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全球傳統車企只剩兩三家?李書福說的未來還要很久才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18年初,李書福在吉利控股投資戴姆勒集團后表示,未來全球只有兩三家傳統車企。不久前,陸續有消息稱,吉利將聯手跨行業資本,收購北汽、寶能等資本的股份,尋求對奇瑞的控制權。盡管后來被當事人以“胡說八道”予以否認,但仍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消息能夠曝光是有原因的。此后,《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征求稿)》)公布。《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到,支持國有汽車企業和民營汽車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集團。國家推進國有企業“混改”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增加國有企業的財政實力,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北汽和奇瑞的傳聞,以及國家鼓勵混改,似乎證實了李書福的說法。中國車企整合淘汰的浪潮真的席卷而過嗎?甚至有很多人預測,2020年前后,中國的傳統車企將只有三五家。不過,李書福“傳統汽車制造業將走向一體化”的判斷可能是正確的,但車企大規模淘汰的現象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而且在過去的三到五年內不會完成。北汽奇瑞的混改是有現實依據的。5月15日,“吉利與北汽集團討論收購股權”引發熱議。盡管吉利和北汽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發表聯合聲明稱“毫無根據”,但事件仍在繼續發酵。近日,吉利控股北汽的詳細計劃被披露,吉利汽車持有北汽不超過30%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其中還將有一家跨學科的巨頭企業(據悉,這家企業是小米)。可以說,北汽混改是有一定現實基礎的。2017年,北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運營良好。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北汽自主板塊由于缺乏競爭力,銷量下滑嚴重,其中隨寶品牌銷量同比下降57.2%,降至8.6萬輛。今年前四個月,北京汽車品牌的累計銷量僅為4.6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37%。在業績下滑的同時,北汽也出現了人才流失:今年年初,北汽集團原黨委常委、新技術研究院院長馮立,北汽原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蔡建軍相繼離職。

    Chery, Dongfeng, FAW, Chang 'an, Beijing

    5月16日,也就是“吉利入股北汽”事件爆發的第二天,有消息稱寶能入股奇瑞汽車。隨后有消息透露,不僅是寶能有意通過混改入股奇瑞汽車,復星國際、鼎暉投資和正道集團董事局主席楊蓉也都在參與競購。5月底,它在網上爆料: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車在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全票通過了公司股權轉讓決議。奇瑞計劃以不低于20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注入形式引入外國投資者,授予的股權已達51%。如果消息屬實,這意味著這家國有企業將把控股權移交給外資。2017年,曾經手握自主品牌“一哥”的奇瑞汽車銷量降至41.8萬輛,僅為吉利去年自主銷量的三分之一,與巔峰時期的2011年相差26.4萬輛。除了外部市場競爭加劇外,反復的“轉型”和營銷團隊的持續動蕩也加速了奇瑞近年來業績的下滑。與此同時,奇瑞汽車去年的凈利潤不到3億元,第一季度虧損6.76億元……

    今年。可以說,混改已經成為奇瑞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三家中央企業加強合作合并仍然不是大勢所趨。在北汽和奇瑞成為混改“主角”之前,汽車行業站在國企改革風口浪尖上的企業一直是一汽和東風。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和次子,關于一汽和東風合并的猜測已經持續了兩年多。5月11日,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和長安汽車母公司高層相互跳槽的消息傳出。東風汽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衛東調任炳莊集團副總經理;東風汽車集團副總裁、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雷平調任一汽副總經理;

    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產品規劃與項目部部長游政調任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這是三家中央企業之間的第三次換防。除了高層管理層的變動,三家中央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在加強。2017年4月,一汽集團、東風集團等企業聯合投資100億元,在安陽成立“中國一汽東風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當年12月,一汽、東風和長安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走出去”和探索新商業模式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提升三方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最近,一汽和東風達成了一項新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零部件公司。

