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車聯網,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如今,它經常被汽車制造商、銷售商和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提及。
簡單地說,汽車聯網就是將汽車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然而,從宏觀角度來看,車聯網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很多人知道的車聯網可能只是車聯網系統的一小部分。今天,我想對車聯網做一個全面的介紹,希望能理清車聯網的相關概念,幫助大家具體、客觀、理性地理解車聯網。本文將重點討論以下問題:1。什么是車聯網?2.車聯網包括什么?它是什么樣的建筑?3.汽車聯網的主要技術是什么?它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4.車聯網將帶來哪些好處?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5.即將到來的5G與車聯網有什么關系?好吧,事不宜遲,讓我們進入正題。什么是車聯網?它在英語中被稱為IoV(車聯網),屬于物聯網(IoT)。車輛是指車輛和運輸工具。過去,當我們學習英語時,我們都知道汽車被稱為汽車、公共汽車和卡車。事實上,外國人更多地使用車輛,這相當于一個通用術語。如前所述,車聯網是一個將汽車連接在一起的網絡。事實上,準確地說,車聯網不僅僅是將汽車彼此連接起來,而是將汽車與行人連接起來,將汽車與道路連接起來,使汽車與基礎設施(紅綠燈等)連接起來,讓汽車與網絡連接起來,把汽車與云連接起來。這里介紹了我們經常看到的汽車聯網的幾個概念:V2V:汽車和汽車,車輛到車輛V2P:汽車和行人,車輛到行人V2R:汽車和道路,車輛到道路V2I:汽車和基礎設施,車輛到基礎設施V2N版本2n:汽車和網絡。車輛到網絡V2C:車輛到云,車輛到云無論V2是什么,它都可以統稱為V2X(X代表一切,任何東西)。一些學生將上面的某個V2視為車聯網,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真正的車聯網是V2X(汽車連接一切)。
在討論V2X之前,讓我們先看看車輛本身,也就是車輛的內部。對于汽車來說,它包括許多部件,如空調、音響、攝像頭、發動機、輪胎等。這些部件可以信息化和數字化。通過安裝傳感器,可以生成表示狀態的數據。例如輪胎,可以安裝胎壓傳感器來生成胎壓數據并監測輪胎的狀態。
有了數據,就可以進行傳輸。汽車中每個部件的數據都被傳輸到汽車的“神經中樞”。這種網絡可以稱為“車內內聯網”。傳感器技術對于車載網絡來說非常重要。這里的傳感器不僅收集車內信息,還包括車外的傳感器數據,如防撞傳感器信息、用于感知外部環境變化的攝像頭、用于監測路況的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數據關系到車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除了傳感器,更關鍵的是“神經中樞”。一般來說,汽車制造商在生產汽車時喜歡組裝汽車聯網設備作為“神經中樞”,這通常被稱為“前裝聯網”。前裝的代表是福特的SYNC和通用的OnStar,以及國內上汽的inkaNet、吉利的iNTEC和長安的Incall。前置聯網系統一般包括主機、車載T-BOX、移動APP和后臺系統四部分。T-BOX是遠程通信BOX(遠程通信是電信和信息學的結合),也稱為TCU(車輛網絡控制單元)。簡單地說,它是一臺安裝在汽車上的計算機(嵌入式),用于控制和跟蹤汽車的狀態。
T-BOX,一家類似互聯網公司的非汽車制造商,只能通過后期安裝來安裝車聯網的車載終端……
因為它不能參與汽車的預制造過程。后裝的代表是騰訊的魯寶盒子。這是一種稍后安裝的設備,用于通過車輛的OBD接口獲取實時車輛數據。OBD是車載診斷系統,是一種車載自動診斷系統。
騰訊路寶
汽車上的OBD接口是一種通過OBD接口獲取數據,然后通過藍牙等方式將數據傳輸到手機的設備。
注意這個神經中樞,除了硬件,軟件也很重要,所以像阿里這樣的公司做了一個像YUN OS Auto這樣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VOS)。它和安卓手機一樣,是一個汽車操作系統。簡而言之,無論是前置還是后置,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為了獲取數據、監控和控制車輛。
繼續,繼續。如果車輛本身沒有與外界通信的能力,那么“車輛內部網”就是局域網和孤島。汽車的“神經中樞”可以通過儀表盤或中央控制裝置通知車輛駕駛員。或者,正如我剛才所說,通過藍牙連接到手機并發送數據。然而,這種方法在傳輸速率、數據量、及時性和便利性方面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使車輛具有足夠強大的外部通信能力。DSRC vs LTE-V敲黑板!這一部分至關重要!實現車輛的外部通信要求很高。因為車輛通常以高速行駛,而且是一種長距離、大規模的運動。早期,為了實現車輛的外部通信,采用了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這項技術是由ASTM(美國材料試驗協會)于1992年為ETC業務提出的。后來,經過不斷改進,它成為了IEEE車輛聯網通信技術標準(802.11p)。長期以來,DSRC一直是美國等國家的主流車輛聯網通信標準,在許多國家仍然是主流標準。
DSRC的工作原理是RSU、路邊單元、路邊單元OBU、車載單元、車載單元ITS、智能交通系統。DSRC技術實際上類似于在路邊安裝Wi-Fi,允許車輛通過這種Wi-Fi進行通信。從名稱中可以看出,“專用短程通信”,即短程通信,適用于短程通信。如果距離很長,就會在可靠性和其他方面出現問題。那么,什么技術有很長的通信距離呢?當然是蜂窩移動通信!
