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軟銀最近通過其軟銀愿景基金向通用汽車Cruise Holdings投資22.5億美元,通用汽車還宣布向Cruise追加投資11億美元。Cruise的競爭對手特斯拉、Waymo和優步加大了部署無人車的力度,為什么軟銀選擇了通用Cruise?
軟銀投資顧問公司的顧問兼管理合伙人萊恩認為,與其他潛在合作伙伴不同,通用汽車能夠快速、大量地制造汽車是一個優勢,這對軟銀非常有吸引力。美國汽車媒體Autotrader網站執行主編Brian Moody表示,除了純粹的造車數字外,通用汽車制造的汽車種類和型號很多,這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足夠的選擇。例如雪佛蘭Spark緊湊型轎車、雪佛蘭Sibila、凱迪拉克Escalade甚至別克。根據彭博社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軟銀選擇通用汽車作為投資標的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對Cruise進行了詳細的技術研究。通用汽車可能不需要這部分資金,但通用汽車高層認為,在軟銀的資金支持下,Cruise可以得到科技界的支持,因為除了注入一些出租車初創企業外,軟銀還為英偉達和ARM控股兩家芯片制造商提供投資,其在自動駕駛領域提供許多支持服務。美國商業投資網站Motley Fool致力于股市分析和投資評估的專欄作家Adam Levine Weinberg分析稱,軟銀也對自動駕駛領域的許多企業進行了“盡職調查”,發現通用汽車Cruise的專業知識和“垂直整合”非常有吸引力。共享出行是軟銀最大的投資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愿景基金也是優步的最大股東,投資Cruise是軟銀現有共享出行投資的“補充”。這份投資協議“驗證”了通用汽車的技術,是對通用汽車技術的肯定。無人戰略顧問Grayson Brulte也認為,軟銀的投資是對Cruise業務的肯定,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硅谷的一些人總是把通用汽車這樣的汽車公司視為工程師掌舵的“慢恐龍”,而不是企業家。底特律能源咨詢公司Navigant research的高級研究分析師Sam Abuelsamid認為,投資者開始意識到通用汽車是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從軟銀和通用汽車收盤價飆升近13%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盡管Waymo在汽車競賽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軟銀對Cruise(與通用汽車的聯盟)的注資將提高通用汽車的地位。巴克萊銀行(Barclays)分析師布萊恩·約翰遜(Brian Johnson)將軟銀和通用汽車之間的合作描述為“再次擁有通用汽車股份的一個重要原因”。Cruise的華麗轉型兩年前,通用汽車以5.81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Cruise,以在引入人工智能和制造自動駕駛汽車方面超越其他硅谷公司。據說,加上獎金和其他員工薪酬,通用汽車收購Cruise的實際成本接近10億美元。然而,自收購以來,Cruise的市值一直在上升。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Joseph Spak表示:“在軟銀注資之前,加拿大對Cruise的估值為40億美元。”現在,隨著軟銀的注資,Crusie的估值高達115億美元,成為超級獨角獸企業。
GM Cruise的資產包括總部位于舊金山的Cruise Automation和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公司Strobe。通用汽車總裁Dan Ammann表示,通用汽車Cruise還負責監控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數據的貨幣化,這比通用汽車的傳統造車和銷售業務帶來了更高的利潤。起初,通用汽車對Cruise的價格估值表示懷疑,即向一項“未經證實的未知技術”注入數十億美元是否值得。當時有很多批評。然而,這次收購仍然點燃了硅谷的交易狂潮,并提高了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的估值。而軟銀的注資只會加速這種狂熱和企業估值。通用汽車收購Cruise后,賦予后者不同尋常的運營自主權,盡管Loggert,presi……
