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能源車補貼去普惠性 補貼驟降里程要求降為2萬公里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距離農歷新年還有兩天,作為新能源汽車最關鍵政策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落地,并進行了大幅調整。2月1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同時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和產品技術要求》,調整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的補貼政策強調了三個變化,即:第一,補貼過渡期確定,截止日期延長至6月11日。該政策規定,新的補貼政策將從6月12日起實施,并將2月11日至18年6月11日期間定為過渡期。過渡期內,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將按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進行補貼,新能源貨車和特種車將按0.4倍進行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其次,提前分配+2萬公里的政策取代了“3萬公里”的指標。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工作專用車(含環衛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民航機場車輛等,申請財政補貼時不要求行駛里程。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申請財政補貼的運營里程要求調整為2萬公里。車輛上牌后,將根據申請撥付部分補貼資金,達到運營里程要求后全部撥付。第三,要求取消地方目錄,打破地方保護。該政策規定,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護措施,包括設立地方目錄或備案,以及限制發放補貼資金。各地要對《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所列新能源汽車產品,實施免限制、免限購、無差別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在這三個變化中,最有趣的是,補貼政策在2018年上半年給出了五個月的緩沖期。“小客車補貼調整分為兩個階段,過渡期在6月11日之前,然后是新版本。在過渡期使用2017年版本的政策進行折扣,與2018年版本相比仍有一些優勢。判斷1-3月會更好,5-6月會回落,然后在下半年進入促銷期,一年兩次。“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關于補貼的變化,崔東樹認為,乘用車占新能源汽車消費的70%。這一政策的一個重大修訂是將支持核心從乘用車轉向乘用車,并給予乘用車更大的支持在補貼金額上,根據行駛里程采取了分層補貼的政策。由于不希望將A000級轎車作為主要車型,行駛150公里-200公里的補貼降低了60%。200公里-250公里的降幅為33%,低于乘用車,且相對寬松。250公里-300公里的補貼從2017年的4.4萬下降到3.4萬,下降了23%,這也是相對合理的。300公里和400公里以上的補貼有所增加。除了續航里程外,電池能量密度還受到了分層補貼。政策出臺后,各方意見普遍解讀了“政策要更好地促進產品升級和技術高端化趨勢”的初衷。有專家表示,這一變化將“精準”打擊生產小型電動汽車的車企,而有意“賺補貼、賺積分”但沒有技術含量的新能源車企將被加速淘汰;

    變相鼓勵大容量電動汽車的政策也會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動力電池供應商的發展,甚至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產生影響。然而,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一些專家表示,新政策鼓勵長距離、大容量的電動汽車,一些車企可以通過堆疊電池來增加里程。“事實上,能源消耗越來越大,微型電動汽車作為一種短途旅行受到了影響。可以合理地說,這應該是未來旅行的主力軍。”一位專家表示。此外,在里程要求方面,乘用車也有所松動。由于乘用車和公交車以前是全面運營的,因此它們必須遵循達到3萬公里巡航里程的政策才能獲得補貼。分時、出租車等產品,此次從3萬公里調整到2萬公里,預計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實現。“如果第一年售出的汽車,大多數車輛將在第二年下半年有資格獲得補貼,而新政已采取措施,在車輛上牌后給予部分補貼,這對企業的資本運營有緩沖作用。”此外,此前傳言的取消土地補償并未出現,強調各地要取消地方保護,落實新能源各項優惠措施。崔東樹認為,與乘用車相比,新政收緊新能源公交車和專用車補貼的態度非常明顯,其中公交車補貼在過渡期下降了30%,之后又下降了40%,對專用車的打擊更為嚴重。“政策調整極具針對性,對低質量、低成本的專用車企業生產影響很大。過渡期甚至低于正式期,非常有特色。”對于“打擊專用車”的考慮,他認為主要是由于新能源專用車增長過快。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共生產81萬輛,比2016年增加了30萬輛,其中特種車15萬輛,與2016年的6萬輛相比增加了近10萬輛。“2017年增加了30萬輛的規模,我們認為乘用車增加了20萬輛,特種車增加了10萬輛,乘用車減少了2萬輛,這基本上屬于這樣的結構特征,”崔東樹說。“特種車的爆炸式增長并不是國家所希望的,因此國家決定在今年上半年采取減速措施。”然而,除了同意新政對乘用車轉向的支持外,業內人士也普遍對過渡期的補貼安排表示擔憂,認為過渡期30%的折扣相當于低于正式情況,尤其是對于高續航車型,緩沖期會有一些壓力。至于為什么這么重要的新政在春節即將到來之前發布,所有行業普遍進入休假狀態,崔東樹解釋道,“這項政策在1月初不會出臺,2月底春節之后也不會奏效。這個時間符合我們的預期。“他表示,由于2月中下旬后將立即面臨6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北京發布的過程,如果政策不明確,北京市場的需求將無法銷售,屆時消費者對6萬個指標的需求將受到影響汽車行業連夜進行了深入分析。普遍認為,政策的調整方向將是消除包容性,調整方向將為賦予優質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行業洗牌,形成市場化優勝劣汰。因此,從2018年開始,它將從一批競爭對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崛起的行業領導者的格局。然而,每年的政策調整也引起了企業的擔憂。“電動汽車政策不應一蹴而就,這將打亂電動汽車企業的規劃和生產節奏。”一位電動汽車公司官員表示。據了解,政府是……