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手機通信。進入21世紀后,蜂窩移動通信發展迅速,技術水平和行業生態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因此,人們開始研究將蜂窩通信技術用于車輛聯網通信。目前我們最主流的蜂窩通信技術標準是什么?當然是4G LTE。2014年9月,LG向3GPP提交了V2X通信中LTE的規范草案。同年12月,愛立信提交了一份增強LTE D2D類似服務的規范草案。隨后,在2015年,3GPP正式啟動了LTE-V技術標準化的研究。它非常快。截至2016年9月,3GPP已經完成了R14版本LTE-V2X標準的制定。可以說,LTE-V是為車聯網量身定制的LTE。
0
LTE-V依托現有的LTE基站,避免了重復建設,工作距離遠大于DSRC,提供了更高的帶寬、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寬的覆蓋范圍。
1
LTE-V技術包括兩種工作模式: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LTE-V-Cell需要基站作為控制中心來實現寬帶、大覆蓋的通信,而LTE-V-Direct則可以在沒有基站支持的情況下直接實現車輛之間以及車輛與周圍環境節點之間的可靠通信。
2
車對車通信(V2V)可以及時通知彼此路況和異常情況。DSRC和LTE-V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兩者都希望成為車聯網的主流通信標準。目前,我國傾向于采用LTE-V。汽車聯網的意義已經說了這么多年,但一直不溫不火。事實上,問題在于車輛的外部通信能力。汽車制造商擅長造車,內部網絡可以暢通,但無法解決外部溝通能力的問題。互聯網公司的軟件很滑,但獲取數據是沒有用的。因此,在廣域物聯網通信技術成熟之前,車聯網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現在不同了。在LTE-V的幫助下,這一車輛外部通信的瓶頸有望被打破。車聯網的潛在容量可能會被完全釋放。首先,車輛數據聯網,所有關于車輛運行狀態的信息都會傳輸到云端。圍繞這些信息數據,這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
3
例如,如果汽車沒有油或電了,云會告訴車主哪里有加油站(充電樁)。如果汽車某個部件的數據異常,云會對其進行分析,然后告知可能的風險。您不僅可以上傳數據,還可以下載數據。交通導航、交通擁堵信息、車位數據、氣象信息等都可以下載到車上。視聽娛樂是一門小兒科。
4
在這些初級應用的基礎上,在更大的云計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支持下,遠程駕駛甚至自動駕駛終于成為可能。自動駕駛可以說是車聯網演進的終極形式。說起車聯網,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如今,它經常被汽車制造商、銷售商和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公司提及。
簡單地說,汽車聯網就是將汽車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然而,從宏觀角度來看,車聯網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很多人知道的車聯網可能只是車聯網系統的一小部分。今天,我想對車聯網做一個全面的介紹,希望能理清車聯網的相關概念,幫助大家具體、客觀地理解車聯網……
理性地。本文將重點討論以下問題:1。什么是車聯網?2.車聯網包括什么?它是什么樣的建筑?3.汽車聯網的主要技術是什么?它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4.車聯網將帶來哪些好處?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5.即將到來的5G與車聯網有什么關系?好吧,事不宜遲,讓我們進入正題。什么是車聯網?它在英語中被稱為IoV(車聯網),屬于物聯網(IoT)。車輛是指車輛和運輸工具。過去,當我們學習英語時,我們都知道汽車被稱為汽車、公共汽車和卡車。事實上,外國人更多地使用車輛,這相當于一個通用術語。