Cruise的nt在2017年表示,最初的合作并不順利,花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才取得今天的成功,這是由于對俄羅斯的相互尊重。與Waymo和優步相比,通用Cruise很少成為頭條新聞,但在車輛測試方面,通用Crusie顯然處于其他同行公司的前列。至少在加利福尼亞州,有相關數據需要證明(當然也有爭議):根據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數據,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進行的人工干預間隔測試中,通用汽車Cruise的測試里程(13萬英里)僅次于Waymo(35萬英里)。在性能方面,根據自動駕駛的人工干預次數,通用汽車Cruise也排名第二(每1300英里一次),而Waymo每5600英里只干預一次。根據美國汽車評估博客Jalopnik的獨家新聞,如果獲得許可,通用汽車巡航計劃在舊金山運營一個自動駕駛試點項目。根據Jalopnik獲得的電子郵件記錄,通用汽車Cruise希望盡快開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通用汽車克魯斯(GM Cruise)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包括舊金山在內的美國一些城市進行了測試,由通用汽車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的Orion工廠組裝。在底特律科博展覽中心舉行的2018年北美國際車展上,通用汽車宣布已向美國交通部提交申請,希望在2019年開始部署第四代Cruise自動駕駛汽車。第四代Cruise自動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制動踏板和油門。盡管Waymo和通用汽車領先無人駕駛,但一些競爭對手,如美國出租車平臺Lyft、汽車零部件供應商Aptiv、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福特、雷諾-日產聯盟和德國戴姆勒,在這個極具潛力和未來的市場上仍有一定的追趕空間。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前景下,通用郵輪一刻也不會松懈。軟銀與通用汽車在亞洲市場的合作將有助于通用汽車加快引進人才,擴大Cruise團隊。通用汽車總裁Dan Ammann表示,兩年前通用汽車收購Cruise時,團隊只有40人,現在已經擴大到約800人。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通用汽車和Cruise團隊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巨大進展,軟銀投資一直在大力參與,在尋求零碰撞、零排放和零擁堵的道路上增加了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隨著軟銀的注資,通用郵輪有了與軟銀投資的車企合作的便利。軟銀在中國對優步、Ola和滴滴出行進行了大量投資。換句話說,硬件和軟件可以成為通用汽車進入這些企業的“溝通橋梁”。Abu El Samid表示,他希望軟銀能夠成為不同國家和地區通用自動駕駛汽車和出租車平臺之間溝通的“橋梁”。換言之,通用郵輪與軟銀的合作關系也為郵輪與優步、滴滴打車等公司合作進入亞洲市場提供了可能。Mary Barra還表示,通用汽車可能會與軟銀投資的一些公司探索其他合作機會,包括優步、滴滴打車、印度的Ola和東南亞的Grab。因此,通用汽車更需要這筆錢用于戰略目的,而不僅僅是為了籌集資金。此外,資金的注入加強了Cruise的地位,以更好地應對Waymo等競爭對手。畢竟,Waymo擁有Alphabet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競爭工具,Alphabet被稱為擁有最先進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Cruise正在迎頭趕上。軟銀對Cruise的投資使全球自動駕駛合作網絡變得更加復雜。
由此可見,軟銀在自動駕駛和出行行業有著巨大的野心。軟銀的“旅行雄心”自2012年以來,軟銀已向行業頂級機器人和科技公司投資數千億美元,以搶占人工智能領域的未來市場。對于移動出行領域,軟銀此前進行了一系列投資,例如軟銀對優步的投資,優步認為消費者出行和快遞服務將大幅增加。對通用汽車巡航自動駕駛系統部門的投資更進一步。軟銀將打,這臺計算機最終將取代人類驅動程序,并降低運營成本。目前,軟銀持有全球前五大出租車公司的大量股份,比如滴滴20%的股份……
在新加坡的Grab和優步分別占30%和15%。這三家公司的總估值接近1000萬美元。此外,巴西最大的在線汽車公司99獲得了軟銀1億美元的投資,這筆投資將主要用于幫助99與優步競爭。軟銀在德國的投資將向二手車平臺Auto1投資4.6億歐元。美國地圖公司Mapbox也從軟銀獲得了近100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換句話說,軟銀是全球出租車公司背后的“金融攻擊”。
