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的快速增長讓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martin winterkorn相信,奧迪ag不僅將成為今年第一家銷量超過1000萬輛的汽車制造商,而且將在2018年之前提前實現這一目標。
據環球網7月3日援引《美國汽車新聞》報道,馬丁·溫特科恩于2007年接替大眾汽車前首席執行官伯恩德·皮舍特里德。在歐洲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他仍然通過對歐洲以外市場的大量投資,實現了公眾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的提高;同時,這也使中國成為大眾和奧迪全球最大的購買市場。它還將亞太地區提升為奧迪汽車銷量第一的地區。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競爭對手標致雪鐵龍仍然依賴歐洲作為其主要銷售市場,其銷量令人擔憂。
今年5月,奧迪ag的全球銷量增長了6%,達到387萬輛。2012年5月,大眾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使大眾汽車2012年總銷量達到934萬輛。
2007年,當文登宣布2018年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時,許多人表示這個目標很難實現,尤其是對于大眾汽車來說,它一年的銷量只有600萬輛。
在這一計劃的前五年,與2007年相比,奧迪ag的汽車銷量增長了近50%。與2012年相比,該公司在全球的銷量增長了7%,并最終在2018年實現了1000萬輛的銷量。
奧迪ag現在已經提前實現了計劃,因為全球銷量的增長抵消了西歐銷量的下降,而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政府采取財政緊縮措施,減少消費者對汽車等大件物品的購買;
最終,歐洲5月份的汽車銷量降至199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去年,大眾汽車旗下九個品牌的汽車和輕型商用車在西歐的銷量下降了3%,至300萬輛。相反,大眾汽車在其他地區的銷量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亞太地區,銷量增長了23%,達到317萬輛。
奧迪ag能夠應對歐洲銷量的下滑,因為它對西歐市場的依賴性并不強。去年,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從32%增長到2011年的34%,而歐洲市場的銷售額從38%下降到2011年。
文登確信大眾汽車將在2018年到來之前實現1000萬輛的銷售目標,但他不愿意修改這個目標,因為它還包含一些其他小目標。然而,在一次采訪中,他表示,他無法在計劃的最后期限之前重新調整公司的目標。“如果我們在某個特定時刻需要適當的目標調整,我們會這樣做。”
奧迪ag工會主席、大眾汽車管理委員會副主席Bernd Osterloh表示,大眾汽車將設定一個新的目標。
Osterloh在今年1月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增長戰略,大眾汽車正在仔細考慮新的銷售目標,該目標將在2022年實現。”。
中國將在奧迪未來的發展規劃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大眾汽車計劃將中國的產量提高60%,到2018年達到400萬輛。去年,所有總裝機容量為200萬輛的工廠網點都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實現260萬輛的生產目標。為了增加中國的出口額,奧迪ag將在未來三年投資98億歐元或128.4億美元(約合785億元人民幣)。1985年至2012年,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總投資將為205.7億美元(約合1261億元人民幣)。
“在未來幾年,我們將再建造10家工廠,其中7家將在中國建造,”文登在4月份告訴股東。擴建計劃使奧迪汽車在中國的工廠數量達到19家。
去年,大眾汽車在中國銷售了281萬輛汽車,其中262萬輛是在中國生產的。如今,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銷量目標是300萬輛,但專家表示,這個目標可能很難實現。
貝爾吉特·格拉德巴赫科學與應用大學汽車管理中心主任Stephan Brazell指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但已經從兩位數的上升趨勢下降到個位數,這種情況在未來還會繼續。”。“這樣的計劃自然伴隨著過度獨立和產能過剩的風險。奧迪ag需要對此進行管理。”
障礙
文登表示,如果公司不能通過開發新車或減少碳排放的技術來贏得客戶的青睞,那么到2018年實現1000萬輛汽車的目標可能會遇到障礙。
然而,文登補充道:“我認為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以滿足傳統駕駛和電動駕駛的需求,為日常駕駛帶來高效舒適的體驗,在長途行駛中表現良好。”
大眾汽車的電動汽車生產一直緩慢,以確保電池驅動車型的銷量不低于預期。大眾高爾夫Blue-e-Mootion純電動汽車和e-Up微型純電動汽車將于今年上市。
大眾汽車正在大力提高其內燃機的效率,并為發動機提供不同的電氣化裝置組合。總體目標是生產低排量、高燃油經濟性和適中價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該公司的第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是今年推出的小容量XL1。當被問及哪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成為該公司首款大容量混合動力汽車時,文登表示,這將是大眾高爾夫動力總成和奧迪A3 E-tron的一個小變化。
文登說:“去年,當我和管理委員會的同事們一起旅行時,這些模型是最讓我著迷的。”。“這些車型處于電動模式,零噪音,零排放。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這些車型的功率為200馬力。”
美國銷售額下降