如前所述,車聯網是一個將汽車連接在一起的網絡。事實上,準確地說,車聯網不僅僅是將汽車彼此連接起來,而是將汽車與行人連接起來,將汽車與道路連接起來,使汽車與基礎設施(紅綠燈等)連接起來,讓汽車與網絡連接起來,把汽車與云連接起來。這里介紹了我們經常看到的汽車聯網的幾個概念:V2V:汽車和汽車,車輛到車輛V2P:汽車和行人,車輛到行人V2R:汽車和道路,車輛到道路V2I:汽車和基礎設施,車輛到基礎設施V2N版本2n:汽車和網絡。車輛到網絡V2C:車輛到云,車輛到云無論V2是什么,它都可以統稱為V2X(X代表一切,任何東西)。一些學生將上面的某個V2視為車聯網,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真正的車聯網是V2X(汽車連接一切)。
在討論V2X之前,讓我們先看看車輛本身,也就是車輛的內部。對于汽車來說,它包括許多部件,如空調、音響、攝像頭、發動機、輪胎等。這些部件可以信息化和數字化。通過安裝傳感器,可以生成表示狀態的數據。例如輪胎,可以安裝胎壓傳感器來生成胎壓數據并監測輪胎的狀態。
有了數據,就可以進行傳輸。汽車中每個部件的數據都被傳輸到汽車的“神經中樞”。這種網絡可以稱為“車內內聯網”。傳感器技術對于車載網絡來說非常重要。這里的傳感器不僅收集車內信息,還包括車外的傳感器數據,如防撞傳感器信息、用于感知外部環境變化的攝像頭、用于監測路況的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數據關系到車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除了傳感器,更關鍵的是“神經中樞”。一般來說,汽車制造商在生產汽車時喜歡組裝汽車聯網設備作為“神經中樞”,這通常被稱為“前裝聯網”。前裝的代表是福特的SYNC和通用的OnStar,以及國內上汽的inkaNet、吉利的iNTEC和長安的Incall。前置聯網系統一般包括主機、車載T-BOX、移動APP和后臺系統四部分。T-BOX是遠程通信BOX(遠程通信是電信和信息學的結合),也稱為TCU(車輛網絡控制單元)。簡單地說,它是一臺安裝在汽車上的計算機(嵌入式),用于控制和跟蹤汽車的狀態。
T-BOX,一家像互聯網公司一樣的非汽車制造商,由于無法參與汽車的預制造過程,只能通過后期安裝來安裝車聯網的車載終端。后裝的代表是騰訊的魯寶盒子。這是一種稍后安裝的設備,用于通過車輛的OBD接口獲取實時車輛數據。OBD是車載診斷系統,是一種車載自動診斷系統。
騰訊路寶
汽車上的OBD接口是一種通過OBD接口獲取數據,然后通過藍牙等方式將數據傳輸到手機的設備。
stI}/img/20230304010328258638/8.jpg“/>
注意這個神經中樞,除了硬件,軟件也很重要,所以像阿里這樣的公司做了一個像YUN OS Auto這樣的車載智能操作系統(VOS)。它和安卓手機一樣,是一個汽車操作系統。簡而言之,無論是前置還是后置,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為了獲取數據、監控和控制車輛。
繼續,繼續。如果車輛本身沒有與外界通信的能力,那么“車輛內部網”就是局域網和孤島。汽車的“神經中樞”可以通過儀表盤或中央控制裝置通知車輛駕駛員。或者,正如我剛才所說,通過藍牙連接到手機并發送數據。然而,這種方法在傳輸速率、數據量、及時性和便利性方面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使車輛具有足夠強大的外部通信能力。DSRC vs LTE-V敲黑板!這一部分至關重要!實現車輛的外部通信要求很高。因為車輛通常以高速行駛,而且是一種長距離、大規模的運動。早期,為了實現車輛的外部通信,采用了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這項技術是由ASTM(美國材料試驗協會)于1992年為ETC業務提出的。后來,經過不斷改進,它成為了IEEE車輛聯網通信技術標準(802.11p)。長期以來,DSRC一直是美國等國家的主流車輛聯網通信標準,在許多國家仍然是主流標準。
DSRC的工作原理是RSU、路邊單元、路邊單元OBU、車載單元、車載單元ITS、智能交通系統。DSRC技術實際上類似于在路邊安裝Wi-Fi,允許車輛通過這種Wi-Fi進行通信。從名稱中可以看出,“專用短程通信”,即短程通信,適用于短程通信。如果距離很長,就會在可靠性和其他方面出現問題。那么,什么技術有很長的通信距離呢?當然是蜂窩移動通信!
