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福瑞泰克張林:中國智能駕駛Tier1的量產落地的進階之路 | CCF-GAIR 2020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雷鋒。com(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com)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正式開幕。CCF-GAIR 2020峰會由中國計算機聯合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Leifeng.com聯合承辦,鵬程實驗室和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協辦。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前瞻性的前沿科技活動,CCF-GAIR大會已經走過了四個精彩而輝煌的歷程。CCF-GAIR 2020延續了以往的強大陣容,提供了15場專場(人工智能前沿場、機器人前沿場、智能駕駛場、AIoT場、AI芯片場、視覺智能、城市IoT場、愛源創場、AI+藝術場、企業服務場、工業互聯網場、AI金融場、醫療科技場、智慧城市場、聯邦學習和大數據隱私場)。

    在智能駕駛專場環節,國內智能駕駛Tier1福瑞泰克總裁張林帶來了主題為“中國智能駕駛Tier1量產創新之路”的演講。

    對于目前國內智能駕駛的發展趨勢,福瑞泰克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林觀察到,一方面,智能駕駛以漸進的方式發展,基于市場成熟度推出階段性產品。目前ADAS的整車組裝率在不斷提高,可以實現更快的商業化。

    另一方面,針對高水平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有的側重于主機廠的持續發展需求,有的則更側重于垂直場景。

    通過與車企的合作交流,張林表示,未來隨著市場成熟度、技術和成本演進的結合,ADAS產品大概會有幾種形式:L2.5(不能賣)、L2.9(低速可以賣)、L3(完全可以賣)。

    第一種形式,每個OEM都有量產或量產計劃;第二種形式可以集成更多的傳感器;三是在L2.9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傳感器感知能力,升級電子電氣架構,認證車輛的功能安全。從L2.9到L3,需要大量的數據來驗證。

    目前,Fretek已經能夠實現L2級自動駕駛方案的量產,L2.9的方案也已經進入量產準備。此外,在新基礎設施的背景下,Fretek也在開展相關的車路協調項目。

    以下是福萊特克張林的現場演講,由雷鋒網編輯整理。com不改初衷:

    Fretek是一家相對年輕的創新科技公司,立足中國市場,為主機廠和未來出行運營商提供智能駕駛產品和解決方案。成立不到四年,總部在杭州,R&D中心在上海,智能制造工廠和測試基地在浙江桐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弗雷德里克作為一個成立不到四年的初創企業,在國內強者眾多的環境下,以及在自動駕駛的政策和行業環境下,是如何培育市場,開拓創新,為行業做出貢獻的。

    今天的演講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智能駕駛在中國的發展趨勢、機遇和趨勢;第二,作為本土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產品供應商,Fretek做了哪些創新和實踐?

    再次,如何將“智能汽車”和“智能道路”有效結合,從自行車智能到車路協調,Fretek也做了一些實踐。

    中國智能駕駛的發展趨勢

    自動駕駛的等級從L0到L5不等。我覺得L5是一個烏托邦的狀態,要具備無人駕駛能力,在任何時間,任何狀態,任何路況下,這在我有生之年都很難看到。

    關于智能駕駛在中國的發展,一方面,智能駕駛是以漸進的方式發展的。基于市場成熟度,L1到L3,即ADAS量產產品,可以分階段推出。無論是商業回報還是技術確認,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切實可行的,大多數公司還是要看到階段性的回報和發展。

    另一方面,基于高水平自動駕駛的探索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著眼于主機廠的持續發展需求,有的則更側重于垂直場景和更多細分市場。在有限的場景下,進行落地和商業運營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第二,每個細分市場都有大量的運營數據和經驗需要積累,包括今天早上阿里無人物流車最后一公里的實踐,礦山自動駕駛企業等。,都會發現基于一個具體的場景會有很多運營問題需要解決,這可能和運營場景的貼近度有關。只有將這些場景和數據與技術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業務落地,逐步達到商業效果的預期。

