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賽迪經智:地方政府將接盤新能源汽車產業化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賽迪智能日前發布的《賽迪智能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系列研究》中。賽迪凈智認為,當地政府開始接過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的接力棒,這讓原本不算太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看到了一線希望。

    據《財經》4月24日報道,自2009年“十城千車”工程實施以來,國家各部委不遺余力地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以實現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夢想。自2010年以來,國家出臺了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產業扶持、示范運營、標準制定、聯盟建立等多方面的相關政策,為發展初期的新能源汽車提供保護。特別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頒布,似乎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從此進入工業化發展的快車道。

    規劃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力爭達到50萬輛;

    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能將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和汽車氫能源產業將與國際發展同步發展”,“純電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產業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動力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充電站基礎設施等問題,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并沒有實現工業化。

    地方政府接管

    2012年,作為“十城千車”的收官之年,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面臨著一場大考。2012年12月,四部委發文,同意2009年“十城千車”項目。但實際情況是,國家確定的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中,大部分還沒有完成所謂的千項示范工程。即使在電動汽車保有量最大的深圳,也遠未實現到2012年底實現3.4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底,國內主要汽車制造商共銷售12791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1137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416輛,與“50萬輛”和“500萬輛”的規劃目標相去甚遠。

    在國家層面出臺大量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后,各地政府結合自身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出臺了大量相關支持政策。以廣東省為例,在未來三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尚未落地之前,《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率先出臺,從財稅、產業、投融資等多個維度支持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此之前,上海發布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除國家補貼外,上海對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4萬元,并可免費使用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從目前地方政府的政策來看,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驅動力將逐步從中央政策傳導到地方政策,地方政策將逐步接過產業政策的“接力棒”。

    賽迪經濟情報發布的《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前瞻性研究(2013)》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區域布局相對集中在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只有重慶和成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整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企業也相對集中在上述地區。賽迪景智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區域競爭格局尚未形成的背景下,隨著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努力和措施,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區域布局將發生本質變化。

    根據賽迪精工的報告,各地區將依托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地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差異化發展模式,從而最終形成集群、協同、差異化的區域發展格局。

    商業模式創新

    “十二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面臨重大突破,產業和市場環境將日趨成熟,產業發展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賽迪認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在經濟和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機遇期,有必要重新審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路徑,主動出擊,密切關注國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戰略方向,認真研究產業發展規律,準確分析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進“發展……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2-2020)》,打造“四位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模式。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要積極結合當地資源,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角度尋求突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包括動力電池、電機、電子控制、充電站、整車等領域。地方政府要在動力電池、高端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取得突破,通過布局產業鏈高端環節,抓住產業鏈發展機遇。賽迪認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只有抓住歷史機遇,實現搶位發展,才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潮中搶占制高點。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地方政府應重點評估當地的優勢資源,首先做大做強當地的傳統領域,以傳統的強環節為切入點,吸引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傳統汽車產業城市應積極做大做強整車企業,吸引關鍵零部件的發展;

    具有動力電池比較優勢的地區應加強動力電池產業的培育和引進,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電池材料和下游汽車產業。賽迪認為,立足本地區傳統產業特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思路。以標準發展為基礎,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升級、引領區域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和開放,將會有更多的外資企業將產業轉移到中國。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擴張也將促進中國不同地區之間的產業轉移。賽迪認為,地方政府應把握當前形勢,積極承接不同資源稟賦發達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轉移,參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區域分工,分享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效益。

    地方政府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時,不僅要響應國家的重大戰略方向,還要根據產業發展規律和區域比較優勢,科學定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在科學定位的基礎上,制定激發產業活力的產業政策,實施可操作性強的重大項目,搭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平臺,確保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實施。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潮中,地方政府應避免盲目招商引資,必須立足本地區產業基礎,充分調查本地區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核心問題,分析制約本地區工業發展的政策瓶頸,實現科學定位,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賽迪認為,只有認真調查研究,科學定位,差異化發展戰略,才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站穩腳跟。在賽迪智能日前發布的《賽迪智能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系列研究》中。賽迪凈智認為,當地政府開始接過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的接力棒,這讓原本不算太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次看到了一線希望。

    據《財經》4月24日報道,自2009年“十城千車”工程實施以來,國家各部委不遺余力地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以實現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夢想。自2010年以來,國家出臺了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產業扶持、示范運營、標準制定、聯盟建立等多方面的相關政策,為發展初期的新能源汽車提供保護。特別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頒布,似乎預示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從此進入工業化發展的快車道。

    規劃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力爭達到50萬輛;

    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能將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和汽車氫能源產業將與國際發展同步發展”,“純電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產業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動力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充電站基礎設施等問題,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并沒有實現工業化。