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手機通信。進入21世紀后,蜂窩移動通信發展迅速,技術水平和行業生態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因此,人們開始研究將蜂窩通信技術用于車輛聯網通信。目前我們最主流的蜂窩通信技術標準是什么?當然是4G LTE。2014年9月,LG向3GPP提交了V2X通信中LTE的規范草案。同年12月,愛立信提交了一份增強LTE D2D類似服務的規范草案。隨后,在2015年,3GPP正式啟動了LTE-V技術標準化的研究。它非常快。截至2016年9月,3GPP已經完成了R14版本LTE-V2X標準的制定。可以說,LTE-V是為車聯網量身定制的LTE。
0
LTE-V依托現有的LTE基站,避免了重復建設,工作距離遠大于DSRC,提供了更高的帶寬、更高的傳輸速率和更寬的覆蓋范圍。
1
LTE-V技術包括兩種工作模式: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LTE-V-Cell需要基站作為控制中心來實現寬帶、大覆蓋的通信,而LTE-V-Direct則可以在沒有基站支持的情況下直接實現車輛之間以及車輛與周圍環境節點之間的可靠通信。
2
車對車通信(V2V)可以及時通知彼此路況和異常情況。DSRC和LTE-V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兩者都希望成為車聯網的主流通信標準。目前,我國傾向于采用LTE-V。汽車聯網的意義已經說了這么多年,但一直不溫不火。事實上,問題在于車輛的外部通信能力。汽車制造商擅長造車,內部網絡可以暢通,但無法解決外部溝通能力的問題。互聯網公司的軟件很滑,但獲取數據是沒有用的。因此,在廣域物聯網通信技術成熟之前,車聯網很難有實質性的意義。現在不同了。在LTE-V的幫助下,這一車輛外部通信的瓶頸有望被打破。車聯網的潛在容量可能會被完全釋放。首先,車輛數據聯網,所有關于車輛運行狀態的信息都會傳輸到云端。圍繞這些信息數據,這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
3
例如,如果汽車沒有油或電了,云會告訴車主哪里有加油站(充電樁)。如果汽車某個部件的數據異常,云會對其進行分析,然后告知可能的風險。您不僅可以上傳數據,還可以下載數據。交通導航、交通擁堵信息、車位數據、氣象信息等都可以下載到車上。視聽娛樂是一門小兒科。
4
在這些初級應用的基礎上,在更大的云計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支持下,遠程駕駛甚至自動駕駛終于成為可能。自動駕駛可以說是車聯網演進的終極形式。0
自動駕駛汽車和各種交通基礎設施(如紅綠燈)都連接到了網絡上。通過使用強大的云計算系統,可以分析整個城市的交通流量和擁堵情況,并對所有道路車輛進行路徑規劃,輔以交通調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容量。同時,它將大大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阿里和騰訊都提出了“城市大腦”的概念,實際上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1
說白了,就是……
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取代了人類的腦力。此外,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我們可以分析車主的駕駛習慣,分析企業的物流需求,分析城市交通的流動規律,這些都可以挖掘出來,具有更大的商業價值。簡而言之,我們不是為了聯網而聯網,而是為了數據而聯網。有了車聯網,就有了數據。有了數據,再加上強大的計算能力,你就擁有了一切。5G和車聯網那么,即將到來的5G與車聯網有什么關系?我們剛剛談到的LTE-V仍然不夠強大。在剛才將LTE-V與DSRC進行比較時,細心的同學發現LTE-V在一個指標上不如DSRC,那就是時延。車聯網的延遲意味著生命和死亡。你看,現在高速公路的速度是120公里/小時,也就是每秒33米。即使制動延遲1秒,也會有超過40米的制動距離。因此,如果你想支持遠程駕駛或自動駕駛,這個網絡的延遲必須是個位數的毫秒(ms)。LTE做不到,但5G作為LTE的演進,可以做到。5G的延遲可以達到1ms,足以滿足要求。LTE將發展為5G、LTE-V,并將發展為NR-V2X。除了時延之外,5G還有許多優點,即LTE沒有。它具有更高的帶寬,支持更多的連接,并支持更高的移動速度。因此,5G是為物聯網而誕生的。
2