    第三,我們認為真正落地的商業量產自動駕駛儀在L2和L4之間。為什么這么說?什么是真正的商業化量產?從安全責任的維度來看,當一輛汽車可以完全自動駕駛時,責任方從駕駛員轉變為車輛提供者和服務者。

    作為汽車生產企業或者出行服務商,當有一天賣給用戶的汽車具備了自動駕駛的功能,雖然這些功能只是在一定范圍內,但汽車生產企業經過充分的驗證,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這個運營范疇下才是真正可以交給消費者的。

    因此,這將是主機廠呈現給消費者的一種可行的形式,它可以在特定的路段和特定的時間段實現大規模的量產和商業化。上午,清華大學姚教授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毛教授分別介紹,中國新的基礎設施將推動自動駕駛走出一條與國外不同的道路。隨著路側單元的建設,智能道路的建設必將加速自動駕駛的發展和帶來。

    從L2.5到L3的演進之路

    通過與主機廠的合作和溝通,許多L2級車輛已經量產,下一步很可能會有這些形式推向市場。

    例如,L2.5基于單個攝像頭+五個雷達,并融入了來自高精度地圖的信息。由于更多傳感器的接入,從本車道自動駕駛到實現自動變道。自動駕駛這一品類將在今明兩年陸續量產,福睿特也已經拿下了主機廠明年年底的量產項目。

    下一個階段,我們稱之為“L2.9”,可以整合駕駛和停車。目前開車是一個控制器,停車是另一個控制器。駕駛和停車領域的融合是一個明顯的方向。更多的傳感器在一起,感知能力大大增強。過去用于停車的全景攝像頭,還可以用于駕駛時的近場感知,從而為高速公路場景的近距離監控、響應和規劃提供更多的感知能力。

    從停車容量來看,大量項目主要依靠目前的全景攝像頭和超聲波攝像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增加駕駛區域傳感器,AVP將變得更加可靠。

    L3和L2.9在傳感器方面差別不大。OEM將建立L3的傳感能力,唯一的區別是激光雷達的傳感能力。然而,在車輛系統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電子和電氣架構的升級、認證……功能安全和車輛執行系統的備用冗余。

    另外,從L2.9到L3,需要大量數據驗證。在L2.9階段,類似于特斯拉的模式。大量量產車銷售給終端消費者后,承擔數據采集和算法驗證的工作。經過一定階段的積累,真正的L3級量產車才能通過主機廠的驗證,然后放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兩個維度需要考慮。一個是成本。更多的傳感器將升級系統的感知和計算能力,這無疑會推高成本。關鍵核心是什么?能否給消費者帶來適應性的體驗。

    例如,在特斯拉的車型上,目前的自動駕駛套餐需要8000美元,美國約有70%的消費者愿意花8000美元,而中國不到50%。由于數據、適配等各種原因,目前美國的體驗比中國好。

    但是,如果依靠自行車智能,有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這些都是你在中國開車經常遇到的挑戰。除了惡劣的天氣,還有進出隧道的光線的急劇變化。Ramp也是一個很難的話題。中國的匝道有時很短,對整個高速公路主車道完全靠自行車感知,感知能力很弱。如果想在匝道上順利切入主車道,對自動駕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中國道路的弊病還包括非常接近的切入、切出和合并,道路施工,惡劣的天氣,自行車和電動車,還有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比如最近的洪水導致路邊被淹,道路塌陷,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場景。2021年后,新一代相機產品將大量上市,尤其是中國本土廠商,他們熟悉中國的路況,這些問題在未來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本地Tier1的崛起

    弗雷特克認為,未來十年將是智能駕駛發展的黃金期,尤其是L2和L3自動駕駛將呈現在終端消費者面前,讓大眾在完全無人駕駛到來之前,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輕松的駕駛體驗。

    就我們而言,我們的努力有三大支撐點。第一,我們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和能力;第二,深入了解中國的交通環境、場景和司機習慣;第三是要有非常強的本土工程能力和反應速度。

