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廣汽、長城等國內汽車巨頭多年未塵埃落定的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卻被名不見經傳的康迪科技集團悄然實現了。康迪科技集團近日宣布,將在美國市場發布兩款純電動汽車——康迪K27和K23。這兩款新車定位為低端電動車,將于8月18日在美國預售,今年第四季度交付。康迪居然以“小微”的身份打入崇尚肌肉和力量的美國市場,真是讓人捏了一把汗。無論如何,康迪正式登陸美國市場,不像某些自主品牌,沒有雨,只有雷。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市場。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意味著質量得到了認證。所以這些年來,國內有很多自主品牌決心進入美國市場,但是進入美國市場并不容易,因為這里有世界上最嚴格的汽車檢測標準,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觀念和方式也比較成熟,沒有糊弄的余地。當年叫囂要進入美國市場的自主品牌后來怎么樣了?有成功的案例嗎?說到汽車出口,你一定會提到一汽李霞的名字,因為正是一汽李霞開創了中國汽車出口的先河。2002年6月10日,李霞汽車出口美國,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歷史的長河中,李霞是第一個產量過百萬的民族自主品牌,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留下了輝煌的一筆。遺憾的是,自2012年以來,一汽李霞的業務每況愈下,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2019年,一汽集團自主業務整改期間,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一汽李霞成為棄子,上市公司殼轉讓給中鐵武勝,通過與博駿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天汽博駿”繼續汽車業務。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汽李霞。可悲的是,由于博駿汽車資金鏈斷裂,為自救而賣身,無暇顧及天津博駿的注資和運營。天津博君無故死亡,一汽李霞“混改”夢想破滅,帶著遺憾離開。廣汽傳祺是較早提出進軍歐美的自主品牌。2013年起,傳祺品牌開始出海,在集團“1513戰略”的指引下,陸續進軍海外市場,連續參加底特律和北美車展,并先后在美國設立硅谷R&D中心、LA前瞻設計中心、底特律R&D中心等機構,為進軍北美市場做準備。2015年1月,廣汽集團作為國內唯一自主品牌登陸底特律車展,并花了三年多時間研究北美相關法律法規。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2017年4月于君接任總經理一職后,一再推遲進入北美市場的時間。按照計劃,廣汽傳祺將于2019年底在美國發布旗下車型。但由于傳祺的英文名“Trumpchi”與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Trump同名,因此因兩國貿易摩擦而再次延期。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北美車展上,傳祺第一次代表中國自主品牌站上了車展的主舞臺,但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發生了。當時有個車評人在傳祺展臺,邊看邊在FACEBOOK上直播講解。當他鉆進一輛寶馬i3內飾的GE3,試圖打開手套箱時,手套箱的把手居然斷了。雖然這是小事,但對于非常注重產品可靠性和耐用性的美國人來說,他們會認為傳祺品牌甚至中國品牌粗制濫造,對中國制造的汽車說不。兩年前的2018年,以“抄襲”聞名的眾泰汽車宣布即將進入美國市場。當時,眾泰與美國汽車銷售商HAAH (Ham控股公司)簽訂經銷協議,成立眾泰美國公司。計劃從2020年開始在美國經銷眾泰產品,并銷售……中國眾泰SUV車型在美國通過100個市場的經銷商。公開資料顯示,首款進入美國市場的車型是眾泰T600。T600是讓眾泰一舉成名的功臣,但其外觀與大眾途銳十分相似,也讓廣大網友吐槽。不可思議的是,眾泰美國CEO杜克·黑爾(Duke Hale)公開表示對眾泰T600未來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充滿信心。這款車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配置應該會受到美國家庭的歡迎。按照計劃,預計2020年登錄美國時,眾泰汽車在美國的線下渠道將擴展至325家門店。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2019年,眾泰汽車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不僅導致銷量嚴重下滑,還面臨經銷商退網、資金鏈單一、拖欠供應商貨款等一系列問題。其董事長金哲勇也因為一起經濟糾紛被限制高消費。眾泰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已經沒有下文了。奇瑞汽車是較早走出國門的自主品牌。目前,其產品已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建立了1300多個銷售和服務網點,累計出口超過150萬輛,連續16年位居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第一。