉,僅在同年3月2日,北汽新能源祥景橙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就交付了1萬輛EU5網約車。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北汽新能源官網因此,改變經營思路和產品玩法勢在必行。或許ARCFOX品牌的推出也是BAIC新能源對品牌和產品進行優化升級的戰略舉措,也是其新能源汽車的最后一張牌。握一手好牌對于北汽藍谷來說尤為重要。雖然北汽藍谷在2020年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但是在嚴峻的環境下,產業調整和企業改革無疑是痛苦的、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場格局不穩定之前,為時不晚。正如新上任的董事長劉玉對媒體坦言,面對2020年產銷數據下滑、業績虧損、業績不佳,公司不得不接受債務,承認差距,為過去犯下的錯誤買單,這是客觀事實。那么,BAIC藍谷有什么牌?首先,北汽藍谷積極梳理品牌規劃,努力完成品牌突破。自2019年10月以來,BAIC藍谷的母公司北汽集團推出了全新的北京品牌integral……將BAIC新能源的部分產品與BAIC燃油車進行對接,促進自主品牌的持續發展。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ARCFOX Extreme Fox 2020年10月底,arc Fox品牌旗下首款量產車型ARCFOX Extreme Fox αT正式上市,首次進入20萬元市場,與廣汽新能源Aion LX、比亞迪唐EV、威馬EX6 Plus形成競爭關系。如上所述,BAIC新能源今年將推出更多產品,ARCFOX將擴展到60家全國銷售店,采用直銷和分銷的模式,年計劃12,000輛。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ARCFOX極狐其次,北汽藍谷的“朋友圈”越來越壯大。隨著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企業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力的層面上升到系統力的層面,一家公司的統治力還不如系統強。除了支持北汽集團,BAIC藍谷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早在2018年,戴姆勒大中華區就收購了BAIC新能源3.93%的股份,成為BAIC新能源的股東之一。BAIC新能源還與戴姆勒聯合建立了電池組實驗室,為BAIC新能源與戴姆勒的進一步合作提供助力。2019年,BAIC新能源與知名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相繼成立科技合資公司和高端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目的是為ARCFOX的產品品質提供有力背書。持股49%的麥格納將主要控制產品的生產和制造,而持股51%的衛蘭新能源將負責產品品牌營銷、渠道建設和零部件采購。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圖片來源:企業查事實上,北汽藍谷的核心“朋友圈”里有華為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是第一批應用華為所有新技術的品牌。”劉玉曾向媒體透露,ARCFOX αT不僅采用華為新一代MH5000 5G芯片T-BOX,未來還將率先進入鴻蒙系統生態圈。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0

    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圖片來源:ARCFOX極狐作為純電動乘用車的制造商,肯定離不開鋰離子電池巨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事實上,BAIC新能源與當代安培科技已經合作了十年,雙方共同攻克了動力電池的關鍵核心技術。例如,ARCFOX自主研發的L4自動駕駛智能純電動BE21平臺,不僅可以容納來自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個電動系統,還可以全面開放底層電子架構。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1

    圖片來源:ARCFOX極狐此外,BAIC新能源在網約車、出租車等出行領域呈現出獨特優勢。早在2018年,BAIC新能源就與滴滴深度合作,與滴滴的小橙專車服務共同出資成立京橙新能源,開發專用于共享出行的定制化網約車。目前,EU5網約車已經覆蓋長沙、北京、廣州、杭州等十幾個城市。短短幾年間,BAIC藍谷先后將上述數十家產業鏈巨頭納入“朋友圈”,為其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技術儲備和R&D投資逐年增加。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企業的未來,除了從整體環境來看,你一般可以通過他們在R&D的投資來判斷。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2

