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壓鑄技術的初衷是解決當前技術發展的瓶頸,但也需要相關的維修技術和溢價調整跟進,否則對于車企來說就是獨角戲,無法長遠。

由車先知(ID: qcyyj 123)出品
7月26日,一體化壓鑄概念繼續活躍。其中,上市公司永茂泰、榮泰雙雙漲停,全峰汽車、一只米、合力科技、瑞迅模具等漲幅均超4%,甚至部分集成壓鑄概念股漲幅超過4%。
本月中旬,集成壓鑄板塊出現行情爆發,產業鏈相關行業集體上漲,其中利眾集團暴漲20%。作為近幾年崛起的一體化壓鑄技術,這一突然走向資本前臺的舉動必然會引起業界的集體關注。
集成壓鑄之所以受到車企的關注,是因為車企長期以來陷入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之間的不斷內耗。整體壓鑄似乎是治療車企焦慮的好方法,但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整體壓鑄并不能成為治療車企焦慮的靈丹妙藥。

眾所周知,汽車制造由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個工序組成。其中,沖壓是將金屬板壓制成車身所需的各種部件,所謂整體壓鑄是指用大噸位壓鑄機將多個個體、分散的鋁合金零件高度集成,然后再一次成型為1-2個大型鋁鑄件。據悉,一體化壓鑄可以實現車身的輕量化,節省人工和機器成本,提高效率和生產規模,縮短供應鏈、車輛制造和運輸時間。
具體來說,汽車企業采用整體壓鑄后,70多個需要沖壓的零件和焊接件可以直接省略;制作時間也從1小時以上縮短到45秒到2分鐘;制造過程中原本需要的300個機器人,簡化成了一臺大型壓鑄機;焊接車間所需的200-300名工人,對于一體式壓鑄機,可以減少到只有30名左右的維修人員;工廠占地面積可大大減少原焊接車間面積,節省30%的占地面積;車身重量減輕30%;制造成本比以前降低了40%。
一體化壓鑄的概念最早是由特斯拉在2019年提出的。近年來,蔚來、Xpeng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以及長安汽車、大眾、沃爾沃等傳統車企開始布局一體化壓鑄技術。例如,蔚來汽車在2021年10月宣布成功驗證并研發出可用于制造大型壓鑄件的無熱材料,新材料將應用于蔚來第二代平臺車型。除了常規車間,Xpeng Motors武漢工廠還加入了一體化壓鑄工藝車間,并將引進超大型壓鑄島和自動化生產線。
長安汽車透露,計劃在重慶渝北區創新經濟走廊投資建設新工廠。預計2024年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8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綜合生產能力。新工廠將能夠滿足新工藝和新技術(如鋁合金和整體鑄造)的需求。

據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集成壓鑄市場空間將達到300億元以上,2022-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38%。
相對于資本市場的熱潮,一些業內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
整體壓鑄設備成本過高:傳統壓鑄模具成本在400萬元以下,而超大型壓鑄模具成本一般在1000萬元以上。根據CICC證券的報告,以年產10萬輛為例,如果采用傳統的沖壓-焊接工藝,設備總投資約為5.2億,全部采用整體壓鑄工藝,相應的設備總投資為7.1億。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適合整體壓鑄:整體壓鑄的超真空壓鑄環境對技術和經驗以及材料都非常挑剔,材料主要依靠不耐熱的鋁合金材料,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整車制造都適合整體壓鑄。另外,整個過程中操作不當的很少,整塊板材就會變成一堆廢品,比傳統沖壓制造風險大得多。
一體壓鑄導致零件通用性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超大型壓鑄模具需要針對不同車型定制,無法像傳統沖壓那樣最大化零件的通用性,無形中增加了車企的投資成本。

對于車主來說,整體壓鑄也有兩大問題:維護成本高;后期保費成本更貴。
一體壓鑄的車型在購買之初或許可以省錢,但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降低開支可能會成為一種奢望。以整體壓鑄的特斯拉Model Y為例。今年2月,一名特斯拉Model Y車主倒車時撞上后墻,導致車尾右側受損。最終保險公司估算維修費用達到20萬元,是整車價格的70%。因為車后地板是一體壓鑄的,所以只能整體更換。
除了高昂的保養費用,保費成本也是令車主尷尬的問題。一般來說,保費由固定項目保費和保險費乘以費率構成。根據事故情況,費率會提高10%-80%。如果按照20萬元的理賠來計算,下一年的保費將增加到原保費的125%。綜上所述,在車輛的生命周期中,消費者的用車成本不降反升。所以有車主調侃:“一體化壓鑄讓車企省錢,卻讓車主買單。”
對此,評論人士指出,新事物、新技術的出現總是伴隨著不斷的試錯和質疑。集成壓鑄技術的初衷是解決當前技術發展的瓶頸,但需要相關的維修技術和溢價調整跟進,否則對車企來說就是獨角戲,走不了多遠。

集成壓鑄技術的初衷是解決當前技術發展的瓶頸,但也需要相關的維修技術和溢價調整跟進,否則對于車企來說就是獨角戲,無法長遠。

由車先知(ID: qcyyj 123)出品
7月26日,一體化壓鑄概念繼續活躍。其中,上市公司永茂泰、榮泰雙雙漲停,全峰汽車、一只米、合力科技、瑞迅模具等漲幅均超4%,甚至部分集成壓鑄概念股漲幅超過4%。
本月中旬,集成壓鑄板塊出現行情爆發,產業鏈相關行業集體上漲,其中利眾集團暴漲20%。作為近幾年崛起的一體化壓鑄技術,這一突然走向資本前臺的舉動必然會引起業界的集體關注。
集成壓鑄之所以受到車企的關注,是因為車企長期以來陷入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之間的不斷內耗。整體壓鑄似乎是治療車企焦慮的好方法,但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整體壓鑄并不能成為治療車企焦慮的靈丹妙藥。

