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油價下跌行駛成本下降兩成 新能源面臨研發動力不足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有分析人士表示,截至目前,還沒有出現因油價下跌而調整新能源政策的情況。歸根結底,新能源的發展是基于環境保護的需要。

    人們似乎對即將到來的下一個調價窗口(11月28日)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出現“九連敗”充滿信心。

    據相關機構測算,11月29日零時,成品油零售價格將下調230元/噸。以北京92號汽油為例,每升降幅可能為0.2元,達到6.56元/升。

    對于油價的下調,不僅普通民眾表達了喜悅之情,業內人士也分析稱,工業石油公司、物流公司等多種業態將是受益者。在人們的想象中,也許只有中上游的成品油(煉油廠、加油站等)和新能源行業可能會變得“倒霉”。

    事實上,在煉油板塊虧損、加油站零售利潤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上游成品油確實遭受了沉重打擊。據監測數據顯示,8月底,煉油每噸虧損達到234元,今年第三季度煉油開工率一度降至30%左右。

    然而,在新能源行業,人們似乎不同意油價下跌。Solarbuzz分析師Lian Rui博士告訴作者,“到目前為止,全球范圍內還沒有出現因油價下跌而調整新能源政策的情況。歸根結底,新能源的發展是基于環保需求。”

    新能源行業沒有壓力

    事實上,自2014年6月以來,太陽能、風電等新能源板塊在證券市場的表現并未受到油價下跌的明顯影響。

    截至11月26日收盤,風光發電指數、風力發電指數和新能源汽車指數分別從今年6月3日開盤時的945.83點、933.63點和1236.16點飆升至1384.33點、1461.27點和1765.95點,累計漲幅分別為46.36%、56.51%和1765.95%。

    此外,從政策角度來看,盡管油價已經“八連敗”,但未來極有可能是“九連敗”甚至“十連敗”的,但這并沒有拖累新能源利好頻出的步伐。

    受此鼓舞,一組反映行業景氣度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前15名光伏企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已超過85%,前15名的光伏電池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甚至超過91%,其中少數企業通過接單的方式實現了超產能。

    這可能是新能源行業對油價“跌跌不休”無所畏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業內看來,光伏等絕大多數新能源領域目前都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受政策影響較大。“只有依靠各方的補貼和支持,這個行業才能在世界各地生存和發展。”連瑞博士告訴作者。

    但必須承認,如果成品油等傳統價格居高不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將更快。“屆時,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價格將與火電持平,甚至更低。大量傳統制造商將迫于成本壓力選擇新能源,更多的資本和科技力量將投資新能源。”一位新能源企業人士告訴筆者。

    駕駛成本降低20%

    不久前在北京上空出現的“亞太經合組織藍”讓普通民眾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

    在此基礎上,業內認為,中國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環境污染、過度依賴進口原油和改變高能耗的發展方式等問題。

    “然而,在一些新能源領域,盡管油價下跌不會造成重大損失,但很難說沒有負面影響。”上述新能源企業表示,“例如,業內預測,如果油價保持在每桶120美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更有商業前景……

    各國首都將對開發新能源以取代原油更感興趣,電動汽車將更有可能進入千家萬戶。"

    粗略計算,如果京92汽油再次下降0.2元/升至6.56元/升,價格將比上半年下降1.42元/升。并且假設私家車每百公里消耗8升燃油,那么今天的駕駛成本將比上半場節省11.36元/百公里。

    “駕駛成本下降了20%以上,這個數字并不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動搖一些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從而可能拖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要知道,補貼等扶持政策只能促進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只有真正的市場需求才能使這個行業進入健康良性的軌道”。

    汽車評論員張志勇曾告訴筆者,“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油價下跌將使傳統燃油汽車在整個市場競爭格局中持續時間更長。油價下跌給傳統汽車帶來了好處,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研發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有分析人士表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因油價下跌而調整新能源政策的情況。說到底,發展新能源是基于環保需求。

    人們似乎對即將到來的下一個調價窗口(11月28日)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出現“九連敗”充滿信心。

    據相關機構測算,11月29日零時,成品油零售價格將下調230元/噸。以北京92號汽油為例,每升降幅可能為0.2元,達到6.56元/升。

    對于油價的下調,不僅普通民眾表達了喜悅之情,業內人士也分析稱,工業石油公司、物流公司等多種業態將是受益者。在人們的想象中,也許只有中上游的成品油(煉油廠、加油站等)和新能源行業可能會變得“倒霉”。

    事實上,在煉油板塊虧損、加油站零售利潤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上游成品油確實遭受了沉重打擊。據監測數據顯示,8月底,煉油每噸虧損達到234元,今年第三季度煉油開工率一度降至30%左右。

