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車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主要業務是鐵路機車、客車和動車組的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長期處于神秘狀態的南車時代電動汽車公司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在當前激烈的純電動客車行業競爭中,南車有哪些獨特優勢?
“拼寫”道路
據《汽車商報》8月9日報道,“中國南車是乘用車領域的神秘企業”。8月6日,長期關注商用車發展的全國乘用車信息協會副秘書長楊再順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我只知道這家企業與清華大學有合作,但對它的產品和技術優勢真的不太了解。”
企業官方網站顯示,湖南南車時代電動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車時代)于2007年7月成立。它是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聯合清華大學、三一集團等國內優勢資源成立的股份制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號稱是中國第一家集電動汽車、電氣系統和關鍵零部件于一體的專業電動汽車公司,并具有研發、制造和測試的能力。
然而,在作者的調查和采訪中發現,CSR時代的造車過程遠比它的引入更為復雜和糾結。
2007年3月,湖南湘潭電氣開始計劃與株洲時代集團進行電動客車項目合作。為推動湘潭電氣與株洲時代的合作,湖南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領導帶隊的湖南電動汽車產業領導小組。
項目合作初期,湘潭電機與株洲時報也合并,合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車電機)。作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的子公司,南車電氣和南車集團子公司湖南高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率先注資,并在南車時代聯合收購了66.1%的股權。
為了解決客車生產資質問題,南竹電氣找到了湖南當地企業三一集團。經過一番談判,一直渴望在汽車行業有所作為的三一集團以提供客車生產資質和車輛底盤生產研發技術的形式投資了南車時代,并實現了5%的股份比例。2002年,三一集團收購長沙萬發客車廠,更名為湖南三一客車有限公司。知情人士向筆者透露,收購后很長一段時間,該公司一直處于停產狀態,廠區處于被忽視狀態。
汽車合格問題得到成功解決,隨后南珠電氣找到清華大學附屬科威國際技術轉讓有限公司(簡稱科威)提供技術支持。
據筆者調查,科威成立于2001年12月,由清華大學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同出資組建。在此之前,其主要業務是孵化技術和鋼鐵的研發,但在2004年,它突然宣布進軍電動汽車行業。同年7月,科威投資246萬元成立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動汽車設計和電力系統研發。最終,科威與南車時代達成協議,以技術股的形式獲得0.4%的股份比例。
同時,在政府的協調下,招商局湘江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江投資)聲稱在湖南省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和資源,也通過注資獲得了企業社會責任時代20%的股份比例。
其余2.3%的股份比例由南車時代原董事長楊守義、湘江投資經理鄧鵬圖和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全石持有。三人的持股比例分別為7%、0.9%和0.6%。
在這一點上……
SR時代正式宣告,一場將資質、技術、資本和個人關系嫁接在一起的股權分配大戲宣告結束。
市場資金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南車時代開始生產第一批汽車。2007年10月,中國南車時代的第一批新車(2輛電動汽車和2輛傳統汽車)下線,并在當地進行了廣泛宣傳。
2007年11月,成立不到半年的南車時代出乎意料地主辦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具影響力的第十三屆中國電動汽車學術年會。值得玩味的是,持有南車時代0.6%股份的陳全石是此次大會的組織者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汽車分會的理事。
2008年8月,南車時代宣布向北京奧運會電動客車市場提供了300多套交流驅動系統、180套電池管理系統和諧波控制裝置。據楊再順介紹,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由于產品質量等各種問題,這些為奧運會服務的電動公交車已經退出運營領域。在調查中,筆者發現這些車輛背后的企業是其合資伙伴科威。科威旗下有限公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純電動汽車提供了一系列電控技術及相關技術零部件。