    北汽藍谷麥格納智能制造基地,圖片來源:ARCFOX極狐據北汽藍谷財報顯示,2019年,北汽藍谷R&D總投資15.4億元,同比增長36%……R&D總投資占營業收入的6.55%,高于國內汽車行業的平均水平。2020年上半年,北汽藍谷在R&D上花費2.62億元,同比增長64.91%。可見,北汽藍谷在業績大幅下滑的前提下,研發費用并沒有減少。同時,據蓋世汽車介紹,北汽藍谷近兩年多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高端整車開發及網絡建設、5G智能網聯系統升級、換電業務系統開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2020年8月3日,BAIC藍谷募集不超過55億元,主要用于ARCFOX品牌相關項目,擬投入該項目的募集資金總額達到29.86億元,占募集資金總額的54.3%。近日,企查大數據研究院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專利20強企業名單,其中BAIC新能源以4005件位列第三。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個榜單來看,BAIC新能源在前兩個榜單中分別以934件和2931件位列第三,外觀設計專利以680件位列第四。春節假期過后,除了象征性地發開工紅包,很多公司老板還習慣給全體員工寫一封信,給員工來一場血戰。

    昨天,李CEO李想發出了這樣一封“內部信”,明確提出了2025年的目標:占據中國新能源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6

    總體來說,這封內部信分為兩部分。

    1.李對2030年行業趨勢的預測:

    ●銷量:預計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60%,占新增乘用車銷量。據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4000萬輛左右,中國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

    ●技術:智能電動車最終的競爭是數據和芯片的競爭,過充技術將全面普及。

    智能汽車將達到摩爾定律般的發展速度。

    成千上萬的TOPS芯片,數億像素的攝像頭和高分辨率的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自動駕駛的標準。

    2030年,消費者不會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汽車。

    電動技術:10分鐘300-500公里的超快充電技術將全面普及,讓充電體驗接近加油。

    ●市場需求層次:消費者需求分為兩個層次。

    有些人把車擁有到自己和家人的專屬空間。對車輛的動力性、娛樂性、智能性等綜合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企業來說,一輛車的生命周期產值會大大增加。

    還有的人還是用汽車作為交通工具來解決從A點到b點的出行問題,這種需求的競爭會大大降低包括自駕出租車在內的出行成本,自駕公共交通甚至會變成免費服務,企業和政府都可以通過增值服務獲得利益。

    ●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

    競爭的挑戰:傳統燃油車的競爭是工業和機械的競爭,更像足球中的聯賽。

    智能電動車的競爭很快就會變成足球世界杯這樣殘酷的淘汰賽。只有獲得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才有機會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

    能源挑戰:充電的便捷性仍然是電動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屋頂。只有充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方便,消費者才能用智能電動車替代燃油車。

    未來十年,李將選擇現有的兩條并行路線的發展模式:增程動力和超高壓純電動平臺充電。

    組織挑戰:傳統產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智能組織。

    傳統燃油汽車運行在……相對可控的世界,計劃、流動和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強大的工業企業和組織。

    智能電動汽車的變化和發展更加迅速,對組織和運行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遺憾的是,李想拋出了這個問題,卻沒有進一步討論和說明如何實現這種轉變。)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7

    2.李2025年市場戰略

    ●2025年目標: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銷量超過800萬輛。李的目標是獲得20%以上的市場份額,即年銷量達到160萬輛。

    ●2025年李產品定位:

    目標用戶:將汽車作為自動駕駛專屬空間的家庭用戶。

    價格區間:15萬~ 50萬人民幣

    產品平臺:

    第二代增程電動X平臺產品

    高壓純電動鯨魚平臺產品

    高壓純電動鯊魚(Shark)平臺產品

    (根據產品名稱,邦老師猜測鯨鯊平臺應該和名字一樣,代表不同大小的電動車產品。)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8

    根據李發布的數據,李ONE累計交付量已突破4萬輛。

    2020年,李ONE年累計銷量32624輛;在銷售網絡方面,截至1月31日,李在全國擁有60家零售中心,覆蓋47個城市。

    李計劃于北京時間2月25日20:30召開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議。

    回顧2020年,李實現收入19億人民幣,交付6604輛汽車。

    Q3營收25.11億元,Q3交付8660輛。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理想的ASP(平均售價)在28.8萬左右。再加上2020年第四季度李ONE交付14464輛,可以算出第四季度營收在41億元左右。

    以下為李內部信全文。如何看待李想的五年目標?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9

    李的朋友們,2021新年快樂。

    李公司成立五年多來,不斷向先進企業學習。通過實戰和迭代,他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法:李工作法(簡稱LBP)。李2025戰略是根據李戰略分析方法(LSA)在LBP中完成的。李2025戰略今天正式向全體員工發布,這將有助于合作伙伴全面了解企業的未來發展。

    (A)認知和愿景,我們在2030年認為什么?

