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特斯拉不會成為汽車界的“蘋果”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對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非常不滿。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毫不掩飾對特斯拉的看法。“特斯拉不會成為汽車行業的蘋果。”他說。

    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在同一句話中重復了同樣的觀點:“埃隆·馬斯克(特斯拉總裁)不會成為汽車行業的喬布斯。”朱福壽認為,特斯拉的成功被人為夸大了,其在中國的高度關注是由于公眾對PM2.5的恐懼。

    電動汽車的瓶頸

    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對特斯拉的態度反映了純電動汽車行業目前的尷尬局面。

    徐和誼認為,特斯拉在技術上沒有本質的突破,這決定了它不能成為行業真正意義上的“顛覆者”。

    朱福壽認為,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要解決電池成本、性能和安全等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說:“三五年前,新能源汽車的呼聲一度很高,但運營幾年后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特斯拉最近獲得關注的根本原因是PM2.5再次凸顯了環境問題。”

    朱福壽表示,過去一年,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僅為1.79萬輛,同比增長38%,其中一些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自銷”的,這與特斯拉在中國的幾何增長不成正比。

    當然,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對特斯拉的“貶低”并不意味著他們不看好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徐和誼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北汽正在與硅谷的一個團隊合作,并將推出一款他聲稱將在明年年底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產品。

    對于電動汽車的未來,朱福壽的態度相對保守。他認為,現階段中國將有120萬輛出租車和50萬輛公交車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目標市場。

    產能過剩嗎?

    特斯拉無法給中國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帶來真正的威脅,一方面是因為電動汽車本身面臨的技術瓶頸,另一方面是盡管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但這些制造商仍然對傳統市場寄予厚望。

    “產能過剩問題太危言聳聽了。”徐和誼認為,中國汽車行業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就每千人的汽車數量而言,中國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他認為,到2020年,中國將有3000萬至3500萬輛汽車。當然,徐和誼也認為中國汽車行業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

    徐和誼表示,城鎮化帶來的國內市場需求增長和中國車企國際化步伐加快,將有效消化產能。“我預測,在2020年之前,10%到20%的生產和銷售將進入國際市場,未來還會有更大的比例。”

    朱福壽的觀點相對謹慎。他承認產能過剩確實存在,但這仍然是合理的。

    “目前汽車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是84%。應該說80%~100%是可以接受的范圍。如果產能利用率在70%以下,應該受到高度重視。”朱福壽說。

    朱福壽表示,一方面,近年來汽車銷量的高增長給汽車企業管理層帶來了非常樂觀的預期,另一方面,這與許多地方政府對汽車產業的過度支持或政策變化有關,使企業家無法做出理性客觀的決策。

    然而,對于如何解決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朱福壽卻矛盾重重。一方面,他希望政府不要過度干預,讓汽車行業回歸行業本身,讓企業根據市場自主決策;

    另一方面,他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激勵政策,通過類似的第三方制造資源方式,消化過剩產能,解決過剩產能問題。

    希望擺脫這一政策,但同時又依賴它,反映了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的矛盾心理。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對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非常不滿。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毫不掩飾對特斯拉的看法。“特斯拉不會成為汽車行業的蘋果。”他說。

    東風汽車總經理朱福壽在同一句話中重復了同樣的觀點:“埃隆·馬斯克(特斯拉總裁)不會成為汽車行業的喬布斯。”朱福壽認為,特斯拉的成功被人為夸大了,其在中國的高度關注是由于公眾對PM2.5的恐懼。

    電動汽車的瓶頸

    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對特斯拉的態度反映了純電動汽車行業目前的尷尬局面。

    徐和誼認為,特斯拉在技術上沒有本質的突破,這決定了它不能成為行業真正意義上的“顛覆者”。

    朱福壽認為,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要解決電池成本、性能和安全等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說:“三五年前,新能源汽車的呼聲一度很高,但運營幾年后的實際情況并不理想。特斯拉最近獲得關注的根本原因是PM2.5再次凸顯了環境問題。”