2020年初,奇瑞宣布將進入美國市場,為其提供服務的公司是與眾泰汽車簽署協議的HAAH。據悉,雙方將采用全新的Vantas品牌,并于2021年底或2022年初開始在美國組裝和銷售基于奇瑞平臺的車型。換句話說,奇瑞的汽車將以Vantas品牌在美國銷售。新品牌還發布了全新的LOGO車型,旗下車型將以奇瑞行路為原型。但從目前中美緊張的關系來看,經貿摩擦可能會影響奇瑞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在塵埃落定之前可能會有變數。都說“未來(汽車)沒有未來”,但其實未來汽車曾經有一個理想,并為之努力。2018年底,未來母公司長城華冠被曝與美國電動汽車技術公司Mullen簽署協議,將于2020年將未來電動跑車K50引入美國市場,Mullen將在美國市場扮演未來K50的生產和銷售角色。2019年初,未來K50以12.3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86萬元)的指導價在美國預售,但短期內僅售出1000輛。未來的K50是一款有爭議的電動車。國內補貼后售價68.68萬,美國市場指導價高達86萬。這個價格比特斯拉Model X還貴,真的會有人為這個鮮為人知的品牌買單嗎?然而,還沒等大家來得及擔心,未來汽車已經失去了未來。目前由于拖欠員工工資和董事長限制高消費,傳聞未來汽車正在尋求資本接盤,美國銀行的計劃估計不了了之。近十年來,無論是國有汽車集團還是民營汽車企業,都對美國市場垂涎三尺,不少企業大膽行動,但最終沒有一個本土自主品牌能夠成功登陸美國本土并站穩腳跟。當廣汽、長城、奇瑞還在摩拳擦掌的時候,率先進入美國市場的卻是在國內電動車市場幾乎銷聲匿跡、以微型電動車為主的自主品牌康迪。率先進入美國市場不等于贏。能夠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活下來才是真正的贏家。從這個意義上說,康迪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硬仗要打。讓人好奇的是,一直追求大頭和實力感的美國能接受一款微型電動車嗎?以性價比取勝的微型電動車在美國的市場有多大?可以說康迪是試探美國消費者底線的敲門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廣汽、長城等國內汽車巨頭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并未塵埃落定……很多年都是默默無聞的康迪科技集團實現的。康迪科技集團近日宣布,將在美國市場發布兩款純電動汽車——康迪K27和K23。這兩款新車定位為低端電動車,將于8月18日在美國預售,今年第四季度交付。康迪居然以“小微”的身份打入崇尚肌肉和力量的美國市場,真是讓人捏了一把汗。無論如何,康迪正式登陸美國市場,不像某些自主品牌,沒有雨,只有雷。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市場。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意味著質量得到了認證。所以這些年來,國內有很多自主品牌決心進入美國市場,但是進入美國市場并不容易,因為這里有世界上最嚴格的汽車檢測標準,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觀念和方式也比較成熟,沒有糊弄的余地。當年叫囂要進入美國市場的自主品牌后來怎么樣了?有成功的案例嗎?說到汽車出口,你一定會提到一汽李霞的名字,因為正是一汽李霞開創了中國汽車出口的先河。2002年6月10日,李霞汽車出口美國,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歷史的長河中,李霞是第一個產量過百萬的民族自主品牌,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留下了輝煌的一筆。遺憾的是,自2012年以來,一汽李霞的業務每況愈下,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負。2019年,一汽集團自主業務整改期間,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一汽李霞成為棄子,上市公司殼轉讓給中鐵武勝,通過與博駿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天汽博駿”繼續汽車業務。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汽李霞。可悲的是,由于博駿汽車資金鏈斷裂,為自救而賣身,無暇顧及天津博駿的注資和運營。天津博君無故死亡,一汽李霞“混改”夢想破滅,帶著遺憾離開。廣汽傳祺是較早提出進軍歐美的自主品牌。2013年起,傳祺品牌開始出海,在集團“1513戰略”的指引下,陸續進軍海外市場,連續參加底特律和北美車展,并先后在美國設立硅谷R&D中心、LA前瞻設計中心、底特律R&D中心等機構,為進軍北美市場做準備。2015年1月,廣汽集團作為國內唯一自主品牌登陸底特律車展,并花了三年多時間研究北美相關法律法規。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2017年4月于君接任總經理一職后,一再推遲進入北美市場的時間。按照計劃,廣汽傳祺將于2019年底在美國發布旗下車型。但由于傳祺的英文名“Trumpchi”與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Trump同名,因此因兩國貿易摩擦而再次延期。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北美車展上,傳祺第一次代表中國自主品牌站上了車展的主舞臺,但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發生了。