5G和車聯網之間的關系就是相互依存。如果沒有5G,車聯網就不是真正的車聯網。如果沒有車聯網,5G將失去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投資來源將減少,存在的必要性也將減少,其價值也將大大降低。目前看來,車聯網是5G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也是最有可能引爆5G需求的場景。其他物聯網要求無法形成車聯網的規模和體量,也不會有如此強大的驅動力。甚至可以說,車聯網是未來五年5G興衰的晴雨表。0
自動駕駛汽車和各種交通基礎設施(如紅綠燈)都連接到了網絡上。通過使用強大的云計算系統,可以分析整個城市的交通流量和擁堵情況,并對所有道路車輛進行路徑規劃,輔以交通調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容量。同時,它將大大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阿里和騰訊都提出了“城市大腦”的概念,實際上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1
坦率地說,它是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取代了人類的腦力。此外,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我們可以分析車主的駕駛習慣,分析企業的物流需求,分析城市交通的流動規律,這些都可以挖掘出來,具有更大的商業價值。簡而言之,我們不是為了聯網而聯網,而是為了數據而聯網。有了車聯網,就有了數據。有了數據,再加上強大的計算能力,你就擁有了一切。5G和車聯網那么,即將到來的5G與車聯網有什么關系?我們剛剛談到的LTE-V仍然不夠強大。在剛才將LTE-V與DSRC進行比較時,細心的同學發現LTE-V在一個指標上不如DSRC,那就是時延。車聯網的延遲意味著生命和死亡。你看,現在高速公路的速度是120公里/小時,也就是每秒33米。即使制動延遲1秒,也會有超過40米的制動距離。因此,如果你想支持遠程駕駛或自動駕駛,這個網絡的延遲必須是個位數的毫秒(ms)。LTE做不到,但5G作為LTE的演進,可以做到。5G的延遲可以達到1ms,足以滿足要求。LTE將發展為5G、LTE-V,并將發展為NR-V2X。除了時延之外,5G還有許多優點,即LTE沒有。它具有更高的帶寬,支持更多的連接,并支持更高的移動速度。因此,5G是為物聯網而誕生的。
te,century,長安,福特“src=”/eeig/jndp/ig/20230304010328258638/18.jpg“/>
5G和車聯網之間的關系就是相互依存。如果沒有5G,車聯網就不是真正的車聯網。如果沒有車聯網,5G將失去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投資來源將減少,存在的必要性也將減少,其價值也將大大降低。目前看來,車聯網是5G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也是最有可能引爆5G需求的場景。其他物聯網要求無法形成車聯網的規模和體量,也不會有如此強大的驅動力。甚至可以說,車聯網是未來五年5G興衰的晴雨表。
“充電樁市場已從早期盲目、無序擴張,發展到現在越來越注重選址布局和用戶充電體驗,面對眾多的充電運營商,用戶需要下載多個APP才能覆蓋充電盲點,
1900/1/1 0:00:00昨日,長城汽車“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示范區”啟用儀式在河北保定長城汽車徐水試驗場舉行。
1900/1/1 0:00:00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多元化,電動車已經成為交通出行中的重要一部分。近年來,社會上對于兩輪電動車的討論越來越多,也有觀點認為一些電動車的交通行為產生了負面影響。
1900/1/1 0:00:00日前,阿里發布了旗下汽車操作系統AliOS的智能駕駛艙渲染圖,全車沒有配備任何物理按鍵,儀表臺鑲嵌了一塊一體式超大屏。
1900/1/1 0:00:0011月23日,雷丁秦星新建商用車基地正式投產,首輛新能源客車成功下線,繼7月18日雷丁發布“渭藍雙100戰略”后,雷丁僅用4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商用車項目的投產和新車下線,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MSC軟件宣布,公司將其突破性的虛擬樣機技術(virtulprototypingcpbilities)拓展至Adms中,增強其功能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