    Chery, Dongfeng, FAW, Chang 'an, Beijing

    隨著合作的深入,許多人預測,三家央企的合并進程也將加快,未來中國將生產1000萬輛年銷量的巨型車企。然而,三家央企的巨大規模主要來自合資品牌的貢獻。一汽和東風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實力競爭不足,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轎車銷量開始逐漸下滑。三家中央企業的合并不能被視為一個強大的聯盟,也可能會拖累彼此。事實上,一汽和東風新成立的合資零部件公司計劃在2023年實現2.6億元的收入。也就是說,根據計劃,即使共和國的長子和次子有合并計劃,預計也不會在2023年之前。此外,長安此前也發布了2025年計劃,計劃中沒有提及其他兩家央企。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汽、東風和長安可能會加強合作,甚至結成聯盟,但“合并”可能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這家最大的國有企業尚未開始改革。在三到五年內整合是不現實的。可以說,面臨混改的畢竟是少數人,還有大量的企業仍然沒有參與其中。除了北汽和奇瑞的混改,最近陷入“被合并”傳聞的國企只有川汽野馬。可以看出,只有少數業績下滑的公司陷入重組傳聞。它也是汽車制造業中的一家大型地方國有企業。在北汽和奇瑞面臨混合改革的當下,上汽和廣汽沒有任何改革的消息。上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哥”,旗下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長期位居中國汽車工業前三。2017年,上汽集團實現汽車銷量693萬輛,總營業收入8706.39億元,均大幅領先第二。與此同時,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榮威和名爵以及上汽大通都實現了快速增長。2017年,在上汽集團44萬輛新車中,自主品牌的增量貢獻占比為51.6%。與上汽不同,廣汽的優勢在于其增速。2017年,廣汽集團實現銷量2.001萬輛,同比增長21.27%。廣汽旗下五大車企銷量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自主品牌車型去年銷量增長36.7%。盡管銷量沒有進入前五,但廣汽集團2017年營業總收入達到715.75億元,同比增長44.84%;

    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7.86億元,僅次于上汽,增長了71.53%。也許,經過其他車企的成功改革實驗,上汽、廣汽等發展趨勢相對較好的國有企業也有可能嘗試。畢竟,目前兩者都在不斷進步,沒有迫切需要改革。然而,北汽和奇瑞的混改并沒有真正開始,汽車產品的開發周期長達兩三年。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顯示結果?頭部企業將繼續向上變化,而不是像龍卷風一樣。當然,沒有參與整合改革的國有車企不僅是上汽和廣汽,還有已經與大眾聯手的江淮汽車,以及成功與雷諾聯手的華晨汽車。因此,就國有企業而言,近年來中國的汽車企業數量減少到三五家是不現實的。在民營企業方面,吉利和長城近年來發展迅速,新的高端品牌剛剛推出,市場表現良好。鑒于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吉利和長城近年來不會出現明顯的衰退。此外,一直受到福特青睞的眾泰、海馬汽車等與Xpeng Motors合作的車企。可以說,民營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失到五家以內。在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下,任何領域都可能出現優勝劣汰,當然包括汽車領域。未來,一些國有企業將被兼并和混合,一些私營企業甚至可能倒閉。然而,這些即將被淘汰或面臨改革的企業,要么因為規模小而遇到財務問題,要么核心競爭力不足。時代在變,汽車制造業也在變。在邁向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和共享時代的過程中,上汽、廣汽、吉利、長城、長安等中國領先汽車企業正在不斷升級。但根據目前中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趨勢,預計這些頭部企業仍將長期存在。正在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汽車制造商不應該恐慌,繼續前進。變革會到來,但永遠不會像龍卷風一樣到來!

