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母公司上汽集團的資源,有限公司(SAIC)正在加快網絡擴張。
據《國家商報》6月6日報道,5月30日,上汽集團2012年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上汽銷售公司為所投資經銷商提供擔保的議案》。根據提案內容,在2014年股東大會之前,上汽銷售公司可以為其投資的經銷商提供5億元的資金擔保,用于新網點或并購等融資需求。
就在5月,上汽銷售公司旗下8家新的分銷網點相繼投入運營。這無疑是上汽銷售公司分銷網點的密集擴張。
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胡茂元,說:“根據上汽集團正在制定的2030年規劃,上汽集團將進一步改變目前過于依賴整車和零部件銷售的盈利模式,形成以整車、零部件、汽車金融和服務貿易四大板塊為支撐的利潤結構模式。這也意味著,上汽銷售公司等服務貿易板塊將提供更多的利潤控制母公司的分配。
逆勢拓展經銷商網絡
與中國第一陣營的經銷商集團相比,上汽銷售公司的網絡擴張速度并不快,因為它只經營上汽旗下的汽車品牌和相關品牌。目前,上汽銷售公司擁有25個分銷網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周邊的長三角地區。根據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的排名,2012年,上汽銷售公司共銷售6.85萬輛汽車,銷售額102.8億元,在經銷商群中排名第25位。
自去年以來,由于汽車市場增長放緩,經銷商頻繁退出網絡,各大汽車經銷商集團的利潤紛紛下滑。從巨擘、中盛、亞夏、正通、寶信五家上市經銷商集團去年的年報可以看出,其他經銷商集團的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盛集團凈利潤下降了47%。
在上汽銷售公司市場總監譚哲偉看來,目前的經銷商市場環境正是上汽擴大網絡的“有利機會”。他認為,近兩年來,由于經銷商利潤下降,許多經銷商選擇退出或“另謀出路”,上汽銷售公司此時此刻將在談判中搶占更多主動權。
據譚哲偉介紹,到今年年底,上汽銷售公司將在全國新增20家網點。在接下來的五年里,新門店的數量將增加到100家。除了布局長三角,它還將重點擴大上汽的生產基地。對于新網絡,譚哲偉表示,上汽銷售公司將采取“合資新建”或“收購控股”的方式進行布局。正是因為如此,上汽銷售公司才為其投資的經銷商提供相應的財務保障。
或者為自主品牌提供網絡支持。
“上汽銷售公司在五年內擴展100個網絡的速度并不快,但更多的是為上汽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提供網絡準備。”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
在上汽乘用車領域,自主品牌的發展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2012年,上汽乘用車共售出20萬輛。
“上汽自主雙品牌榮威和名爵在銷量和品牌溢價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對此,胡茂元坦言,“我對自己品牌的規模仍然不滿意”。
根據上汽乘用車的規劃,2013年將實現24萬輛的銷量,渠道擴張無疑是推動銷量增長的重要保障。
“從某種程度上說,上汽銷售公司網絡的擴張不排除是在為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提供渠道支持。”張志勇分析,“如果上汽能夠利用自身資源,掌握自主品牌的銷售渠道,不僅有助于其在未來的新車銷售中把握更多利潤,也有助于經銷商體系的穩定健康發展。”
筆者還從上汽銷售公司的規劃中發現,該公司“已經啟動了上汽榮威和名爵品牌4S店在全國32個主要城市的建設計劃”。
挖掘售后服務市場的利潤
“對于我們(上汽銷售公司)來說,簡單地說……
拓展網絡不是目的,但我們希望在擴大網絡的同時增加售后服務的利潤。譚哲偉表示,“從目前來看,無論是銷售公司還是集團,利潤主要取決于新車和零部件。從經銷商層面來看,新車銷售利潤下降已成為常態。
“未來的利潤點將集中在廣闊的售后服務市場,也就是汽車后市場。”張志勇認為。有鑒于此,上汽集團還重點挖掘汽車后市場的利潤。
目前,上汽銷售公司已形成租賃、二手車、汽車維修等一系列子業務板塊,但整合度不高,售后服務對利潤的貢獻率不高。”談及哲慧坦言。
為此,上汽銷售公司也在通過一種新的業態進行整合。去年,安吉汽車生活廣場在上海開業。這種商業模式是在引入上汽集團品牌經銷商的同時,引入二手車、汽車金融、汽車美容、汽車租賃、保險上牌、融資租賃等服務,形成完整的銷售和服務鏈。根據上汽銷售公司的規劃,公司計劃在哈爾濱、南京、成都等城市設立“汽車生活廣場”。
一方面,這種模式有利于集群效應的形成,降低商家的成本分擔;
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入上汽銷售公司目前的汽車租賃業務和二手車全產業鏈,增加市場產業鏈對公司利潤的貢獻。”說到哲慧。
對于這種商業模式,譚哲偉也表示,由于城市用地等諸多因素,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依托母公司上汽集團的資源,有限公司(SAIC)正在加快網絡擴張。
據《國家商報》6月6日報道,5月30日,上汽集團2012年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上汽銷售公司為所投資經銷商提供擔保的議案》。根據提案內容,在2014年股東大會之前,上汽銷售公司可以為其投資的經銷商提供5億元的資金擔保,用于新網點或并購等融資需求。
就在5月,上汽銷售公司旗下8家新的分銷網點相繼投入運營。這無疑是上汽銷售公司分銷網點的密集擴張。