    然而,在新能源行業,人們似乎不同意油價下跌。Solarbuzz分析師Lian Rui博士告訴作者,“到目前為止,全球范圍內還沒有出現因油價下跌而調整新能源政策的情況。歸根結底,新能源的發展是基于環保需求。”

    新能源行業沒有壓力

    事實上,自2014年6月以來,太陽能、風電等新能源板塊在證券市場的表現并未受到油價下跌的明顯影響。

    截至11月26日收盤,風光發電指數、風力發電指數和新能源汽車指數分別從今年6月3日開盤時的945.83點、933.63點和1236.16點飆升至1384.33點、1461.27點和1765.95點,累計漲幅分別為46.36%、56.51%和1765.95%。

    此外,從政策角度來看,盡管油價已經“八連敗”,但未來極有可能是“九連敗”甚至“十連敗”的,但這并沒有拖累新能源利好頻出的步伐。

    受此鼓舞,一組反映行業景氣度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前15名光伏企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已超過85%,前15名的光伏電池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甚至超過91%,其中少數企業通過接單的方式實現了超產能。

    這可能是新能源行業對油價“跌跌不休”無所畏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業內看來,目前絕大多數新能源領域,如光伏,都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受政策影響很大……

    “只有依靠各方的補貼和支持,這個行業才能在世界各地生存和發展。”連瑞博士告訴作者。

    但必須承認,如果成品油等傳統價格居高不下,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將更快。“屆時,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價格將與火電持平,甚至更低。大量傳統制造商將迫于成本壓力選擇新能源,更多的資本和科技力量將投資新能源。”一位新能源企業人士告訴筆者。

    駕駛成本降低20%

    不久前在北京上空出現的“亞太經合組織藍”讓普通民眾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

    在此基礎上,業內認為,中國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環境污染、過度依賴進口原油和改變高能耗的發展方式等問題。

    “然而,在一些新能源板塊,盡管油價下跌不會造成重大損失,但很難說沒有負面影響。”上述新能源企業表示,“例如,業內預測,如果油價保持在每桶120美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更有商業前景。所有資本都將更有興趣開發新能源來取代原油,電動汽車進入千家萬戶的可能性也將更大。”

    粗略計算,如果京92汽油再次下降0.2元/升至6.56元/升,價格將比上半年下降1.42元/升。并且假設私家車每百公里消耗8升燃油,那么今天的駕駛成本將比上半場節省11.36元/百公里。

    “駕駛成本下降了20%以上,這個數字并不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動搖一些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從而可能拖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要知道,補貼等扶持政策只能促進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只有真正的市場需求才能使這個行業進入健康良性的軌道”。

    汽車評論員張志勇曾告訴筆者,“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油價下跌將使傳統燃油汽車在整個市場競爭格局中持續時間更長。油價下跌給傳統汽車帶來了好處,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研發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圳開車出行或按“碳”付費 推廣新能源汽車最高獎勵將過億

    繼深圳成為C40正式成員并于今年9月獲得“C40城市交通獎”后,雙方再度攜手。

    1900/1/1 0:00:00
    茅于軾支招新能源車:把社會成本變成私人成本

    11月19日,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在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和騰訊汽車共同主辦的主題為“新能源汽車大勢破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受制于化石能的有限性,

    1900/1/1 0:00:00
    “九龍造”純電動汽車駛入北京 最快充電僅需兩小時

    11月26日下午,北京市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化推廣應用取得重要突破:由江蘇九龍汽車生產的10輛純電動輕型客車正式駛入北京公交市場。下月初,北京郊區首趟純電動汽車將正式上路運營。

    1900/1/1 0:00:00
    北汽新能源助力重訪大運河 致力文化遺產保護

    李克強總理近日在杭州考察京杭大運河時說:“運河是人類智慧的創造,今天的大運河,則是我們對歷史遺產的再創造。我們今天要用好用活大運河這筆豐厚遺產。

    1900/1/1 0:00:00
    改善空氣 北京計劃3年增15萬輛電動車

    北京在控制機動車污染方面,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制定電動汽車推動應用行動計劃,在15萬輛新增量內逐步提高電動車數量,未來3年內分別新增3萬、6萬、6萬輛。

    1900/1/1 0:00:00
    車商爭搶新能源蛋糕 本地補貼仍然缺位

    在近日的廣州車展上,數十家“中外”車企都不約而同地推出新能源汽車。從最開始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一枝獨秀”,到自主品牌的百花齊放,再到進口品牌爭先涌入,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新的里程。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