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二季度報巨虧 跨國車企降本御寒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虧損已經成為大多數跨國車企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的關鍵詞。

    截至記者發稿時,除豐田、本田、寶馬外,少數車企尚未披露4-6月的經營狀況,包括大眾、通用、戴姆勒在內的主流車企已于近日交出Q2成績單。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目前已發布2020年Q2財報的主流跨國車企中,只有特斯拉和PSA(標致雪鐵龍集團)在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盈利。

    在二季度虧損的車企中,以美國體系的三大巨頭福特、FCA(菲亞特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為典型,具體虧損分別約為16.14億歐元、9.28億歐元和4.25億歐元。三者中,福特利潤同比降幅最高,降幅超過211%,通用最低,降幅為117%。

    對于Q2的損失,福特、FCA和通用都在財報中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3月底開始,上述三家美國車企的北美工廠就因為疫情被迫停產,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換句話說,犧牲了第二季度大約一半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上述以及包括捷豹路虎、馬自達等其他主流車企的財報,5月份以來新車交付量穩步上升,但距離疫情前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想盈利,先降低你的成本?

    在虧損成為汽車行業常態的第二季度,特斯拉和PSA逆市盈利令人羨慕。

    尤其是后者,根據其官方數據,上半年PSA集團在中國市場銷量為34276輛,同比下降42%,整體汽車市場銷量占比僅為3.3%,可以說連疫情中最后一個穩定的市場也宣告失守。

    他們是如何盈利的?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兩家車企的財報時發現,成本控制是一個共同點。

    “在這個階段(從疫情開始),集團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大幅削減開支。”7月28日,PSA官方在財報中稱,2020年上半年,集團總務、行政和營銷支出達23.7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37億元,降幅超過30.42%。

    還是因為PSA集團在成本控制方面成效顯著,同行也開始效仿。

    例如,在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Daimler Group)最近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的同時,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康宋林(音譯)表示,將繼續大力削減成本。據德國媒體《經理人雜志》(Manager Magazin)當地時間7月22日報道,戴姆勒計劃將裁員計劃的規模從1.5萬人擴大至3萬人。

    削減開支和裁員是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此外,一些車企希望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達到同樣的目的,比如特斯拉。

    Tesla, Ford,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Toyota

    隸屬于福特、FCA、通用汽車等美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第二季度調整后息稅前盈利達到12.09億美元,GAAP標準下凈利潤為1.04億美元。雖然和前三家一樣關停了很長時間,但運行狀況卻大不相同。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期,我們的業務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雖然我們在弗里蒙特的主要工廠關閉了近半個季度,但我們在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了連續第四個GAAP利潤,并獲得了4.18億美元的正自由現金流。”7月23日,特斯拉在官方平臺也是這么說的。

    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利潤與其健康的造血能力密切相關。報告期內,特斯拉的毛利率為21%,單車的毛利率達到25.4%,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18.9%。

    特斯拉自行車毛利率的提升與其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密切相關,其銷售規模已占公司總量的1/3。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國產化率在40%左右,預計年底會提升到80%甚至更高。”八月……t 1,一位熟悉特斯拉的消息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通過國產化的手段降低生產成本,不僅有助于控制成本,還能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除了上述國產特斯拉車型,福特旗下林肯的首款國產車型長安林肯冒險者一經上市就為集團帶來可觀的銷量,其指導價比同豪華品牌的緊湊型SUV低5%-10%。

    國內汽車工業迎來發展機遇。

    疫情促使國外車企加快降本增效,也為國內汽車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比如支持新能源國產化。

    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包括大眾、戴姆勒在內的外資車企巨頭都在電池領域重拳出擊。前者持有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郭萱高科26.47%的股份,認購總額不低于60億元,而后者計劃參與另一家中國電池公司福能科技4.8億美元的IPO。

    “今年第一季度,歐洲車企遭遇電池供應短缺。除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市場深度綁定一家電池供應商是最安全的方式。”8月1日,汽車行業分析師姚晨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