除了宣傳電機和電子控制原有的技術優勢外,南車時代還宣布,截至2011年9月,公司已在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投入1600多輛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然而,在作者的調查中,這些車輛的參數、電池供應商、車輛開發等數據仍然是一個很大的謎。
盡管牢牢占領了株洲公交市場,但以央企為背景的南車時代并不滿足。為了打破電動汽車“地方保護”的限制,南車時代再次開始嘗試以資本運營的形式打開其他地方市場。
2010年3月,南車時代宣布將與曙光汽車增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筆者分析,南車時代作為株洲本土車企,很難贏得外地訂單,而曙光汽車在東北、湖南,甚至昆明、貴陽都有工廠。這樣的相互增資行為將為南車時代帶來更多的市場訂單,一次性獲得業績和政績的雙贏,曙光也可以從中獲得資金。雙方的合作可以說充滿了“互利共贏”的味道。
經協商,曙光向南車時代增資1.77億元。作為回報,南車時代向曙光旗下的常州黃海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增資1.67億元。與曙光的合作和增資為南車時代帶來了預期的收益。截至2012年,南車時代新能源公交車銷量達到近2500輛,市場遍布長沙、株洲、湘潭、衡陽、昆明、石家莊、朔州、海口等城市。
[第頁]
神秘產品
通過資本運作,南車時代迅速占領了許多市場,并在新能源客車行業站穩了腳跟。然而,人們對其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知之甚少。
南車時代曾宣稱,其新能源公交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六項,包括DC/DC轉換器、充電器、電驅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純電力系統。然而,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南車時代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機是由南車集團的兄弟公司生產的。目前,整車制造和大型系統的研發、設計和組裝由公司自行開發,而電機和電控由內部兄弟公司生產,并采用內部結算方式。
在生產成本方面,南車時代曾公開解釋,公司一般做電氣系統方案,一個大系統的價格在28萬元左右;此外,南車時代的混合動力汽車主要使用超級電容器,從美國Maxwell公司購買,價格區間為10-20萬;
根據充電器的尺寸,單個充電器的價格為20000~200000元。公開資料顯示,南車時代電動汽車公司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據南車時代總經理沈玉祥介紹,2011年南車時代共售出1000輛汽車。照此計算,一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在南車時代的售價大概在55萬元左右,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確實“便宜”。
南車時代負責人劉玲曾公開承認:“一輛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利潤約為整車價格的5%,但我們車輛的利潤可以達到10%。根本原因是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政府補貼和研發資金。”
據筆者了解,新能源公交車補貼分為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根據國家補貼標準,主要在南車時代投入使用的所謂超級電容器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率為30%,補貼金額約為30萬元。不同城市的地方補貼標準不同。例如,湖南省一級補貼10萬元(運營商補貼8萬元,企業補貼2萬元),市級補貼約10萬元左右(補貼方案不同,估計長沙、株洲、湘潭幾乎都是10萬元)。湖南省地方補貼在所有地方補貼標準中處于中等水平,地方補貼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基本成正比。
基于2011年之前中國南車時代混合動力公交車的銷售業績,筆者計算出,2011年5月,中國南車時期生產的混合動力公交車銷量達到1000輛。根據湖南省的補貼,2011年南車時代在中央、省、市三級獲得的補貼總額為50億元。換言之,僅依靠政府補貼,南車時代獲得的補貼是2011年銷售額的近10倍。
除了獲得慷慨的政府補貼外,南車時代還宣布了幾乎所有的新能源公交車項目研發補貼。其中,有“純電動中型公務用車開發”項目的補貼。8月7日,國家科技部電動汽車863計劃特邀專家王炳剛告訴筆者,南車時代此次獲得的補貼用于未來新能源公務用車的開發和啟動,投放市場的產品仍在研發過程中,而未來的實際情況將不得不等待產品投入運營的具體分析。
中國南車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主要業務是鐵路機車、客車和動車組的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長期處于神秘狀態的南車時代電動汽車公司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在當前激烈的純電動客車行業競爭中,南車有哪些獨特優勢?