    一、2030年行業趨勢

    1.全球環境

    中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這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美國和歐盟也對未來的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我們判斷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將超過大部分機構的預測,預測2030年新乘用車銷量占比將達到60%,中國占比更高。新能源汽車注定在未來十年超高速增長。

    我們看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但同時認為在疫情和全球債務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基于此,我們認為全球乘用車年銷量將在6500萬-7000萬輛之間徘徊,不會有大幅增長。我們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4000萬輛左右,中國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

    2.技術的發展

    未來十年,自動駕駛將以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2030年,星載計算能力和傳感器分辨率都將提升數百倍。成千上萬的TOPS芯片,數億像素的攝像頭和高分辨率的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自動駕駛的標準。

    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足夠的R&D投入,智能電動車頭部企業都可以實現4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電動車的操作系統,而不是功能配置。到2030年,我們相信4級自動駕駛將成為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購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

    在電動技術層面,10分鐘300-500公里的超快充技術將全面普及,從而使充電體驗接近加油,這將成為電動汽車加速普及的必要條件。更綠色的發電形式、具有儲能能力的充電網絡和V2G(車輛到電網)將形成一個全新的商業價值鏈。HPC超級充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高于加油站,這將更好地支持電動汽車在商業上的普及。

    3.市場的變化

    2030年自動駕駛的全面普及將使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兩極分化。

    有人認為汽車會成為自動駕駛的專屬空間,希望擁有自己和家人的專屬空間。這個空間有我們喜歡的氛圍和設計,充足的電力,超強的計算能力,最好的VR和AR環境。這是一個娛樂、社交、工作和家庭的空間。智能電動車將成為比房子更專屬的空間。我們認為,私人智能電動汽車的銷量不會減少,每輛車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產值會顯著增加。

    還有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是交通工具。要解決從A點到B點的旅行問題,我們只需要c……考慮效率和成本。這種需求的競爭將大大降低包括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內的出行成本,自動駕駛公共交通甚至將成為免費服務,企業和政府可以通過增值服務獲得利益。

    李將堅守自己的使命:打造移動家園和幸福家園。為更多家庭打造自動駕駛專屬空間,創造快樂,忠于自己的品牌使命。

    二。2030年的行業挑戰

    1、競爭的挑戰

    傳統燃油車的競爭是工業和機械的競爭。近幾十年的比賽格局整體相對友好,更像足球中的聯賽,而不是杯賽和淘汰賽。即使是市場份額很小的品牌,也可以通過獨特的定位和產品特色,搶占細分市場,健康生存發展。

    智能電動車的競爭最終結果是數據和芯片的競爭,很快就會變成足球世界杯那樣的淘汰賽。每個品牌都將面臨小組賽和淘汰賽。參考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五大品牌占據96.5%的市場份額。2030年,智能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和市場份額將非常相似。只有獲得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才有機會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

    2.能源的挑戰

    充電的便捷性仍然是電動汽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屋頂。可安裝私人充電樁的停車位總數極其有限,這將阻止更多燃油車車主購買智能電動車。只有充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方便快捷,才能讓所有消費者用智能電動車替代燃油車。

    未來十年,李將選擇兩條并行的路線:1 .以城市純電、遠程發電為用戶價值的增程式電動平臺(充電寶);2.十分鐘補充400 kW超快充高壓純電動平臺(超級充電器),續航300-500公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用戶價值的角度,為免費出行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加速電動汽車的普及。

    3.組織挑戰

    傳統的產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智能組織。

    傳統燃油車運行在一個相對可控的世界里,計劃、流動、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強大的工業企業和組織。買一輛傳統燃油車三年后幾乎沒有變化,而一輛智能電動車幾乎每個月都在增長,這意味著管理方式會完全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完全不同。

    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級的智慧生物,人類智慧的運行模式有:1。感知;2.決策;3.實施;4.反饋。具體到一個產品、一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如何有效利用人類智能的運營模式,構建產品和組織的管理運營體系,是每一個智能電動車企業的必修課。

    三。李2030年愿景:打造移動之家,成為全球首家智能電動車企業。

    這是一個中國企業前所未有的愿景和目標,但我們有責任在這個大趨勢中有所作為。雖然傳統汽車產業已經發展了100多年,但是智能電動車的競爭基本上在2030年就能勝出。

    希望通過所有合作伙伴的努力,在我們人生最好的十年,行業最好的十年,成就一件真正的大事。讓這十年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值得驕傲的十年,絕不讓我們的人生留下太大的遺憾。

    (二)市場與戰略,2025年我們要做什么?

