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南辰:無人駕駛技術勢必引發倫理挑戰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媒體近日報道稱,谷歌的自動駕駛產品經理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發布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奧迪等許多汽車制造商也開始開發類似的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汽車的支持者堅持認為,這種技術可以減少分心駕駛,從而減少事故和死亡,從而降低保險費率。

    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如《我》、《機器人》和《未來人》,主人公駕駛的汽車具有高度智能性,計算機可以代替人安全駕駛。事實上,自動駕駛技術并不像科幻小說中的技術那樣離我們很遠。早在2003年7月14日,中國第一款無人紅旗旗艦在一汽轎車新基地奠基儀式上亮相,當時我也在場。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一面延伸的紅旗在許多游客面前高速通過。當時,一汽隆隆作響的朱延峰也在場。據介紹,該無人研究項目于2001年10月啟動,并于2003年6月在湖南長沙成功測試。它可以在駕駛員受傷和生病等意外情況下自動駕駛。

    此外,2011年底,我還參加了奧迪在慕尼黑舉辦的主動安全技術講座。通過自己的試駕,我覺得隨著越來越強大的主動安全技術和車聯網功能,科幻電影中描述的未來可能離我們不遠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無人駕駛技術真正“被打破”,人類汽車社會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法律和機械倫理的“革命”。

    據奧迪工程師介紹,當時奧迪正在努力開發一種駕駛員輔助系統解決方案,旨在為駕駛員帶來更好的便利和安全。據統計,90%的交通事故是人為失誤造成的。在先進的輔助系統的幫助下,可以避免許多事故。奧迪正在積極推動汽車主動安全領域的技術發展。

    事實上,奧迪品牌已經在提供相當豐富的輔助系統。有了這些輔助系統,汽車可以保持合理的距離,在不可避免的碰撞時自動剎車,幫助駕駛員并線或保持在固定車道上行駛,并提供停車輔助。這些系統還可以檢測限速標志,并在夜間擴展駕駛員的視野。在許多奧迪車型中,輔助系統都連接到了互聯網,這使它們更智能、更全面、更強大。

    在未來,駕駛員輔助系統的重要性將繼續增加。奧迪的工程師們正在探索與這些技術相關的所有領域,他們也關心這些技術能帶來的切實利益。雷達、攝像頭、激光或PMD二極管奧迪掌握了一系列與傳感器、功能軟件和模塊交互相關的創新解決方案。一項有趣的技術是“交通擁堵輔助”,它可以幫助駕駛員在車輛緩慢行駛時參與轉向控制。在這些和其他領域,奧迪正與政府和主管部門密切合作,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機會。

    談到汽車安全,奧迪堅持預防事故是最重要的,輔助系統應該在危急情況下為駕駛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但如果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輔助系統應發揮作用,減輕碰撞后果。與此同時,奧迪也在結合新技術,進一步優化其自適應約束系統。

    奧迪研發工程師目前正在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是“自動緊急制動”,該項目針對城市之間的交通有不同的版本。“十字路口輔助”可以提高汽車通過十字路口時的安全性。此外,還有一個系統可以警告司機和乘客,當他們離開停車位或下車時,是否有汽車經過車門。

    所有這些研發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將汽車與基礎設施和其他交通參與者連接起來,這在奧迪被稱為“奧迪互聯”。輔助駕駛和引導駕駛是奧迪邁向避免事故的“全聯網汽車”道路上的里程碑。在碰撞前的最后幾米,當駕駛員無能為力時,許多奧迪汽車已經可以實現自動制動。目前,奧迪致力于進一步研發這一功能,使其既能針對城市交通,也能針對城際交通。

    當車速低于65公里/小時,追尾事故大約……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系統將通過短暫制動向駕駛員發出警告。如果駕駛員沒有反應,系統將在碰撞前1秒左右完全制動,從而將碰撞速度降低30公里/小時。這個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保護行人。該傳感器可以檢測20米范圍內的物體和行人。如果傳感器報告了危險情況,例如行人在路上行走,系統將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充分制動。

    如有必要,系統還會在碰撞前1秒左右完全制動,這可以將碰撞速度降低30公里/小時。這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汽車可以及時停車。預防性整體安全技術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提供了良好的保護。同時,該智能系統還可以在快速減速過程中保護車內乘客。

    奧迪還在開發一種系統,當車速超過65公里/小時時,該系統可以完全制動,其核心是提供范圍更廣、視野更寬、精度更高的激光掃描儀。激光可以利用其廣闊的視野掃描汽車前部和兩側的區域,因此它還可以監測汽車兩側的建筑物和其他情況。如果前方有障礙物,例如突然發現交通堵塞前的隊伍尾部,系統可以評估駕駛員是否還有機會采取躲避行動。如果不再有避讓的機會,系統會及時發出警告,并在必要時自動啟動全制動。即使駕駛員因疾病等原因無法自行響應,系統也可以自動大幅減速,從而大大降低事故的嚴重程度。這樣,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制動來避免高速碰撞事故。