    不少國外車企計劃在國內市場原有產品規模的基礎上,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本地化生產,這不僅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也將進一步提升傳統汽車制造業的市場容量。

    “雖然在如今的環境下擴張有點冒險,但機會還是有的。”8月1日,天津一家為一汽豐田、長城汽車等主機廠供應車門隔音條的供應商向時代周報透露,近期計劃在廣東再開一家工廠。“大眾的重型新能源汽車即將在佛山工廠生產,新動力將建設很多新工廠”。

    據了解,大眾即將在國內推出的ID系列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以及奔馳的EQ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家族,都屬于獨立于燃油車的產品規劃,造車平臺與原有車型并不完全通用。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很多主機廠擴大生產線的原因之一。

    隨著傳統外資汽車企業新能源本土化擴張,以及一系列不可小覷的“造車新勢力”的出現,國內汽車制造業規模有望在原有基礎上迎來新一輪增長。

    “新能源汽車也是汽車。雖然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但總有膠條和雨刷。這是一個新秩序。”上述供應商表示。虧損已經成為大多數跨國車企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的關鍵詞。

    截至記者發稿時,除豐田、本田、寶馬外,少數車企尚未披露4-6月的經營狀況,包括大眾、通用、戴姆勒在內的主流車企已于近日交出Q2成績單。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目前已發布2020年Q2財報的主流跨國車企中,只有特斯拉和PSA(標致雪鐵龍集團)在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盈利。

    在二季度虧損的車企中,以美國體系的三大巨頭福特、FCA(菲亞特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為典型,具體虧損分別約為16.14億歐元、9.28億歐元和4.25億歐元。三者中,福特利潤同比降幅最高,降幅超過211%,通用最低,降幅為117%。

    對于Q2的損失,福特、FCA和通用都在財報中提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從3月底開始,上述三家美國車企的北美工廠就因為疫情被迫停產,一直持續到5月中旬,換句話說,犧牲了第二季度大約一半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上述情況以及包括捷豹路虎和馬自達在內的其他主流車企的財報,自5月份以來,新車交付量穩步上升,但距離……再流行水平。

    想盈利,先降低你的成本?

    在虧損成為汽車行業常態的第二季度,特斯拉和PSA逆市盈利令人羨慕。

    尤其是后者,根據其官方數據,上半年PSA集團在中國市場銷量為34276輛,同比下降42%,整體汽車市場銷量占比僅為3.3%,可以說連疫情中最后一個穩定的市場也宣告失守。

    他們是如何盈利的?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兩家車企的財報時發現,成本控制是一個共同點。

    “在這個階段(從疫情開始),集團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大幅削減開支。”7月28日,PSA官方在財報中稱,2020年上半年,集團總務、行政和營銷支出達23.72億歐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37億元,降幅超過30.42%。

    還是因為PSA集團在成本控制方面成效顯著,同行也開始效仿。

    例如,在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Daimler Group)最近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的同時,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康宋林(音譯)表示,將繼續大力削減成本。據德國媒體《經理人雜志》(Manager Magazin)當地時間7月22日報道,戴姆勒計劃將裁員計劃的規模從1.5萬人擴大至3萬人。

    削減開支和裁員是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此外,一些車企希望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達到同樣的目的,比如特斯拉。

    Tesla, Ford, Volkswagen, Mercedes-Benz, Toyota

    隸屬于福特、FCA、通用汽車等美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第二季度調整后息稅前盈利達到12.09億美元,GAAP標準下凈利潤為1.04億美元。雖然和前三家一樣關停了很長時間,但運行狀況卻大不相同。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期,我們的業務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雖然我們在弗里蒙特的主要工廠關閉了近半個季度,但我們在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了連續第四個GAAP利潤,并獲得了4.18億美元的正自由現金流。”7月23日,特斯拉在官方平臺也是這么說的。