    地方政府接管

    2012年,作為“十城千車”的收官之年,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面臨著一場大考。2012年12月,四部委發文,同意2009年“十城千車”項目。但實際情況是,國家確定的25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中,大部分還沒有完成所謂的千項示范工程。即使在電動汽車保有量最大的深圳,也遠未實現到2012年底實現3.4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底,國內主要汽車制造商共銷售12791輛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1137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416輛,與“50萬輛”和“500萬輛”的規劃目標相去甚遠。

    在國家層面出臺大量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后,各地政府結合自身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出臺了大量相關支持政策。以廣東省為例,在未來三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尚未落地之前,《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率先出臺,從財稅、產業、投融資等多個維度支持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在此之前,上海發布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除國家補貼外,上海對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4萬元,并可免費使用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從目前地方政府的政策來看,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驅動力將逐步從中央政策傳導到地方政策,地方政策將逐步接過產業政策的“接力棒”。

    賽迪經濟情報發布的《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前瞻性研究(2013)》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區域布局相對集中在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只有重慶和成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整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企業也相對集中在上述地區。賽迪景智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區域競爭格局尚未形成的背景下,隨著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努力和措施,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區域布局將發生本質變化。

    根據賽迪精工的報告,各地區將依托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地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差異化發展模式,從而最終形成集群、協同、差異化的區域發展格局。

    商業模式創新

    “十二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面臨重大突破,產業和市場環境將日趨成熟,產業發展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賽迪認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在經濟和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機遇期,有必要重新審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路徑,主動出擊,密切關注國家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戰略方向,認真研究產業發展規律,準確分析產業發展趨勢,積極推進“發展……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2-2020)》,打造“四位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模式。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要積極結合當地資源,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角度尋求突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包括動力電池、電機、電子控制、充電站、整車等領域。地方政府要在動力電池、高端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取得突破,通過布局產業鏈高端環節,抓住產業鏈發展機遇。賽迪認為,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只有抓住歷史機遇,實現搶位發展,才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潮中搶占制高點。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地方政府應重點評估當地的優勢資源,首先做大做強當地的傳統領域,以傳統的強環節為切入點,吸引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傳統汽車產業城市應積極做大做強整車企業,吸引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具有動力電池比較優勢的地區應加強動力電池產業的培育和引進,通過產業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電池材料和下游汽車產業。賽迪認為,立足本地區傳統產業特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思路。以標準發展為基礎,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升級、引領區域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和開放,將會有更多的外資企業將產業轉移到中國。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擴張也將促進中國不同地區之間的產業轉移。賽迪認為,地方政府應把握當前形勢,積極承接不同資源稟賦發達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轉移,參與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區域分工,分享新能源汽車工業的發展效益。

    地方政府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時,不僅要響應國家的重大戰略方向,還要根據產業發展規律和區域比較優勢,科學定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在科學定位的基礎上,制定激發產業活力的產業政策,實施可操作性強的重大項目,搭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平臺,確保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的實施。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大潮中,地方政府應避免盲目招商引資,必須立足本地區產業基礎,充分調查本地區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核心問題,分析制約本地區工業發展的政策瓶頸,實現科學定位,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賽迪認為,只有認真調查研究,科學定位,差異化發展戰略,才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站穩腳跟。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解碼“綠混” 微創新能否助比亞迪困境反轉

    上海車展上,比亞迪帶來了綠混和綠凈兩項全新技術。其中綠凈本質上是一套車內凈化系統。而綠混,則讓人感覺噱頭十足,不但屬于當下非常熱的混合動力技術,并且還標榜”世界級新技術”。

    1900/1/1 0:00:00
    破除三無身份 電動汽車渴望開進百姓家

    在消費需求猛增和政策利好刺激下山東新能源汽車尤其低速電動汽車近一兩年呈現井噴式發展。然而充電難、續航里程短、配套不完善、牌照不統一等問題的存在,也令不少消費者持觀望態度。

    1900/1/1 0:00:00
    國際電動汽車安全工作組正構建安全法規

    第一電動網作者王新兵電動汽車安全EVS工作組第四次會議、電動汽車與環境EVE工作組第七次會議將由中國主辦,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
    未提新能源汽車 通用發力豪華車和SUV市場

    第一電動網作者王慰祖與2011年廣州車展沃藍達風光亮相不同,今年上海車展上,通用幾乎完全”遺忘”了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
    雷克薩斯暫不國產 將繼續提高混動優勢

    當第二、三陣營的豪華車品牌急于宣布國產時,雷克薩斯仍埋頭于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據上海證券報4月25日報道,本次車展上,雷克薩斯進行了全新油電混合動力車GS300h的全球首發。

    1900/1/1 0:00:00
    日產全新逍客11月發布 將采用混合動力

    據悉,日產全新逍客將會在今年11月份正式發布。日產執行副總裁表示,全新逍客將會采用全新的設計,并且將比現款車型更高檔。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