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汽新能源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從專注新能源汽車發展,到引入互聯網思維,再到服務和制造平臺。從最初的年銷量不足1000輛開始,它已經連續四年獲得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在鄭剛的帶領下,北汽新能源公司在研發、推廣和模式創新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數據顯示,2016年,北汽新能源銷量52187輛,同比增長159%,連續四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不僅如此,北京在繼續領先的同時,還在上海、廣州、深圳和山東同步發力,獲得了相當數量的私人用戶。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北汽新能源私人用戶銷量占總銷量的55%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北汽新能源并不滿意。作為北汽新能源的負責人,鄭剛似乎想得更遠。在他看來,成就只代表過去,他更愿意談論未來。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在100人電動汽車委員會上發表講話。
讓電動汽車走進尋常百姓家
當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效仿特斯拉模式時,北汽新能源清楚地看到了市場未來的發展規律,不愿意跟風。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做特斯拉的口號。北汽新能源的想法和他們不一樣。我們希望在電動汽車領域成為福特。”鄭剛說,福特的裝配線生產讓曾經極其昂貴、只供富人使用的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這也是北汽新能源未來的愿景。
“到2020年,北汽集團將實現年產65萬輛新能源汽車和年產50萬輛北汽新能源汽車,保持中國第一的地位,進入世界前三大行業。2017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標是17萬輛。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北汽新能源將繼續走大眾化路線。”鄭剛說。
“我們所理解的世界品牌不是曇花一現的品牌,而是建立在大量消費者認可的基礎上的。”北汽新能源認為,市場競爭的贏家最終是一個注重成本的品牌,而成本優勢將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前提和保障,這也是北汽新能源繼續走大眾化路線的關鍵。
鄭剛強調,在推廣普及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僅靠技術進步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和培養成本領先優勢。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們必須注意成本上的競爭優勢,否則很難建立有競爭力的品牌。
對此,鄭剛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行業標準和行業監管,既要幫助企業培育和掌握核心競爭技術,也要關心企業整體產業鏈和綜合成本的降低,從而培育行業龍頭企業。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接受媒體采訪。
企業實力是競爭的基礎。
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式增長,各種問題暴露出來。隨著一系列新標準和規范的出臺,這些問題有望得到改善和解決。
對此,鄭剛表示,“整個行業的規則將是公平透明的,這對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好消息,因為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回到以實力為基礎的平面上。”
對于國家對補貼政策的調整,鄭剛認為這對行業仍有很大影響,也對企業形成了逆向機制。“北汽新能源一直關注如何控制成本和創造產量……
通過管理進步、技術升級和全產業鏈的努力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觀看了純電動汽車的演示。
“任何一個行業成功的原因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必須有好的產品、好的品牌和好的管理。”北汽新能源多次表示,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北汽新能源“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宏偉目標。
變化是唯一不變的。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北汽新能源積極加大研發投入,培養人才;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社會資源的整合,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所有技術和人才拉入一個新的平臺供其使用。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海外五個國家和七個地方建立了研發中心,聚集海外人才和研發資源,解決技術短板。同時,還與北京多家研究院所和大學形成了聯合研發中心。“鄭剛表示,北汽新能源主要通過自身的技術進步和產業鏈控制來降低成本,并提供類似價格的產品,以應對補貼下降帶來的損失,減輕用戶在這方面的負擔。
Baw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充電
此外,北汽新能源還進行了一系列的車型變革和創新。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的多維構建打破了傳統的只賣汽車的思維。不僅賣車,還為車主搭建充電樁,打造充電服務平臺。同時,我們成立了北京旅游和北京綠色旅游等公司。在鄭剛的規劃下,未來北汽新能源將繼續通過安排充電樁建設、更換電力設施、打造分時租賃模式,為純電動汽車行業提供一套綠色、智能的出行解決方案。
如今,北汽新能源的推廣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借鑒。在鄭剛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希望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從而創造更好的商業模式、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好地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北汽新能源需要做的是不斷創新,推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2009年,北汽新能源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從專注新能源汽車發展,到引入互聯網思維,再到服務和制造平臺。從最初的年銷量不足1000輛開始,它已經連續四年獲得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在鄭剛的帶領下,北汽新能源公司在研發、推廣和模式創新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
數據顯示,2016年,北汽新能源銷量52187輛,同比增長159%,連續四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不僅如此,北京在繼續領先的同時,還在上海、廣州、深圳和山東同步發力,獲得了相當數量的私人用戶。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北汽新能源私人用戶銷量占總銷量的55%以上,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北汽新能源并不滿意。作為北汽新能源的負責人,鄭剛似乎想得更遠。在他看來,成就只代表過去,他更愿意談論未來。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在100人電動汽車委員會上發表講話。