    一、2025年的時間節奏

    從2015年到2020年,李將從0到1。和大多數初創企業一樣,我們現階段的資源和資金都比較匱乏,所以生存和具備造血能力是現階段企業發展的核心目標。交付給李ONE,經歷了產品、、供應鏈、生產、銷售、組織能力的完整考驗,實現了2020年新能源SUV中國銷量第一,具備了最基本的生存和造血能力。

    2021-2025年是李從1到10的快速發展階段。象征性的挑戰是,我們要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銷售的頭部企業,拿到頭部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入場券。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銷量將超過800萬輛,獲得2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成為中國頭部企業的必要條件。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必須保持充沛的人才和資本儲備,瞄準用戶產品的價值,把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作為企業的核心驅動力,在研發和人才儲備上投入最多的資源,不走捷徑,不走捷徑。

    二、2025年的用戶定位

    從2015年到2020年,我們選擇了一個精準的用戶群體,并圍繞這個用戶群體構建價值體系,落實到產品和服務中。春節假期過后,除了象征性地發開工紅包,很多公司老板還習慣給全體員工寫一封信,給員工來一場血戰。

    昨天,李CEO李想發出了這樣一封“內部信”,明確提出了2025年的目標:占據中國新能源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智能電動車企業。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6

    總體來說,這封內部信分為兩部分。

    1.李對2030年行業趨勢的預測:

    ●銷量:預計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60%,占新增乘用車銷量。據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4000萬輛左右,中國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

    ●技術:智能電動車最終的競爭是數據和芯片的競爭,過充技術將全面普及。

    智能汽車將達到摩爾定律般的發展速度。

    成千上萬的TOPS芯片,數億像素的攝像頭和高分辨率的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自動駕駛的標準。

    2030年,消費者不會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汽車。

    電動技術:10分鐘300-500公里的超快充電技術將全面普及,讓充電體驗接近加油。

    ●市場需求層次:消費者需求分為兩個層次。

    有些人把車擁有到自己和家人的專屬空間。對車輛的動力性、娛樂性、智能性等綜合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企業來說,一輛車的生命周期產值會大大增加。

    還有的人還是用汽車作為交通工具來解決從A點到b點的出行問題,這種需求的競爭會大大降低包括自駕出租車在內的出行成本,自駕公共交通甚至會變成免費服務,企業和政府都可以通過增值服務獲得利益。

    ●行業變革帶來的挑戰:

    c的挑戰……請愿:傳統燃油車的競爭是工業和機械的競爭,更像足球中的聯賽。

    智能電動車的競爭很快就會變成足球世界杯這樣殘酷的淘汰賽。只有獲得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才有機會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

    能源挑戰:充電的便捷性仍然是電動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屋頂。只有充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方便,消費者才能用智能電動車替代燃油車。

    未來十年,李將選擇現有的兩條并行路線的發展模式:增程動力和超高壓純電動平臺充電。

    組織挑戰:傳統產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智能組織。

    傳統燃油車運行在一個相對可控的世界里,計劃、流動、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強大的工業企業和組織。

    智能電動汽車的變化和發展更加迅速,對組織和運行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遺憾的是,李想拋出了這個問題,卻沒有進一步討論和說明如何實現這種轉變。)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7

    2.李2025年市場戰略

    ●2025年目標: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銷量超過800萬輛。李的目標是獲得20%以上的市場份額,即年銷量達到160萬輛。

    ●2025年李產品定位:

    目標用戶:將汽車作為自動駕駛專屬空間的家庭用戶。

    價格區間:15萬~ 50萬人民幣

    產品平臺:

    第二代增程電動X平臺產品

    高壓純電動鯨魚平臺產品

    高壓純電動鯊魚(Shark)平臺產品

    (根據產品名稱,邦老師猜測鯨鯊平臺應該和名字一樣,代表不同大小的電動車產品。)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8

    根據李發布的數據,李ONE累計交付量已突破4萬輛。

    2020年,李ONE年累計銷量32624輛;在銷售網絡方面,截至1月31日,李在全國擁有60家零售中心,覆蓋47個城市。

    李計劃于北京時間2月25日20:30召開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議。

    回顧2020年,李實現收入19億人民幣,交付6604輛汽車。

    Q3營收25.11億元,Q3交付8660輛。我們可以粗略算一下,理想的ASP(平均售價)在28.8萬左右。再加上2020年第四季度李ONE交付14464輛,可以算出第四季度營收在41億元左右。

    以下為李內部信全文。如何看待李想的五年目標?

