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有媒體報道,三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項目獲批。上述信息來自國家投資項目在線審計監督平臺官方網站的公示。在搜索第一個電網時,在“審批結果”項中發現是“其他”,官方網站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目前沒有透露相關信息。第一電網核實了康迪、江蘇國信和河南森源三家涉事公司的內部領導,均表示未收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復通知,所有結果以國家公示為準。[參見康迪/國信/森源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媒體報道上述三個項目已經獲批,實際上是誤解。“項目類型”的審批和審批結果是兩個概念。如下圖所示,在申請新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時,項目類型獲得了批準,但批準結果沒有通過。
今年年中,“新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暫停審批”的消息開始傳播。國家發改委上一次批準新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還是在5月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的項目獲得批準。業內普遍分析了原因。人們認為,審批速度過快,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埋下了產能過剩的隱患,不利于識別優質企業。因此,放慢審批速度、提高審批門檻是必然趨勢。據知情人士透露,項目審批暫停至11月底,12月1日恢復,導致三家公司的審計信息被泄露。但據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專家透露,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提高準入標準,預計要到明年才能開放審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出臺新的調整政策,三個新項目的通過也沒有得到確認。恢復真正的批準需要時間。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的新能源企業共有15家,包括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未來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民生、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江淮大眾。純電動乘用車累計年產量可達91萬輛。進入工信部公告的公司有五家,分別是北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最近三個應用項目是:江蘇康迪電動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江蘇國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碳纖維輕型純電動客車建設項目河南森源電動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年產5萬輛純電動客車;其中,以吉利汽車為后盾的康迪電動汽車集團最為知名,在售純電動乘用車產品包括全球鷹K17和全球鷹K12。2017年前十個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10246輛,在中國新能源乘客車市場排名第11位。
江蘇國信的項目申請單位是江蘇奧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該公司曾申請“投資建設年產2萬輛碳纖維輕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但未能成功。據報道,后者仍在繼續申報。根據奧信新能源的規劃,未來將生產超級電動跑車;A和B乘用車和SUV
; MPV和多功能VAN汽車;
2噸、4.5噸和7.5噸輕型商用卡車。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其控股股東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500強企業之一,擁有四大板塊:電氣制造、汽車制造、新能源發電、投資金融和國際貿易。其子公司河南森源電氣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據悉,集團計劃在汽車領域投資約200億元,未來不排除將新能源汽車板塊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盡管目錄尚未確認上述三家公司的項目是否已獲批,但很明顯,康迪、江蘇國信和河南森源都在申請資質。此外,許多新興造車勢力都表達了申請資格的決心。在新建資質審核不明確的情況下,一些新興車企除了自建工廠外,還采取了代工的方式。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告訴第一電氣網,如果新企業真的下定決心要造車,建議考慮更多利用現有產能。例如,蔚來在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下與江淮汽車合作。12月1日,有媒體報道,三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項目獲批。上述信息來自國家投資項目在線審計監督平臺官方網站的公示。在搜索第一個電網時,在“審批結果”項中發現是“其他”,官方網站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目前沒有透露相關信息。第一電網核實了康迪、江蘇國信和河南森源三家涉事公司的內部領導,均表示未收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復通知,所有結果以國家公示為準。[參見康迪/國信/森源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媒體報道上述三個項目已經獲批,實際上是誤解。“項目類型”的審批和審批結果是兩個概念。如下圖所示,在申請新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時,項目類型獲得了批準,但批準結果沒有通過。
今年年中,“新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暫停審批”的消息開始傳播。國家發改委上一次批準新的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還是在5月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的項目獲得批準。業內普遍分析了原因。人們認為,審批速度過快,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埋下了產能過剩的隱患,不利于識別優質企業。因此,放慢審批速度、提高審批門檻是必然趨勢。據知情人士透露,項目審批暫停至11月底,12月1日恢復,導致三家公司的審計信息被泄露。但據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專家透露,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提高準入標準,預計要到明年才能開放審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出臺新的調整政策,三個新項目的通過也沒有得到確認。恢復真正的批準需要時間。截至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的新能源企業有15家,包括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未來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民生、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方舟、……
江淮大眾。純電動乘用車累計年產量可達91萬輛。進入工信部公告的公司有五家,分別是北汽新能源、云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知豆、長江汽車。最近三個應用項目是:江蘇康迪電動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江蘇國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碳纖維輕型純電動客車建設項目河南森源電動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年產5萬輛純電動客車;其中,以吉利汽車為后盾的康迪電動汽車集團最為知名,在售純電動乘用車產品包括全球鷹K17和全球鷹K12。2017年前十個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10246輛,在中國新能源乘客車市場排名第11位。
江蘇國信的項目申請單位是江蘇奧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該公司曾申請“投資建設年產2萬輛碳纖維輕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但未能成功。據報道,后者仍在繼續申報。根據奧信新能源的規劃,未來將生產超級電動跑車;A和B乘用車和SUV;MPV和多功能VAN汽車;2噸、4.5噸和7.5噸輕型商用卡車。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其控股股東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500強企業之一,擁有四大板塊:電氣制造、汽車制造、新能源發電、投資金融和國際貿易。其子公司河南森源電氣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據悉,集團計劃在汽車領域投資約200億元,未來不排除將新能源汽車板塊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盡管目錄尚未確認上述三家公司的項目是否已獲批,但很明顯,康迪、江蘇國信和河南森源都在申請資質。此外,許多新興造車勢力都表達了申請資格的決心。在新建資質審核不明確的情況下,一些新興車企除了自建工廠外,還采取了代工的方式。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告訴第一電氣網,如果新企業真的下定決心要造車,建議考慮更多利用現有產能。例如,蔚來在不浪費時間的情況下與江淮汽車合作。
11月24日,
1900/1/1 0:00:00“這對共享汽車的運營會有所啟示嗎?”最近,杭州濱江區城管局希望控制單車數量。該監管局在當地地鐵站等10個熱點地區,放置30臺監測儀,以檢測單車數量。
1900/1/1 0:00:0070萬輛,這一業內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期目標,從去年推延至今年。
1900/1/1 0:00:00一邊是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研究啟動,一邊是雙積分政策出臺,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重磅消息不斷。其中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推遲一年實施,給予懶于新能源乘用車企喘息之機,但這也是最后的備戰機會。
1900/1/1 0:00:001、康迪國新森源申報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審批結果為“其他”閱讀原文12月1日,第一電動網從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
1900/1/1 0:00:0012月2日上午,一輛無需駕駛員駕駛方向盤即可自行運行的無人駕駛公交從福田保稅區發出,意味著全球首個商業化的無人駕駛公交線路在深圳運行成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