同時投資Cruise和優步意味著軟銀有意對沖旅游領域的風險。但軟銀投資咨詢公司的管理合伙人Michael Ronen不同意這種觀點。優步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表示,他愿意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或汽車制造商合作,推廣自動駕駛,而不僅僅是自己開發技術。通用汽車公司是這一領域的潛在合作伙伴。然而,通用汽車總裁Dan Ammann也是Lyft的董事會成員,Lyft是優步在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通用郵輪與軟銀的合作以及郵輪與優步的競爭仍然是未來關注的焦點。美國科技網站Recode的專欄作家Theodore Schleifer認為,這一合作對軟銀、通用汽車和Cruise有許多可能的影響,需要在未來10年內得到回應。在與軟銀達成這一協議后,通用汽車不再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的獨家所有者。一方面,正如Cruise總裁兼創始人凱爾·沃格特所說,該協議相當于對Cruise初期結構的“重建”;
另一方面,通用汽車未來可能會考慮一些不同的選擇,以給軟銀一定的投資回報,包括最終出售Cruise使其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或回購軟銀持有的股份。另一種可能性是,大約七年后,軟銀在Cruise的股份將轉換為普通股。軟銀投資咨詢公司管理合伙人Michael Ronen告訴Recode網站,七年后,我們應該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動駕駛汽車的真實情況,并能夠更清晰地判斷哪些是早期的贏家,哪些是輸家。日本軟銀最近通過其軟銀愿景基金向通用汽車Cruise Holdings投資22.5億美元,通用汽車還宣布向Cruise追加投資11億美元。Cruise的競爭對手特斯拉、Waymo和優步加大了部署無人車的力度,為什么軟銀選擇了通用Cruise?
軟銀投資顧問公司的顧問兼管理合伙人萊恩認為,與其他潛在合作伙伴不同,通用汽車能夠快速、大量地制造汽車是一個優勢,這對軟銀非常有吸引力。美國汽車媒體Autotrader網站執行主編Brian Moody表示,除了純粹的造車數字外,通用汽車制造的汽車種類和型號很多,這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提供了足夠的選擇。例如雪佛蘭Spark緊湊型轎車、雪佛蘭Sibila、凱迪拉克Escalade甚至別克。根據彭博社消息人士提供的信息,軟銀選擇通用汽車作為投資標的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對Cruise進行了詳細的技術研究。通用汽車可能不需要這部分資金,但通用汽車高層認為,在軟銀的資金支持下,Cruise可以得到科技界的支持,因為除了注入一些出租車初創企業外,軟銀還為英偉達和ARM控股兩家芯片制造商提供投資,其在自動駕駛領域提供許多支持服務。美國商業投資網站Motley Fool致力于股市分析和投資評估的專欄作家Adam Levine Weinberg分析稱,軟銀也對自動駕駛領域的許多企業進行了“盡職調查”,發現通用汽車Cruise的專業知識和“垂直整合”非常有吸引力。共享出行是軟銀最大的投資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愿景基金也是優步的最大股東,投資Cruise是軟銀現有共享出行投資的“補充”。這份投資協議“驗證”了通用汽車的技術,是對通用汽車技術的肯定。無人戰略顧問Grayson Brulte也認為,軟銀的投資是對Cruise業務的肯定,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硅谷的一些人總是把通用汽車這樣的汽車公司視為工程師掌舵的“慢恐龍”,而不是企業家。底特律能源咨詢公司Navigant research的高級研究分析師Sam Abuelsamid認為,投資者開始意識到通用汽車是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從軟銀和通用汽車收盤價飆升近13%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盡管Waymo在汽車競賽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軟銀對Cruise(與通用汽車的聯盟)的注資將提高通用汽車的地位。巴克萊銀行(Barclays)分析師布萊恩·約翰遜(Brian Johnson)將軟銀和通用汽車之間的合作描述為“再次擁有通用汽車股份的一個重要原因”。Cruise的華麗轉型兩年前,通用汽車以5.81億美元的現金收購了Cruise,以在引入人工智能和制造自動駕駛汽車方面超越其他硅谷公司。據說,加上獎金和其他員工薪酬,通用汽車收購Cruise的實際成本接近10億美元。然而,自收購以來,Cruise的市值一直在上升。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Joseph Spak表示:“在軟銀注資之前,加拿大對Cruise的估值為40億美元。”現在,隨著軟銀的注資,Crusie的估值高達115億美元,成為超級獨角獸企業。
