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與六年前相比,產品性價比、消費者的環保意識甚至中國的政策環境都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但豐田仍然決定在此時向中國市場重新推出其新款中級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
作為一顆重要的棋子,新款普銳斯將成為豐田專注于節能環保的全新戰略中的關鍵產品。然而,如何在銷量和利潤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從而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中抓住機遇,是豐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搶先一步
在中國新汽車政策的指導下,幾乎所有跨國汽車公司都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其最新產品戰略投放中國市場。由于純電動汽車在電池技術和充電設施方面遠未達到成熟階段,因此更容易實現產業化的各類混合動力產品成為主力軍。
上海通用汽車推出了別克君越eAssist混合動力汽車和凱迪拉克凱雷德混合動力雙模混合動力電動SUV,本田也向中國進口了帶有微混概念的思域混合動力車型。然而,大眾的各種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一直處于小規模的道路測試過程中。
奧迪和寶馬計劃今年推出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A6L和5系混合動力產品。本田還將把兩家合資企業的國產混合動力汽車列入議程。
此外,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奇瑞、比亞迪等國內車企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上市步伐。
一場新能源汽車沖向海灘的戰斗正在開始。恰逢國家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進入倒計時階段。
盡管被稱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十年綱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尚未出臺,但國家顯然已經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做了初步的鋪墊。
去年年底,國務院發布的《產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改變了原來的路徑。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章節中提到的“規劃”,堅持節能與新能量汽車并舉,加快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
與目前純電動汽車的高額補貼相比,政策重點明顯發生了變化。
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信部預計,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將超過50萬輛,需要150億瓦時的能源動力電池組件。
據業內分析,50萬輛汽車不是一個小數字,其中大部分將來自混合動力產品。由于技術問題,純電動汽車仍將在小范圍內投入試運行。
面對通用、本田等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積極嘗試,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擁有全球最成熟經驗的豐田不想坐視不管。
盡管第二代普銳斯六年前在中國遭遇滑鐵盧,但豐田仍希望以更低的價格策略使第三代普銳s成為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第一。
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豐田在量產方面優于其他競爭對手。普銳斯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自1997年上市以來,其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250萬輛。
上周,一汽豐田正式向中國市場推出了第三代普銳斯。新普銳斯的價格比第二代低了3萬元,22.98萬元至26.98萬元的價格區間與豐田另一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的新混動車型CT200h形成了階梯式的價格。
3月1日,豐田將在中國宣布其專注于節能環保的全新戰略,這將意味著豐田正式吹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號角。
需要解決的成本瓶頸
豐田希望通過新款普銳斯強勢進入中國市場來提振其在中國市場略顯疲軟的表現,但目前,這款明星車型的象征意義似乎更大。
與其他汽車公司一樣,混合動力汽車的高成本是豐田面臨的一個難題。
在……
2005年底,第二代豐田普銳斯在四川一汽豐田長春風月工廠下線。除輪胎和玻璃外,所有其他核心和非核心部件均從日本進口。由于成本高,定價偏離了市場需求。直到2010年停產,普銳斯在中國的銷量還不到4000輛。
這一次,盡管努力降低價格,但一汽豐田生產線上分配給新款普銳斯的年產能為3000輛。更準確地說,這個數量仍然只是中國新車的“組裝”過程。
由于規模較小、核心技術受到國外保護等原因,新款普銳斯的國產化率并不比第二代普銳斯高多少。“我們的生產能力超過3000輛汽車。在這樣的生產規模下,提高國產化率仍然很困難。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田聰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坦言。
“豐田正在虧本賺錢。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負責混合動力系統國產化的常熟豐田研發中心要到兩年后才能開始運營,而且國產化至少有3萬輛的銷量,否則就得不償失了。在此之前,我恐怕總是會虧本。
事實上,新款普銳斯的成本瓶頸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的進口關稅上。由于國產化率較低,普銳斯的進口零部件由海關按照車輛稅率征收,即25%的關稅,加上其他稅費,綜合稅率可高達40%以上。因此,盡管它是一款國產車型,但它并沒有價格優勢。
在一汽豐田看來,新款普銳斯銷售的最大障礙是價格。然而,這一因素也限制了其他汽車公司。在豐田還沒有有效解決成本問題之前,在中國推出的新款普銳斯更像是一顆遏制競爭對手的棋子。盡管目前它正在虧損,但未來它可能會贏。
(編輯/董海榮)盡管與六年前相比,產品性價比、消費者的環保意識甚至中國的政策環境都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但豐田仍然決定在此時向中國市場重新推出其新款中級混合動力車普銳斯。
作為一顆重要的棋子,新款普銳斯將成為豐田專注于節能環保的全新戰略中的關鍵產品。然而,如何在銷量和利潤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從而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中抓住機遇,是豐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搶先一步