當時有個車評人在傳祺展臺,邊看邊在FACEBOOK上直播講解。當他鉆進一輛寶馬i3內飾的GE3,試圖打開手套箱時,手套箱的把手居然斷了。雖然這是小事,但對于非常注重產品可靠性和耐用性的美國人來說,他們會認為傳祺品牌甚至中國品牌粗制濫造,對中國制造的汽車說不。兩年前的2018年,以“抄襲”聞名的眾泰汽車宣布即將進入美國市場。當時,眾泰與美國汽車銷售商HAAH (Ham控股公司)簽訂經銷協議,成立眾泰美國公司。計劃從2020年開始在美國經銷眾泰產品,通過100個市場的經銷商在美國銷售中國眾泰SUV車型。根據公開信息,第一款en……r美國市場是眾泰T600。T600是讓眾泰一舉成名的功臣,但其外觀與大眾途銳十分相似,也讓廣大網友吐槽。不可思議的是,眾泰美國CEO杜克·黑爾(Duke Hale)公開表示對眾泰T600未來在美國市場的表現充滿信心。這款車獨特的造型和豐富的配置應該會受到美國家庭的歡迎。按照計劃,預計2020年登錄美國時,眾泰汽車在美國的線下渠道將擴展至325家門店。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2019年,眾泰汽車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不僅導致銷量嚴重下滑,還面臨經銷商退網、資金鏈單一、拖欠供應商貨款等一系列問題。其董事長金哲勇也因為一起經濟糾紛被限制高消費。眾泰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已經沒有下文了。奇瑞汽車是較早走出國門的自主品牌。目前,其產品已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外建立了1300多個銷售和服務網點,累計出口超過150萬輛,連續16年位居中國乘用車品牌出口第一。2020年初,奇瑞宣布將進入美國市場,為其提供服務的公司是與眾泰汽車簽署協議的HAAH。據悉,雙方將采用全新的Vantas品牌,并于2021年底或2022年初開始在美國組裝和銷售基于奇瑞平臺的車型。換句話說,奇瑞的汽車將以Vantas品牌在美國銷售。新品牌還發布了全新的LOGO車型,旗下車型將以奇瑞行路為原型。但從目前中美緊張的關系來看,經貿摩擦可能會影響奇瑞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在塵埃落定之前可能會有變數。都說“未來(汽車)沒有未來”,但其實未來汽車曾經有一個理想,并為之努力。2018年底,未來母公司長城華冠被曝與美國電動汽車技術公司Mullen簽署協議,將于2020年將未來電動跑車K50引入美國市場,Mullen將在美國市場扮演未來K50的生產和銷售角色。2019年初,未來K50以12.3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86萬元)的指導價在美國預售,但短期內僅售出1000輛。未來的K50是一款有爭議的電動車。國內補貼后售價68.68萬,美國市場指導價高達86萬。這個價格比特斯拉Model X還貴,真的會有人為這個鮮為人知的品牌買單嗎?然而,還沒等大家來得及擔心,未來汽車已經失去了未來。目前由于拖欠員工工資和董事長限制高消費,傳聞未來汽車正在尋求資本接盤,美國銀行的計劃估計不了了之。近十年來,無論是國有汽車集團還是民營汽車企業,都對美國市場垂涎三尺,不少企業大膽行動,但最終沒有一個本土自主品牌能夠成功登陸美國本土并站穩腳跟。當廣汽、長城、奇瑞還在摩拳擦掌的時候,率先進入美國市場的卻是在國內電動車市場幾乎銷聲匿跡、以微型電動車為主的自主品牌康迪。率先進入美國市場不等于贏。能夠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活下來才是真正的贏家。從這個意義上說,康迪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硬仗要打。讓人好奇的是,一直追求大頭和實力感的美國能接受一款微型電動車嗎?以性價比取勝的微型電動車在美國的市場有多大?可以說康迪是試探美國消費者底線的敲門磚。
在7月24日的2020成都車展上,蔚來汽車李斌描述了他關于BaaS(BatteryasaService,電池即服務)的愿景。
1900/1/1 0:00:00在疫情持續的影響之下,全球車市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作為全球疫情的第一個“震中”,歐洲新車銷量自然也無法幸免。上半年,歐洲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395,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
1900/1/1 0:00:00近日,廣汽集團發布了一份前沿技術介紹,文件中其中提到了廣汽自主研發的用于自動駕駛的5GVBOX技術、ADiGOParkPro以及電池電芯技術。
1900/1/1 0:00:00新車永遠是車市對抗戰中最有效的武器,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導致車市陰云密布,整體銷量大幅下滑,而其中快速調整節奏,投放大量新車的企業和品牌,成功跑贏大盤。
1900/1/1 0:00:00在此之前,斯柯達品牌下探已引發了外界對該品牌未來的擔憂,而新冠肺炎壓頂,如何在中國等核心市場觸底反彈,現如今又成為謝弗上任后的第一個艱巨任務。
1900/1/1 0:00:00疫情爆發讓本就處于下行市場的汽車行業雪上加霜,但近一個多月來,造車新勢力龍頭企業卻重回資本春天。8月3日,據36氪報道,C輪近5億美元融資落袋僅13天后,小鵬汽車已再次獲得超3億美元融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