“拼寫”道路
據《汽車商報》8月9日報道,“中國南車是乘用車領域的神秘企業”。8月6日,長期關注商用車發展的全國乘用車信息協會副秘書長楊再順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我只知道這家企業與清華大學有合作,但對它的產品和技術優勢真的不太了解。”
企業官方網站顯示,湖南南車時代電動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車時代)于2007年7月成立。它是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聯合清華大學、三一集團等國內優勢資源成立的股份制公司,注冊資本1.6億元,號稱是中國第一家集電動汽車、電氣系統和關鍵零部件于一體的專業電動汽車公司,并具有研發、制造和測試的能力。
然而,在作者的調查和采訪中發現,CSR時代的造車過程遠比它的引入更為復雜和糾結。
2007年3月,湖南湘潭電氣開始計劃與株洲時代集團進行電動客車項目合作。為了促進湘潭電氣與株洲時代的合作,湖南省政府成立了以湖南省電動汽車產業領導小組為主導的湖南省電動車輛產業領導小組……
省級領導。
項目合作初期,湘潭電機與株洲時報也合并,合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車電機)。作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的子公司,南車電氣和南車集團子公司湖南高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率先注資,并在南車時代聯合收購了66.1%的股權。
為了解決客車生產資質問題,南竹電氣找到了湖南當地企業三一集團。經過一番談判,一直渴望在汽車行業有所作為的三一集團以提供客車生產資質和車輛底盤生產研發技術的形式投資了南車時代,并實現了5%的股份比例。2002年,三一集團收購長沙萬發客車廠,更名為湖南三一客車有限公司。知情人士向筆者透露,收購后很長一段時間,該公司一直處于停產狀態,廠區處于被忽視狀態。
汽車合格問題得到成功解決,隨后南珠電氣找到清華大學附屬科威國際技術轉讓有限公司(簡稱科威)提供技術支持。
據筆者調查,科威成立于2001年12月,由清華大學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同出資組建。在此之前,其主要業務是孵化技術和鋼鐵的研發,但在2004年,它突然宣布進軍電動汽車行業。同年7月,科威投資246萬元成立北京清能華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動汽車設計和電力系統研發。最終,科威與南車時代達成協議,以技術股的形式獲得0.4%的股份比例。
同時,在政府的協調下,招商局湘江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江投資)聲稱在湖南省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和資源,也通過注資獲得了企業社會責任時代20%的股份比例。
其余2.3%的股份比例由南車時代原董事長楊守義、湘江投資經理鄧鵬圖和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全石持有。三人的持股比例分別為7%、0.9%和0.6%。
至此,企業社會責任時代正式宣告,一場將資質、技術、資本和個人關系嫁接在一起的股權分配大戲宣告結束。
市場資金
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南車時代開始生產第一批汽車。2007年10月,中國南車時代的第一批新車(2輛電動汽車和2輛傳統汽車)下線,并在當地進行了廣泛宣傳。
2007年11月,成立不到半年的南車時代出乎意料地主辦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具影響力的第十三屆中國電動汽車學術年會。值得玩味的是,持有南車時代0.6%股份的陳全石是此次大會的組織者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汽車分會的理事。
2008年8月,南車時代宣布向北京奧運會電動客車市場提供了300多套交流驅動系統、180套電池管理系統和諧波控制裝置。據楊再順介紹,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由于產品質量等各種問題,這些為奧運會服務的電動公交車已經退出運營領域。在調查中,筆者發現這些車輛背后的企業是其合資伙伴科威。科威旗下有限公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純電動汽車提供了一系列電控技術及相關技術零部件。
除了宣傳電機和電子控制原有的技術優勢外,南車時代還宣布,截至2011年9月,公司已在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投入1600多輛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然而,在作者的調查中,這些車輛的參數、電池供應商、車輛開發和其他數據都是……
I’我是個大謎。
盡管牢牢占領了株洲公交市場,但以央企為背景的南車時代并不滿足。為了打破電動汽車“地方保護”的限制,南車時代再次開始嘗試以資本運營的形式打開其他地方市場。
2010年3月,南車時代宣布將與曙光汽車增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筆者分析,南車時代作為株洲本土車企,很難贏得外地訂單,而曙光汽車在東北、湖南,甚至昆明、貴陽都有工廠。這樣的相互增資行為將為南車時代帶來更多的市場訂單,一次性獲得業績和政績的雙贏,曙光也可以從中獲得資金。雙方的合作可以說充滿了“互利共贏”的味道。