    朱福壽表示,過去一年,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僅為1.79萬輛,同比增長38%,其中一些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自銷”的,這與特斯拉在中國的幾何增長不成正比。

    當然,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對特斯拉的“貶低”并不意味著他們不看好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徐和誼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北汽正在與硅谷的一個團隊合作,并將推出一款他聲稱將在明年年底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產品。

    對于電動汽車的未來,朱福壽的態度相對保守。他認為,現階段中國將有120萬輛出租車和50萬輛公交車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目標市場。

    產能過剩嗎?

    特斯拉無法給中國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帶來真正的威脅,一方面是因為電動汽車本身面臨的技術瓶頸,另一方面是盡管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但這些制造商仍然對傳統市場寄予厚望。

    “產能過剩問題太危言聳聽了。”徐和誼認為,中國汽車行業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就每千人的汽車數量而言,中國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他認為,到2020年,中國將有3000萬至3500萬輛汽車。當然,徐和誼也認為中國汽車行業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

    徐和誼表示,城鎮化帶來的國內市場需求增長和中國車企國際化步伐加快,將有效消化產能。“我預測,在2020年之前,10%到20%的生產和銷售將進入國際市場,未來還會有更大的比例。”

    朱福壽的觀點相對謹慎。他承認產能過剩確實存在,但這仍然是合理的。

    “目前汽車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是84%。應該說80%~100%是可以接受的范圍。如果產能利用率在70%以下,應該受到高度重視。”朱福壽說。

    朱福壽表示,一方面,近年來汽車銷量的高增長給汽車企業管理層帶來了非常樂觀的預期,另一方面,這與許多地方政府對汽車產業的過度支持或政策變化有關,使企業家無法做出理性客觀的決策。

    然而,對于如何解決汽車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朱福壽卻矛盾重重。一方面,他希望政府不要過度干預,讓汽車行業重回正軌……

    信任自己,讓企業根據市場做出自己的決定;另一方面,他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激勵政策,通過類似的第三方制造資源方式,消化過剩產能,解決過剩產能問題。

    希望擺脫這一政策,但同時又依賴它,反映了中國傳統汽車制造商的矛盾心理。

    標簽:特斯拉東風Model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特斯拉等12車企游說美交管局 取消后視鏡

    據美國《汽車新聞》近日報道,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一則新規定:2018年5月之前,全美汽車都需標配后視攝像頭,取代現在普遍應用的后視鏡。

    1900/1/1 0:00:00
    鄭順景:“一個懷才不遇的藝術家”

    3月31日的時候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由于一些的個人原因,我將離開Tesla,從4月底正式生效”,“繼續做一個懷才不遇的藝術家偷笑”。

    1900/1/1 0:00:00
    海博思創承接東風200輛環衛車動力電池系統總成項目

    海博思創于2013年12月底與東風特種車事業部簽署協議,海博思創將在合同期限內,為200余輛東風特種車提供動力電池系統總成,該合作模式將為東風汽車旗下的更多種車型服務。

    1900/1/1 0:00:00
    給特斯拉電動車補貼代表肥水外流嗎?

    特斯拉的明星效應已經為它在國內贏得了無數粉絲。正式引進國內以后破天荒的透明價格,也讓不少潛在用戶為之振奮。

    1900/1/1 0:00:00
    德系車企打新能源牌 日系車企為何不投中國所好?

    第一電動網(專欄作家丁華杰)前幾日,

    1900/1/1 0:00:00
    特斯拉與傳統汽車廠商:不是顛覆是互補

    在近日舉行的深圳IT領袖峰會的主題論壇中,“智能汽車與互聯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熱點議題,吸引了包括IBM全球副總裁王陽,深圳創新投資集團總裁孫東升,以色列安速咨詢公司總裁YuvalBinur,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