    ARCFOX, BYD, Beijing, Crown, Dongfeng 9

    李的朋友們,2021新年快樂。

    李公司成立五年多來,不斷向先進企業學習。通過實戰和迭代,他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法:李工作法(簡稱LBP)。李2025戰略是根據李戰略分析方法(LSA)在LBP中完成的。李2025戰略今天正式向全體員工發布,這將有助于合作伙伴全面了解企業的未來發展。

    (A)認知和愿景,我們在2030年認為什么?

    一、2030年行業趨勢

    1.全球環境

    中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這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美國和歐盟也對未來的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我們判斷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將超過大部分機構的預測,預測2030年新乘用車銷量占比將達到60%,中國占比更高。新能源汽車注定在未來十年超高速增長。

    我們看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但同時認為在疫情和全球債務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基于此,我們認為全球乘用車年銷量將在6500萬-7000萬輛之間徘徊,不會有大幅增長。我們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4000萬輛左右,中國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

    2.技術的發展

    未來十年,自動駕駛將以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2030年,星載計算能力和傳感器分辨率都將提升數百倍。成千上萬的TOPS芯片,數億像素的攝像頭和高分辨率的固態激光雷達將成為自動駕駛的標準。

    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足夠的R&D投入,智能電動車頭部企業都可以實現4級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將成為智能電動車的操作系統,而不是功能配置。到2030年,我們相信4級自動駕駛將成為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購買一輛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

    在電動技術層面,10分鐘300-500公里的超快充技術將全面普及,從而使充電體驗接近加油,這將成為加速電動汽車普及的必要條件。更綠色的發電形式、具有儲能能力的充電網絡和V2G(車輛到電網)將形成一個全新的商業價值鏈。HPC超級充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高于加油站,這將更好地支持電動汽車在商業上的普及。

    3.市場的變化

    2030年自動駕駛的全面普及將使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兩極分化。

    有人認為汽車會成為自動駕駛的專屬空間,希望擁有自己和家人的專屬空間。這個空間有我們喜歡的氛圍和設計,充足的電力,超強的計算能力,最好的VR和AR環境。這是一個娛樂、社交、工作和家庭的空間。智能電動車將成為比房子更專屬的空間。我們認為,私人智能電動汽車的銷量不會減少,每輛車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產值會顯著增加。

    還有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是交通工具。要解決從A點到B點的旅行問題,我們只需要c……考慮效率和成本。這種需求的競爭將大大降低包括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內的出行成本,自動駕駛公共交通甚至將成為免費服務,企業和政府可以通過增值服務獲得利益。

    李將堅守自己的使命:打造移動家園和幸福家園。為更多家庭打造自動駕駛專屬空間,創造快樂,忠于自己的品牌使命。

    二。2030年的行業挑戰

    1、競爭的挑戰

    傳統燃油車的競爭是工業和機械的競爭。近幾十年的比賽格局整體相對友好,更像足球中的聯賽,而不是杯賽和淘汰賽。即使是市場份額很小的品牌,也可以通過獨特的定位和產品特色,搶占細分市場,健康生存發展。

    智能電動車的競爭最終結果是數據和芯片的競爭,很快就會變成足球世界杯那樣的淘汰賽。每個品牌都將面臨小組賽和淘汰賽。參考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五大品牌占據96.5%的市場份額。2030年,智能電動車的市場競爭和市場份額將非常相似。只有獲得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才有機會成為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頭部企業。

    2.能源的挑戰

    充電的便捷性仍然是電動汽車普及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和屋頂。可安裝私人充電樁的停車位總數極其有限,這將阻止更多燃油車車主購買智能電動車。只有充電站像加油站一樣方便快捷,才能讓所有消費者用智能電動車替代燃油車。