    尤其是在響應速度上,本土企業更有優勢,可以及時解決客戶的問題和OEM的問題,可以成為本土企業相對于跨國企業的強大優勢。

    目前,我們已經批量生產了三個級別的產品。一個是性價比最高的。基于單攝像頭單雷達的方案,可以實現L2級別的所有功能,包括主動安全和高速公路車道內的自動駕駛。

    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兩個拐角雷達,可以帶來更多的后向功能,包括盲點探測、后向穿梭等。

    第三種,我們已經進入量產準備,也是主機廠未來兩三年的主流配置方案。通過前方四角雷達、前方攝像頭、雷達加域控制器實現自動變道的功能。

    現在我們正在和很多OEM廠商積極討論如何從Tier1的角度定義下一階段L2.9和L3的系統架構。這種架構不僅可以實現L2級的所有功能,還集成了停車功能,可以實現AVP級。

    另外,在這一階段的技術演進中,會衍生出量產經驗,在高速公路上接近L3,最終在與主機廠整體電子電氣架構、功能安全、轉向制動冗余備份同步實現時,才能展現真正的L3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從L2.9向L3演進的過程中,數據極其重要。L2.9中大量積累的數據來自于車輛、終端、云端的集合,并將結合高精地圖。

    作為我們本土Tier1非常重要的量產配套能力,今年年初,我們在浙江桐鄉啟動了智能制造工廠,配備了世界領先的攝像頭和雷達組裝檢測線,同時擁有專用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為主機廠服務,使所有量產項目在交付主機廠之前都經過了徹底嚴格的測試。

    關于公司目前的業務布局,我們以商用車和乘用車的團隊為“雙輪驅動”。商用車方面,今年9月大部分拖拉機將達到雙預警法規要求,明年AEB將成為強制法規,因為一旦商用車發生事故,對商業的危害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將是巨大的。

    在L4無人駕駛小巴的運營中,我們還將探索一些新的激光傳感器和算法,這些算法和傳感器的使用將反饋到目前的量產中。

    融合感知能力是自動駕駛的基礎和門檻。例如,面對盤山公路、低照度、上下坡、中國各種交通標志識別等挑戰,在Fretek新一代傳感器和算法中,我們的解決方案更好地理解了中國特殊場景的需求,適應了中國各種典型路況,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車輛進出隧道也是一個挑戰,光線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強烈變化,這就需要融合傳感技術來更好地適應光線,平穩過渡到駕駛習慣。存在

    在新的基礎設施背景下,我們也在參與一些項目,如上海奉賢的車路協調項目,針對停車場面積為9000平方米的園區短途班車服務,以及未來將延伸到城市道路的短途班車服務。

    早上還有一位嘉賓提到,新的基礎設施非常快,很多城市都建了智能道路。如何將這些智能道路與智能汽車融合?首先是路邊感知。通過構建路側感知,可以想辦法將路側感知對車輛、行人等物體的感知,在車載系統的統一時間和地理坐標系中顯示出來,從而進一步提高感知能力。

    邊緣計算是將計算和存儲能力遷移到網絡邊緣。對于汽車來說,意味著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來看清周圍復雜的路況,這對于自行車英特爾來說是不可能的……吉斯。

    最后,我認為ADAS是更高級的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我們相信智能交通將是新基礎設施背景下首先落地的方向。未來在復雜場景下,車路協同可以為中國特色的自動駕駛發展帶來體驗創新。

    (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雷鋒。com(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com)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正式開幕。CCF-GAIR 2020峰會由中國計算機聯合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Leifeng.com聯合承辦,鵬程實驗室和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協辦。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前瞻性的前沿科技活動,CCF-GAIR大會已經走過了四個精彩而輝煌的歷程。CCF-GAIR 2020延續了以往的強大陣容,提供了15場專場(人工智能前沿場、機器人前沿場、智能駕駛場、AIoT場、AI芯片場、視覺智能、城市IoT場、愛源創場、AI+藝術場、企業服務場、工業互聯網場、AI金融場、醫療科技場、智慧城市場、聯邦學習和大數據隱私場)。