    2018年初,李書福在吉利控股投資戴姆勒集團后表示,未來全球只有兩三家傳統車企。不久前,陸續有消息稱,吉利將聯手跨行業資本,收購北汽、寶能等資本的股份,尋求對奇瑞的控制權。盡管后來被當事人以“胡說八道”予以否認,但仍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該消息能夠曝光是有原因的。此后,《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征求稿)》)公布。《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到,支持國有汽車企業和民營汽車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集團。國家推進國有企業“混改”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增加國有企業的財政實力,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北汽和奇瑞的傳聞,以及國家鼓勵混改,似乎證實了李書福的說法。中國車企整合淘汰的浪潮真的席卷而過嗎?甚至有很多人預測,2020年前后,中國的傳統車企將只有三五家。不過,李書福“傳統汽車制造業將走向一體化”的判斷可能是正確的,但車企大規模淘汰的現象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而且在過去的三到五年內不會完成。北汽奇瑞的混改是有現實依據的。5月15日,“吉利與北汽集團討論收購股權”引發熱議。盡管吉利和北汽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發表聯合聲明稱“毫無根據”,但事件仍在繼續發酵。近日,吉利控股北汽的詳細計劃被披露,吉利汽車持有北汽不超過30%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其中還將有一家跨學科的巨頭企業(據悉,這家企業是小米)。可以說,北汽混改是有一定現實基礎的。2017年,北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運營良好。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北汽自主板塊由于缺乏競爭力,銷量下滑嚴重,其中隨寶品牌銷量同比下降57.2%,降至8.6萬輛。今年前四個月,北京汽車品牌的累計銷量僅為4.6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37%。在業績下滑的同時,北汽也出現了人才流失:今年年初,北汽集團原黨委常委、新技術研究院院長馮立,北汽原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蔡建軍相繼離職。

    Chery, Dongfeng, FAW, Chang 'an, Beijing

    5月16日,也就是“吉利入股北汽”事件爆發的第二天,有消息稱寶能入股奇瑞汽車。隨后有消息透露,不僅是寶能有意通過混改入股奇瑞汽車,復星國際、鼎暉投資和正道集團董事局主席楊蓉也都在參與競購。5月底,它在網上爆料: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車在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全票通過了公司股權轉讓決議。奇瑞計劃以不低于20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注入形式引入外國投資者,授予的股權已達51%。如果消息屬實,這意味著這家國有企業將把控股權移交給外資。2017年,曾經手握自主品牌“一哥”的奇瑞汽車銷量降至41.8萬輛,僅為吉利去年自主銷量的三分之一,與巔峰時期的2011年相差26.4萬輛。除了外部市場競爭加劇外,反復的“轉型”和營銷團隊的持續動蕩也加速了奇瑞近年來業績的下滑。與此同時,奇瑞汽車去年的凈利潤不足3億元,一季度虧損6.76億元……

    今年。可以說,混改已經成為奇瑞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三家中央企業加強合作合并仍然不是大勢所趨。在北汽和奇瑞成為混改“主角”之前,汽車行業站在國企改革風口浪尖上的企業一直是一汽和東風。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和次子,關于一汽和東風合并的猜測已經持續了兩年多。5月11日,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和長安汽車母公司高層相互跳槽的消息傳出。東風汽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衛東調任炳莊集團副總經理;東風汽車集團副總裁、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雷平調任一汽副總經理;

    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產品規劃與項目部部長游政調任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這是三家中央企業之間的第三次換防。除了高層管理層的變動,三家中央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在加強。2017年4月,一汽集團、東風集團等企業聯合投資100億元,在安陽成立“中國一汽東風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當年12月,一汽、東風和長安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走出去”和探索新商業模式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提升三方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最近,一汽和東風達成了一項新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零部件公司。

    Chery, Dongfeng, FAW, Chang 'an, Beijing

    隨著合作的深入,許多人預測,三家央企的合并進程也將加快,未來中國將生產1000萬輛年銷量的巨型車企。然而,三家央企的巨大規模主要來自合資品牌的貢獻。一汽和東風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實力競爭不足,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轎車銷量開始逐漸下滑。三家中央企業的合并不能被視為一個強大的聯盟,也可能會拖累彼此。事實上,一汽和東風新成立的合資零部件公司計劃在2023年實現2.6億元的收入。也就是說,根據計劃,即使共和國的長子和次子有合并計劃,預計也不會在2023年之前。此外,長安此前也發布了2025年計劃,計劃中沒有提及其他兩家央企。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汽、東風和長安可能會加強合作,甚至結成聯盟,但“合并”可能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這家最大的國有企業尚未開始改革。在三到五年內整合是不現實的。可以說,面臨混改的畢竟是少數人,還有大量的企業仍然沒有參與其中。除了北汽和奇瑞的混改,最近陷入“被合并”傳聞的國企只有川汽野馬。可以看出,只有少數業績下滑的公司陷入重組傳聞。它也是汽車制造業中的一家大型地方國有企業。在北汽和奇瑞面臨混合改革的當下,上汽和廣汽沒有任何改革的消息。上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哥”,旗下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長期位居中國汽車工業前三。2017年,上汽集團實現汽車銷量693萬輛,總營業收入8706.39億元,均大幅領先第二。與此同時,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的榮威和名爵以及上汽大通都實現了快速增長。2017年,在上汽集團44萬輛新車中,自主品牌的增量貢獻占比為51.6%。與上汽不同,廣汽的優勢在于其增速。2017年,廣汽集團實現銷量2.001萬輛,同比增長21.27%。廣汽旗下五大車企銷量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自主品牌車型去年銷量增長36.7%。盡管銷量沒有進入前五,但廣汽集團2017年營業總收入達到715.75億元,同比增長44.84%;