奧迪ag在美國的銷量也面臨下滑。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18年銷售100萬輛汽車,其中包括80萬個大眾品牌和20萬輛奧迪。2012年,大眾系列品牌的銷量為438133輛,而奧迪的銷量為139310輛。盡管兩個品牌都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距離100萬輛的目標還很遠。
目前,大眾系列品牌的銷量……
在美國停滯不前。整個5月,該品牌的銷售額保持在169835輛,而整個汽車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7%。
問題是,美國制造的帕薩特中型車的銷量一般。針對帕薩特低于預期的銷量,大眾汽車在4月份表示,將解雇500名合同工,并減少查塔努加的換班頻率,以緩解帕薩特的供應過剩。
此舉對公眾來說是一種倒退,目的是在美國市場實現2018年的目標,重新樹立品牌形象。奧迪ag于2011年建立了查塔努加工廠,這是自1988年大眾關閉賓夕法尼亞州工廠以來,首次在美國設立裝配廠。
目前,市場對重新設計的帕薩特的需求低于工廠15萬輛的年產量,因為帕薩特去年在美國的銷量僅為117023輛。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還面臨著來自日本汽車制造商的日益激烈的競爭,因為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已經上升。
歐洲的產量沒有被削減。
盡管在中國的銷量有潛在的下降趨勢,但奧迪ag沒有在歐洲減產的計劃,而且客戶可能不愿意購買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汽車,導致在美國市場的結果比預期的更糟糕。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市場是最重要的生產地區,去年全球出口量達90萬輛。2012年,大眾汽車一半的車型在歐洲生產,該地區的銷售額僅占全球銷售額的40%。
文登表示,如果大眾汽車被迫在歐洲采取措施,該公司將裁員,但永遠不會關閉工廠或裁員。
文登在接受奧地利一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我們不會降低歐洲的生產力,但應該保護它。”。“正式工作是我們需要保留的主體。我們將考慮解雇臨時工。”
摩根士丹利駐英國倫敦的汽車分析師斯圖爾特·皮爾森將奧迪ag實現2018年的目標總結為:“大眾可以繼續在中國獲得高利潤,而其在低利潤歐洲市場的進展是其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銷量的快速增長使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martin winterkorn相信,奧迪ag不僅將成為今年第一家銷量超過1000萬輛的汽車制造商,而且將在2018年之前提前實現這一目標。
據環球網7月3日援引《美國汽車新聞》報道,馬丁·溫特科恩于2007年接替大眾汽車前首席執行官伯恩德·皮舍特里德。在歐洲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他仍然通過對歐洲以外市場的大量投資,實現了公眾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的提高;同時,這也使中國成為大眾和奧迪全球最大的購買市場。它還將亞太地區提升為奧迪汽車銷量第一的地區。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競爭對手標致雪鐵龍仍然依賴歐洲作為其主要銷售市場,其銷量令人擔憂。
今年5月,奧迪ag的全球銷量增長了6%,達到387萬輛。2012年5月,大眾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使大眾汽車2012年總銷量達到934萬輛。
2007年,當文登宣布2018年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時,許多人表示這個目標很難實現,尤其是對于大眾汽車來說,它一年的銷量只有600萬輛。
在這一計劃的前五年,與2007年相比,奧迪ag的汽車銷量增長了近50%。與2012年相比,該公司在全球的銷量增長了7%,并最終在2018年實現了1000萬輛的銷量。
奧迪ag現在已經提前實現了計劃,因為全球銷量的增長抵消了西歐銷量的下降,而歐洲債務危機導致政府采取財政緊縮措施,減少消費者對汽車等大件物品的購買;
最終,歐洲5月份的汽車銷量降至199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去年,大眾汽車旗下九個品牌的汽車和輕型商用車在西歐的銷量下降了3%,至300萬輛。相反,大眾汽車在其他地區的銷量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亞太地區,銷量增長了23%,達到317萬輛。
奧迪ag能夠應對歐洲銷量的下滑,因為它對西歐市場的依賴性并不強。去年,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從32%增長到2011年的34%,而歐洲市場的銷售額從38%下降到2011年。
文登確信大眾汽車將在2018年到來之前實現1000萬輛的銷售目標,但他不愿意修改這個目標,因為它還包含一些其他小目標。然而,在一次采訪中,他表示,他無法在計劃的最后期限之前重新調整公司的目標。“如果我們在某個特定時刻需要適當的目標調整,我們會這樣做。”
奧迪ag工會主席、大眾汽車管理委員會副主席Bernd Osterloh表示,大眾汽車將設定一個新的目標。
Osterloh在今年1月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增長戰略,大眾汽車正在仔細考慮新的銷售目標,該目標將在2022年實現。”。
中國將在奧迪未來的發展規劃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大眾汽車計劃將中國的產量提高60%,到2018年達到400萬輛。去年,所有總裝機容量為200萬輛的工廠網點都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實現260萬輛的生產目標。為了增加中國的出口額,奧迪ag將在未來三年投資98億歐元或128.4億美元(約合785億元人民幣)。1985年至2012年,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總投資將為205.7億美元(約合1261億元人民幣)。