    研究建立基于非補貼政策的“政策工具包”,建立后補貼時代的完整政策體系。此前,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也透露,財政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等部門,正在建立一套新能源汽車補貼財稅政策體系,從單項政策到政策組合拳,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距離農歷新年還有兩天,作為新能源汽車最關鍵政策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落地,并進行了大幅調整。2月1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同時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和產品技術要求》,調整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新的補貼政策強調了三個變化,即:第一,補貼過渡期確定,截止日期延長至6月11日。該政策規定,新的補貼政策將從6月12日起實施,并將2月11日至18年6月11日期間定為過渡期。過渡期內,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將按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進行補貼,新能源貨車和特種車將按0.4倍進行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其次,提前分配+2萬公里的政策取代了“3萬公里”的指標。私人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工作專用車(含環衛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民航機場車輛等,申請財政補貼時不要求行駛里程。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申請財政補貼的運營里程要求調整為2萬公里。車輛上牌后,將根據申請撥付部分補貼資金,達到運營里程要求后全部撥付。第三,要求取消地方目錄,打破地方保護。該政策規定,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護措施,包括設立地方目錄或備案,以及限制發放補貼資金。各地要對《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所列新能源汽車產品,實施免限制、免限購、無差別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在這三個變化中,最有趣的是,補貼政策在2018年上半年給出了五個月的緩沖期。“小客車補貼調整分為兩個階段,過渡期在6月11日之前,然后是新版本。在過渡期使用2017年版本的政策進行折扣,與2018年版本相比仍有一些優勢。判斷1-3月會更好,5-6月會回落,然后在下半年進入促銷期,一年兩次。“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關于補貼的變化,崔東樹認為,乘用車占新能源汽車消費的70%。這一政策的一個重大修訂是將支持核心從乘用車轉向乘用車,并給予乘用車更大的支持在補貼金額上,根據行駛里程采取了分層補貼的政策。由于不希望將A000級轎車作為主要車型,行駛150公里-200公里的補貼降低了60%。200公里-250公里的降幅為33%,低于乘用車,且相對寬松。250公里-300公里的補貼從2017年的4.4萬下降到3.4萬,下降了23%,這也是相對合理的。300公里和400公里以上的補貼有所增加。除了續航里程外,電池能量密度還受到了分層補貼。介紹后o……

    在政策上,各方意見普遍解讀了“政策要更好地促進產品升級和高端技術的發展”的初衷。有專家表示,這一變化將“精準”打擊生產小型電動汽車的車企,而有意“賺補貼、賺積分”但沒有技術含量的新能源車企將被加速淘汰;