    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7.86億元,僅次于上汽,增長了71.53%。也許,經過其他車企的成功改革實驗,上汽、廣汽等發展趨勢相對較好的國有企業也有可能嘗試。畢竟,目前兩者都在不斷進步,沒有迫切需要改革。然而,北汽和奇瑞的混改并沒有真正開始,汽車產品的開發周期長達兩三年。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顯示結果?頭部企業將繼續向上變化,而不是像龍卷風一樣。當然,沒有參與整合改革的國有車企不僅是上汽和廣汽,還有已經與大眾聯手的江淮汽車,以及成功與雷諾聯手的華晨汽車。因此,就國有企業而言,近年來中國的汽車企業數量減少到三五家是不現實的。在民營企業方面,吉利和長城近年來發展迅速,新的高端品牌剛剛推出,市場表現良好。鑒于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吉利和長城近年來不會出現明顯的衰退。此外,一直受到福特青睞的眾泰、海馬汽車等與Xpeng Motors合作的車企。可以說,民營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失到五家以內。在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下,任何領域都可能出現優勝劣汰,當然包括汽車領域。未來,一些國有企業將被兼并和混合,一些私營企業甚至可能倒閉。然而,這些即將被淘汰或面臨改革的企業,要么因為規模小而遇到財務問題,要么核心競爭力不足。時代在變,汽車制造業也在變。在邁向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和共享時代的過程中,上汽、廣汽、吉利、長城、長安等中國領先汽車企業正在不斷升級。但根據目前中國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趨勢,預計這些頭部企業仍將長期存在。正在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汽車制造商不應該恐慌,繼續前進。變革會到來,但永遠不會像龍卷風一樣到來!

    標簽:奇瑞東風一汽長安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金融時報:電動汽車時代的“地緣”緊張同樣棘手

    隨著可再生能源在未來占據主導地位,如果有人認定地緣緊張局勢因此會奇跡般地得到緩解,那就大錯特錯了。轉向綠色能源經濟同樣會帶來各種形式的緊張形勢。電動汽車電池也需要稀缺金屬資源。

    1900/1/1 0:00:00
    京威股份在打什么算盤?新能源投資戰略受質疑

    北京威卡威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威股份002662)的動蕩似乎遠未結束。5月21日,京威股份再次接到深交所的問詢函,問詢其為何準備賣掉旗下三家子公司,并轉讓持有的三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股權。

    1900/1/1 0:00:00
    奧迪e-tron原型車性能全解析 牽引系數及虛擬外后視鏡吸睛

    據外媒報道,奧迪etron原型車的牽引系數為028,位居SUV細分市場眾車型之冠。

    1900/1/1 0:00:00
    朱華榮:長安汽車計劃2020年進軍歐美市場

    “目前已經在研究了,長安計劃在2020年進軍歐美市場。”在全球汽車論壇現場,朱華榮明確了長安汽車進軍歐美市場的時間表。這是今年以來,又一家明確要進軍歐美市場的中國品牌。

    1900/1/1 0:00:00
    特斯拉升級Model 3懸架系統及后座 旨在提升舒適度

    據外媒報道,埃隆馬斯克最近提到:特斯拉對Model3車型進行了升級,提升了駕駛舒適度。公司不僅升級了車輛的懸架系統,還升級了后座的配置。

    1900/1/1 0:00:00
    上海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港口等特定場景落地

    自從前年6月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在嘉定上海國際汽車城啟動以來,自動駕駛技術在上海發展迅速:兩年來封閉測試區已完成200多個測試場景建設,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