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隨著各項政策的正式實施,國內新能源重大項目落地,產業發展進入更加殘酷的競爭階段。自主品牌應該以高端技術、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熱情的服務贏得市場和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測試評估技術和手段為各項技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撐,也需要與時俱進。7月20日,備受期待的“2018第二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如期而至,并在深圳坪山金茂園酒店成功舉辦。來自新能源汽車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主機廠首席技術人員、零部件企業技術負責人等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高峰論壇由深圳市平山區科技創新服務部指導和幫助,由重慶汽車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電動汽車資源網共同主辦,電動汽車資源網絡和深圳市裕鵬新能源汽車檢測研究有限公司承辦。會議持續了兩天,數十位業內專家圍繞產業政策解讀、整車測試評估與技術、動力電池測試評估技術、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測試評估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出口認證五大板塊展開討論。
20日上午,重慶汽車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長仁致歡迎辭。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驗監督部巡視員齊曉、深圳市坪山區科技創新部主任夏磊在開幕式上致辭,肯定了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的成就,也對本次高峰論壇給予高度肯定。隨后,來自北京理工學院、重慶汽車檢驗所、中國汽車中心、北汽福田、陜西同佳的專家技術人員就熱點政策和車輛測試評估技術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北京理工大學新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技術副主任陳一坤在會上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系統及檢測技術”。據陳一坤介紹,截至7月19日,全國監測平臺共有102萬輛車接入,每天上線車輛數量超過60萬輛,每天產生的數據超過30萬公里。
會上,北京理工大學鑫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技術總監陳一坤還介紹了國家平臺測試的分類,包括五個部分:車輛直連測試、車輛轉發測試、平臺復雜度測試、,外部檢測中心測試數據核算和國家平臺訪問測試。楊超,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專業副總工程師,對新能源汽車標準有很好的了解。會上,他分享了“新能源汽車檢測技術和標準的發展趨勢”。
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專業副總工程師楊超表示,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可以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同時提高科技發展水平,甚至包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另一方面,如果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良好,可能反過來推動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總監、高級工程師楊宏松解讀了新能源汽車的熱點政策,并為企業梳理了應對策略。楊宏松認為,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前提是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準備充分,充電便利性與加油基本相同;電池能量密度增加,成本降低,純電續航里程更長,無里程煩惱;取消財政補貼后,仍有較強的性價比,吸引消費者主動選擇。同時,他還表示,對于自主品牌、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政府可以優先采購;
如果主要在城市地區行駛,且行駛路線相對固定,則應選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可以在寒冷地區使用。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總監、高級工程師楊宏松近年來高度重視加快培育氫燃料汽車產業。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歐輝新能源客車副總工程師魏昌河在會上講話,結合燃料電池客車的發展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
魏昌河,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歐輝新能源客車副總工程師。燃料電池企業產業包括制氫、儲氫、氫運輸、氫化和應用(燃料電池企業/有軌電車)。目前,加氫站的缺乏已成為制約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應用的最大障礙之一。中國現有的加氫站更加罕見。即使政策向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傾斜,發展仍然緩慢。魏昌河認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發展應該是氫能全產業鏈的發展。他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仍然是著力提高和控制水平,解決燃料電池壽命短板。他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未來幾年應該會有很大的發展。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波主要介紹了電動物流車整車系統集成和關鍵性能評價技術。在車輛系統集成方面,目前三合一和五合一的產品并不少見,如VCU、水冷系統和碰撞傳感系統。李波也認為,技術方向不應該單純追求能量密度,而應該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波表示,電動物流車的測試和評價主要是驅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車輛節能測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閆紅對“重型新能源汽車能耗測試與評價”進行了分析。在國家標準中,不同車型的測試過程不同,但補貼政策影響了車型的選擇。目前,大多數混合動力產品都是“包括純電動工作模式在內的外部充電型”。
