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氣網](作者邱凱軍)中德電動汽車和諧共生的美好場景:齊諾1E、奧迪A3 etron、北汽E150EV、寶馬i3、比代騰勢、大眾e-up、長安逸動EV、智能電動等8款電動汽車一字排開。更具體地說,它們都連接到同一個充電樁上進行充電。
來自中國和德國的八輛電動汽車并排停放,一起充電。
正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為這些電動汽車接通了電源并注入了能量。7月8日上午,在清華大學主樓前,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默克爾和苗圩出席了儀式,并分別就中德電動汽車合作發表了看法。最后,他們共同拉下開關,打開了上述8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開關。
默克爾和苗圩共同啟動了充電開關。
戴姆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唐世凱、寶馬中國區總裁安吉、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拉夫·卡斯特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騰勢品牌首席執行官連玉波出席。
中國和德國汽車行業的老板們正在見證。
這是中德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密切合作的又一次完美展示。德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已經兼容中國的交流標準。此外,雙方將討論DC標準并尋求兼容性。
督促統一收費標準。
中德兩國在電動汽車產品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上述8款電動汽車中,Zino 1E電動汽車由中德合資企業華晨寶馬自主研發,將中國電池和卓越的制造技術與德國電機和電控技術相結合。同時亮相的騰勢電動汽車也是中德合作生產電動汽車的代表之一。
然而,隨著雙方合作進入深水區,一些更為復雜的問題給雙方合作帶來了挑戰。收費標準的兼容性就是其中之一。在啟動儀式上,默克爾在致辭中表示,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意味著雙方需要共同努力,解決電動汽車如何充電、如何統一充電標準等問題。
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啟動后,中德雙方立即舉行研討會,充電標準成為中德雙方討論的高頻詞。論壇上,多位德國代表表示,中德專家的密切合作在國際標準制定機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標準和行業規則應在全球范圍內統一,中德應率先開展合作。
據德國電動汽車充電平臺負責人介紹,歐洲已達成協議,將推廣“聯合充電系統”(CCS),該系統兼容直流和交流充電方式。一位參與起草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人士告訴筆者,德國一直希望中國采用直流和交流兼容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車主不需要區分直流和交流端口,車輛也可以降低一定的成本。
不過,國家電網公司市場部副部長沈建新在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有快充和慢充的國家標準,國家電網充換電設施建設遵循國家標準。“中國國內的慢充標準與歐洲一致,但快充不一致,但我們仍在與車企談判。至少國內企業,無論快充還是慢充,基本上都遵循了國家標準。外國公司正在與公司溝通……
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等企業。所謂溝通,是指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這些企業盡可能符合中國的標準。"
沈建新國家電網公司市場部副部長
充電項目的下一步:半公共設施
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于2013年6月正式啟動,是中德電動汽車戰略伙伴關系框架下的聯合研究項目。參與該項目的汽車品牌有9個,包括奧迪、北汽、寶馬、華晨、長安、戴姆勒、騰勢、大眾和齊諾。此外,一些知名機構也參與其中。
中國的電動汽車私人用戶是該項目的目標人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行業專家、房地產開發商和電力公司共同參與,為政府部門制定更安全、更方便、更經濟的私人和公共充電設施標準提供合理建議。隨著北京的電動汽車于7月交付給選定的私人用戶,并安裝了私人充電設施,充電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隨著項目的進展,研究人員認為,半公共充電設施將是下一階段項目的重點。
今年10月,雙方還將在柏林舉行第三輪中德政府經濟磋商,電動汽車合作仍是主要議題。中國和德國能否在電動汽車充電標準方面進一步合作,取決于10月份。[第一電氣網](作者邱凱軍)中德電動汽車和諧共生的美好場景:齊諾1E、奧迪A3 etron、北汽E150EV、寶馬i3、比代騰勢、大眾e-up、長安逸動EV、智能電動等8款電動汽車一字排開。更具體地說,它們都連接到同一個充電樁上進行充電。
來自中國和德國的八輛電動汽車并排停放,一起充電。