經協商,曙光向南車時代增資1.77億元。作為回報,南車時代向曙光旗下的常州黃海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增資1.67億元。與曙光的合作和增資為南車時代帶來了預期的收益。截至2012年,南車時代新能源公交車銷量達到近2500輛,市場遍布長沙、株洲、湘潭、衡陽、昆明、石家莊、朔州、海口等城市。
[第頁]
神秘產品
通過資本運作,南車時代迅速占領了許多市場,并在新能源客車行業站穩了腳跟。然而,人們對其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知之甚少。
南車時代曾宣稱,其新能源公交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六項,包括DC/DC轉換器、充電器、電驅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純電力系統。然而,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南車時代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機是由南車集團的兄弟公司生產的。目前,整車制造和大型系統的研發、設計和組裝由公司自行開發,而電機和電控由內部兄弟公司生產,并采用內部結算方式。
在生產成本方面,南車時代曾公開解釋,公司一般做電氣系統方案,一個大系統的價格在28萬元左右;此外,南車時代的混合動力汽車主要使用超級電容器,從美國Maxwell公司購買,價格區間為10-20萬;
根據充電器的尺寸,單個充電器的價格為20000~200000元。公開資料顯示,南車時代電動汽車公司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據南車時代總經理沈玉祥介紹,2011年南車時代共售出1000輛汽車。照此計算,一輛混合動力公交車在南車時代的售價大概在55萬元左右,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確實“便宜”。
南車時代負責人劉玲曾公開承認:“一輛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利潤約為整車價格的5%,但我們車輛的利潤可以達到10%。根本原因是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政府補貼和研發資金。”
據筆者了解,新能源公交車補貼分為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根據國家補貼標準,主要在南車時代投入使用的所謂超級電容器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率為30%,補貼金額約為30萬元。不同城市的地方補貼標準不同。例如,湖南省一級補貼10萬元(運營商補貼8萬元,企業補貼2萬元),市級補貼約10萬元左右(補貼方案不同,估計長沙、株洲、湘潭幾乎都是10萬元)。湖南省地方補貼在所有地方補貼標準中處于中等水平,地方補貼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基本成正比。
基于2011年之前中國南車時代混合動力公交車的銷售業績,筆者計算出,2011年5月,中國南車時期生產的混合動力公交車銷量達到1000輛。根據湖南省的補貼,2011年南車時代在中央、省、市三級獲得的補貼總額為50億元。換言之,僅依靠政府補貼,南車時代獲得的補貼是2011年銷售額的近10倍。
除了獲得慷慨的政府補貼外,南車時代還宣布了幾乎所有的新能源公交車項目研發補貼。其中,有“純電動中型公務用車開發”項目的補貼。8月7日,國家科技部電動汽車863計劃特邀專家王炳剛告訴筆者,南車時代此次獲得的補貼用于未來新能源公務用車的開發和啟動,投放市場的產品仍在研發過程中,而未來的實際情況將不得不等待產品投入運營的具體分析。
在消費增速下滑、城市限牌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2013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仍雙雙突破1000萬輛。車市在逆境中增長,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車企大力推進渠道下沉。
1900/1/1 0:00:00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60周年,也是中國汽車合資的30周年。三十年來,”市場換技術”的正確性始終在被拷問和檢驗。
1900/1/1 0:00:00近日,博世起動機和發電機事業部中國區總裁孫國忠表示,2013年起停系統在國內的裝配率不到4,而在歐洲已經達到50,
1900/1/1 0:00:00隨著當地電動汽車數量的不斷增長,瑞典哥德堡市的交通部門委托當地建筑事務所kjellgrenkamiskyarchitecture設計一個可持續的個人交通系統。
1900/1/1 0:00:00汽車租賃在美國正呈現出一種成長勢頭,該業務在歐洲市場卻有所不同,因為像寶馬與戴姆勒這樣的汽車巨頭正在開發這片業務。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杜俊儀8月10日,由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聯合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生產的100臺純電動客車在南京市建鄴區正式交付給南京亞青組委會使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