讓電動汽車走進尋常百姓家
當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效仿特斯拉模式時,北汽新能源清楚地看到了市場未來的發展規律,不愿意跟風。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做特斯拉的口號。北汽新能源的想法和他們不一樣。我們希望在電動汽車領域成為福特。”鄭剛說,福特的裝配線生產讓曾經極其昂貴、只供富人使用的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這也是北汽新能源未來的愿景。
“到2020年,北汽集團將實現年產65萬輛新能源汽車和年產50萬輛北汽新能源汽車,保持中國第一的地位,進入世界前三大行業。2017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標是17萬輛。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北汽新能源將繼續走大眾化路線。”鄭剛說。
“我們所理解的世界品牌不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品牌,而是建立在大量消費者認可的基礎上的。”北汽新恩……
gy認為,市場競爭的贏家最終是一個注重成本的品牌,而成本優勢將成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前提和保障,這也是北汽新能源繼續走大眾化路線的關鍵。
鄭剛強調,在推廣普及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僅靠技術進步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和培養成本領先優勢。這是最重要的問題,我們必須注意成本上的競爭優勢,否則很難建立有競爭力的品牌。
對此,鄭剛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行業標準和行業監管,既要幫助企業培育和掌握核心競爭技術,也要關心企業整體產業鏈和綜合成本的降低,從而培育行業龍頭企業。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接受媒體采訪。
企業實力是競爭的基礎。
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爆發式增長,各種問題暴露出來。隨著一系列新標準和規范的出臺,這些問題有望得到改善和解決。
對此,鄭剛表示,“整個行業的規則將是公平透明的,這對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好消息,因為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回到以實力為基礎的平面上。”
對于國家對補貼政策的調整,鄭剛認為這對行業仍有很大影響,也對企業形成了逆向機制。“北汽新能源一直關注如何通過管理進步、技術升級和全產業鏈的努力來控制成本,創造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觀看了純電動汽車的演示。
“任何一個行業成功的原因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必須有好的產品、好的品牌和好的管理。”北汽新能源多次表示,成為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北汽新能源“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宏偉目標。
變化是唯一不變的。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北汽新能源積極加大研發投入,培養人才;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社會資源的整合,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所有技術和人才拉入一個新的平臺供其使用。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海外五個國家和七個地方建立了研發中心,聚集海外人才和研發資源,解決技術短板。同時,還與北京多家研究院所和大學形成了聯合研發中心。“鄭剛表示,北汽新能源主要通過自身的技術進步和產業鏈控制來降低成本,并提供類似價格的產品,以應對補貼下降帶來的損失,減輕用戶在這方面的負擔。
Baw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充電
此外,北汽新能源還進行了一系列的車型變革和創新。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的多維構建打破了傳統的只賣汽車的思維。不僅賣車,還為車主搭建充電樁,打造充電服務平臺。同時,我們成立了北京旅游和北京綠色旅游等公司。在鄭剛的規劃下,未來北汽新能源將繼續通過安排充電樁建設、更換電力設施、打造分時租賃模式,為純電動汽車行業提供一套綠色、智能的出行解決方案。
如今,北汽新能源的推廣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借鑒。在鄭剛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希望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從而創造更好的商業模式、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好地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北汽新能源需要做的是不斷創新,推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1月17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關于印發《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規劃》提出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涉及建設“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
1900/1/1 0:00:001、江蘇“十三五”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發布到2020年推廣超25萬輛閱讀原文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江蘇省“十三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十三五”期間,
1900/1/1 0:00:002017年1月14日至15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1900/1/1 0:00:00據國外媒體報道,圣誕節前夕,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網上發文回應了部分問題主要涉及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系統最新升級版中的新復活節彩蛋。
1900/1/1 0:00:00中國第一汽車與奧迪在長春正式簽署10年商業計劃發展新能源汽車,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新能源合資公司也有了新進展。
1900/1/1 0:00:00今年1月起,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標準降低,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單車補貼額的5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