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盲目擴產帶來產能過剩 新能源汽車狂歡中隱憂重重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前三季度的產量和銷售額分別增長了2.9倍和2.8倍。其中,9月產量同比增長超過7倍,并將在第四季度實現快速增長。顯然,這些優惠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然而,在狂歡節的歡樂中,仍然存在著隱憂。

    政策紅利刺激

    2014年以來,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等中央部門發布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特別是7月以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支持政策和獎金激勵政策不斷出臺,購置稅減免、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等一系列激勵政策密集出臺,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策層面已經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7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五部門公布了《機關事業單位采購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8月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公告》;8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10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目錄(第二批)》。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省市啟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8月25日,Xi的市出臺新能源汽車一攬子優惠政策。除了落實國家要求的14項配套政策外,還為當地制定了18項政策和3項保障措施。9月24日,太原市啟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在國家和省級補貼的基礎上,每輛純電動乘用車補貼2萬元,燃油車再獎勵3000元。10月9日,湖南省政府宣布,除擴大補貼范圍外,對該地區的補貼也從原來的長株潭示范城市群增加到11個市州;

    10月14日,杭州市政府網還公布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暫行辦法》,其中純電動乘用車可獲得3萬元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獲得2萬元補貼。

    顯然,隨著近期“紅利政策”的不斷出臺,似乎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廣闊的快速發展空間。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預計明年出臺。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將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優勢。隨著進一步支持政策和規則的宣布,它將不可避免地掀起新一輪市場增長,步入更快的發展軌道。

    需要打破的限制因素

    盡管在新一輪政策的推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成績,但除已對新能源汽車實施“國家補貼+地方配套補貼”的城市外,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形勢仍不容樂觀。

    據了解,目前純電動汽車已享受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但取消補貼后,新能源汽車價格仍居高不下。例如,比亞迪E6可以享受11.4萬元的補貼,取消補貼后的價格為14萬~25萬元,與目前的國產自主品牌燃油車相比仍缺乏競爭優勢。此外,消費者對政府補貼較大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接受程度遠低于混合動力汽車,這種對比值得關注。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保護嚴重、消費習慣培養不足和購買成本高。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用于公交車和出租車等公共領域,私營部門的消費占比很小。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缺乏了解,不愿意輕易嘗試新事物。此外,一系列刺激和補貼政策能否長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值得探討。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補貼政策只能是短期效應,應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升級和配套設施建設問題。這樣一來,新能源汽車技術好,性能比傳統燃油車好,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也能跟上。消費者沒有后顧之憂,新能源汽車自然會得到認可。

    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快速增長,業內普遍認為是受到9月實施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刺激。然而,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是否已經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業內并不樂觀。畢竟,地方保護主義、充電設施等行業的發展存在許多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良性發展,需要中央從宏觀上出臺更有效的措施,打破當前地方保護主義的局面,加快新能源汽車配套措施建設。

    小心“容量沖動”

    最近,面對政府各種鼓勵政策的誘惑,地方各級政府和汽車制造商正爭先恐后地在世界各地建廠,并計劃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每個人都想要一塊這樣“美味的蛋糕”。

    然而,《汽車工業“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是,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100萬輛。據地方政府和主要汽車企業不完全統計,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將達到550萬輛,遠超現有產銷水平和國家總體規劃。

    “容量沖動”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盲目擴大生產可能會導致……

    產品質量的nse;其次,“產能沖動”也可能“醞釀”新一輪產能過剩。無論哪種方式,犧牲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都是一個沉重的代價。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如果只是盲目擴大生產,零部件供應商資質良莠不齊,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就會大大降低,這樣的產品肯定會失去市場。產能過剩對企業的“殺傷力”不言而喻,小到虧損,小到倒閉。這也給汽車公司和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車熱潮,其中許多汽車根本沒有研發能力或掌握核心技術。一些地方借用新能源汽車項目,尋求汽車生產資質。這不符合國家的政策取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如今,許多人談論新能源,就像狼看到肉一樣,不顧一切。這是他們還不夠理解的地方。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充滿了困難和挑戰。如果你一頭扎進牛群,浪費財力、物力和時間,你甚至可能走錯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對此感到擔憂。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鏈的投資難度比傳統汽車行業更大。企業和地方政府應謹慎行事,應考慮全局,避免重復建設。同時,要嚴把管理和環保關,提高新能源汽車技術準入門檻,防止產能過剩的發生。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前三季度的產量和銷售額分別增長了2.9倍和2.8倍。其中,9月產量同比增長超過7倍,并將在第四季度實現快速增長。顯然,這些優惠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然而,在狂歡節的歡樂中,仍然存在著隱憂。

    政策紅利刺激

    2014年以來,國務院、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等中央部門發布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特別是7月以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支持政策和獎金激勵政策不斷出臺,購置稅減免、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等一系列激勵政策密集出臺,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政策層面已經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7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五部門公布了《機關事業單位采購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8月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公告》;8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