眾所周知,汽車制造由沖壓、焊接、涂裝、總裝四個工序組成。其中,沖壓是將金屬板壓制成車身所需的各種部件,所謂整體壓鑄是指用大噸位壓鑄機將多個個體、分散的鋁合金零件高度集成,然后再一次成型為1-2個大型鋁鑄件。據悉,一體化壓鑄可以實現車身的輕量化,節省人工和機器成本,提高效率和生產規模,縮短供應鏈、車輛制造和運輸時間。
具體來說,汽車企業采用整體壓鑄后,70多個需要沖壓的零件和焊接件可以直接省略;制作時間也從1小時以上縮短到45秒到2分鐘;制造過程中原本需要的300個機器人,簡化成了一臺大型壓鑄機;焊接車間所需的200-300名工人,對于一體式壓鑄機,可以減少到只有30名左右的維修人員;工廠占地面積可大大減少原焊接車間面積,節省30%的占地面積;車身重量減輕30%;制造成本比以前降低了40%。
一體化壓鑄的概念最早是由特斯拉在2019年提出的。近年來,蔚來、Xpeng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以及長安汽車、大眾、沃爾沃等傳統車企開始布局一體化壓鑄技術。例如,蔚來汽車在2021年10月宣布成功驗證并研發出可用于制造大型壓鑄件的無熱材料,新材料將應用于蔚來第二代平臺車型。除了常規車間,Xpeng Motors武漢工廠還加入了一體化壓鑄工藝車間,并將引進超大型壓鑄島和自動化生產線。
長安汽車透露,計劃在重慶渝北區創新經濟走廊投資建設新工廠。預計2024年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8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綜合生產能力。新工廠將能夠滿足新工藝和新技術(如鋁合金和整體鑄造)的需求。

據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集成壓鑄市場空間將達到300億元以上,2022-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38%。
相對于資本市場的熱潮,一些業內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
整體壓鑄設備成本過高:傳統壓鑄模具成本在400萬元以下,而超大型壓鑄模具成本一般在1000萬元以上。根據CICC證券的報告,以年產10萬輛為例,如果采用傳統的沖壓-焊接工藝,設備總投資約為5.2億,全部采用整體壓鑄工藝,相應的設備總投資為7.1億。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適合整體壓鑄:整體壓鑄的超真空壓鑄環境對技術和經驗以及材料都非常挑剔,材料主要依靠不耐熱的鋁合金材料,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整車制造都適合整體壓鑄。另外,整個過程中操作不當的很少,整塊板材就會變成一堆廢品,比傳統沖壓制造風險大得多。
一體壓鑄導致零件通用性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超大型壓鑄模具需要針對不同車型定制,無法像傳統沖壓那樣最大化零件的通用性,無形中增加了車企的投資成本。

對于車主來說,整體壓鑄也有兩大問題:維護成本高;后期保費成本更貴。
一體壓鑄的車型在購買之初或許可以省錢,但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降低開支可能會成為一種奢望。以整體壓鑄的特斯拉Model Y為例。今年2月,一名特斯拉Model Y車主倒車時撞上后墻,導致車尾右側受損。最終保險公司估算維修費用達到20萬元,是整車價格的70%。因為車后地板是一體壓鑄的,所以只能整體更換。
除了高昂的保養費用,保費成本也是令車主尷尬的問題。一般來說,保費由固定項目保費和保險費乘以費率構成。根據事故情況,費率會提高10%-80%。如果按照20萬元的理賠來計算,下一年的保費將增加到原保費的125%。綜上所述,在車輛的生命周期中,消費者的用車成本不降反升。所以有車主調侃:“一體化壓鑄讓車企省錢,卻讓車主買單。”
對此,評論人士指出,新事物、新技術的出現總是伴隨著不斷的試錯和質疑。集成壓鑄技術的初衷是解決當前技術發展的瓶頸,但需要相關的維修技術和溢價調整跟進,否則對車企來說就是獨角戲,走不了多遠。
2022年7月28日,智能駕駛高性能計算軟件平臺公司映馳科技宣布獲得大陸集團戰略投資,共同推動未來出行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的發展。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現代汽車集團已經掌握了陸路上的高速公路和小路,甚至成立了一家公司,制造可以飛上天空的電動飛行汽車。現在,現代和起亞有了新的目標“掙脫地球上的束縛”。
1900/1/1 0:00:00如果說摩卡DHTPHEV是進行“第二次創業”的第一步,拿鐵DHTPHEV則再一次強化了魏牌作為高端品牌的在未來發展的新路徑。
1900/1/1 0:00:00市場概述:眾所周知,一直以來,在我國的乘用車市場中,只有大眾能在南北兩家合資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有機會成為唯一一個單月銷量超過20萬輛的品牌,遙遙領先于身后的追趕者們,可謂一家獨大。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梅賽德斯奔馳表示,該公司新的EQE純電大型轎車的利潤率已經與E級車的利潤率相當,后者是與EQE同級別的內燃機車型。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7月28日,豐田汽車表示,其6月全球汽車產量為793378輛,同比下降46,略高于其兩次下調后的產量目標(75萬輛),較最初的目標下滑9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