“在未來幾年,我們將再建造10家工廠,其中7家將在中國建造,”文登在4月份告訴股東。擴建計劃使奧迪汽車在中國的工廠數量達到19家。
去年,大眾汽車在中國銷售了281萬輛汽車,其中262萬輛是在中國生產的。如今,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銷量目標是300萬輛,但專家表示,這個目標可能很難實現。
貝爾吉特·格拉德巴赫科學與應用大學汽車管理中心主任Stephan Brazell指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但已經從兩位數的上升趨勢下降到個位數,這種情況在未來還會繼續。”。“這樣的計劃自然伴隨著過度獨立和產能過剩的風險。奧迪ag需要對此進行管理。”
障礙
文登表示,如果公司不能通過開發新車或減少碳排放的技術來贏得客戶的青睞,那么到2018年實現1000萬輛汽車的目標可能會遇到障礙。
然而,文登補充道:“我認為不會發生這種情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以滿足傳統駕駛和電動駕駛的需求,為日常駕駛帶來高效舒適的體驗,在長途行駛中表現良好。”
大眾汽車的電動汽車生產一直緩慢,以確保電池驅動車型的銷量不低于預期。大眾高爾夫Blue-e-Mootion純電動汽車和e-Up微型純電動汽車將于今年上市。
大眾汽車正在大力提高其內燃機的效率,并為發動機提供不同的電氣化裝置組合。總體目標是生產低排量、高燃油經濟性和適中價格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該公司的第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是今年推出的小容量XL1。當被問及哪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成為該公司首款大容量混合動力汽車時,文登表示,這將是大眾高爾夫動力總成和奧迪A3 E-tron的一個小變化。
文登說:“去年,當我和管理委員會的同事們一起旅行時,這些模型是最讓我著迷的。”。“這些車型處于電動模式,零噪音,零排放。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這些車型的功率為200馬力。”
美國銷售額下降
奧迪ag在美國的銷量也面臨下滑。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18年銷售100萬輛汽車,其中包括80萬個大眾品牌和20萬輛奧迪。2012年,大眾系列品牌的銷量為438133輛,而奧迪的銷量為139310輛。盡管兩個品牌都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距離100萬輛的目標還很遠。
目前,大眾系列品牌的銷量……
在美國停滯不前。整個5月,該品牌的銷售額保持在169835輛,而整個汽車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了7%。
問題是,美國制造的帕薩特中型車的銷量一般。針對帕薩特低于預期的銷量,大眾汽車在4月份表示,將解雇500名合同工,并減少查塔努加的換班頻率,以緩解帕薩特的供應過剩。
此舉對公眾來說是一種倒退,目的是在美國市場實現2018年的目標,重新樹立品牌形象。奧迪ag于2011年建立了查塔努加工廠,這是自1988年大眾關閉賓夕法尼亞州工廠以來,首次在美國設立裝配廠。
目前,市場對重新設計的帕薩特的需求低于工廠15萬輛的年產量,因為帕薩特去年在美國的銷量僅為117023輛。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還面臨著來自日本汽車制造商的日益激烈的競爭,因為日元對美元的匯率已經上升。
歐洲的產量沒有被削減。
盡管在中國的銷量有潛在的下降趨勢,但奧迪ag沒有在歐洲減產的計劃,而且客戶可能不愿意購買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汽車,導致在美國市場的結果比預期的更糟糕。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市場是最重要的生產地區,去年全球出口量達90萬輛。2012年,大眾汽車一半的車型在歐洲生產,該地區的銷售額僅占全球銷售額的40%。
文登表示,如果大眾汽車被迫在歐洲采取措施,該公司將裁員,但永遠不會關閉工廠或裁員。
文登在接受奧地利一家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我們不會降低歐洲的生產力,但應該保護它。”。“正式工作是我們需要保留的主體。我們將考慮解雇臨時工。”
英國倫敦摩根士丹利汽車分析師斯圖爾特·皮爾森將奧迪ag實現2018年的目標總結為:“大眾可以繼續在中國獲得高利潤,而其在低利潤歐洲市場的進展是其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15日發布報告預測,到2015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將達不到相應的歐盟、日本及美國的油耗標準。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王慰祖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遭遇的地方保護該如何打破取消地方補貼是常常能聽到的答案。
1900/1/1 0:00:00日本本田和美國通用汽車2日正式宣布在燃料電池車等的共同開發領域展開合作。在兩家企業展開合作后,燃料電池車的開發將集中于豐田與德國寶馬BMW聯盟等3個集團。
1900/1/1 0:00:00據消息人士透露,韓國LG集團高管本周將在德國慕尼黑同寶馬集團高管進行會晤,希望同后者簽署汽車零部件供應協議。
1900/1/1 0:00:00日前,北京一家主打新能源汽車租賃的公司”易卡先鋒”宣布,今年內計劃采購300輛純電動汽車全部投入租賃運營,并已率先于清華科技園區內實現16輛的租賃規模
1900/1/1 0:00:00車載互聯技術越來越成為汽車行業新的熱點。車載互聯行業的領導品牌通用安吉星15日宣布,其車載信息服務系統在地區的活躍用戶數量突破60萬大關,位列同行業首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