在中國新汽車政策的指導下,幾乎所有跨國汽車公司都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其最新產品戰略投放中國市場。由于純電動汽車在電池技術和充電設施方面遠未達到成熟階段,因此更容易實現產業化的各類混合動力產品成為主力軍。
上海通用汽車推出了別克君越eAssist混合動力汽車和凱迪拉克凱雷德混合動力雙模混合動力電動SUV,本田也向中國進口了帶有微混概念的思域混合動力車型。然而,大眾的各種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一直處于小規模的道路測試過程中。
奧迪和寶馬計劃今年推出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A6L和5系混合動力產品。本田還將把兩家合資企業的國產混合動力汽車列入議程。
此外,上汽、一汽、東風、北汽、奇瑞、比亞迪等國內車企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上市步伐。
一場新能源汽車沖向海灘的戰斗正在開始。恰逢國家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進入倒計時階段。
盡管被稱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十年綱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尚未出臺,但國家顯然已經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做了初步的鋪墊。
去年年底,國務院發布的《產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改變了原來的路徑。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章節中提到的“規劃”,堅持節能與新能量汽車并舉,加快發展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
與當前高子……相比……
對于純電動汽車來說,政策重點顯然發生了變化。
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信部預計,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將超過50萬輛,需要150億瓦時的能源動力電池組件。
據業內分析,50萬輛汽車不是一個小數字,其中大部分將來自混合動力產品。由于技術問題,純電動汽車仍將在小范圍內投入試運行。
面對通用、本田等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積極嘗試,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擁有全球最成熟經驗的豐田不想坐視不管。
盡管第二代普銳斯六年前在中國遭遇滑鐵盧,但豐田仍希望以更低的價格策略使第三代普銳s成為中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第一。
在混合動力技術方面,豐田在量產方面優于其他競爭對手。普銳斯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規模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自1997年上市以來,其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250萬輛。
上周,一汽豐田正式向中國市場推出了第三代普銳斯。新普銳斯的價格比第二代低了3萬元,22.98萬元至26.98萬元的價格區間與豐田另一豪華品牌雷克薩斯的新混動車型CT200h形成了階梯式的價格。
3月1日,豐田將在中國宣布其專注于節能環保的全新戰略,這將意味著豐田正式吹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號角。
需要解決的成本瓶頸
豐田希望通過新款普銳斯強勢進入中國市場來提振其在中國市場略顯疲軟的表現,但目前,這款明星車型的象征意義似乎更大。
與其他汽車公司一樣,混合動力汽車的高成本是豐田面臨的一個難題。
2005年底,第二代豐田普銳斯在四川一汽豐田長春風月工廠下線。除輪胎和玻璃外,所有其他核心和非核心部件均從日本進口。由于成本高,定價偏離了市場需求。直到2010年停產,普銳斯在中國的銷量還不到4000輛。
這一次,盡管努力降低價格,但一汽豐田生產線上分配給新款普銳斯的年產能為3000輛。更準確地說,這個數量仍然只是中國新車的“組裝”過程。
由于規模較小、核心技術受到國外保護等原因,新款普銳斯的國產化率并不比第二代普銳斯高多少。“我們的生產能力超過3000輛汽車。在這樣的生產規模下,提高國產化率仍然很困難。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田聰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坦言。
“豐田正在虧本賺錢。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負責混合動力系統國產化的常熟豐田研發中心要到兩年后才能開始運營,而且國產化至少有3萬輛的銷量,否則就得不償失了。在此之前,我恐怕總是會虧本。
事實上,新款普銳斯的成本瓶頸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的進口關稅上。由于國產化率較低,普銳斯的進口零部件由海關按照車輛稅率征收,即25%的關稅,加上其他稅費,綜合稅率可高達40%以上。因此,盡管它是一款國產車型,但它并沒有價格優勢。
在一汽豐田看來,新款普銳斯銷售的最大障礙是價格。然而,這一因素也限制了其他汽車公司。在豐田還沒有有效解決成本問題之前,在中國推出的新款普銳斯更像是一顆遏制競爭對手的棋子。盡管目前它正在虧損,但未來它可能會贏。
(編輯/董海榮)
”不敢相信這個政策是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汽車專家郭孔輝昨日接受作者采訪時如是說。
1900/1/1 0:00:00據美國worldcarfans報道,美國軍方將采用世界首支氫動力燃料電池軍用車隊,作為支持政府減少對石油依賴度計劃的重要環節。
1900/1/1 0:00:00日前,一汽豐田在深圳宣布,第三代普銳斯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數日后,在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工信部預計,至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萬輛。
1900/1/1 0:00:00這次國家規劃里面把新能源汽車列了三種,一個是純電動,一個是插電式混合動車,還有一個是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沒有納入新能源汽車里面去,這樣它就不能享受節能方面的政策。
1900/1/1 0:00:00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看起來慢,但實際是鼓勵多種技術路線”百花齊放”,避免出現”一抓就死”。
1900/1/1 0:00:00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或者是電動汽車進展到一個關鍵節點,在此前是以研究為主,而此后應該是應用正式開始。經過這十年的研究,我們具備了進入市場,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的這樣一個能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