GM Cruise的資產包括總部位于舊金山的Cruise Automation和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公司Strobe。通用汽車總裁Dan Ammann表示,通用汽車Cruise還負責監控數據的貨幣化……
與自動駕駛汽車相關,這比通用汽車的傳統汽車制造和銷售業務帶來了更高的利潤。起初,通用汽車對Cruise的價格估值表示懷疑,即向一項“未經證實的未知技術”注入數十億美元是否值得。當時有很多批評。然而,這次收購仍然點燃了硅谷的交易狂潮,并提高了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的估值。而軟銀的注資只會加速這種狂熱和企業估值。通用汽車收購Cruise后,賦予了后者不同尋常的運營自主權,盡管Cruise總裁Loggert在2017年表示,最初的合作并不順利,花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才取得今天的成功,這要歸功于對俄羅斯的相互尊重。與Waymo和優步相比,通用Cruise很少成為頭條新聞,但在車輛測試方面,通用Crusie顯然處于其他同行公司的前列。至少在加利福尼亞州,有相關數據需要證明(當然也有爭議):根據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數據,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進行的人工干預間隔測試中,通用汽車Cruise的測試里程(13萬英里)僅次于Waymo(35萬英里)。在性能方面,根據自動駕駛的人工干預次數,通用汽車Cruise也排名第二(每1300英里一次),而Waymo每5600英里只干預一次。根據美國汽車評估博客Jalopnik的獨家新聞,如果獲得許可,通用汽車巡航計劃在舊金山運營一個自動駕駛試點項目。根據Jalopnik獲得的電子郵件記錄,通用汽車Cruise希望盡快開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通用汽車克魯斯(GM Cruise)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包括舊金山在內的美國一些城市進行了測試,由通用汽車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的Orion工廠組裝。在底特律科博展覽中心舉行的2018年北美國際車展上,通用汽車宣布已向美國交通部提交申請,希望在2019年開始部署第四代Cruise自動駕駛汽車。第四代Cruise自動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制動踏板和油門。盡管Waymo和通用汽車領先無人駕駛,但一些競爭對手,如美國出租車平臺Lyft、汽車零部件供應商Aptiv、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福特、雷諾-日產聯盟和德國戴姆勒,在這個極具潛力和未來的市場上仍有一定的追趕空間。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前景下,通用郵輪一刻也不會松懈。軟銀與通用汽車在亞洲市場的合作將有助于通用汽車加快引進人才,擴大Cruise團隊。通用汽車總裁Dan Ammann表示,兩年前通用汽車收購Cruise時,團隊只有40人,現在已經擴大到約800人。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通用汽車和Cruise團隊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巨大進展,軟銀投資一直在大力參與,在尋求零碰撞、零排放和零擁堵的道路上增加了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隨著軟銀的注資,通用郵輪有了與軟銀投資的車企合作的便利。軟銀在中國對優步、Ola和滴滴出行進行了大量投資。換句話說,硬件和軟件可以成為通用汽車進入這些企業的“溝通橋梁”。Abu El Samid表示,他希望軟銀能夠成為不同國家和地區通用自動駕駛汽車和出租車平臺之間溝通的“橋梁”。換言之,通用郵輪與軟銀的合作關系也為郵輪與優步、滴滴打車等公司合作進入亞洲市場提供了可能。Mary Barra還表示,通用汽車可能會與軟銀投資的一些公司探索其他合作機會,包括優步、滴滴打車、印度的Ola和東南亞的Grab。因此,通用汽車更需要這筆錢用于戰略目的,而不僅僅是為了籌集資金。此外,資金的注入加強了Cruise的地位,以更好地應對Waymo等競爭對手。畢竟,Waymo擁有Alphabet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競爭工具,Alphabet被稱為擁有最先進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Cruise正在迎頭趕上。軟銀對Cruise的投資使全球自動駕駛合作網絡變得更加復雜。