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胡茂元,說:“根據上汽集團正在制定的2030年規劃,上汽集團將進一步改變目前過于依賴整車和零部件銷售的盈利模式,形成以整車、零部件、汽車金融和服務貿易四大板塊為支撐的利潤結構模式。這也意味著,上汽銷售公司等服務貿易板塊將提供更多的利潤控制母公司的分配。
逆勢拓展經銷商網絡
與中國第一陣營的經銷商集團相比,上汽銷售公司的網絡擴張速度并不快,因為它只經營上汽旗下的汽車品牌和相關品牌。目前,上汽銷售公司擁有25個分銷網點,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周邊的長三角地區。根據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的排名,2012年,上汽銷售公司共銷售6.85萬輛汽車,銷售額102.8億元,在經銷商群中排名第25位。
自去年以來,由于汽車市場增長放緩,經銷商頻繁退出網絡,各大汽車經銷商集團的利潤紛紛下滑。從巨擘、中盛、亞夏、正通、寶信五家上市經銷商集團去年的年報可以看出,其他經銷商集團的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中盛集團凈利潤下降了47%。
在上汽銷售公司市場總監譚哲偉看來,目前的經銷商市場環境正是上汽擴大網絡的“有利機會”。他認為,近兩年來,由于經銷商利潤下降,許多經銷商選擇退出或“另謀出路”,上汽銷售公司此時此刻將在談判中搶占更多主動權。
據譚哲偉介紹,到今年年底,上汽銷售公司將在全國新增20家網點。在接下來的五年里,新門店的數量將增加到100家。除了布局長三角,它還將重點擴大上汽的生產基地。對于新網絡,譚哲偉表示,上汽銷售公司將采取“合資新建”或“收購控股”的方式進行布局。正是因為如此,上汽銷售公司才為其投資的經銷商提供相應的財務保障。
或者為自主品牌提供網絡支持。
“上汽銷售公司在五年內擴展100個網絡的速度并不快,但更多的是為上汽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提供網絡準備。”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認為。
在上汽乘用車領域,自主品牌的發展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2012年,上汽乘用車共售出20萬輛。
“上汽自主雙品牌榮威和名爵在銷量和品牌溢價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對此,胡茂元坦言,“我對自己品牌的規模仍然不滿意”。
根據上汽乘用車的規劃,2013年將實現24萬輛的銷量,渠道擴張無疑是推動銷量增長的重要保障。
“從某種程度上說,上汽銷售公司網絡的擴張不排除是在為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提供渠道支持。”張志勇分析,“如果上汽能夠利用自身資源,掌握自主品牌的銷售渠道,那么……
這不僅有助于它在未來的新車銷售中把握更多的利潤,也有助于經銷商體系的穩定健康發展。"
筆者還從上汽銷售公司的規劃中發現,該公司“已經啟動了上汽榮威和名爵品牌4S店在全國32個主要城市的建設計劃”。
挖掘售后服務市場的利潤
“對我們(上汽銷售公司)來說,簡單地擴大網絡不是目的,但我們希望在擴大網絡的同時增加售后服務的利潤。譚哲偉說,”從目前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銷售公司還是集團,利潤主要取決于新車和零部件。從經銷商層面來看,新車銷售利潤下降已成為常態。
“未來的利潤點將集中在廣闊的售后服務市場,也就是汽車后市場。”張志勇認為。有鑒于此,上汽集團還重點挖掘汽車后市場的利潤。
目前,上汽銷售公司已形成租賃、二手車、汽車維修等一系列子業務板塊,但整合度不高,售后服務對利潤的貢獻率不高。”談及哲慧坦言。
為此,上汽銷售公司也在通過一種新的業態進行整合。去年,安吉汽車生活廣場在上海開業。這種商業模式是在引入上汽集團品牌經銷商的同時,引入二手車、汽車金融、汽車美容、汽車租賃、保險上牌、融資租賃等服務,形成完整的銷售和服務鏈。根據上汽銷售公司的規劃,公司計劃在哈爾濱、南京、成都等城市設立“汽車生活廣場”。
一方面,這種模式有利于集群效應的形成,降低商家的成本分擔;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入上汽銷售公司目前的汽車租賃業務和二手車全產業鏈,增加市場產業鏈對公司利潤的貢獻。”說到哲慧。
對于這種商業模式,譚哲偉也表示,由于城市用地等諸多因素,未來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美歐汽車巨頭將聯袂推出純電動汽車。通用汽車將在月內首次推出電動汽車。在歐洲,德國大眾等將在年內涉足電動汽車市場,意在追趕領跑的日本企業。
1900/1/1 0:00:00深圳市交通運輸委日前透露,深圳將打造全國綠色低碳交通示范城市,計劃到2015年實現運營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5。
1900/1/1 0:00:00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精神,加快陜西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2013上半年可謂是電動汽車行業的多事之秋。該行業的三大巨頭,一家轟然倒下,一家垂死掙扎,僅剩特斯拉(Tesla)獨樹一幟。
1900/1/1 0:00:00A123倒下了,CODA退出了,菲斯科仍在破產邊緣徘徊,只有特斯拉不但活了下來,還實現了首次盈利,讓人們看到電動汽車生存發展的希望。
1900/1/1 0:00:00對于家電新一輪的政策補貼鬧出了一場烏龍,政府主管部門一片熱心,趕著要給家電企業補貼,而大部分家電大型企業都婉拒這種送上門來的”好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