會上,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還對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能耗評估過程進行了比較。20日下午,會議主題為“汽車測試與評估技術”和“動力電池測試與評價技術”。來自中通客車、福建雄獅、天津新能源、重慶汽車檢驗所、清華大學、科列科技、武漢氫雄、中國科技大學、中國汽車中心等研究機構和檢測機構的專家,以及主機廠技術總工程師和零部件企業技術負責人發表了精彩的講話。此外,20日晚還將有一個夜話沙龍,對所有客人開放。沙龍將圍繞“守住產品安全底線,企業如何提高產品壽命和可靠性,同時降低成本以盈利”這一主題展開。除了整車和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其他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與評估技術也需要關注。21日,大會的主題是“電機電控及其他核心零部件測試與評估”和“新能源汽車出口認證”。當時,不僅重慶大學的專家和技術負責人……
RC時代、大斯靈、電擎科技、鑫瑞科技、西湖新能源、深圳艾斯普林,以及TUV Rheinland、VCA、UL等國際知名認證公司和機構專家,將分析國際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解讀國際汽車市場標準法規。以展會商一直是電動汽車資源網絡的特點,本次高峰論壇也不例外。會上,盛業電氣、卡雅Hioki、立功新能源、高美測試儀、藍海華騰、澳優動力、四維動力、奧密蘭新能源、比亞迪CPF及其代理商丁瑞新科技等數十家企業帶來了精美的展示,充分展示了當代新能源車企的風采。
電動汽車資源網與重慶汽車檢驗院再次聯合舉辦新能源汽車檢測與評價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希望匯聚行業智慧,以新標準、新技術、新產品定義新的汽車產業格局和消費結構,實現新能源汽車進入千家萬戶,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建言獻策。2018年,隨著各項政策的正式實施,國內新能源重大項目落地,產業發展進入更加殘酷的競爭階段。自主品牌應該以高端技術、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熱情的服務贏得市場和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測試評估技術和手段為各項技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撐,也需要與時俱進。7月20日,備受期待的“2018第二屆中國新能源汽車測試與評價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如期而至,并在深圳坪山金茂園酒店成功舉辦。來自新能源汽車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主機廠首席技術人員、零部件企業技術負責人等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本次高峰論壇由深圳市平山區科技創新服務部指導和幫助,由重慶汽車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電動汽車資源網共同主辦,電動汽車資源網絡和深圳市裕鵬新能源汽車檢測研究有限公司承辦。會議持續了兩天,數十位業內專家圍繞產業政策解讀、整車測試評估與技術、動力電池測試評估技術、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測試評估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出口認證五大板塊展開討論。
20日上午,重慶汽車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長仁致歡迎辭。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驗監督部巡視員齊曉、深圳市坪山區科技創新部主任夏磊在開幕式上致辭,肯定了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的成就,也對本次高峰論壇給予高度肯定。隨后,來自北京理工學院、重慶汽車檢驗所、中國汽車中心、北汽福田、陜西同佳的專家技術人員就熱點政策和車輛測試評估技術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北京理工大學新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技術副主任陳一坤在會上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系統及檢測技術”。據陳一坤介紹,截至7月19日,全國監測平臺共有102萬輛車接入,每天上線車輛數量超過60萬輛,每天產生的數據超過30萬公里。
會上,北京理工學院鑫源信息技術學院技術副院長陳一坤……
有限公司還介紹了國家平臺測試的分類,包括五個部分:車輛直接連接測試、車輛轉發測試、平臺復雜性測試、外部檢測中心測試數據統計和國家平臺訪問測試。楊超,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專業副總工程師,對新能源汽車標準有很好的了解。會上,他分享了“新能源汽車檢測技術和標準的發展趨勢”。
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專業副總工程師楊超表示,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可以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同時提高科技發展水平,甚至包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另一方面,如果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良好,可能反過來推動新能源汽車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總監、高級工程師楊宏松解讀了新能源汽車的熱點政策,并為企業梳理了應對策略。楊宏松認為,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前提是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準備充分,充電便利性與加油基本相同;電池能量密度增加,成本降低,純電續航里程更長,無里程煩惱;取消財政補貼后,仍有較強的性價比,吸引消費者主動選擇。同時,他還表示,對于自主品牌、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政府可以優先采購;