    許多交通事故發生在十字路口或道路交叉口,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側面碰撞是歐洲交通事故中第二常見的死亡原因。奧迪正在研發十字路口輔助系統,旨在預防事故,或至少減輕事故后果。十字路口輔助系統使用兩個雷達傳感器和一個廣角攝像頭來掃描汽車的前部和兩側。其中,雷達傳感器數據起著主要作用,相機提供參考數據。如果傳感器檢測到有汽車從側面駛來,系統將在不同級別向駕駛員發出警告和通知。

    奧迪還在開發另一種輔助系統,作為基于傳感器技術的十字路口輔助系統的延伸。它基于car-x技術。具體來說,該系統基于兩輛可能發生事故的汽車之間的無線電連接。在一些事故頻發的十字路口,通過調制解調器報告紅綠燈的狀態是另一種可能性。根據汽車WLAN(無線局域網802.11p)標準,這些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無線電完成。盡管還遠未被廣泛使用,但car-x技術有很多優點,包括它也可以在交叉口傳感器的視線被阻擋時發揮作用。這項技術可以覆蓋很大的距離,并傳輸汽車的詳細信息,從而可以根據其他汽車的重量調整安全氣囊。Car-x技術與車載傳感器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能。

    此外,奧迪的另一個研發領域被稱為線控技術。在這個領域,電子設備已經取代了機械或液壓部件。線控技術的發展將為未來的汽車集成到更多的輔助系統中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當奧迪工程師陪同我試駕時,我注意到他們都在仔細強調,奧迪目前的使用和未來的發展是旨在取代人們的駕駛和判斷的技術,在某些情況下,以確保安全。駕駛員的責任不能完全免除。當向我展示奧迪面向未來的開發人員可以在離開車輛后自動駛入車庫停車位或倒出停車位的功能時,奧迪工程師問我對這項技術有何看法。我問:“無人駕駛”停車過程中發生事故,誰應該負責?奧迪,車主還是保險公司?對此,奧迪工程師也表達了他們的理解,因為這是現有法律難以定義的。

    在奧迪贊助的科幻電影《我,機器人》中,許多人關注機械倫理問題。電影中機器人的三條定律是科幻小說設定的行為準則……

    作家伊薩克·阿西莫夫在他的機器人相關作品中為機器人創作。第一條規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袖手旁觀,看著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除非違反第一定律,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第三條:機器人必須在不違反第一條和第二條法律的情況下保護自己。展望未來,能夠取代人類駕駛行為的高智能汽車越來越像運輸機器人。無論是人開車還是車開車,人與車、車與車之間的道德規則應該是什么,這些問題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進入未來的汽車社會之前都需要仔細思考。否則,在“突破”技術之后,我們可能會陷入道德悖論,這并非危言聳聽。

    目前,無人駕駛技術面臨的早期倫理問題可能包括:車禍后無人駕駛汽車和有人駕駛汽車之間的責任劃分和確定;無人駕駛汽車與行人或非機動車碰撞后的責任認定;

    無人車先天缺陷等造成的經濟損失由誰來賠償?畢竟,沒有人并不意味著沒有責任。可以肯定的是,無人駕駛不會統一取代有人駕駛。在兩者的長期共存中,我們的汽車社會可能會面臨駕駛機器人和人類大腦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如何衡量“駕駛電腦”的車內生活和車外生活絕非一道簡單的選擇題。

    零部件配套行業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紅旗這樣的自主品牌無人駕駛技術來說,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基于北斗導航系統匹配的獨立系統。此外,應在無人駕駛前沿領域建立獨立的合作研發平臺,并積極形成合力。

    (編輯/李燕郊)媒體近日報道,谷歌自動駕駛產品經理表示,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發布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奧迪等許多汽車制造商也開始開發類似的自動駕駛技術。自動駕駛汽車的支持者堅持認為,這種技術可以減少分心駕駛,從而減少事故和死亡,從而降低保險費率。

    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如《我》、《機器人》和《未來人》,主人公駕駛的汽車具有高度智能性,計算機可以代替人安全駕駛。事實上,自動駕駛技術并不像科幻小說中的技術那樣離我們很遠。早在2003年7月14日,中國第一款無人紅旗旗艦在一汽轎車新基地奠基儀式上亮相,當時我也在場。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一面延伸的紅旗在許多游客面前高速通過。當時,一汽隆隆作響的朱延峰也在場。據介紹,該無人研究項目于2001年10月啟動,并于2003年6月在湖南長沙成功測試。它可以在駕駛員受傷和生病等意外情況下自動駕駛。

