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盡可能減輕重量,寶馬i3使用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制造汽車外殼。同時,i3上沒有小部件,因此寶馬管理層稱i3為“改革者”。那么i3的車身結構中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當大多數汽車的車身和車架一體化時,寶馬在i3上提出了模塊的概念。構成i3的兩個模塊被稱為乘客模塊和步行模塊。行走模塊采用全鋁底盤,構建穩定的基礎,電池、動力系統、結構功能模塊和撞基模塊集成在結構中。乘客艙主要由高強度、極輕的CFRP材料(碳纖維增強塑料)制成的客艙組成。
寶馬i3車身框架
這些由輕質高強度材料鋁和碳纖維制成的模塊主要是為了減輕i3的重量并提高其能源效率。然而,對于普通汽車來說,大量使用鋁已經足夠罕見了,更不用說碳纖維了。
與1525公斤328i Coupe和1455公斤128i Coupe相比,i3的重量僅為1270公斤。更輕的重量可以降低汽車行駛時的能耗,因此i3可以在容量僅為22千瓦時的電池驅動下行駛130公里的巡航里程(尚未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的認證),而其他電動汽車至少需要24千瓦時。
我們一直在談論碳纖維。什么是碳纖維?為什么它如此重要?碳纖維是一種非常堅固輕便的材料,而且價格也非常昂貴。它被廣泛用于高強度質量比的汽車,如著名的F1賽車。i3中使用的碳纖維材料被稱為碳纖維增強塑料,其中碳纖維都由碳原子組成,而增強塑料是指碳纖維用樹脂粘合,然后用塑料增強,然后可以用來制造車身。
碳纖維增強塑料不僅重量輕,而且強度是鐵的十倍,在碰撞中可以吸收巨大的能量。碳纖維增強塑料的特性使i3即使在高速碰撞中也能保持車身不變形,即使車身受損,也能為車內乘客提供安全的空間。
同樣由于乘員模塊的高強度特性,i3上的B柱被拆除。前門與A柱相連,后門與C柱相連,方便人們上下車。
碳纖維增強塑料的大規模生產成本很高,尤其是汽車越大。為了降低成本,寶馬開發了一種新的制造工藝。I3的碳纖維制造廠位于華盛頓州莫西湖,是寶馬和西格里汽車碳纖維公司的合資企業。該工廠年產量為1500噸,占全球碳纖維增強塑料總產量的10%。
無增強碳纖維的制造過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為了真正降低成本,他們需要找到一種廉價的可再生能源。磨湖加工廠的設備全部由電力驅動,其能源供應來自哥倫比亞峽谷大壩的水力發電廠。
利用寶馬十多年來開發的加工技術,碳纖維在瓦克斯多夫被壓制成薄板,然后在蘭茨胡特和萊比錫被制成碳纖維增強塑料(萊比錫工廠使用風力發電)
其中一個關鍵步驟是通過在高壓下噴射液體樹脂來粘合碳纖維(樹脂轉移模塑工藝)。
采用這種方法對i3行走模塊中使用的碳纖維增強塑料進行了加工。與傳統的汽車結構相比,它使用的零部件要少得多。
既然碳纖維增強塑料是由碳而非金屬制成的,那么這些碳元素是從可再生資源中提取出來的,這是理所當然的嗎?事實上,Sigri從未聲稱這些碳纖維增強塑料的原材料是可再生資源,只是他們使用可再生能源制造。這些碳纖維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腈——一種丙烯酸材料,而不是植物。
然而,碳纖維材料可以很容易地回收。寶馬的工廠可以在不損壞碳纖維的情況下去除碳纖維上的粘合樹脂,然后用它們制造新的部件。但這是一輛普通的“退役”車身。鑒于碳纖維與鋼和鋁合金相比塑性較差,碳纖維在受到足夠強烈的撞擊后會變成一堆碎片。鋼制車身在碰撞后可以再次熔化。如何回收破碎成碎片的碳纖維?我想知道寶馬是否研究過這個問題。為了盡可能減輕重量,寶馬i3使用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制造汽車外殼。同時,i3上沒有小部件,因此寶馬管理層稱i3為“改革者”。那么i3的車身結構中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當大多數汽車的車身和車架一體化時,寶馬在i3上提出了模塊的概念。構成i3的兩個模塊被稱為乘客模塊和步行模塊。行走模塊采用全鋁底盤,構建穩定的基礎,電池、動力系統、結構功能模塊和撞基模塊集成在結構中。乘客艙主要由高強度、極輕的CFRP材料(碳纖維增強塑料)制成的客艙組成。
寶馬i3車身框架
這些由輕質高強度材料鋁和碳纖維制成的模塊主要是為了減輕i3的重量并提高其能源效率。然而,對于普通汽車來說,大量使用鋁已經足夠罕見了,更不用說碳纖維了。