由此可見,軟銀在自動駕駛和出行行業有著巨大的野心。軟銀的“旅行雄心”自2012年以來,軟銀一直在投資……
投資數千億美元收購業內頂級機器人和科技公司,以搶占人工智能領域的未來市場。對于移動出行領域,軟銀此前進行了一系列投資,例如軟銀對優步的投資,優步認為消費者出行和快遞服務將大幅增加。對通用汽車巡航自動駕駛系統部門的投資更進一步。軟銀將打,這臺計算機最終將取代人類驅動程序,并降低運營成本。目前,軟銀持有全球前五大出租車公司的大量股份,如滴滴出行20%、新加坡Grab 30%和優步15%。這三家公司的總估值接近1000萬美元。此外,巴西最大的在線汽車公司99獲得了軟銀1億美元的投資,這筆投資將主要用于幫助99與優步競爭。軟銀在德國的投資將向二手車平臺Auto1投資4.6億歐元。美國地圖公司Mapbox也從軟銀獲得了近100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換句話說,軟銀是全球出租車公司背后的“金融攻擊”。
同時投資Cruise和優步意味著軟銀有意對沖旅游領域的風險。但軟銀投資咨詢公司的管理合伙人Michael Ronen不同意這種觀點。優步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表示,他愿意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或汽車制造商合作,推廣自動駕駛,而不僅僅是自己開發技術。通用汽車公司是這一領域的潛在合作伙伴。然而,通用汽車總裁Dan Ammann也是Lyft的董事會成員,Lyft是優步在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因此,通用郵輪與軟銀的合作以及郵輪與優步的競爭仍然是未來關注的焦點。美國科技網站Recode的專欄作家Theodore Schleifer認為,這一合作對軟銀、通用汽車和Cruise有許多可能的影響,需要在未來10年內得到回應。在與軟銀達成這一協議后,通用汽車不再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的獨家所有者。一方面,正如Cruise總裁兼創始人凱爾·沃格特所說,該協議相當于對Cruise初期結構的“重建”;另一方面,通用汽車未來可能會考慮一些不同的選擇,以給軟銀一定的投資回報,包括最終出售Cruise使其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或回購軟銀持有的股份。另一種可能性是,大約七年后,軟銀在Cruise的股份將轉換為普通股。軟銀投資咨詢公司管理合伙人Michael Ronen告訴Recode網站,七年后,我們應該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動駕駛汽車的真實情況,并能夠更清晰地判斷哪些是早期的贏家,哪些是輸家。
2017年下半年起,共享汽車突然呈井噴式增長。各家企業不但開始加大布局城市的力度,融資規模也在逐漸擴大。以立刻出行為例,該公司短短兩個月內就完成共計億級以上的三輪融資。
1900/1/1 0:00:006月11日,廣汽原本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家向美國出口輕型汽車的中國本土汽車制造商,但該公司近日表示,在特朗普總統威脅對進口汽車征收關稅后,它可能不得不凍結這些計劃。
1900/1/1 0:00:006月8日,全國乘聯會發布廠家數據,2018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92萬輛,環比4月增長30,同比增長1
1900/1/1 0:00:00日前,比亞迪發布《關于調整變更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部分募集資金用途及新增實施主體的公告》,該公告中擬將用于“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的60億元的募集基金調整為50億元,
1900/1/1 0:00:006月8日是保時捷70周歲的生日,在這個意義重大的日子里,保時捷MissionE有了自己的名字,新車定名Taycan,將于2019年正式上市,2020年入華。
1900/1/1 0:00:001、北京新能源汽車指標申請超28萬人,排號已到2024年閱讀原文6月9日,北京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公布,截至2018年6月8日240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