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德系車企打新能源牌 日系車企為何不投中國所好?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第一電動網](專欄作家 丁華杰)前幾日,中國國家主席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見證了德國寶馬汽車與華晨汽車簽訂“寶馬集團和華晨集團深化合作備忘錄”、戴姆勒股份公司與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德國大眾汽車分別上海汽車集團和一汽集團簽訂聯合聲明。

    德系汽車制造商在中國汽車市場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從市場銷量上,年度產銷前三甲它們占據兩位;在市場結構上,從高端、終端到低端都保持自己特定的占有率;在與中國政府之間的關系上,中國科技部部長曾經在德系車企任職,這里面的動向也足以可以去分析汽車政策的走向。

    < img alt ="寶馬,大眾,豐田,日產,一汽" src="http://www.sbudrpq.com/eeimg/jndp/img/20230304024831291437/1.jpg "/>

    3月29日,默克爾見證大眾與一汽、上汽簽署前瞻性技術領域繼續加強合作的聯合聲明。

    這些合作協議關鍵詞在于兩點:“擴充產能”和“新能源汽車合作”。無論是寶馬的150億、奔馳的40億還是大眾的182億,都說明無論是這些外資汽車制造商以及中國政府對于中國市場容量的預期都是非常高的,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產能不足”或許是多家汽車制造商面臨的困境。而中國政府用以擴建產能的基礎應該屬于如何在中國合作開發新能源汽車。

    中國新能源汽車今年擁有非常高熱度,任意翻開一個汽車媒體,都能看到關于新能源汽車動態。這些是好事,因為這些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新能源汽車走了這么多年,如今或許就剩下臨門一腳了。

    此時,政府見證的德系汽車制造商簽訂協議是否顯示政府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拓展?具有優勢的日系汽車制造商有沒有機會以及如何把握機會?新能源汽車技術如何和市場結合在一起?筆者作三點分析。

    第一,政府期許德系車企新能源汽車發力。

    中國政府為什么這么喜歡新能源汽車?我們可以從很多大道理上說為了節能、環保,為了治理民眾飽為詬病的霧霾。但是比較急迫的事情便是,政府設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的時間節點已經臨近,離2015年“50萬輛”僅剩下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我們看到目前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積極的多數是自主汽車制造商,而幾家比較主流的汽車制造商都在忙于生產銷售傳統汽車賺錢,而沒有將太多的精力放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熟悉汽車制造商的朋友可以歷數一下,這些合資汽車制造商要么新能源汽車研發處于起步階段,要么僅僅存在計劃中。

    政府對于自主汽車自主研發提出比較高的要求和期許,這些方面或許通過此次的改變逐步衍生到幾家主流的汽車制造商領域,這種轉變值得我們深思,是整個市場態勢讓我們無法避開傳統車輛主流車企來發展新能源汽車?還是目前市場主導決定了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依然是這幾家汽車制造商進行引導?

    當然,政府在吸取前幾年關于“市場換技術”的教訓,這次的“產能擴充協議”中多數搭載了“聯合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條款,或許這是一種姿態,或許這是一種交換,不論如何,政府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引導著合資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發展。

    第二,日系車企新能源困境與著力點。

    新能源汽車技術,日本汽車制造商具有更多的優勢,包括豐田、日產等汽車制造商,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比較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產品,以及電動汽車產品或產品儲備。

    從理論上面來講,如果想要讓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日系汽車制造商,特別是豐田、日產等汽車制造商應該利用這一優勢,但是目前來看,不知道是日系汽車制造商自己太過于消極,還是日本政府在不適宜的時機提出了不適宜的話題讓中國偏偏它顧了。

    日系汽車這些年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并不順利,這里面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歸結到汽車制造商本身,亦有一些原因我們不得不去反思。日系汽車制造商在華的本土化研發常被詬病,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比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而中國正在大力發展這樣的技術,這兩個完全可以對應的口子,而沒有把握住,借機改善和中國政府的關系,不知道是汽車制造商的悲哀還是消費者的遺憾?

    從去年開始,看到很多文章開始從多個角度分析日系汽車的復興,事實上,這種分析有意或者無意地依據部分數據的顯示,這種情況并不能給予日系汽車制造商帶來根本性的東西,真正的復興應該在于自己對于現行形勢的把握,能否利用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技術優勢,可能決定了未來若干年的發展。

    第三,“最難的技術著手、最成熟的技術投放”或是新能源唯一捷徑。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思路如何?應該跟隨特斯拉汽車的商業思路?還是應該務實地迎合消費者的所需?還是全面開花去上馬更多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車型?此前與一位資深汽車設計師談到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我們都崇信一個基本原則,在市場尚未完全井噴的情況下,從最難的技術著手、從最成熟的技術投放才是收獲這個市場最佳的策略。

    這幾日我們也看到,包括力帆在內的幾家汽車制造商投入高額資金在低速電動車等領域發力,筆者不認為這是個好的策略。低速電動車目前市場接受度比較廣,但是在市場行為需要完善,從而走向有序的發展道路上去。

    我們目前應該做的事情,是結合自己的能力,在核心零部件、平臺集成技術上去充分發掘,做足相應的加法,包括目前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汽車制造商、打造混合動力汽車的傳統汽車制造商,筆者都給予類似的建議,然后根據市場的接受情況,逐步將自己的產品按照成熟度投放出去,如果新能源汽車有捷徑的話,這可能是唯一的捷徑。

    作者丁華杰為北美華人汽車工程師協會常務理事,第一電動網專欄作家

    標簽:寶馬大眾豐田日產一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海博思創承接東風200輛環衛車動力電池系統總成項目

    海博思創于2013年12月底與東風特種車事業部簽署協議,海博思創將在合同期限內,為200余輛東風特種車提供動力電池系統總成,該合作模式將為東風汽車旗下的更多種車型服務。

    1900/1/1 0:00:00
    特斯拉不會成為汽車界的“蘋果”

    中國傳統汽車廠商對于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在國內受到追捧很不以為然。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汽車業論壇上絲毫不掩飾自己對特斯拉的看法。

    1900/1/1 0:00:00
    給特斯拉電動車補貼代表肥水外流嗎?

    特斯拉的明星效應已經為它在國內贏得了無數粉絲。正式引進國內以后破天荒的透明價格,也讓不少潛在用戶為之振奮。

    1900/1/1 0:00:00
    特斯拉與傳統汽車廠商:不是顛覆是互補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IT領袖峰會的主題論壇中,“智能汽車與互聯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熱點議題,吸引了包括IBM全球副總裁王陽,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總裁孫東升,以色列安速咨詢公司總裁YuvalBinur,

    1900/1/1 0:00:00
    高性能與低能耗結合 10款電動賽車盤點

    電動賽車向來是新能源汽車界最搶眼的車型之一,本文為讀者盤點當下最具代表性的10款電動賽車。

    1900/1/1 0:00:00
    新能源客車來了 看誰動力最強勁

    環境壓力倒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在汽車專業領域,甚至在大眾層面,新能源汽車也成為廣泛的認知。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