如果主要在城市地區行駛,且行駛路線相對固定,則應選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可以在寒冷地區使用。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總監、高級工程師楊宏松近年來高度重視加快培育氫燃料汽車產業。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歐輝新能源客車副總工程師魏昌河在會上講話,結合燃料電池客車的發展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
魏昌河,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歐輝新能源客車副總工程師。燃料電池企業產業包括制氫、儲氫、氫運輸、氫化和應用(燃料電池企業/有軌電車)。目前,加氫站的缺乏已成為制約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全球應用的最大障礙之一。中國現有的加氫站更加罕見。即使政策向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傾斜,發展仍然緩慢。魏昌河認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發展應該是氫能全產業鏈的發展。他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仍然是著力提高和控制水平,解決燃料電池壽命短板。他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未來幾年應該會有很大的發展。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波主要介紹了電動物流車整車系統集成和關鍵性能評價技術。在車輛系統集成方面,目前三合一和五合一的產品并不少見,如VCU、水冷系統和碰撞傳感系統。李波也認為,技術方向不應該單純追求能量密度,而應該追求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波表示,電動物流車的測試和評價主要是驅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車輛節能測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閆紅對“重型新能源汽車能耗測試與評價”進行了分析。在國家標準中,不同車型的測試過程不同,但補貼政策影響了車型的選擇。目前,大多數混合動力產品都是“包括純電動工作模式在內的外部充電型”。
會上,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還對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能耗評估過程進行了比較。20日下午,會議主題為“汽車測試與評估技術”和“動力電池測試與評價技術”。來自中通客車、福建雄獅、天津新能源、重慶汽車檢驗所、清華大學、科列科技、武漢氫雄、中國科技大學、中國汽車中心等研究機構和檢測機構的專家,以及主機廠技術總工程師和零部件企業技術負責人發表了精彩的講話。此外,20日晚還將有一個夜話沙龍,對所有客人開放。沙龍將圍繞“守住產品安全底線,企業如何提高產品壽命和可靠性,同時降低成本以盈利”這一主題展開。除了整車和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其他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與評估技術也需要關注。21日,大會的主題是“電機電控及其他核心零部件測試與評估”和“新能源汽車出口認證”。當時,不僅重慶大學的專家和技術負責人……
RC時代、大斯靈、電擎科技、鑫瑞科技、西湖新能源、深圳艾斯普林,以及TUV Rheinland、VCA、UL等國際知名認證公司和機構專家,將分析國際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解讀國際汽車市場標準法規。以展會商一直是電動汽車資源網絡的特點,本次高峰論壇也不例外。會上,盛業電氣、卡雅Hioki、立功新能源、高美測試儀、藍海華騰、澳優動力、四維動力、奧密蘭新能源、比亞迪CPF及其代理商丁瑞新科技等數十家企業帶來了精美的展示,充分展示了當代新能源車企的風采。
電動汽車資源網與重慶汽車檢驗院再次聯合舉辦新能源汽車檢測與評價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希望匯聚行業智慧,以新標準、新技術、新產品定義新的汽車產業格局和消費結構,實現新能源汽車進入千家萬戶,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建言獻策。
如果把毫米波雷達在中國的這幾年比作一幅拼圖,對它感興趣的人拿著自己手中的這塊小碎片,在交流中觀察別人手中的那塊,然后努力拼在一起去描繪它的全貌。
1900/1/1 0:00:00雖然公司名稱為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Chrysler),但據外媒報道,這家車企未來的成功卻將取決于另一個標志性品牌:Jeep。
1900/1/1 0:00:00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發展平穩,需求偏弱。但需要關注的是,隨著消費升級,汽車市場的份額比例正在改變,龍頭企業的盈利提升仍具潛力;與此同時,新能源大軍加速發力,外資外企亦在蓄勢待發。
1900/1/1 0:00:00繼鄧凌、江峰加盟后,合眾新能源再次迎來兩位重量級人物。近日,原德爾福(中國)科技研發中心自動駕駛資深總監吳俊杰、原斑馬公司的資深總監張祺正式加盟合眾新能源。
1900/1/1 0:00:00“全軍覆沒。”當記者將造車新勢力未來將何去何從這個問題拋給國內某先鋒造車新勢力的一位研發負責人時,他簡短而有力地回復了這四個字。
1900/1/1 0:00:002018年7月20日,一輛新CS75在拆車坊直播間現場被徹底解體,在活動現場,資深汽車媒體人藍河老師協同主持人著名拆車專家郭磊,針對新CS75的拆解表現進行了點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