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人士透露,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延長三年,原25個示范城市將進一步擴大;
購車補貼不再受示范城市地區限制,純電動汽車最高6萬元/輛的補貼保持不變。原本3000元/千瓦時的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有望上調。
補貼政策尚未正式公布,面對產能過剩,鋰離子電池和原材料生產企業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產能擴張。
據中國電池網首席執行官于清教介紹,2012年底至2013年6月,由于政策預期,對鋰電池的投資持續增加。目前計劃的投資項目到2015年將擁有超過50億安時的生產能力。
賽迪投資預測,2015年,動力鋰電池將占鋰電池市場份額的38%。以目前國內乘用車純電動汽車6000至8000安培小時的電池容量計算,可組裝23萬至30萬輛純電動汽車。
Frost&Sullivan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乘用車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和電動商用車的總需求僅為約12萬輛,消耗了約9億安培時的鋰電池。
在一些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補貼政策將刺激中國鋰電池行業在失控的危險中迅速發展。
快速擴張
2009年1月,財政部、科技部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純電動汽車補貼最高可達每輛6萬元,混合動力汽車最高補貼可達每輛5萬元。
在2010年1月的一次公開論壇上,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概述了電動汽車的宏偉藍圖,到2015年,全國將生產50萬至100萬輛電動汽車。
2010年5月,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補貼試點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新能源汽車補貼按3000元/千瓦時的標準發放,實施期為2010-2012年。當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增加到25個。
補貼政策引發了中國鋰電池行業的投資熱潮。目前,中國鋰電池行業的計劃產能已達50億安時,幾乎是未來五年市場預期需求的4-5倍。
潛在的產能過剩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一些地方政府在中央補貼的基礎上層層增加,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杭州、深圳對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用戶增加了每輛車6萬元的補貼。江西宜春將退還鋰電池企業所得稅,并對項目貸款實施利息補貼。
截至2011年,僅鋰電池正極材料制造商就超過200家,產能占全球市場總銷售額的50%。鋰電池隔膜的膨脹更加嚴重。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數據,2011年公布的產能已達到每年4.77億平方米,是國內市場需求的三倍。預計2015年產能將達到每年12億平方米,超過全球市場需求。
2012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新材料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截至2015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超過50萬輛。根據這一計劃,鋰電池行業又掀起了一輪投資熱潮。
中國電池行業協會副主席吳峰介紹,2012年,鋰電池行業,特別是鋰電池電解液所需的六氟磷酸鋰材料產能快速增長。2011年,全球六氟磷酸鋰的產量僅為4000多噸,而2012年,僅中國的產能就躍升至6400噸。一些企業的生產能力提高了60%以上。
此外,在已經過剩的鋰電池隔膜中……
菲爾德,根據亞洲化學咨詢公司的最新統計,目前中國有28家企業宣布投產,產能為9.62億平方米/年。在此基礎上,預計2015年總產能將達到每年22億平方米。
中國的鋰電池行業已經形成了產能擴張的競爭,”于清蛟說。近年來,包括私人資本在內,對電池制造和電池材料行業的投資已達到不低于3000億元。
然而,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遠低于政府的規劃。2012年底,當第一輪補貼到期三年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的實際產銷量超過1100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超過1311輛。這遠未達到政府2015年計劃的超過50萬輛的累計目標。
囚犯的困境
業內觀察人士承認,鋰電池生產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博樂投資副總裁陳秋冬表示,進入動力電池行業的公司已被判處“無期徒刑”,看不到未來。
但在一些投資者看來,只有繼續擴大產能,稀釋成本,我們才能堅持到市場爆炸,否則我們會被其他人壓垮。
據業內人士透露,2011年,由于市場價格突然變化,中國最大的鋰電池材料制造商杉杉鋰電池材料業務實現凈利潤同比下降22%。隨后,杉杉開始大規模產能擴張,逐步降低成本,到2012年恢復利潤增長。
但整個行業的無序擴張將使其面臨崩潰的危險。河南環宇集團董事長李忠東表示,中國鋰電池公司正面臨行業競爭的囚徒困境。
目前,用于生產動力鋰電池的原材料分離器價格已從2009年的20元/平方米降至12元/平方英尺,降幅達40%;
另一種原料六氟磷酸鋰的國際市場價格從每噸近100萬元暴跌至2011年的40萬元和2013年的25萬元,跌幅超過70%。
占鋰電池正極制造成本80%的氧化鈷和碳酸鋰,由于80%以上的進口依賴性,同期分別增長了13%-20%。
市場的快速變化改變了投資時最初的盈利預期,行業原有的高回報率已不復存在。企業已經轉向了行業規模和成本的競爭。在產能過剩和長期市場預期并存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在退出和擴張之間做出選擇,”中國一家大型鋰電池材料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
退出意味著之前的投資被完全取消,而增加產能意味著降低成本,讓公司得以生存。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一家公司在該行業擴大產能,其他公司也必須擴大產能,否則就意味著失去原有的市場份額。由于產能有限,成本高昂,2012年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約38%。目前,該企業正在積極擴大生產。
除了盈余的擴大,中國的鋰電池行業正在回歸光伏行業的老路。“李忠東悲觀地預測,未來十年,鋰電池及相關企業將接近300家,最多剩下20家,其中絕大多數將被淘汰。
繼續興奮
中國鋰電池行業的興奮情緒目前沒有減弱的跡象,“政策刺激產能擴張超額虧損政策再刺激產能再擴張”的發展模式仍在繼續。
2013年年中,有消息稱,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延長。地方政府再次啟動新一輪鋰電池投資政策激勵。
5月10日,河南省新鄉市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頒發的“中國電池工業之都”牌匾。新鄉市委書記李慶貴說:“政府做產業,企業做產品。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中原經濟區同行業的領頭羊。”
6月6日,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楊少軍在全省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現場會上表示,到2015年,山東省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規模力爭達到5萬輛,到2020年達到20萬輛。
浙江省與東南、萬向集團等5家企業簽署了《純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綜合試點責任書》,目標到2015年實現純電動汽車年產能5萬輛、動力電池年產能10億安時。將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及管件生產企業優先列為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與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一致,企業也采取了行動。最近的消息是,四家公司共投資47.37億元擴大現有產能。
對于鋰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中投公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肖寒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應盡快控制其發展速度和規模。
標簽:東南
2012年,全國汽車產銷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和43,與上年相比增速穩中有進。
1900/1/1 0:00:00上周五,華晨寶馬汽車在沈陽鐵西新工廠舉行十周年慶典,開啟華晨寶馬戰略擴張的新階段。總投資15億歐元的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也將于今年全面竣工。此外,該合資公司的研發中心和新發動機工廠也已經開始建設。
1900/1/1 0:00:00近期,因銀行資金流動性緊張而引發的市場恐慌席卷而來,國民經濟各領域都感受到一定的沖擊,作為資金密集型的汽車業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汽車業各產業鏈都面臨較高資產負債壓力,
1900/1/1 0:00:00國內首家電動汽車租賃業務在滬正式啟動運營,首批投放的電動汽車為50輛E50,而年內這一數字有望增至200輛。
1900/1/1 0:00:00歷經多年修訂的汽車三包由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布,并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記者走訪汽車市場了解到,諸多汽車品牌已經搶在國家正式公布之前,開始提前實行汽車三包,希望給觀望的車主更多的消費信心。
1900/1/1 0:00:00汽車三包政策將于10月實施,部分消費者因此延后了購車計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