    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利潤與其健康的造血能力密切相關。報告期內,特斯拉的毛利率為21%,單車的毛利率達到25.4%,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18.9%。

    特斯拉自行車毛利率的提升與其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密切相關,其銷售規模已占公司總量的1/3。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國產化率在40%左右,預計年底會提升到80%甚至更高。”8月1日,一位熟悉特斯拉的消息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通過國產化的手段降低生產成本,不僅有助于控制成本,還能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除了上述國產特斯拉車型,福特旗下林肯的首款國產車型長安林肯冒險者一經上市就為集團帶來可觀的銷量,其指導價比同豪華品牌的緊湊型SUV低5%-10%。

    國內汽車工業迎來發展機遇。

    疫情促使國外車企加快降本增效,也為國內汽車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比如支持新能源國產化。

    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包括大眾、戴姆勒在內的外資車企巨頭都在電池領域重拳出擊。前者持有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郭萱高科26.47%的股份,認購總額不低于60億元,而后者計劃參與另一家中國電池公司福能科技4.8億美元的IPO。

    “今年第一季度,歐洲車企遭遇電池供應短缺。除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市場深度綁定一家電池供應商是最安全的方式。”8月1日,汽車行業分析師姚晨在接受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

    許多外國汽車公司計劃在……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本地生產在國內市場原有產品規模的基礎上,不僅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提升傳統汽車制造業的市場容量。

    “雖然在如今的環境下擴張有點冒險,但機會還是有的。”8月1日,天津一家為一汽豐田、長城汽車等主機廠供應車門隔音條的供應商向時代周報透露,近期計劃在廣東再開一家工廠。“大眾的重型新能源汽車即將在佛山工廠生產,新動力將建設很多新工廠”。

    據了解,大眾即將在國內推出的ID系列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以及奔馳的EQ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家族,都屬于獨立于燃油車的產品規劃,造車平臺與原有車型并不完全通用。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很多主機廠擴大生產線的原因之一。

    隨著傳統外資汽車企業新能源本土化擴張,以及一系列不可小覷的“造車新勢力”的出現,國內汽車制造業規模有望在原有基礎上迎來新一輪增長。

    “新能源汽車也是汽車。雖然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但總有膠條和雨刷。這是一個新秩序。”上述供應商表示。

    標簽:特斯拉福特大眾奔馳豐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單月市占率超德系 日系車在華“恢復戰”究竟做對了什么?

    8月6日,汽車預言家從相關渠道獲悉,本田2020年7月在華新車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78至1366萬輛;豐田汽車7月在中國市場銷售新車1656萬輛,同比增長191;日產汽車7月增長11

    1900/1/1 0:00:00
    寶騰憑什么7個月拿下馬來西亞21.8%的汽車份額?

    8月4日,寶騰汽車公布7月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寶騰汽車單月銷量達132萬輛,創下96個月以來新高,環比增長達373,同比勁增457。寶騰汽車旗下的主力車型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內取得領導地位。

    1900/1/1 0:00:00
    寶馬為季度虧損首次裁員 上半年近30億研發支出與去年持平

    8月5日,寶馬集團正式發布二季度財報。

    1900/1/1 0:00:00
    無線充電成新能源汽車賣點?商業化推廣并不好走

    現在“無線充電”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詞兒很多消費者的手機都可以支持無線充電。不過在汽車領域能夠真正實現整車無線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卻寥寥無幾。

    1900/1/1 0:00:00
    蔚來、小鵬與理想的“隆中對”

    2020年的夏天,不是樂隊的夏天。蔚來NYSENIO融資,理想NASDAQLI上市,小鵬躍躍欲試沖擊IPO。

    1900/1/1 0:00:00
    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褪去 康迪要赴美國割"韭菜"?

    近日,康迪科技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KNDI)(下文簡稱“康迪”)宣布,將在美國市場上正式發布純電動汽車康迪K23和K27車型,兩款新車定位為微型低端電動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