    在智能駕駛專場環節,國內智能駕駛Tier1福瑞泰克總裁張林帶來了主題為“中國智能駕駛Tier1量產創新之路”的演講。

    對于目前國內智能駕駛的發展趨勢,福瑞泰克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林觀察到,一方面,智能駕駛以漸進的方式發展,基于市場成熟度推出階段性產品。目前ADAS的整車組裝率在不斷提高,可以實現更快的商業化。

    另一方面,針對高水平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有的側重于主機廠的持續發展需求,有的則更側重于垂直場景。

    通過與車企的合作交流,張林表示,未來隨著市場成熟度、技術和成本演進的結合,ADAS產品大概會有幾種形式:L2.5(不能賣)、L2.9(低速可以賣)、L3(完全可以賣)。

    第一種形式,每個OEM都有量產或量產計劃;第二種形式可以集成更多的傳感器;三是在L2.9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傳感器感知能力,升級電子電氣架構,認證車輛的功能安全。從L2.9到L3,需要大量的數據來驗證。

    目前,Fretek已經能夠實現L2級自動駕駛方案的量產,L2.9的方案也已經進入量產準備。此外,在新基礎設施的背景下,Fretek也在開展相關的車路協調項目。

    以下是福萊特克張林的現場演講,由雷鋒網編輯整理。com不改初衷:

    Fretek是一家相對年輕的創新科技公司,立足中國市場,為主機廠和未來出行運營商提供智能駕駛產品和解決方案。成立不到四年,總部在杭州,R&D中心在上海,智能制造工廠和測試基地在浙江桐鄉。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弗雷德里克作為一個成立不到四年的初創企業,在國內強者眾多的環境下,以及在自動駕駛的政策和行業環境下,是如何培育市場,開拓創新,為行業做出貢獻的。

    今天的演講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智能駕駛在中國的發展趨勢、機遇和趨勢;第二,作為本土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產品供應商,Fretek做了哪些創新和實踐?

    再次,如何將“智能汽車”和“智能道路”有效結合,從自行車智能到車路協調,Fretek也做了一些實踐。

    中國智能駕駛的發展趨勢

    自動駕駛的等級從L0到L5不等。我覺得L5是一個烏托邦的狀態,要具備無人駕駛能力,在任何時間,任何狀態,任何路況下,這在我有生之年都很難看到。

    關于智能駕駛在中國的發展,一方面,智能駕駛是以漸進的方式發展的。基于市場成熟度,L1到L3,即ADAS量產產品,可以分階段推出。無論是商業回報還是技術確認,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切實可行的,大多數公司還是要看到階段性的回報和發展。

    另一方面,基于高水平自動駕駛的探索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著眼于主機廠的持續發展需求,有的則更側重于垂直場景和更多細分市場。在有限的場景下,進行落地和商業運營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第二,每個細分市場都有大量的運營數據和經驗需要積累,包括今天早上阿里無人物流車最后一公里的實踐,礦山自動駕駛企業等。,都會發現基于一個具體的場景會有很多運營問題需要解決,這可能和運營場景的貼近度有關。只有將這些場景和數據與技術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業務落地,逐步達到商業效果的預期。

    第三,我們認為真正落地的商業量產自動駕駛儀在L2和L4之間。為什么這么說?什么是真正的商業化量產?從安全責任的維度來看,當一輛汽車可以完全自動駕駛時,責任方從駕駛員轉變為車輛提供者和服務者。

    作為汽車生產企業或者出行服務商,當有一天賣給用戶的汽車具備了自動駕駛的功能,雖然這些功能只是在一定范圍內,但汽車生產企業經過充分的驗證,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在這個運營范疇下才是真正可以交給消費者的。

    因此,這將是主機廠呈現給消費者的一種可行的形式,它可以在特定的路段和特定的時間段實現大規模的量產和商業化。上午,清華大學姚教授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毛教授分別介紹,中國新的基礎設施將推動自動駕駛走出一條與國外不同的道路。隨著路側單元的建設,智能道路的建設必將加速自動駕駛的發展和帶來。