    此外,2011年底,我還參加了奧迪在慕尼黑舉辦的主動安全技術講座。通過自己的試駕,我覺得隨著越來越強大的主動安全技術和車聯網功能,科幻電影中描述的未來可能離我們不遠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無人駕駛技術真正“被打破”,人類汽車社會將不可避免地面臨法律和機械倫理的“革命”。

    據奧迪工程師介紹,當時奧迪正在努力開發一種駕駛員輔助系統解決方案,旨在為駕駛員帶來更好的便利和安全。據統計,90%的交通事故是人為失誤造成的。在先進的輔助系統的幫助下,可以避免許多事故。奧迪正在積極推動汽車主動安全領域的技術發展。

    事實上,奧迪品牌已經在提供相當豐富的輔助系統。有了這些輔助系統,汽車可以保持合理的距離,在不可避免的碰撞時自動剎車,幫助駕駛員并線或保持在固定車道上行駛,并提供停車輔助。這些系統還可以檢測限速標志,并在夜間擴展駕駛員的視野。在許多奧迪車型中,輔助系統都連接到了互聯網,這使它們更智能、更全面、更強大。

    在未來,駕駛員輔助系統的重要性將繼續增加。奧迪的工程師們正在探索與這些技術相關的所有領域,他們也關心這些技術能帶來的切實利益。雷達、攝像頭、激光或PMD二極管奧迪掌握了一系列與傳感器、功能軟件和模塊交互相關的創新解決方案。一項有趣的技術是“交通擁堵輔助”,它可以幫助駕駛員在車輛緩慢行駛時參與轉向控制。在這些和其他領域,奧迪正與政府和主管部門密切合作,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機會。

    談到汽車安全,奧迪堅持預防事故是最重要的,輔助系統應該在危急情況下為駕駛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但如果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輔助系統應發揮作用,減輕碰撞后果。與此同時,奧迪也在結合新技術,進一步優化其自適應約束系統。

    奧迪研發工程師目前正在開發的一個重要項目是“自動緊急制動”,該項目具有……

    城市之間交通的不同版本。“十字路口輔助”可以提高汽車通過十字路口時的安全性。此外,還有一個系統可以警告司機和乘客,當他們離開停車位或下車時,是否有汽車經過車門。

    所有這些研發工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將汽車與基礎設施和其他交通參與者連接起來,這在奧迪被稱為“奧迪互聯”。輔助駕駛和引導駕駛是奧迪邁向避免事故的“全聯網汽車”道路上的里程碑。在碰撞前的最后幾米,當駕駛員無能為力時,許多奧迪汽車已經可以實現自動制動。目前,奧迪致力于進一步研發這一功能,使其既能針對城市交通,也能針對城際交通。

    當車速低于65公里/小時,即將發生追尾事故時,系統會通過短制動向駕駛員發出警告。如果駕駛員沒有反應,系統將在碰撞前1秒左右完全制動,從而將碰撞速度降低30公里/小時。這個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保護行人。該傳感器可以檢測20米范圍內的物體和行人。如果傳感器報告了危險情況,例如行人在路上行走,系統將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充分制動。

    如有必要,系統還會在碰撞前1秒左右完全制動,這可以將碰撞速度降低30公里/小時。這意味著在某些情況下,汽車可以及時停車。預防性整體安全技術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提供了良好的保護。同時,該智能系統還可以在快速減速過程中保護車內乘客。

    奧迪還在開發一種系統,當車速超過65公里/小時時,該系統可以完全制動,其核心是提供范圍更廣、視野更寬、精度更高的激光掃描儀。激光可以利用其廣闊的視野掃描汽車前部和兩側的區域,因此它還可以監測汽車兩側的建筑物和其他情況。如果前方有障礙物,例如突然發現交通堵塞前的隊伍尾部,系統可以評估駕駛員是否還有機會采取躲避行動。如果不再有避讓的機會,系統會及時發出警告,并在必要時自動啟動全制動。即使駕駛員因疾病等原因無法自行響應,系統也可以自動大幅減速,從而大大降低事故的嚴重程度。這樣,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制動來避免高速碰撞事故。

    許多交通事故發生在十字路口或道路交叉口,往往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側面碰撞是歐洲交通事故中第二常見的死亡原因。奧迪正在研發十字路口輔助系統,旨在預防事故,或至少減輕事故后果。十字路口輔助系統使用兩個雷達傳感器和一個廣角攝像頭來掃描汽車的前部和兩側。其中,雷達傳感器數據起著主要作用,相機提供參考數據。如果傳感器檢測到有汽車從側面駛來,系統將在不同級別向駕駛員發出警告和通知。