    變相鼓勵大容量電動汽車的政策也會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動力電池供應商的發展,甚至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產生影響。然而,這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一些專家表示,新政策鼓勵長距離、大容量的電動汽車,一些車企可以通過堆疊電池來增加里程。“事實上,能源消耗越來越大,微型電動汽車作為一種短途旅行受到了影響。可以合理地說,這應該是未來旅行的主力軍。”一位專家表示。此外,在里程要求方面,乘用車也有所松動。由于乘用車和公交車以前是全面運營的,因此它們必須遵循達到3萬公里巡航里程的政策才能獲得補貼。分時、出租車等產品,此次從3萬公里調整到2萬公里,預計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實現。“如果第一年售出的汽車,大多數車輛將在第二年下半年有資格獲得補貼,而新政已采取措施,在車輛上牌后給予部分補貼,這對企業的資本運營有緩沖作用。”此外,此前傳言的取消土地補償并未出現,強調各地要取消地方保護,落實新能源各項優惠措施。崔東樹認為,與乘用車相比,新政收緊新能源公交車和專用車補貼的態度非常明顯,其中公交車補貼在過渡期下降了30%,之后又下降了40%,對專用車的打擊更為嚴重。“政策調整極具針對性,對低質量、低成本的專用車企業生產影響很大。過渡期甚至低于正式期,非常有特色。”對于“打擊專用車”的考慮,他認為主要是由于新能源專用車增長過快。2017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共生產81萬輛,比2016年增加了30萬輛,其中特種車15萬輛,與2016年的6萬輛相比增加了近10萬輛。“2017年增加了30萬輛的規模,我們認為乘用車增加了20萬輛,特種車增加了10萬輛,乘用車減少了2萬輛,這基本上屬于這樣的結構特征,”崔東樹說。“特種車的爆炸式增長并不是國家所希望的,因此國家決定在今年上半年采取減速措施。”然而,除了同意新政對乘用車轉向的支持外,業內人士也普遍對過渡期的補貼安排表示擔憂,認為過渡期30%的折扣相當于低于正式情況,尤其是對于高續航車型,緩沖期會有一些壓力。至于為什么這么重要的新政在春節即將到來之前發布,所有行業普遍進入休假狀態,崔東樹解釋道,“這項政策在1月初不會出臺,2月底春節之后也不會奏效。這個時間符合我們的預期。“他表示,由于2月中下旬后將立即面臨6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北京發布的過程,如果政策不明確,北京市場的需求將無法銷售,屆時消費者對6萬個指標的需求將受到影響汽車行業連夜進行了深入分析。普遍認為,政策的調整方向將是消除包容性,調整方向將為賦予優質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加快行業洗牌,形成市場化優勝劣汰。因此,從2018年開始,它將從一批競爭對手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崛起的行業領導者的格局。然而,每年的政策調整也引起了企業的擔憂。“電動汽車政策不應一蹴而就,這將打亂電動汽車企業的規劃和生產節奏。”一位電動汽車公司官員表示。據了解,政府是……

    研究建立基于非補貼政策的“政策工具包”,建立后補貼時代的完整政策體系。此前,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也透露,財政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等部門,正在建立一套新能源汽車補貼財稅政策體系,從單項政策到政策組合拳,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愛馳汽車首款車型完成風洞測試

    近日,愛馳測試車在上海同濟大學嘉定校區風洞中心進行風洞試驗,該中心是國內首個地面交通工具風洞,耗資5億元打造,同時愛馳汽車首款車型在該風洞中心完成風洞測試。下圖為愛馳測試車從整備間進入風洞試驗室。

    1900/1/1 0:00:00
    Waymo、Uber握手言和,競爭者變成了投資者

    2月6日下午,Uber和Waymo之間關于自動駕駛商業機密侵權案件開庭,訴訟案持續一年后,雙方仍將就Uber是否有竊取Waymo的激光雷達方案展開爭論。

    1900/1/1 0:00:00
    向高續航純電動車型?傾斜,新能源乘用車國補最高可拿6.6萬元

    新春前夕,姍姍來遲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落地。

    1900/1/1 0:00:00
    2017年全球最暢銷汽車TOP100:日系車依然是最大贏家

    中國車企與車型的銷量成績,國內榜單已經為業界司空見慣,但各大車型在全球的總銷量成績排名卻是罕有發布。根據相關機構統計數據,筆者整理了2017年全球最暢銷的100款汽車車型排名,供讀者參考。

    1900/1/1 0:00:00
    中國地方政府可能延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彭博社稱因為他們擔心現在把資金抽走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就沒法跟國外公司競爭了。之前有過傳言說國家補貼會減少,地方補貼也會相應減少的傳聞。

    1900/1/1 0:00:00
    新能源貨車及專用車2018補貼政策解讀:補貼退坡明顯,強調節能屬性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四部委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