    10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目錄(第二批)》。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30多個省市啟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8月25日,Xi的市出臺新能源汽車一攬子優惠政策。除了落實國家要求的14項配套政策外,還為當地制定了18項政策和3項保障措施。9月24日,太原市啟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在國家和省級補貼的基礎上,每輛純電動乘用車補貼2萬元,燃油車再獎勵3000元。10月9日,湖南省政府宣布,除擴大補貼范圍外,對該地區的補貼也從原來的長株潭示范城市群增加到11個市州;

    10月14日,杭州市政府網還公布了《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暫行辦法》,其中純電動乘用車可獲得3萬元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獲得2萬元補貼。

    顯然,隨著近期“紅利政策”的不斷出臺,似乎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廣闊的快速發展空間。目前,政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預計明年出臺。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將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優勢。隨著進一步支持政策和規則的宣布,它將不可避免地掀起新一輪市場增長,步入更快的發展軌道。

    需要打破的限制因素

    盡管在新一輪政策的推動下,國內新能源汽車在短時間內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成績,但除已對新能源汽車實施“國家補貼+地方配套補貼”的城市外,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形勢仍不容樂觀。

    據了解,目前純電動汽車已享受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但取消補貼后,新能源汽車價格仍居高不下。例如,比亞迪E6可以享受11.4萬元的補貼,取消補貼后的價格為14萬~25萬元,與目前的國產自主品牌燃油車相比仍缺乏競爭優勢。此外,消費者對政府補貼較大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接受程度遠低于混合動力汽車,這種對比值得關注。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保護嚴重、消費習慣培養不足和購買成本高。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用于公交車和出租車等公共領域,私營部門的消費占比很小。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缺乏了解,不愿意輕易嘗試新事物。此外,一系列刺激和補貼政策能否長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值得探討。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補貼政策只能是短期效應,應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升級和配套設施建設問題。這樣一來,新能源汽車技術好,性能比傳統燃油車好,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也能跟上。消費者沒有后顧之憂,新能源汽車自然會得到認可。

    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快速增長,業內普遍認為是受到9月實施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刺激。然而,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是否已經進入快速增長階段,業內并不樂觀。畢竟,地方保護主義、充電設施等行業的發展存在許多問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良性發展,需要中央從宏觀上出臺更有效的措施,打破當前地方保護主義的局面,加快新能源汽車配套措施建設。

    小心“容量沖動”

    最近,面對政府各種鼓勵政策的誘惑,地方各級政府和汽車制造商正爭先恐后地在世界各地建廠,并計劃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每個人都想要一塊這樣“美味的蛋糕”。

    然而,《汽車工業“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是,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100萬輛。據地方政府和主要汽車企業不完全統計,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將達到550萬輛,遠超現有產銷水平和國家總體規劃。

    “容量沖動”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盲目擴大生產可能會導致……

    產品質量的nse;其次,“產能沖動”也可能“醞釀”新一輪產能過剩。無論哪種方式,犧牲新能源汽車的未來都是一個沉重的代價。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如果只是盲目擴大生產,零部件供應商資質良莠不齊,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就會大大降低,這樣的產品肯定會失去市場。產能過剩對企業的“殺傷力”不言而喻,小到虧損,小到倒閉。這也給汽車公司和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國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車熱潮,其中許多汽車根本沒有研發能力或掌握核心技術。一些地方借用新能源汽車項目,尋求汽車生產資質。這不符合國家的政策取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如今,許多人談論新能源,就像狼看到肉一樣,不顧一切。這是他們還不夠理解的地方。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充滿了困難和挑戰。如果你一頭扎進牛群,浪費財力、物力和時間,你甚至可能走錯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對此感到擔憂。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鏈的投資難度比傳統汽車行業更大。企業和地方政府應謹慎行事,應考慮全局,避免重復建設。同時,要嚴把管理和環保關,提高新能源汽車技術準入門檻,防止產能過剩的發生。

    標簽:比亞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西安對新能源汽車開設審驗“綠色通道”

    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西安市環保局制定出臺了《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優惠政策的具體措施》,并為新能源汽車環保審驗開通了綠色通道,優先辦理環保標志核發,

    1900/1/1 0:00:00
    第63批節能與新能源車推廣目錄公布 長城純電動轎車入選

    11月17日,工信部公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第63批,共有90款車型入選此次目錄。

    1900/1/1 0:00:00
    云南五龍電動汽車年產能達1萬輛 電池整車兩手抓

    11月初,前身為中聚電池的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云南五龍汽車有限公司舉行產品下線儀式,共有3個車型6款車首發下線,包括純電動高端中巴車、純電動高端商務車、純電動公交客車。

    1900/1/1 0:00:00
    尹同躍:2020年奇瑞新能源汽車年產銷10萬輛

    “最晚到2020年,奇瑞的新能源汽車要實現10萬輛。”11月6日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上海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而在當天,奇瑞eQ電動車在上海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
    雷丁電動汽車4S店在濰坊開業

    2014年11月18日,雷丁電動汽車4S店正式在濰坊開業。雷丁電動汽車4S店是集品牌文化、車型展示、新車銷售、售后維修服務于一體的全方位展廳,開創了中國電動汽車運營的新模式。

    1900/1/1 0:00:00
    河北前十月推廣新能源車近千輛 電動車上路要有市場動力

    今年前10個月,河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總數近千輛,與北京等推廣較快的省市相比,進展并不算快。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