    從L2.5到L3的演進之路

    通過與主機廠的合作和溝通,許多L2級車輛已經量產,下一步很可能會有這些形式推向市場。

    例如,L2.5基于單個攝像頭+五個雷達,并融入了來自高精度地圖的信息。由于更多傳感器的接入,從本車道自動駕駛到實現自動變道。自動駕駛這一品類將在今明兩年陸續量產,福睿特也已經拿下了主機廠明年年底的量產項目。

    下一個階段,我們稱之為“L2.9”,可以整合駕駛和停車。目前開車是一個控制器,停車是另一個控制器。駕駛和停車領域的融合是一個明顯的方向。更多的傳感器在一起,感知能力大大增強。過去用于停車的全景攝像頭,還可以用于駕駛時的近場感知,從而為高速公路場景的近距離監控、響應和規劃提供更多的感知能力。

    從停車容量來看,大量項目主要依靠目前的全景攝像頭和超聲波攝像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增加駕駛區域傳感器,AVP將變得更加可靠。

    L3和L2.9在傳感器方面差別不大。OEM將建立L3的傳感能力,唯一的區別是激光雷達的傳感能力。然而,在車輛系統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電子和電氣架構的升級、認證……功能安全和車輛執行系統的備用冗余。

    另外,從L2.9到L3,需要大量數據驗證。在L2.9階段,類似于特斯拉的模式。大量量產車銷售給終端消費者后,承擔數據采集和算法驗證的工作。經過一定階段的積累,真正的L3級量產車才能通過主機廠的驗證,然后放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兩個維度需要考慮。一個是成本。更多的傳感器將升級系統的感知和計算能力,這無疑會推高成本。關鍵核心是什么?能否給消費者帶來適應性的體驗。

    例如,在特斯拉的車型上,目前的自動駕駛套餐需要8000美元,美國約有70%的消費者愿意花8000美元,而中國不到50%。由于數據、適配等各種原因,目前美國的體驗比中國好。

    但是,如果依靠自行車智能,有些問題是很難解決的。這些都是你在中國開車經常遇到的挑戰。除了惡劣的天氣,還有進出隧道的光線的急劇變化。Ramp也是一個很難的話題。中國的匝道有時很短,對整個高速公路主車道完全靠自行車感知,感知能力很弱。如果想在匝道上順利切入主車道,對自動駕駛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中國道路的弊病還包括非常接近的切入、切出和合并,道路施工,惡劣的天氣,自行車和電動車,還有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比如最近的洪水導致路邊被淹,道路塌陷,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場景。2021年后,新一代相機產品將大量上市,尤其是中國本土廠商,他們熟悉中國的路況,這些問題在未來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本地Tier1的崛起

    弗雷特克認為,未來十年將是智能駕駛發展的黃金期,尤其是L2和L3自動駕駛將呈現在終端消費者面前,讓大眾在完全無人駕駛到來之前,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輕松的駕駛體驗。

    就我們而言,我們的努力有三大支撐點。第一,我們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和能力;第二,深入了解中國的交通環境、場景和司機習慣;第三是要有非常強的本土工程能力和反應速度。

    尤其是在響應速度上,本土企業更有優勢,可以及時解決客戶的問題和OEM的問題,可以成為本土企業相對于跨國企業的強大優勢。

    目前,我們已經批量生產了三個級別的產品。一個是性價比最高的。基于單攝像頭單雷達的方案,可以實現L2級別的所有功能,包括主動安全和高速公路車道內的自動駕駛。

    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兩個拐角雷達,可以帶來更多的后向功能,包括盲點探測、后向穿梭等。

    第三種,我們已經進入量產準備,也是主機廠未來兩三年的主流配置方案。通過前方四角雷達、前方攝像頭、雷達加域控制器實現自動變道的功能。

    現在我們正在和很多OEM廠商積極討論如何從Tier1的角度定義下一階段L2.9和L3的系統架構。這種架構不僅可以實現L2級的所有功能,還集成了停車功能,可以實現AVP級。