    未來十年,李將選擇兩條并行的路線:1 .以城市純電、遠程發電為用戶價值的增程式電動平臺(充電寶);2.十分鐘補充400 kW超快充高壓純電動平臺(超級充電器),續航300-500公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用戶價值的角度,為免費出行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加速電動汽車的普及。

    3.組織挑戰

    傳統的產業組織無法匹配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需求,智能電動車時代需要智能組織。

    傳統燃油車運行在一個相對可控的世界里,計劃、流動、控制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也產生了強大的工業企業和組織。買一輛傳統燃油車三年后幾乎沒有變化,而一輛智能電動車幾乎每個月都在增長,這意味著管理方式會完全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完全不同。

    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級的智慧生物,人類智慧的運行模式有:1。感知;2.決策;3.實施;4.反饋。具體到一個產品、一個組織及其合作伙伴,如何有效利用人類智能的運營模式,構建產品和組織的管理運營體系,是每一個智能電動車企業的必修課。

    三。李2030年愿景:打造移動之家,成為全球首家智能電動車企業。

    這是一個中國企業前所未有的愿景和目標,但我們有責任在這個大趨勢中有所作為。雖然傳統汽車產業已經發展了100多年,但是智能電動車的競爭基本上在2030年就能勝出。

    希望通過所有合作伙伴的努力,在我們人生最好的十年,行業最好的十年,成就一件真正的大事。讓這十年成為我們人生中最值得驕傲的十年,絕不讓我們的人生留下太大的遺憾。

    (二)市場與戰略,2025年我們要做什么?

    一、2025年的時間節奏

    從2015年到2020年,李將從0到1。和大多數初創企業一樣,我們現階段的資源和資金都比較匱乏,所以生存和具備造血能力是現階段企業發展的核心目標。交付給李ONE,經歷了產品、、供應鏈、生產、銷售、組織能力的完整考驗,實現了2020年新能源SUV中國銷量第一,具備了最基本的生存和造血能力。

    2021-2025年是李從1到10的快速發展階段。象征性的挑戰是,我們要成為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銷售的頭部企業,拿到頭部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入場券。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車銷量將超過800萬輛,獲得2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成為中國頭部企業的必要條件。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必須保持充沛的人才和資本儲備,瞄準用戶產品的價值,把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作為企業的核心驅動力,在研發和人才儲備上投入最多的資源,不走捷徑,不走捷徑。

    二、2025年的用戶定位

    從2015年到2020年,我們選擇了一個精準的用戶群體,并圍繞這個用戶群體構建價值體系,落實到產品和服務中。

    標簽:ARCFOX極狐比亞迪北京皇冠東風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從3萬到160萬,理想汽車2025年要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

    2月22日,理想汽車CEO李想發布內部信,明確提出理想汽車2025年的戰略目標:2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

    1900/1/1 0:00:00
    假想小米的造車邏輯

    2月19日,有消息稱,小米集團正式確定造車,并且由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該消息一經披露,有關小米雷軍造車的報道紛至沓來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話題。

    1900/1/1 0:00:00
    1月德國電動汽車銷量翻番 電動車市場份額飆升至22%

    據外媒報道,今年1月份,德國電動乘用車(PEV)市場延續了去年年底的火爆銷勢,銷量實現翻倍,達到了36903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德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強勁勢頭尚未停歇。

    1900/1/1 0:00:00
    摩拜CTO空降百度汽車 科技造車真能顛覆傳統嗎?

    當互聯網造車風起云涌時,“搖擺不定”的百度始終備受行業關注。2月22日,百度公開向媒體回應,摩拜前高管夏一平將正式出任百度造車公司CEO。

    1900/1/1 0:00:00
    來自中國的“戴姆勒1/3利潤”

    2月18日,北京汽車01958HK援引戴姆勒2020年財務報表披露,北京奔馳息稅后利潤為29億元歐元,同比增長73。

    1900/1/1 0:00:00
    公開喊話 西雅特:我們需要電池工廠

    如今,歐洲市場電動車銷量增長極為明顯,2020年累計銷量達到136萬輛,甚至超越了中國。不過上述成績主要屬于德國、英國、法國這三個國家,相比之下西班牙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已處于落后位置。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