    奧迪還在開發另一種輔助系統,作為基于傳感器技術的十字路口輔助系統的延伸。它基于car-x技術。具體來說,該系統基于兩輛可能發生事故的汽車之間的無線電連接。在一些事故頻發的十字路口,通過調制解調器報告紅綠燈的狀態是另一種可能性。根據汽車WLAN(無線局域網802.11p)標準,這些數據傳輸可以通過無線電完成。盡管還遠未被廣泛使用,但car-x技術有很多優點,包括它也可以在交叉口傳感器的視線被阻擋時發揮作用。這項技術可以覆蓋很大的距離,并傳輸汽車的詳細信息,從而可以根據其他汽車的重量調整安全氣囊。Car-x技術與車載傳感器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能。

    此外,奧迪的另一個研發領域被稱為線控技術。在這個領域,電子設備已經取代了機械或液壓部件。線控技術的發展將為未來的汽車集成到更多的輔助系統中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當奧迪的工程師陪我去的時候……

    駕駛時,我注意到他們都在仔細強調奧迪目前的使用和未來的發展是旨在取代人們的駕駛和判斷的技術,在某些情況下,以確保安全。駕駛員的責任不能完全免除。當向我展示奧迪面向未來的開發人員可以在離開車輛后自動駛入車庫停車位或倒出停車位的功能時,奧迪工程師問我對這項技術有何看法。我問:“無人駕駛”停車過程中發生事故,誰應該負責?奧迪,車主還是保險公司?對此,奧迪工程師也表達了他們的理解,因為這是現有法律難以定義的。

    在奧迪贊助的科幻電影《我,機器人》中,許多人關注機械倫理問題。電影中的機器人三定律是科幻作家伊薩克·阿西莫夫在其機器人相關作品中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第一條規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袖手旁觀,看著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除非違反第一定律,否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第三條:機器人必須在不違反第一條和第二條法律的情況下保護自己。展望未來,能夠取代人類駕駛行為的高智能汽車越來越像運輸機器人。無論是人開車還是車開車,人與車、車與車之間的道德規則應該是什么,這些問題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進入未來的汽車社會之前都需要仔細思考。否則,在“突破”技術之后,我們可能會陷入道德悖論,這并非危言聳聽。

    目前,無人駕駛技術面臨的早期倫理問題可能包括:車禍后無人駕駛汽車和有人駕駛汽車之間的責任劃分和確定;無人駕駛汽車與行人或非機動車碰撞后的責任認定;無人車先天缺陷等造成的經濟損失由誰來賠償?畢竟,沒有人并不意味著沒有責任。可以肯定的是,無人駕駛不會統一取代有人駕駛。在兩者的長期共存中,我們的汽車社會可能會面臨駕駛機器人和人類大腦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如何衡量“駕駛電腦”的車內生活和車外生活絕非一道簡單的選擇題。

    零部件配套行業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紅旗這樣的自主品牌無人駕駛技術來說,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基于北斗導航系統匹配的獨立系統。此外,應在無人駕駛前沿領域建立獨立的合作研發平臺,并積極形成合力。

    (編輯/李燕郊)

    標簽:奧迪紅旗一汽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國車企走向全球需10年 上汽/吉利被看好

    投資研究公司斯坦福C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CBernsteinampCo日前宣稱,如要在全球范圍內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中國車企仍有十年左右的距離。

    1900/1/1 0:00:00
    天津出臺新能源汽車規劃 一汽夏利被寄予厚望

    天津市發改委日前全文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及產業發展規劃2013年2020年》,提出一系列舉措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天津出臺新能源汽車規劃一汽夏利被寄予厚望。

    1900/1/1 0:00:00
    汽車轉型新能源 補貼助力“綠色革命”

    時下,汽車工業已經成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然而,節能、環保等問題卻逐漸成為制約其快速發展的瓶頸。

    1900/1/1 0:00:00
    日產聆風:冷天會丟掉多少續航里程?

    上月,美國咨詢公司Fleetcarma針對寒冷氣候對電動車里程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和分析,通過對超過5400次日產聆風的駕駛的溫度和里程信息進行統計,繪制出了一張二者關系的曲線圖。

    1900/1/1 0:00:00
    王傳福:電動車將迎來拐點

    王傳福從激進到保守,是比亞迪這三年來最大的變化。作為比亞迪董事局主席兼總裁,王傳福把2013年稱為比亞迪二次騰飛的第一年,但公司為2013年制定的銷量目標卻很保守。

    1900/1/1 0:00:00
    打造車聯網健康平臺 “車盟互聯”成立

    2013年2月26日,由夢擎、善領、易圖通、掌城科技、嘉航軟件等企業聯合發起的”車盟互聯”組織在2013第九屆廣州國際改裝展上正式宣布成立。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亚洲欧美色图