與1525公斤328i Coupe和1455公斤128i Coupe相比,i3的重量僅為1270公斤。更輕的重量可以降低汽車行駛時的能耗,因此i3可以在容量僅為22千瓦時的電池驅動下行駛130公里的巡航里程(尚未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的認證),而其他電動汽車至少需要24千瓦時。
我們一直在談論碳纖維。什么是碳纖維?為什么它如此重要?碳纖維是一種非常堅固輕便的材料,而且價格也非常昂貴。它被廣泛用于高強度質量比的汽車,如著名的F1賽車。i3中使用的碳纖維材料被稱為碳纖維增強塑料,其中碳纖維都由碳原子組成,而增強塑料是指碳纖維用樹脂粘合,然后用塑料增強,然后可以用來制造車身。
碳纖維增強塑料不僅重量輕,而且強度是鐵的十倍,在碰撞中可以吸收巨大的能量。碳纖維增強塑料的特性使i3即使在高速碰撞中也能保持車身不變形,即使車身受損,也能為車內乘客提供安全的空間。
同樣由于乘員模塊的高強度特性,i3上的B柱被拆除。前門與A柱相連,后門與C柱相連,方便人們上下車。
碳纖維增強塑料的大規模生產成本很高,尤其是汽車越大。為了降低成本,寶馬開發了一種新的制造工藝。I3的碳纖維制造廠位于華盛頓州莫西湖,是寶馬和西格里汽車碳纖維公司的合資企業。該工廠年產量為1500噸,占全球碳纖維增強塑料總產量的10%。
無增強碳纖維的制造過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為了真正降低成本,他們需要找到一種廉價的可再生能源。磨湖加工廠的設備全部由電力驅動,其能源供應來自哥倫比亞峽谷大壩的水力發電廠。
利用寶馬十多年來開發的加工技術,在瓦克斯多夫將碳纖維壓制成薄片,然后制成碳纖維……
蘭茨胡特和萊比錫的強制塑料(萊比錫工廠使用風力發電)其中一個關鍵步驟是通過在高壓下噴射液體樹脂來粘合碳纖維(樹脂轉移模塑工藝)。
采用這種方法對i3行走模塊中使用的碳纖維增強塑料進行了加工。與傳統的汽車結構相比,它使用的零部件要少得多。
既然碳纖維增強塑料是由碳而非金屬制成的,那么這些碳元素是從可再生資源中提取出來的,這是理所當然的嗎?事實上,Sigri從未聲稱這些碳纖維增強塑料的原材料是可再生資源,只是他們使用可再生能源制造。這些碳纖維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腈——一種丙烯酸材料,而不是植物。
然而,碳纖維材料可以很容易地回收。寶馬的工廠可以在不損壞碳纖維的情況下去除碳纖維上的粘合樹脂,然后用它們制造新的部件。但這是一輛普通的“退役”車身。鑒于碳纖維與鋼和鋁合金相比塑性較差,碳纖維在受到足夠強烈的撞擊后會變成一堆碎片。鋼制車身在碰撞后可以再次熔化。如何回收破碎成碎片的碳纖維?我想知道寶馬是否研究過這個問題。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汽車儼然成為”暴利”產品,不過數據顯示,”廠家一般利潤率都不會超過10,最賺錢的大眾也只有113的利潤率”。
1900/1/1 0:00:00當大多數汽車廠商力圖將新能源汽車以一種平民化的方式推向市場的時候,特斯拉卻反其道而行之,高舉著”純電動超跑”的概念大旗迎來自己的成功。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8月8日凌晨,特斯拉公司(Tesla)發出致股東信,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和未來發展戰略。以下為這份財報中的十大關鍵數據。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見習作者杜俊儀8月6日上午,山東淄博得普達電機有限公司完成的”電動車多功能電機”項目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會,該電機應用于微型電動車,可實現多檔變速和發電功能。
1900/1/1 0:00:00松下公司1日宣布,為增強用于電動車等車用鋰電池的生產能力,將在2014年年內重新啟動于2013年3月關閉的貝冢工廠。另外,松下還將進一步提升日本國內的另外兩個工廠的生產能力。
1900/1/1 0:00:00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等等,新能源汽車電池種類繁多,哪一種材料會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主流呢近日,作者走訪了多家企業,了解到三元材料逐漸成為主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