正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和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為這些電動汽車接通了電源并注入了能量。7月8日上午,在清華大學主樓前,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默克爾和苗圩出席了儀式,并分別就中德電動汽車合作發表了看法。最后,他們共同拉下開關,打開了上述8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開關。
默克爾和苗圩共同啟動了充電開關。
戴姆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唐世凱、寶馬中國區總裁安吉、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拉夫·卡斯特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騰勢品牌首席執行官連玉波出席。
中國和德國汽車行業的老板們正在見證。
這是中德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密切合作的又一次完美展示。德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已經兼容中國的交流標準。此外,雙方將討論DC標準并尋求兼容性。
督促統一收費標準。
中德兩國在電動汽車產品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上述8款電動汽車中,Zino 1E電動汽車由中德合資企業華晨寶馬自主研發,將中國電池和卓越的制造技術與德國電機和電控技術相結合。同時亮相的騰勢電動汽車也是中德合作生產電動汽車的代表之一。
然而,隨著雙方合作進入深水區,一些更為復雜的問題給雙方合作帶來了挑戰。收費標準的兼容性就是其中之一。在洗衣店……
在儀式上,默克爾在致辭中表示,共同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意味著雙方需要共同努力解決電動汽車如何充電以及如何統一充電標準等問題。
電動汽車充電項目啟動后,中德雙方立即舉行研討會,充電標準成為中德雙方討論的高頻詞。論壇上,多位德國代表表示,中德專家的密切合作在國際標準制定機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標準和行業規則應在全球范圍內統一,中德應率先開展合作。
據德國電動汽車充電平臺負責人介紹,歐洲已達成協議,將推廣“聯合充電系統”(CCS),該系統兼容直流和交流充電方式。一位參與起草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人士告訴筆者,德國一直希望中國采用直流和交流兼容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車主不需要區分直流和交流端口,車輛也可以降低一定的成本。
不過,國家電網公司市場部副部長沈建新在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有快充和慢充的國家標準,國家電網充換電設施建設遵循國家標準。“中國國內的慢充標準與歐洲一致,但快充不一致,但我們仍在與車企談判。至少國內企業,無論快充還是慢充,基本上都遵循了國家標準。外國公司正在與寶馬、奔馳等公司溝通溝通是指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這些企業盡可能符合中國的標準。"
沈建新國家電網公司市場部副部長
充電項目的下一步:半公共設施
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于2013年6月正式啟動,是中德電動汽車戰略伙伴關系框架下的聯合研究項目。參與該項目的汽車品牌有9個,包括奧迪、北汽、寶馬、華晨、長安、戴姆勒、騰勢、大眾和齊諾。此外,一些知名機構也參與其中。
中國的電動汽車私人用戶是該項目的目標人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行業專家、房地產開發商和電力公司共同參與,為政府部門制定更安全、更方便、更經濟的私人和公共充電設施標準提供合理建議。隨著北京的電動汽車于7月交付給選定的私人用戶,并安裝了私人充電設施,充電項目的前期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隨著項目的進展,研究人員認為,半公共充電設施將是下一階段項目的重點。
今年10月,雙方還將在柏林舉行第三輪中德政府經濟磋商,電動汽車合作仍是主要議題。中國和德國能否在電動汽車充電標準方面進一步合作,取決于10月份。
美國充電設施運營公司ChargePoint在其本土設立的充電站達到18000個,超過了麥當勞在美國的13900家門店數量。
1900/1/1 0:00:00迎來政府免征購置稅的政策利好之余,純電動汽車行業在充電標準領域也有了新進展。
1900/1/1 0:00:007月6日,第十屆“北京國際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暨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超威集團作為電動汽車重要零部件供應商,帶著高品質的動力電池產品參展。
1900/1/1 0:00:00停牌近3個月之后,江汽集團的整體上市方案終于掀開了面紗。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邱鍇俊)7月8日,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清華大學共同出席“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發布活動,并發表講話。
1900/1/1 0:00:00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過6000輛;新能源大巴訂單也達到5000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