    另外,在這一階段的技術演進中,會衍生出量產經驗,在高速公路上接近L3,最終在與主機廠整體電子電氣架構、功能安全、轉向制動冗余備份同步實現時,才能展現真正的L3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從L2.9向L3演進的過程中,數據極其重要。L2.9中大量積累的數據來自于車輛、終端、云端的集合,并將結合高精地圖。

    作為我們本土Tier1非常重要的量產配套能力,今年年初,我們在浙江桐鄉啟動了智能制造工廠,配備了世界領先的攝像頭和雷達組裝檢測線,同時擁有專用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為主機廠服務,使所有量產項目在交付主機廠之前都經過了徹底嚴格的測試。

    關于公司目前的業務布局,我們以商用車和乘用車的團隊為“雙輪驅動”。商用車方面,今年9月大部分拖拉機將達到雙預警法規要求,明年AEB將成為強制法規,因為一旦商用車發生事故,對商業的危害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將是巨大的。

    在L4無人駕駛小巴的運營中,我們還將探索一些新的激光傳感器和算法,這些算法和傳感器的使用將反饋到目前的量產中。

    融合感知能力是自動駕駛的基礎和門檻。例如,面對盤山公路、低照度、上下坡、中國各種交通標志識別等挑戰,在Fretek新一代傳感器和算法中,我們的解決方案更好地理解了中國特殊場景的需求,適應了中國各種典型路況,在這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車輛進出隧道也是一個挑戰,光線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強烈變化,這就需要融合傳感技術來更好地適應光線,平穩過渡到駕駛習慣。存在

    在新的基礎設施背景下,我們也在參與一些項目,如上海奉賢的車路協調項目,針對停車場面積為9000平方米的園區短途班車服務,以及未來將延伸到城市道路的短途班車服務。

    早上還有一位嘉賓提到,新的基礎設施非常快,很多城市都建了智能道路。如何將這些智能道路與智能汽車融合?首先是路邊感知。通過構建路側感知,可以想辦法將路側感知對車輛、行人等物體的感知,在車載系統的統一時間和地理坐標系中顯示出來,從而進一步提高感知能力。

    邊緣計算是將計算和存儲能力遷移到網絡邊緣。對于汽車來說,意味著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來看清周圍復雜的路況,這對于自行車英特爾來說是不可能的……吉斯。

    最后,我認為ADAS是更高級的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我們相信智能交通將是新基礎設施背景下首先落地的方向。未來在復雜場景下,車路協同可以為中國特色的自動駕駛發展帶來體驗創新。

    (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標簽:特斯拉大眾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國新能源汽車被歐洲趕超 寧德時代:別讓海外搶了先機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布局的是比較早的,也是國內汽車行業超越傳統強國的機會,不過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歐洲趕超。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呼吁國內車企等不要讓海外搶了先機。

    1900/1/1 0:00:00
    圓桌討論:電動車到底應該如何下鄉

    網易汽車8月12日報道市場“停下來”的時候,行業的思想不能停滯。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
    7月車市同比增長7.7% 創近兩年來最大增幅

    7月,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銷量的轎車、SUV和MPV市場皆實現了正增長,而上一次這樣的情況發生在2016年11月。時隔一個月,7月國產乘用車市場又再次迎來零售和批發銷量的雙增長。

    1900/1/1 0:00:00
    “新能源下鄉”是城市淘汰產品的向下傾銷?車企應結合農村實際進行“減配”

    摘要王超提出,但現在鮮有車企老老實實為下鄉開發出一個適合的產品,“都是拿著城里不要的東西往下傾銷”。近一個月前,三部委聯合發布公告,拉開2020下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序幕。

    1900/1/1 0:00:00
    吳甘沙:都做無人駕駛 為何特斯拉比其他幾家燒錢少很多?

    TechWeb8月12日消息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開幕。在“自動駕駛”分會場,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CEO吳甘沙發表題為“智能駕駛的中場戰爭”主題演講。

    1900/1/1 0:00:00
    圓桌討論:生存與轉型 時間窗口多少年

    網易汽車8月12日報道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